您的当前位置:博库网首页 > 电子书专题 > 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攻坚克难案例——党的建设 > 第27章

向利用特殊资源以权谋私者亮剑——贵州整治领导干部利用茅台酒谋取私利问题

向利用特殊资源以权谋私者亮剑——贵州整治领导干部利用茅台酒谋取私利问题

【引言】2013年1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指出,反腐倡廉建设,必须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坚决纠正各种不正之风,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

【摘要】茅台酒是贵州最知名的具有地域特色的特殊资源,但是由于长期形成的体制机制方面的弊端,经销商、专卖店成了搞利益输送的“特权店”“摇钱树”,茅台酒成了送礼变现的“硬通货”“敲门砖”,助长特权思想和奢靡之风,污染政治生态和社会风气,成为贵州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难点,广大干部群众反映强烈。

2018年3月,经党中央批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贵州省委原常委、省政府原副省长王晓光涉嫌违纪违法问题立案审查调查。该案审查调查既坚持依规依纪依法,全面查清王晓光严重违纪违法问题;又坚持标本兼治,瞄准特殊资源背后的以权谋私和利益输送问题,推动领导干部利用茅台酒谋取私利问题的专项整治。贵州省深化以案促改,聚焦“特权店”“后门酒”,打好自查自纠、案件查处、警示教育、建章立制的“组合拳”,靶向整治领导干部“靠酒吃酒”等问题;同时坚持改革思维,完善制度机制,促进茅台酒经营在市场良性竞争中健康发展。

本案例坚持由点及面、举一反三,在推动贵州省整治“茅台酒乱象”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全国范围的“领导干部利用名贵特产类特殊资源谋取私利问题”整治工作,由一案、到一省、再到全国,工作成果不断拓展延伸,对于各地区各部门结合自身特点,开展专项整治,深化标本兼治,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关键词】茅台酒乱象 反对特权 以权谋私 标本兼治

一、背景情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但在中央三令五申之下,仍有少数党员干部置若罔闻,依然在心安理得中享特权、在约定俗成中有特权、在假装糊涂中用特权、在肆无忌惮中耍特权。“茅台酒乱象”就是大搞特权、以权谋利的典型。

茅台酒是贵州最具地域特色的地方资源,是宝贵的民族品牌、响亮的国家名片,引领白酒产业稳居贵州工业“第一支柱”,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作为享誉世界的民族品牌,茅台酒的独特风味来自于茅台镇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微生物群、水质、土壤等自然环境。离开茅台镇,就难以复制出茅台酒的原始风味。目前茅台酒年产量仅有5.6万吨,与庞大的市场需求相比,茅台酒成为名副其实的特殊资源。

2006年以来,茅台集团在营销中采取特许经营模式,以较低成本把茅台酒指定给特许经销商经营。随着国家经济发展,百姓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升级,茅台酒迅速从“买方市场”转变为“卖方市场”,经常一货难求,经销商能够从中赚取不菲的利润。一些手握权力的领导干部觊觎这一利润可观的行业,通过打招呼、批条子或直接插手,产生大量“特权店”“后门酒”。同时,随着价格不断上涨,茅台酒演化成为奢侈品的代表,成为送礼的“敲门砖”、变现的“硬通货”。逢年过节,贵州一些干部和商人老板之间收送茅台酒之风盛行,茅台酒穿上“土特产”的外衣被提来送去,从普通茅台酒到高档年份酒,价值少则几千元,多则十几万元。虽然党的十八大以来相关地方进行过整治,但是收送之风由明转暗,禁而未绝。中央纪委查处的甘肃省委原书记、曾任贵州省委副书记的王三运,贵州省委原常委、遵义市委原书记廖少华等,都存在收酒送酒、以酒谋利问题。

“茅台酒乱象”严重助长特权思想和奢靡之风,污染政治生态和社会风气,影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贯彻落实,成为贵州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难点,广大干部群众反映强烈。贵州省坚持问题导向,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指导下,开展了“茅台酒乱象”专项整治工作。

