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博库网首页 > 电子书专题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丛书(共12册) > 第46章

导论 用新发展理念统领发展全局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1]历史一再证明,在很多情况下谋求发展光靠赶超的勇气和激情是不够的,必须有正确的发展理念作指引,才能少走弯路、实现梦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国际形势和国内发展阶段性特征的重大变化,提出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形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项主要内容,就是在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实现了党和国家发展理念的与时俱进,这是我国发展理念的又一次重大提升,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习近平总书记在总结改革开放40年积累的宝贵经验时强调:“前进道路上,我们必须围绕解决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社会主要矛盾,坚决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2]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主要目标的发展理念,特别是提出了快速提高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发展要求。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经过深入调查研究,提出把党在20世纪末的战略目标定为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并提出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到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邓小平同志说:“所谓小康,从国民生产总值来说,就是年人均达到八百美元。”[3]提出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来衡量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平,是我国发展理念的一个巨大突破和进步。此前,我国很少使用人均指标,通常是以工农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为标准来衡量发展。由于这一指标不能反映净产出和人均生活水平,所以尽管从数字上看增长速度不低,但人民生活长期得不到明显改善,也难以体现我国的真实发展水平。实际上, 1978年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有156美元,在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在后列,甚至低于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提出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标准来衡量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平,使我国对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平的目标有了比较精确的定位,提出的发展战略和发展路径都更加符合国情和发展规律。

在发展目标中强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在当时也有国际发展大势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许多从殖民统治下独立出来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发展生产力、缓解贫困、增强国力,它们多数确立了以经济增长,更确切地说是以提高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目标的发展战略。联合国20世纪60年代实施的《联合国第一个发展十年国际发展战略》(1960)和70年代实施的《联合国第二个发展十年国际发展战略》(1970),都把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作为首要发展目标。而且,在这一时间段,东亚和拉丁美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快速发展,也印证了提高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重要性。然而,片面强调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核心的经济增长而忽略全面发展,在一些拉丁美洲国家也引发产业畸形、资源浪费、环境污染、贫富悬殊、债台高筑等问题,导致有增长而无发展,甚至使一些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就已经认识到完善发展理念的重要性。早在1982年年底,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通过“第六个五年计划”时,就把“国民经济五年计划”正式改名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增加了“社会发展”的理念。随着实践的发展,我们党又提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社会进步”“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等发展理念,并形成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位一体扩展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发展理念的提升伴随改革发展进程,推动改革发展实践取得更大成就。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我国发展理念的又一次重大提升。

新发展理念的理论创新,体现在我国的发展理论形成了从发展动力到发展目的的一个完整体系,五大发展理念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也不可或缺;新发展理念的理论创新,也体现在第一次把“创新”引入发展理念,具有很强的时代性、问题导向和现实针对性,深化了我们对新形势下发展动力的认识;新发展理念的理论创新,还体现在突出地强调了共享的发展目的,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4]

“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5]当前,国际形势剧烈动荡,我国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发生深刻变化,特别是与40年前相比,今天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对许多新情况、新趋势、新问题、新挑战。要理解新情况、把握新趋势、解决新问题、应对新挑战,必须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发展理念。

经济新常态是表述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新特征的一个重要概念,其基本内涵就是增长速度换挡、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升级、发展动力转换。经济与社会的发展通常是联动的,在这种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社会发展实际上也进入一个新阶段,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重要方面,都在发生深刻的转折性变化。

第一,城镇化发展的阶段转折。国际上城镇化通常分为人口向城市集中、郊区化、逆城镇化、再城镇化等几个发展阶段。我国城镇化水平从2011年开始超过50%,到2017年达到58.52%,已经从一个农民大国进入一个以城镇人口为主体的社会,但基本上还是在人口向城市集中和郊区化这两个阶段上运行。但现在情况正在发生变化,城镇化过程中的大规模征地拆迁似乎已经接近尾声,特大城市的人口集中过程似乎也已经接近尾声,但本该出现的逆城镇化潮流迟迟没有产生,这并不只是发展阶段未到或者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的问题,同与户籍制度相关的一些制度化障碍有很大关系。这种制度化障碍所限制的不仅是农民的进城,也包括城市人的下乡。尽管如此,近年来,我国逆城镇化的种种迹象越来越明显,预示着一种新的趋势的到来,虽然这些迹象还只是以田园休闲、乡村养老、城市人到乡村居住、乡村服务业兴起等形式表现出来,但却是一种未来大潮的征兆。逆城镇化并非城镇化的倒退,而是城镇化发展的新阶段,是城乡一体化的提升,孕育着巨大的新发展空间,也对协调发展和乡村振兴提出更高的要求。

