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博库网首页 > 电子书专题 > 习近平用典(第二辑) > 第20章

常制不可以待变化,一途不可以应无方,刻船不可以索遗剑。

——《在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解读

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一切都在变。应对变化,思路观念要与时俱进,方式方法要不断革新,主动顺应发展趋势和时代潮流。习近平在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着眼群众流动频繁、分布不断变化的时代形势,提出群团组织必须与时俱进、自我革新,不断以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回答时代命题、夯实群众根基的政治要求。

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没有创新,就没有未来。不只是群团工作,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只顾低头走路,不顾方向对错,不问形势任务。机遇抓不住就会失去,问题解决不好就会成为难题。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锐意改革创新、攻坚克难,我们才能顺势而为、大有作为,在这个变化的时代中稳立不败之地。

原典

抱朴子曰:常制不可以待变化,一涂不可以应无方,刻船不可以索遗剑,胶柱不可以谐清音。故翠盖不设于晴朗,朱轮不施于涉川,味淡则加之以盐,沸溢则增水而减火。

——〔东晋〕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

释义

《抱朴子》为晋代道教理论家葛洪所著,表达了其内神仙而外儒术的根本观点,对道教理论有一定发展。

在《广譬》中,葛洪提出:“常制不可以待变化,一涂不可以应无方,刻船不可以索遗剑。”涂:道路,又作“途”。意思是:固定不变的制度不能应对千变万化的社会,一条道路不可以通达无数的目的地,在行船上刻记号无法找到落入水中的宝剑。

由于长期炼丹,葛洪接触到大量物质变化现象:“铅性白也,而赤之以为丹。丹性赤也,而白之而为铅。云雨霜雪,皆天地之气也,而以药作之,与真无异也。……至于高山为渊,深谷为陵,此亦大物之变化。”物质的变化现象使葛洪得出了天下事物均可变化的结论。他认为人们既要顺应自然规律,又要在自然法则之下施以人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