2018年3月,经党中央批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贵州省委原常委、省政府原副省长王晓光涉嫌严重违纪违法问题立案审查调查。该案是国家监委成立之后留置第一案,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意义和法治意义。案件初核伊始,审查调查组就对王晓光大搞特权、以酒谋利问题保持高度政治敏感,在彻查其个人严重违纪违法行为的同时,围绕“茅台酒乱象”深入核查。经查,王晓光与家人通过大肆收受、变卖茅台酒,利用职权低价购买、高价倒卖茅台酒,获取茅台酒专营资格、开设茅台酒专卖店等方式,获利近4000万元。2018年9月,王晓光被开除党籍和公职,其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2019年4月,王晓光因犯受贿罪、贪污罪、内幕交易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0年,并处罚金1.7亿元。

习近平总书记对此一针见血地指出,一些领导干部打着“地方特产”幌子,利用管辖范围内的特产和资源谋取私利,这不是个别现象,实质是以权力介入其中,将“地方特产”作为媒介和资本,大搞利益输送。对这种特权问题,要引起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高度重视,召开中央纪委常委会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明确要求,必须对“茅台酒乱象”问题举一反三,由点及面,以案促改,督促贵州开展专项整治,要严格财经制度,规范经营秩序,斩断利益链条,做到标本兼治,着力解决领导干部利用管辖范围内的特殊资源谋取私利等问题。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有关负责同志带队赴贵州,向省委传达中央精神,面对面交任务、压责任,明确提出“查问题乱象、护国酒美名”要求。贵州省委提高政治站位,把握政策策略,注重方式方法,深入开展“茅台酒乱象”整治工作。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及时将专项整治推向全国,向利用特殊资源谋利背后的特权现象和腐败问题亮剑,巩固提升专项整治效果。

二、主要做法

专项整治工作立足强化政治监督,聚焦特权问题,摸清“茅台酒乱象”的具体表现及体制机制根源,查清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违规插手或参与茅台酒经营活动、违规审批茅台酒经营权、违规收送使用茅台酒等问题,铲除腐败滋生的温床,清查治乱、纠建并举、着眼长远、促进发展,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不折不扣落到实处。

(一)把脉问诊—“茅台酒乱象”乱在何处

1.收酒送酒。在贵州,茅台酒一直被一些人有意识地称为“土酒”。但“土酒”不土,逢年过节,一些领导干部和商人老板之间打着节礼的幌子,行送钱之实,价格明码标价,收送心照不宣,甚至还派生出许多送礼的“潜规则”,不同级别的干部对应不同数量或不同年份的茅台酒。王晓光案发时,其家中就藏有大量各类茅台酒,这些酒都是近年来一些干部和商人为请托办事,以节礼名义所送。

2.借酒敛财。2006年以来,茅台集团在产品营销中采取特许经营模式。随着茅台酒价格一路走高,特许经营权成为一张金字招牌,背后利益巨大。这让一些领导干部打起了歪主意。从2010年开始,王晓光先后利用担任遵义市市长、市委书记的职权,通过向茅台集团原董事长袁仁国打招呼,先后为其亲属取得4个特许经营权,获取巨额利益。茅台集团仅在贵阳一地就有特许经销商300余家,其中有些是采取挂名方式,由当地领导干部亲属经营。

3.公款喝酒。一段时期以来,茅台酒在贵州公务接待中成为“标配”。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贵州省出台“禁酒令”,明确规定公务接待不准饮用茅台酒。但公款喝茅台问题依然存在,由明转暗、隐形变异。

4.公权购酒。长期以来,茅台集团在特许经营之外,还允许一些机关单位经过主要领导签批购买茅台酒,价格低于市场指导价。这种价格“双轨制”,使得领导购酒批条有了十足的“含金量”。王晓光利用职权先后为数十家单位签批购酒,除一部分用于有关单位公务接待外,大部分转由其自家专卖店出售谋利。

(二)研机析理—顽疾缘何屡禁不止

“茅台酒乱象”,既是党政干部不廉与企业管理不善相交织的结果,也是政治生态问题与社会风气问题相交织的结果。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省虽对“茅台酒乱象”进行过治理,但始终禁而未绝。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靠酒吃酒”氛围浓厚,见怪不怪。多年来,贵州一些地方形成了礼尚往来以茅台为贵的习惯和风气。这种习惯不但助长奢侈享乐之风,而且转化成了利益输送。一些党员干部违规参与茅台酒经营,在茅台酒厂所在的仁怀市,就有124名干部参与其中,从市级干部到村干部都有涉及。

