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博库网首页 > 电子书专题 > 习近平讲党史故事 > 第58章

“王杰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王杰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故事原委

2017年12月13日下午4时,习近平总书记风尘仆仆来到驻江苏徐州的第七十一集团军某旅王杰生前所在连队,在连队荣誉室参观王杰生平事迹展览。在王杰牺牲时遗留的血衣和钢笔残片前,习近平总书记详细了解王杰舍己救人的壮举,感慨地说:“我小时候就知道王杰的故事,王杰是我心目中的英雄!”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讲话中说,王杰“在荣誉上不伸手,在待遇上不伸手,在物质上不伸手”,这“三不伸手”是一面镜子,共产党员都要好好照照这面镜子。“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是血性胆魄的生动写照,要成为革命军人的座右铭。王杰精神过去是、现在是、将来永远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要学习践行王杰精神,让王杰精神绽放新的时代光芒。

故事延展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王杰,1942年生,山东省金乡县人,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人民解放军原坦克第二师工兵营地雷爆破连五班班长,1961年8月应征入伍,1962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他以雷锋为榜样,从小事做起,处处以身作则,“以服从祖国的需要为快乐”,为了党的事业“有一分热发一分光”,逐步成长为一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他热爱学习,写下了10多万字的日记,其中写道:“我们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做一个大无畏的人。”他关怀战友,爱护集体财产。他勤奋工作,被大家称为“闲不住的人”“不知疲倦的人”。他在部队里年年被评为优秀战士,两次荣立三等功,担任班长,被评为模范共青团员和一级技术能手。

舍身救民兵 扑向炸药包

1965年6月,王杰所在的工兵营到江苏省邳县张楼公社野营。6月底,张楼公社党委和人民武装部领导找到工兵营,请求选派教练员帮助训练公社民兵地雷班。组织决定派王杰担任教练员。王杰欣然接受任务,他每天早早起床,5点准时到集训地点给民兵上课,8点再回部队参加野营训练。7月14日,王杰训练民兵“绊发式防步兵应用地雷”实爆。这种地雷不加导火索,要求瞬间爆炸达到消灭敌人的目的。参加这次训练的李彦清回忆说:“我们用的是土地雷,用水泥纸包好4个雷管,每个雷管装二两五炸药,接上起爆装置,埋入地里,就成了地雷。”

训练中,12位民兵团团围在王杰周围,全神贯注听他讲解。做实爆示范时,王杰捆好炸药包,将雷管、拉火管连在一起,一切都很顺利。他一边做示范,一边为民兵讲解说:“我刚才所做的,就是炸药包的实爆连接步骤。做完这些后,下一步只要拉去拉火管的拉火栓,立刻爆炸。”就在此时,意外发生了:埋炸药包的土层里冒出白烟,火星喷溅。就在李彦清等人惊恐万分时,王杰已经扑了上去……李彦清只是下意识地用双手蒙脸,就被震晕过去了,腿部受伤。18岁的吴步良蹲在王杰左后方,距离炸点很近,也被炸晕了,他右半身的皮肤全被炸伤。当他们逐渐恢复意识,看到民兵罗汉瑞抱着腿哭喊:“我的腿没了,王教员没了……”罗汉瑞紧贴在王杰身后,站在吴步良右边。据事后推测,王杰扑向地雷时,爆炸冲击波穿过他两腿间的空当,炸折了罗汉瑞的右腿。虽然罗汉瑞受伤最重,右腿截肢,但12位民兵全部存活下来。可是,王杰却壮烈牺牲。

“一心为革命” 英名传四方

1965年11月10日,《解放军报》以《一心为革命》为题,刊登了王杰的日记,在全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解放军原总政治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和全国妇联分别发出通知,号召向王杰同志学习。学习他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踏踏实实,埋头苦干,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贵品德。11月27日,国防部命名王杰生前所在班为“王杰班”。党和国家领导人周恩来、朱德、董必武等为他题词。1969年4月28日,毛泽东在九届一中全会讲话中再次肯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从此,这一战斗口号便在全国、全军叫响,激励全国军民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和强敌。半个多世纪以来,“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口号,始终成为人民军队激励士气、鼓舞斗志的前进号角。

故事启迪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口号,首先由解放军进藏筑路大军提出,在边境自卫反击作战中得到充分彰显,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王杰用生命将其升华。毛泽东说过,我赞成这样的口号,叫作“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两不怕”精神激励着一代代官兵战胜一个个艰难困苦和强大敌人,成为我军的一项优良传统。新时代,优良传统必须发扬光大,才能永不褪色;伟大精神必须与时代同频共振,才能永葆活力。我们要把“两不怕”精神作为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内容,学党史、学军史、学部队战斗史,大力推进“红色基因代代传”工程,大力弘扬“两不怕”精神,着力塑造勇敢无畏的英雄品格,磨砺令敌胆寒的精神利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