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博库网首页 > 电子书专题 > 习近平用典(第二辑) > 第10章

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解读

人民,是中国共产党永远的“中心词”。90多年来,我们党一直坚持“人民立场”这个根本政治立场,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这是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习近平以“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简单而深刻地说明了这个道理。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执政为民的信念、为民服务的价值,始终贯穿于我们国家向前迈进的每一个足迹。一方面,增进群众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坚持共享发展到促进公平公正,从改革收入分配到向贫困宣战,展现出发展的人民性;另一方面,从作风建设“小细节”入手,从“打虎拍蝇”的强力反腐切题,补好精神之钙,打掉党和群众之间的无形之墙,凝聚共识、赢得人心。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只有找到正确的发展路径,才能增进人民福祉;只有坚守正确的发展价值,才能获得人民信任。

原典

《诗》云:“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宜监于殷,骏命不易。”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春秋至秦汉〕《礼记·大学》

释义

《大学》原是《礼记》中的一篇,后与《论语》《孟子》《中庸》合称为“四书”,提出“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三纲领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条目,成为南宋以后理学家讲伦理、政治、哲学的基本纲领。

《大学》多次引用并阐释《诗经》中的诗句。“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宜监于殷,骏命不易”出自《诗经·大雅·文王》。丧师:失去民众。骏命:大命,即天命。意思是:殷商没有失去民众的时候,是能够符合天道的;应该以殷商为鉴,天命才不会变更。

“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强调了民众的重要性。《大学》还告诫说:“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僇(lù)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