第二,劳动力供求关系的阶段转折。我国以劳动力资源无限供给为特征的人口红利时代已经结束了,2011年成为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增长的顶峰和转折点。近年来,劳动年龄人口总量持续下降,2013年减少244万人,2014年减少371万人,2015年减少487万人,2016年减少349万人。[6]劳动力的减少带来一系列影响:一是劳动力价格快速上升,2006年至2015年的十年间,我国制造业工人的实际工资上涨了近一倍,农民工和乡村雇工的实际工资水平在经济增长下行时期仍在增长;[7]二是城乡之间的劳动力流动趋弱,进城农民工的增长数量逐年减少,农民工春节回乡车站人头攒动的画面将逐步成为历史;三是我国的城镇调查失业率在经济增长速度下行的情况下并没有出现明显恶化,这在过去经济增长速度下行的时候是从未有过的,是一种意外的惊喜。我国过去长期依赖的劳动力比较优势正在逐步减弱,经济增长动力发生重大变化,在理论上测算的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由于农村劳动力的普遍老龄化和年龄匹配原因,已难以转移成有效的工业劳动力供给,未来我国可能会出现比较突出的劳动力结构性短缺。转变发展方式已经刻不容缓,而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都要求劳动力素质有较大较快的提高。

第三,收入分配变化的阶段转折。改革开放以来,为了打破长期以来低效率的“大锅饭”分配体制,我国实行了“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8]的大政策,极大地激发起广大群众的生产积极性,资源配置效率大幅度提高。但与此同时,城乡、地区和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也不断扩大,成为引发各种社会问题的深层原因,也引起广大群众的不满,解决收入差距问题的呼声很高。近年来,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调整收入分配,衡量收入分配差距的基尼系数2008年达到最高点0.491之后开始回落,到2015年连续7年收入差距在缓慢缩小。2016年和2017年虽有微弱反弹,但未改变回落的大势。这种回落得益于三个重要因素:一是作为收入差距主因的城乡差距开始缩小,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多年增长速度快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降至3倍以下;二是区域差距得到控制,相对发展滞后的中西部地区已经连续多年经济增长速度快于比较发达的东部地区;三是在初级劳动力供给出现结构性短缺的背景下,农民工工资出现持续增长的态势。这种收入差距缩小趋势是否能够稳定持续还不是很确定,如何在效率和公平之间达成均衡难度很大。调整收入分配结构会触动一些刚性利益格局,但目前无论是从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还是从转变发展方式、激发社会活力来说,解决收入分配机制这一焦点问题都势在必行,“共享”成为人民群众对发展的普遍期望。

第四,职业结构变动的阶段转折。2015年,我国经济产出总量中,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在历史上首次超过50%,达到50.5%,而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3.9%,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为9.0%。这是我国从工业化中期转入工业化中后期的重大标志。由于服务业的就业弹性高于工业,更高于农业,这种经济结构的变动,也会更深刻地反映在职业结构的变动上。或者说,我国将开始一个新的职业结构阶段,即“白领”从业人员总量超过“蓝领”从业人员的所谓“白领时代”。西方发达国家一些有争议但普遍受到关注的议题,如“大众消费时代”“中产阶级”等,都是在这个阶段提出的。在这样一个发展阶段,一方面,要注重发展与教育、医疗、养老等相关的现代服务业;另一方面,要解决好发展成果的共享问题,促进一个庞大的中等收入群体的形成,让大众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持续支撑。

第五,居民生活消费的阶段转折。2000年以来,我国最终消费率和居民消费率都曾连续十几年呈下降态势,但近两年情况正在发生变化,特别是最终消费和居民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日益强劲。2017年,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8.8%。[9]国内消费已经超过投资和出口,成为最主要的经济增长推动力量。居民生活消费层级不断提升,以房、车、休闲、旅游、通信、网购为引领的新型大众消费时代即将到来,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恰逢其时。