2.将经营权作为谋利工具,迎合并助推了庸俗风气与畸形需求。党政机关曾经是茅台酒销售的主要渠道。茅台集团在确定经销商过程中,主要看经销商跟当地党政机关是否熟悉,是否有关系和背景。袁仁国将茅台酒经营权作为拉拢关系、利益交换的工具,进行政治攀附、捞取政治资本,大肆为不法经销商违规从事茅台酒经营提供便利,严重破坏茅台酒营销环境。他多次在不同场合讲“酒卖给谁都是卖”,“这是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纪委不要管得太宽”。由此,一些领导干部的亲属被发展成特许经销商。随着市场供不应求,一些人将设立专卖店和批条购酒作为建立关系网的手段,导致茅台酒销售成为利益输送、权力寻租的媒介。此外,茅台集团还热衷推出各种各样的特供酒、纪念酒、定制酒,刺激特需市场、特定群体的畸形需求,助长不正之风。

3.管理监督制度形同虚设,滋长权力滥用、权权交易等行为。一段时期,茅台集团党委党的观念淡漠,主要负责人权力过于集中。袁仁国从2000年起就担任茅台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董事长,时间跨度近20年,实权岗位一人全兼,重大事项个人说了算。公司纪委、审计部门对相关事项审核时,主管部门就说“这是袁董事长打的招呼”。上梁不正下梁歪。不仅袁仁国本人因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涉嫌犯罪移送司法机关处理,2007年以来,茅台股份公司原总经理乔洪,茅台集团党委原副书记、原副总经理房国兴,茅台集团党委原委员、股份公司原副总经理谭定华等人也先后因严重违纪违法被查处。

4.投鼠忌器,缺乏彻底根治的决心。茅台集团是贵州的财税大户、财政收入的重要支撑。地方党委政府担心影响财政收入,对茅台酒暴露出的问题,大多从防止炒作出发,应对性措施多,根本性措施少,不愿、不敢触及深层矛盾,未能动真碰硬。

(三)刮骨疗伤—狠下决心“刀刃向内”

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的督促指导下,贵州省委痛定思痛、坚定决心,对标中央要求,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重点地区、领域和单位,靶向整治领导干部利用权力购酒、贩酒、批酒、收酒、送酒、用酒等特权现象和不正之风。

1.抓责任落实,持续传导压力。以坚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一抓到底。迅速组建省委书记任组长的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在省纪委监委设办公室,由省纪委书记兼任办公室主任。各市(州)党委,以及仁怀市(茅台集团所在地)和省委政法委、省国资委、茅台集团等重点地区、单位成立领导小组,其他各级各单位成立工作专班。及时调整仁怀市和茅台集团班子成员,充实茅台集团纪委人员,强化重点地区、重点单位整治攻坚力量。以紧抓不放的坚决态度部署推动。省委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问题、部署工作,多次深入茅台集团专题调研,共商整治对策。制定出台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细化时间表、路线图,提出“2个专项清查”(领导干部违规插手参与茅台酒经营问题专项清查、违规审批茅台酒经营权等问题专项清查)、“1个严查”(严肃查处领导干部违规插手、参与茅台酒经营及收送、使用茅台酒等问题)及深化茅台酒营销体制改革等7项重点工作,形成整治“组合拳”。狠抓督导问责形成凌厉攻势。省纪委监委多次到茅台集团及遵义市、仁怀市等重点地区和单位开展专题调研督导,面对面敲重锤、压责任。各级纪委监委加强对专项整治工作的监督检查,严明政治纪律和工作要求,严肃问责不担当不作为现象,推动专项整治工作顺利开展。

2.抓清查整顿,问题起底全覆盖。全面自查自纠,在全省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管理人员中开展自查自纠,组织党员干部向所在党组织如实报告违规插手、参与茅台酒经营活动等行为,在全省开展2轮自查清理,在仁怀市和茅台集团内部各层级开展4轮自查清理。从严抽查核实,将自查申报情况与问题线索、案件查办、茅台酒专卖店档案、企业注册、公安户籍、社保信息等结合起来综合研判,防止瞒报、漏报。运用大数据手段,对茅台酒经销企业法定代表人、股东和近亲属信息进行全面排查,确保清查无死角。对核查发现申报不实的7名党员干部严肃处理,立案审查调查5人。坚决取消违规违纪违法取得的经营权,按照“全面起底、突出重点、先近后远”的思路,对违规审批茅台酒经销商和专营店等问题进行清查。制定处置原则,列出了5类共9种应予取消的情形,明确对违规违纪违法取得茅台酒经营权的企业,由茅台集团取消其经营资格、停止供货。

