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博库网首页 > 电子书专题 > 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外交卷 > 第109章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

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外交卷)

——公共外交助力国际合作

2013年9月7日,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题为《弘扬人民友谊 共创美好未来》的演讲,回顾了中国同哈萨克斯坦以及中亚地区国家的友好关系历史,展望了双方今后互利合作的发展前景。习近平在演讲中专门讲到“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他指出,要“搞好上述领域合作,必须得到各国人民支持,必须加强人民友好往来,增进相互了解和传统友谊,为开展区域合作奠定坚实民意基础和社会基础”。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这是用一句再朴素不过的老话,简明扼要地表达了深刻且丰富的思想内涵。事实上,习近平在很多不同场合都直接或间接地强调过这个意思。

从世界范围看,在近代外交开始以来的漫长岁月里,外交活动曾经只是少数上层人士的特权。那时,外交官们号称出身高贵、受过良好的教育、机智过人。他们有机会与各国元首直接交流,是国家或政府的化身,通过交涉、谈判和其他和平方式处理国家关系和参与国际事务。外交活动在百姓看来可望而不可即。

随着科技发展和人类政治文明的进步,整个世界逐渐成为一个“地球村”,各国之间交往联系空前紧密。过去各国间由于交通、通信不便,除了战争、贸易、传教等有限交往外,普通民众很难有机会看到外面的世界。如今,时代已经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包括我们中国在内,很多家庭都有正在国外工作、学习、生活或旅游的亲朋好友。无论在地球的哪个角落,大家总是能在第一时间知晓外界发生了什么事情。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各国之间求同存异、相互借鉴,积极开展着各领域的交流互动,合作发展成为各国的共识。然而,全球化是把“双刃剑”。在全球化为各国人民带来便利丰富的生活的同时,它也使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突破了一国范围的限制。国家在决策和执行等过程中既受到他国影响,同时又反过来对他国产生影响。

在这样的形势下,公共外交应运而生。简单说来,公共外交是一国政府为争取他国民众的理解和支持而采取的公关行动。它与传统外交的不同在于它不是由外交机构直接出面,就某件具体的事情进行正式交涉,而是在政府指导下,由各类相关机构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影响他国民众,进而影响他国的政策。公共外交的执行机构包括外交职能部门,但又不限于此,还包括宣传部门、媒体、社团等机构。从更广的意义上讲,文化、艺术、体育的对外交流活动、面向外国不同群体的各类留学资助甚至老百姓的对外交往都可以看作公共外交的一部分。公共外交不求急功近利,不是强制灌输,而是讲究细水长流、心灵渗透,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国家不是一个抽象概念,国家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活动都是在充分考虑本国民意基础上由具体的国民进行的。我国自古就有“得民心者得天下”的说法。当前国际格局正在发生复杂深刻的调整,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大大提高。为了世界的和平发展和国家的繁荣昌盛,我们有必要向世界民众传递更多的“正能量”,让他们了解并喜欢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愿意参考中国的意见,希望与中国开展更多更深层次的合作。

公共外交是感情投资。它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看到效果,也可能因无法达到预期目标而需要调整计划。但是,公共外交发挥的作用是长久并且深刻的,就好像一个人一旦给别人留下一种印象就很难改变一样。不同国家的民众一旦建立起深厚的友谊和感情,对国家间的关系、合作必然产生积极的影响,很多事情也就水到渠成。因此,搞公共外交一定要有耐心,不能遇到一点挫折就半途而废。事实上,美国等发达国家就在公共外交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也因此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开展公共外交还要打开思路,善于挖掘利用各类资源,形式方法力求灵活多样。领导人可以展现个人政治形象以外的文化魅力,增加亲和度,赢得民众好感。普通民众也可以发挥各自特长,现身说法,讲述中国故事。习近平在此次演讲中提到了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的故事,又讲到了中国音乐家冼星海与哈萨克民族音乐家拜卡达莫夫的深厚友谊,以及冼星海为哈萨克人民创作交响乐的事迹,以具体生动的方式描绘了两国的传统友谊,拉近了中国民众与哈萨克斯坦民众的距离,使演讲成为一个播撒友谊、促进理解的舞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