第六,人民群众生活质量要求的阶段转折。我国已经跨越生活的温饱阶段,解决近14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对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来说,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健康、食品安全、水和空气清洁、满意度、幸福感等都成为衡量生活质量新指标,一个更加注重生活质量的新阶段已经开始。在这个过程中,生态环境成为衡量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人们对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的渴望形成对绿色发展的倒逼机制。

新发展理念聚焦发展阶段发生重大变化的国情,突出问题导向,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但真正践行新发展理念、把新发展理念落到实处,并非易事。践行新发展理念,必然会改变我们长期以来所习惯了的发展方式,必然会冲破既得利益的樊篱,也必然会带来各种不适应,但这却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关键抉择。

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不创新只能是死路一条。[10]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长期依赖投资、出口和劳动力供给,通过引进外资、实施外向型发展战略和发挥劳动力比较优势保持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目前,这些条件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表现为产能过剩、出口受阻、劳动力成本大幅上升。仅仅依靠传统的发展动力,继续沿着老路走,已经很难走得下去。在这种情况下,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无论是对于经济持续增长还是对于产业结构升级,创新都是关键一招。我们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成为国家发展和民族进步之魂,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创新并不仅仅指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也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创新也不仅仅是指高科技、机器人、互联网等,创新体现在每一个产品、每一个机器设备的升级换代和标准制定权。过去我们说,不改革只能是死路一条;现在我们也可以说,不创新也是死路一条。创新是艰难痛苦的,也是长期的,短期难以奏效。全球产业结构和产业链的上端,长期被西方发达国家垄断。要打破这种垄断,必然会受到打压和排斥。所以,对创新的长期性、艰难性必须有充分准备。近年来,我国在大飞机、重型汽车、智能机床、高铁、高速公路、大型桥梁、手机、互联网等领域已成功走出创新之路,显示出创新的巨大动力、潜能和广阔前景。我们必须坚定信心,通过创新尽快实现新旧动力转换,实现发展的成功转型。

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只有处理好发展中的重大关系,才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1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经济起飞和快速发展阶段,从1978年人均GDP(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不足200美元到2000年人均GDP超过800美元,用20多年时间增加了600多美元;从2000年开始,仅用了15年时间,人均GDP就从800多美元增加到8000美元,增加了7000多美元。[12]在这让世界惊叹的快速发展中,发展的不协调问题也格外突出。特别是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发展不协调、不平衡问题,以及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过大问题,成为我国发展的突出短板。人均 GDP 10000美元曾经是一些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拉丁美洲国家遇到的增长“天花板”,因为经济社会发展失衡等问题,它们在这个“坎”上停滞了一二十年。我国“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是从中等收入国家迈入高收入国家(人均 GDP 超过12000美元)门槛的关键时期,必须高度重视协调发展,特别是要解决好农村地区、发展落后地区贫困人口的发展问题。国内外发展的经验和教训都表明,协调发展是处理好一系列重大关系的基本遵循。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然方向。[13]在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就曾提出不能走一些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但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一些地方对快速脱贫和富裕起来的渴望压倒了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要求,追求经济增长的短期政绩带来了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的严重后果。雾霾、饮用水和土壤污染、食品药品安全等,已经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引起人们的反思。有人说:“奋斗打拼几十年,换不回一片绿水蓝天。”这话虽然有些偏激,但道出了绿色发展的紧要性。突出强调绿色发展,不是来自国际社会的压力,也不是为了宣扬一个口号,而是我们在付出惨痛代价后下定的坚强决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14],这是从我国发展实践中得出的至理名言,是关于财富源泉理论的新思想,目的是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我国的基本国策。[15]我国对外开放从沿海开放、沿边开放、内陆开放再到全面开放,顺应了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大势,带来了我国经济的持续繁荣发展。国际发展经验表明,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孤立于世界经济体系之外封闭发展。我们应利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深刻认识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发生的深刻变化,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提高我国在全球治理中制定规则的话语权,维护国家经济政治安全,防止国际风险对我国产生系统性影响。

