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博库网首页 > 电子书专题 > 习近平用典(第二辑) > 第98章

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解读

诗人喜爱新种下的松树,希望它俊秀挺拔;厌恶竹子,是因为它到处滋生。“千尺”“万竿”都是夸张说法,它们同“恨不”“应须”一起突显出诗人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以及惩恶扬善、激浊扬清的鲜明态度。

放之反腐败语境下,这句话意在申明党与腐败水火不容的坚定立场,同时也反映出破立结合的反腐思维。一方面,“恶竹应须斩万竿”,坚决清除腐败现象和干部队伍中的“害群之马”,绝不姑息迁就。“打虎拍蝇”没有禁区,正风肃纪没有盲区。另一方面,“新松恨不高千尺”,激浊是为了扬清,清除腐败分子的同时,也着重培养选拔忠诚担当、清廉有为的党员干部,涵养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风气。没有“破”,就不能遏制腐败蔓延的势头,就不能用治标为治本赢得时间;没有“立”,就不能从源头上遏制腐败,就不能做到正本清源。反腐败斗争做好“破”和“立”两篇文章,方能实现清气上扬、浊气下降,改善政治生态。

原典

常苦沙崩损药栏,也从江槛落风湍。

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生理只凭黄阁老,衰颜欲付紫金丹。

三年奔走空皮骨,信有人间行路难。

——〔唐〕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四)

释义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是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春,杜甫由阆州回成都途中所作的组诗,此为第四首。诗题中的“严郑公”,即杜甫的好友严武,曾以军功被封为郑国公。

“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为该诗的颔联。“新松”指诗人在成都草堂前培植的四株小松树。诗人在《四松》中这样描述:“四松初移时,大抵三尺强。别来忽三岁,离立如人长。”诗人在这些新松上倾注着喜爱之情,恨不得它们迅速长成千尺高树。而对那些随处乱生、妨碍新松生长的“恶竹”,诗人认为纵有万竿也要斩除。

这两句诗不仅是写松、竹,而且另有寓意。“千尺”“万竿”均为夸张之语,非如此不足以表达诗人的强烈感情。诗人遭逢乱世,深感国之干才难为社会所用,而各种丑恶势力竞相登场,怎能不感慨万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