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博库网首页 > 电子书专题 > 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外交卷 > 第138章

德不孤,必有邻

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外交卷)

——处理好中日关系的关键是修“德”

“德不孤,必有邻”一语出自《论语·里仁》。“德”指人们共同的生活、行为准则和规范,也就是品行、德行。这句话的意思是,只要一个人遵守社会的准则和规范,品行好,就一定会有人与他为邻、为伴,友好相处。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德”被赋予很高的地位。成语“德高望重”、“德才兼备”等都是在讲做人要有德行。

在这篇演讲中,习近平将“德”的主体由个人推衍到国家,用人与人相处比喻国与国交往。一个国家只要“德行”不孤立,就必然有“邻”。这里的“邻”已经不再指单纯的地理意义上的邻国,而是指往来频繁、关系融洽、相互支持的伙伴国。那么,在国际关系领域,“德”又作何解释呢?其实,国之“德”也可以类推为遵守国际社会的准则与规范。简言之,判断一国的“德行”,就要看它是否做了应该做的事,而没做不该做的事。

中日两国是无法搬家的邻居,两国关系不时经历风雨波折,问题可能就出在这个“德”字上。众所周知,历史认识问题是中日关系的一大症结。日本右翼势力屡屡歪曲、美化或否认二战中的侵略历史,搞出修改教科书、掩盖强征慰安妇罪行、内阁成员参拜靖国神社、否认南京大屠杀等一系列动作。近些年,这些右翼言论和行动严重伤害着以中、韩为代表的日本军国主义的受害国。中日、韩日关系的改善也因此屡屡受挫。西方人士总感到疑惑不解,惨痛的战争历史已经过去70多年,西方社会已经实现完全的大和解,为何东方的中、日、韩总迈不过“历史”的这道坎?其实这也与东方文化对“德”的重视有很大关系。一个不能正视自己过去所犯错误的国家很难获得邻居的彻底谅解与尊重。

中日关系中另一个棘手问题——钓鱼岛问题的激化也由日方不合“德行”的处事而起。20世纪70年代中日邦交正常化谈判时,两国领导人意识到领土主权争议问题的复杂性,曾就搁置争议、推进其他方面的合作达成共识。但2010年中日发生撞船事件,日方一改传统做法,抓捕并企图以国内法审判中国渔船船长。2012年,日本政府又不顾中国强烈反对,一意孤行“国有化”钓鱼岛。这两次背信弃义,试图强行以单方面行动造成既成事实,挑起两国在敏感问题上的矛盾,不符合国与国之间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友好相处等规范,引发了中国的强烈不满和反制行动。两国关系也一落千丈,并曾一度非常紧张,不良影响甚至波及经贸关系等诸多方面。

习近平讲中日两国人民要“真诚友好”,“以德为邻”,是在总结中日关系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对两国关系的未来提出期许。中日两国关系源远流长,有着2 000多年的历史。在绝大部分时间里,两国保持相互尊重、相互学习、人民礼尚往来,两国关系融洽、共同发展。古代中国曾长期是日本学习和模仿的对象。进入近代,日本率先实施维新改革,走上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道路,许多中国的仁人志士到日本学习取经。但在全球性经济危机和日本国内政治演变的大背景下,日本逐渐走上军国主义对外扩张的道路,发动了侵华战争。中国人民则坚决抵抗,从“九一八”事件算起,中国人民进行了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直至1945年日本战败。1972年两国恢复邦交后,日本的经济已处于亚洲领先地位。一部分日本友好人士出于对过去战争的愧疚,日本整个国家也出于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展开了多种形式的对华经济合作、援助等,带动了中国的发展。改革开放后,中国历经三十多年的高速发展,逐渐缩小了同日本之间的发展差距。2010年,两国GDP总量实现逆转,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也正是在此时,日本挑起钓鱼岛争端,中日关系一步步滑向邦交正常化以来的最低谷。人们普遍认为,这与日本自身发展陷入长期停滞和对中国超越感到焦虑有重要关系。

中日作为重要邻国,又是东亚地区最发达的两个经济体,只有构建友好合作的关系,才能最终造福各自人民和地区的发展与繁荣。2014年11月,两国就处理和改善中日关系达成四点原则共识,开始逐步改善关系。这才有了习近平2015年5月对日本民间代表团的这篇讲话,指出两国应在客观认识对方发展的基础上,秉持真诚、友好的态度,慎修自己的“德行”,走上合作共赢的道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