3.抓监督执纪,保持高压零容忍。根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移送和专项整治中发现的问题线索,严肃查处袁仁国“打招呼”、“批条子”、收受贿赂等典型案件,强化警示震慑作用。在查处案件中,妥善把握政策策略,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的负面影响。根据茅台酒审批权集中的特点,以袁仁国案为突破口,深挖严查全省领导干部利用茅台酒审批权搞权钱交易、权权交易等问题;严查领导干部违规收送使用茅台酒等问题;严查违规公款购酒、公务接待用酒等行为,特别是开具其他发票入账、转入内部食堂吃喝和“不吃公款吃老板”等行为。对发现的问题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及时处置,对不收敛、不收手的坚决查处、绝不姑息。共查处相关问题149起175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45人,涉嫌犯罪移送司法机关19人。

4.抓教育警示,入脑入心筑防线。召开全省警示教育大会,在全省专项整治推进会上通报王晓光案,向县级以上党组织印发剖析材料,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深刻认识收送茅台酒的纪法界限,深刻认识利用茅台酒谋取私利的实质和危害,吸取教训、引以为戒。会后,省委还向请假未参会的省级离退休老同志传达大会精神,老同志们对专项整治工作表示坚决拥护支持。开展“一案一警示”,凡是有领导干部因倒卖、收受茅台酒被审查调查的单位,通过“支部会或干部大会、专题民主生活会或组织生活会、警示教育大会,发放违纪违法人员个人忏悔书和公开处分决定书,在党内、单位内公开有关案情和向社会公开以案整改情况”的“三会两书两公开”模式,查摆问题、检讨主体责任落实不力情况,深刻自我反省。

5.抓标本兼治,建章立制管长远。重塑茅台酒营销体系,指导帮助茅台集团形成真正以市场为基础、公平竞争的营销体系,从体制机制上杜绝“特权店”“后门酒”,努力实现“增效、防腐”目标。出台利用茅台酒谋取私利的禁令,制定《贵州省公务活动全面禁酒的规定》《关于严禁领导干部利用茅台酒谋取私利的规定》,将规定执行情况纳入落实管党治党责任、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等重点内容。在茅台集团建立领导干部违规插手茅台酒经营登记备案制度,制定《贵州省党员领导干部利用茅台酒谋取私利行为纪律处分规定》,列出“负面清单”,细化行为性质,明确处分档次。

(四)新风徐来—政治生态、社会生态、企业生态一体净化、整体向好

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指导协调和全省上下共同努力下,整治工作见真章、动真格、见实效,社会风气得到净化,茅台的形象和品牌得到维护,茅台酒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1.遏制了违规公款喝酒歪风。不仅减少了公务接待支出, 而且减少了迎来送往、应酬接待,广大干部衷心拥护,人民群众纷纷点赞。对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全省党政机关及国有企事业单位封存酒类资产进行清查处置,回收资金全部用于脱贫攻坚。

2.斩断了搞特权、以酒谋利的利益链条。通过制定禁令明确行为禁区、深化茅台酒营销体制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健全管权管事管人长效机制,有效压缩了相关特权行为的生存空间,经营秩序更加规范。

3.激发了茅台集团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整治前,茅台集团员工大都有抱怨之心,觉得“自己工作一辈子,不如别人炒一单”。整治后,茅台集团风更正、心更齐、劲更足,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茅台集团2018年提拔干部272人,干部轮岗交流91人,让基层干部“上得来”,让机关干部“下得去”。

4.做大了茅台“酒文章”。专项整治不仅没有影响茅台集团正常运营,反而整出了茅台“增长稳步、发展稳固、预期稳定”的良好发展态势。2018年,茅台集团实现营业收入736亿元、净利润35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6.5%、30%。