共享是发展的目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16]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要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是共建共享的社会。因此,必须把共享作为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则认真践行,特别是要解决好突出的民生问题。当前,在就业领域,应高度关注和解决好以大学毕业生为主的青年就业问题,国有企业因消化过剩产能和效益下降带来的下岗职工安置问题,以及农村劳动力进一步转移问题;在教育领域,应解决好教育公平问题,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加强农民工职业培训,防止农村贫困人口因教育短缺而造成贫困代际传递;在收入分配领域,应进一步缩小城乡、区域和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进一步加快减贫步伐,确保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贫困人口如期全部脱贫;在社会保障领域,应突出解决好进城农民工转变户籍后的同工同保问题,加快户籍人口城镇化,基本实现社会保障法定人口全覆盖;在医疗健康领域,应解决好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解决好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在社会治理方面,应协调好征地拆迁补偿、复转军人安置、水利工程移民安置等方面的矛盾,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处理上访和群体性事件,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使全体人民在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富民之路,在此期间遇到过通货膨胀、政治风波、企业大规模亏损、国际金融危机、重大自然灾害、重大流行病害等一系列重大挑战,但我们都成功应对和克服了。总结这些年的发展经验,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不断完善和提升发展理念,用新的发展理念统领发展全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包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大原则。在践行新发展理念时,首先要坚持以下重大原则。

一是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我们在实践中要始终坚持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动摇……”[17]新发展理念把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我们的发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也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发展必须保持一定的速度,同时必须更加注重质量,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在发展中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全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18]新发展理念是我国在新时代以解决突出难题、瓶颈问题、短板问题为导向提出的,其中贯穿着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一个从发展动力到发展目的的不可分割的整体。

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集中体现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发展经济是改善民生的基础,改善民生是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反复强调牢固树立并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19]民生是人心向背的风向标,是社会舆论的晴雨表,是发展信心和发展决心的压舱石。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20],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落实新发展理念,就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是坚持用改革和法治为发展保驾护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创新手段,善于通过改革和法治推动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发挥改革的推动作用、法治的保障作用。[21]从现在起到21世纪中叶还有30多年的时间,当前正处于从改革开放起到实现现代化长达70多年的历史时期的中间点,这是一个新的历史起点。我们要从这个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接近或迈入高收入国家的门槛,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再用30年左右的时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22]实现这些发展目标并非易事,必须创新发展手段、转变发展方式、拓展发展路径。通过深化改革,持续为发展增添活力、提供动力;通过加强法治,营造安定有序的发展环境与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改革与法治共同发力,为我国丰富发展实践、提升发展境界、拓宽发展道路保驾护航。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越性,归根结底要体现在国家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和人民生活的快速改善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一个要点,就是强调要不断改善民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3]什么是老百姓心目中的好日子呢?概括地说,其实就是“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24]。根据近年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状况综合调查的结果,老百姓最关心的民生问题,排在前几位的一直是就业、教育、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医疗健康、环境保护、社会安全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大批惠民举措落地实施,人民获得感显著增强。“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六千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百分之十点二下降到百分之四以下。教育事业全面发展,中西部和农村教育明显加强。就业状况持续改善,城镇新增就业年均一千三百万人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民健康和医疗卫生水平大幅提高,保障性住房建设稳步推进。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国家安全全面加强。”[25]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社会文明水平尚需提高;社会矛盾和问题交织叠加,全面依法治国任务依然繁重,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待加强”[26]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人们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了新的要求,对美好生活也不断产生新的期盼。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满怀深情地说:“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7]

“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28]

“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29]这些年来我国教育的最大成就就是人均受教育水平显著提高。2017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提高到45.7 %,虽然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但与我国20多年前这一指标不足10 %相比,已经发生惊人的快速变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这么多人,教育上去了,将来人才就会像井喷一样涌现出来。这是最有竞争力的。”[30]我国正在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大力发展乡村教育,特别是贫困地区的教育,用教育改变无数贫穷家庭孩子们的命运和前程。要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31]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32]在世界各国,就业和失业状况,不仅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也是政府政绩的最重要指标和人心向背的风向标。当前,世界经济低迷,多数大国失业率高企,我国也面临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加大、企业利润下滑、去产能任务艰巨等严峻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我国能够保持就业基本稳定,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左右,实属不易。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就业是民生之本。[33]我国政府精准施策,努力解决好以大学毕业生为主的青年就业问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去产能产业的就业和职工安置问题等,稳定了就业形势。要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注重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鼓励创业带动就业。要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农民工多渠道就业创业。要破除妨碍劳动力、人才社会性流动的体制机制弊端,使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34]

