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博库网首页 > 电子书专题 >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学习读本 > 第22章

5.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

5.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应该是经得起人民评价、专家评价、市场检验的作品。文艺不能在市场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

社会效益是文艺创作的第一追求。文艺作品不同于一般物质产品,其价值和作用主要不在于满足人的自然存在的直接需要。文艺作品是一种精神产品,具有鲜明的文化属性和意识形态属性,承载着一定的思想和精神内涵,作用于人们的思想和心灵,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物质产品有使用周期,精神产品没有使用周期。优秀的文艺作品所承载的思想观念等精神价值会长久留存下去,对社会意识、社会风尚和人们的思想情感也会持续产生影响。同时,作为一种有商品属性的产品,文艺作品也具有商品属性和市场价格,但它并非普通的商品,衡量作品的根本标准更多在于社会属性的体现和社会价值的呈现上。好的文艺作品可以陶冶情操、培育人心、净化风气,给社会精神生活带来积极的、有益的影响。不好的作品,就会混淆是非、污染心灵、败坏道德,产生消极负面的社会影响。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许多文艺作品要通过市场提供给受众,当然不能完全不考虑经济效益。在市场交换中,物质产品的价格总是围绕着它的价值上下浮动,而文艺作品的价格与其价值相背离甚至逆反的现象却是屡见不鲜和长期存在的。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然而,同社会效益相比,经济效益是第二位的,当两个效益、两种价值发生矛盾时,经济效益要服从社会效益,市场价值要服从社会价值。这在什么时候都不能动摇,任何时候都不能以牺牲社会效益为代价来获取经济效益。轻视社会效益,为经济效益损害社会效益,用经济效益取代社会效益,都从根本上抹杀了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的本质区别,违反了文艺作品的创作生产规律,也悖离了人民群众的文化利益和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如果没有这个立足点,作品就难有价值可言。

文艺不能在市场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是文艺作品走向人民群众的重要途径和渠道,同时市场机制能够通过竞争来激发文艺创作的积极性、创造性。对文艺工作者来说,需要看到市场的积极作用,善于面向市场、运用市场,在市场的磨练和淘洗中锻造文艺精品。但是,市场本身并非万能,市场行为有其自发性和盲目性的一面,市场的逐利性又可能对文艺创作产生误导。如果把市场标准当作文艺标准,依照市场法则经营文艺,只看价格不要品格,只重销量不顾质量,只管炒作不问创作,放弃对思想性和艺术性的追求,这不仅会造成对文艺的戕害,也会产生负面的社会影响。

近年来文艺领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都与这种片面理解和认识有关。一些电影、电视剧、文艺图书、网络文艺的创作者把票房、收视率、发行量、点击率作为唯一指标,不择手段地趋附市场、迎合市场,追求“票房至上”、“资本至尊”、“娱乐至死”;一些作品格调不高、制作粗糙,却经常排在票房榜前面,形成“高票房、烂口碑”的现象。还有一些人通过“恶炒”、“博眼球”等手段操控市场、误导市场,不惜将个别艺人的隐私甚至丑行拿来肆意炒作,使之成为赚取利益的手段。凡此种种,唯市场马首是瞻,造成了市场制导文艺消费的现象,使大量的劣质产品充斥文艺市场,拉低了大众的欣赏水准,损害了人民群众的文化利益,影响了文艺的健康发展。这些现象必须加以纠正。

更加值得警醒的是,在逐利的市场“指挥棒”下,一些文艺创作把低俗当通俗、把欲望当希望、把单纯的感官娱乐当精神快乐,以此制造噱头、赚人眼球,刻意迎合某些低俗消费趣味,暴露出的是创作者不正确、不健康的价值观、历史观、道德观。有的文学、戏剧、影视、美术作品,包括网络文艺作品,以戏说、恶搞的方式,把严肃的历史题材、革命英雄人物改编成以娱乐化为卖点的“消费品”,有的小剧场戏剧靠营造噱头、胡乱调侃博取喝彩。有的曲艺作品迎合部分观众的低级趣味,在舞台上肆无忌惮、庸俗调侃、口无遮拦,荤词、粉词、灰词频出。有的作品炮制低俗、猎奇甚至涉及色情暴力等不良内容。有的作品热衷表现官场厚黑学、人际学,放大权力意识,宣扬权谋文化,过度展示权力斗争,揭示官场内幕,迎合一些人的猎奇心理、功利思想。这些作品以各种各样的花招来吊足观众的胃口,但在主题、情节和人物刻画上正邪不分、善恶不明,对糟粕元素没有批判性认知。一些“婚恋戏”和“家庭伦理戏”,违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伦理观、婚恋观,宣扬拜金主义、物质至上、及时行乐,追求感官刺激。这些作品失去了应有的思想力量和文化责任,难以触及重大的社会问题或探索人性的深度,无法给人以心灵的启迪和精神的享受。

文艺是人类精神的栖居地,应当安详丰盈、充满诗意和生机,给人以温暖和力量,让人得到美的熏陶、心灵的洗礼、精神的慰藉。泰戈尔曾经写道:“在鸟翼上系以黄金,鸟便再也飞不起来了。”如果文艺完全跌进单纯追求经济利益的桎梏,陷入一味迎合市场的误区,就会失去抚慰情感、跃动人心的力量。如果完全被经济利益所绑架,片面地、单纯地、盲目地追求经济效益,一味把作品当作追逐利益的“摇钱树”,放弃文艺创作应有的审美和思想元素,甚至放弃社会良知,让单纯刺激感官的娱乐成为文艺创作的“金科玉律”,任凭信仰、崇高和真善美被冷落,长此以往,被怠慢的不只是艺术的真谛,被戕害的不只是文艺自身,更是对社会风气和民族灵魂的伤害。

坚守文艺的审美理想、保持文艺的独立价值。这是文艺之所以成为文艺的底色,也是文艺对社会的责任。对市场反馈出来的各种指标,要科学理性面对。要合理设置反映市场接受程度的发行量、收视率、点击率、票房等量化指标,既不能忽视和否定这些指标,又不能把这些指标绝对化,被市场牵着鼻子走,搞唯发行量、唯收视率、唯点击率、唯票房论等。要构建体现定量定性相结合,社会影响力、群众点赞率、媒体传播率等相结合的作品评价体系和评价程序,从精神引领、思想启迪、审美品格、市场价值等多个维度,全面反映文艺作品的综合品质。要营造有利于坚持正确导向、有利于文艺健康发展的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和健全有效的引导机制,规范和改进文艺评奖,增强文艺评奖的公信力、权威性和导向性。要积极倡导和推介社会效益明显、“两个效益”俱佳的作品,推动形成健康的文艺创作生态,从而不断引导市场、培育市场、拓宽市场,在市场上占据主动,实现“两个效益”双丰收、两促进。

今天,受商业化、市场化的冲击,作家艺术家们也不得不考虑自己的生存境遇。但是,一个有作为的作家艺术家不能仅仅“著书只为稻粱谋”,把文艺作品简单地当成“取款机”,把文学艺术变成唯利是图的职业。站稳人民立场,坚守价值底线,这既是文艺工作者必须履行的社会责任,也是文艺工作者自身的价值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处理好义和利之间的关系,秉持正确的义利观,树立崇高的艺术理想和价值追求,“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严肃认真地思考作品的社会效果,坚决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不为虚名所累,不为利益所缚,不为欲望所惑。有理想的文艺家应该在利益的诱惑中排除干扰,在浮躁的氛围中沉潜下来,在艺术上勇攀高峰,在责任上勇于担当,在底线上保持清醒,创作更多经得起人民检验、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优秀作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