(五)深化拓展—全国各地专项整治成果纷呈

茅台酒是贵州所特有,但利用名贵特产类特殊资源谋取私利的现象绝不是贵州所仅有。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2018年11月,中央纪委印发《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严肃整治领导干部利用名贵特产类特殊资源谋取私利问题的通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1.强化了“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各省(区、市)党委常委会会议专题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树牢“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迅速对整治领导干部利用名贵特产类特殊资源谋取私利问题作出部署,确保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不折不扣得到贯彻落实。

2.形成了严抓严管的高压态势。列出本地区名贵特产清单,比如,云南省列出普洱茶、翡翠、名贵木材,西藏自治区列出冬虫夏草,青海省列出冬虫夏草、麝香、昆仑玉,海南省列出黄花梨木、砗磲、沉香等。狠抓日常监督,将整治工作作为巡视巡察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将自查自纠情况列入本年度民主生活会,要求班子成员对照检查、作出说明。从严执纪问责,紧盯“关键少数”、公款购买等,对典型问题一查到底,西藏自治区严肃查处昌都市使用大额财政资金购买虫草问题,湖南查处党员领导干部违规收送名贵特产262人。强化正面引导作用,加大对整治工作宣传力度,引导党员领导干部深刻认识利用特殊资源谋取私利问题的实质和危害,倡导清正廉洁价值观。

3.建立了一批规范权力运行的制度。各地深入查找问题根源、分析薄弱环节、堵塞制度漏洞。比如,新疆自治区纪委监委发现近年来查处案件中均涉及和田玉问题,结合案件暴露出的违纪违法手段和特点,督促有关地区和职能部门规范了和田玉的开采、生产、经营、销售等环节。

三、经验启示

(一)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和贵州省委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坚决向特权问题亮剑,向顽瘴痼疾开刀,自觉把专项整治往深里抓、往实里做,以实际行动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实践证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做好专项整治的思想武器,是专项整治扎实推进的根本保证。

(二)必须持续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不断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实现监察全覆盖,有力破解了监督“盲区”,进一步丰富了监察措施,使专项整治有法可依;各级纪委监委强化上下贯通,有效形成了整治工作合力,使专项整治始终沿着正确方向顺利进行。实践证明,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有利于强化对公权力和公职人员的监督全覆盖和有效性,有利于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三)必须坚持“两个责任”协同发力,精准把握政策、积极稳妥推进

贵州省委主要负责同志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担任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从政治和政策上把握全局,加强统筹协调,有力推动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贵州省纪委监委认真履行监督责任,分类施策、对症下药,强化监督执纪问责,与省委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实践证明,只有压紧压实“两个责任”,准确把握政策界限,才能保持整治工作平稳有序开展。

(四)必须坚持问题导向,透过现象看本质、突出整治重点

名贵特产类特殊资源千变万化,但领导干部插手参与则万变不离其宗,背后实质问题都是作风方面的问题、特权思想方面的问题,都是靠山吃山、假公济私、以权谋私、搞利益输送的问题。必须抓住这一本质,紧盯“关键少数”,紧盯公款购买、违规收送、违规经营、不收敛不收手等重点问题,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实践证明,加强作风建设、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不能搞“大呼隆”、不能因问题敏感或利益羁绊而退缩,只要能看清本质、聚焦重点,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下定决心整治,就一定能打赢专项整治这场硬仗,狠刹歪风邪气,弘扬新风正气。

(五)必须深化标本兼治,一体推进不敢、不能、不想

专项整治是系统治理,如果简单就事论事,不注重举一反三、源头防范,就会陷入“按下葫芦浮起瓢”、查不胜查的怪圈。贵州省委在严厉惩治、形成高压的同时,督促引导党员干部养成公私分明、亲清分明的自觉,着力健全落实财务管理等相关制度,让违规项目没有机会公款列支、公款报销,推动整治工作高质量发展。实践证明,只有坚持标本兼治,既有效遏制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蔓延势头,又从源头上铲除问题滋生的土壤,才能使整治效果更加稳固持久。

【思考题】

1.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是抽象的,是由具体的人和事构成,必须看行动、见实效。请结合此案例,从坚持政治原则、严明政治纪律高度,谈谈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认识和体会。

2.领导干部利用名贵特产类特殊资源谋取私利问题在各地表现不一,请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分析有哪些突出表现,应该如何对症下药、综合治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