提高人民收入水平,改善人民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近年来,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速度连续数年快于GDP的增长速度,特别是农民的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快于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衡量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持续下降,中等收入群体已形成数亿人的庞大规模。早在1990年邓小平同志就说:“共同致富,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35]共同富裕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东西,它今天已经成为中心课题。我们要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要鼓励勤劳守法致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要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要拓宽居民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渠道,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一步缩小收入差距。[36]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要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37]经过十几年的持续努力,我国已建起世界上覆盖人口最多的社会保障体系,形成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三大社会保障支柱。我国正在实施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社会保障的并轨改革,正在探索医疗保障体制改革这一世界性难题的中国式解决办法,正在形成低收入群体的住房保障和供给体系。要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尽快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病保险制度,完善失业、工伤保险制度,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要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等制度。要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38]

要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要全面取消以药养医,健全药品供应保障制度。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39]

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40]2012年12月底,习近平总书记主政后不久,就赶赴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41]他还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42]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乌蒙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时再次指出:“扶贫开发是我们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是最艰巨的任务。”[43]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调研期间提出全国脱贫的新目标,要“努力补齐短板,科学谋划好 ‘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44]。2017年年底,按照我国现行的贫困标准计算,我国农村还有3046万贫困人口。这意味着到2020年每年要减贫一千多万人,任务非常繁重。要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实施“五个一批”精准扶贫工程,即“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45]。要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当然,减少和消除贫困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即便是到2020年如期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宏伟目标,那也只是基本消除了现行标准下的极端贫困,处在平均收入线50%以下的相对贫困人口还将长期存在,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和漫长的过程。

促进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是我国改革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但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从底线思维出发,很关键的一条,就是必须使社会政策起到托底的作用。一是要托住普遍的基本保障的底,也就是说,要在义务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提供基本保障,满足人们基本的生存和发展的需求;二是要托住特殊困难人群的底,对他们进行特殊救助和扶持,“守住他们生活的底线”;三是托住急需救助人群的底,帮助群众度过生活中不期而遇的各种难关。“要多做一些雪中送炭、急人之困的工作,少做一些锦上添花、花上垒花的虚功。”[46]这是总书记的嘱托和告诫。“社会政策要托底”实际蕴含着对社会福利的一个重要规律的认识,那就是一个好的社会政策必须要做到能够实现普惠、持久、有效。所谓“普惠”,就是要让发展的成果能够惠及每一个人,有利于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守住生活的底线。由于每个人社会禀赋不同,能力有大小,业绩有高低,机遇也有差异,因而获得的报酬、生活的水平也是有差别的,但社会应该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这既是基于满足资本需求的原则,也是基于保障生存权发展权的原则。所谓“持久”,就是社会福利的供给水平要与实际发展水平相适应,做到长治久安。一个长期执政的政党,要有长治久安的打算。现在一些人对“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判断不以为然,甚至认为这是我们一种比较谦虚的说法,实际上是对我国国情没有清醒的认识。我们不能像一些不负责任的政党那样,为了取悦民众、取票于民而不切实际地做社会福利的高承诺,一定要认识到经济发展周期性波动和福利持续刚性增长之间的矛盾,要吸取一些国家的教训,避免走上债台高筑、财政危机、失信于民的道路。比如,我国将进入快速老龄化阶段,社会结构和家庭结构深刻变化使传统的家庭养老、代际养老机制受到挑战。一方面,要加快完善基本养老保障体制;另一方面,也要有保障能力能够持久地精算。所谓“有效”,就是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的提供,要有利于建立鼓励“通过勤劳致富改善”的机制。社会主义不是平均主义,不是“大锅饭”,更不能罚勤奖懒,在这方面我们有深刻的教训。一个社会要充满活力,就要建立公平竞争的社会纵向流动的机制,让每个人都有凭借辛勤工作、诚实经营和聪明才智改变自身命运的能力。正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要鼓励个人努力工作、勤劳致富,创造和维护权利公平、机会公平和规则公平的社会环境,让每个人通过努力都有成功的机会。”[47]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需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的阶级阶层结构、社会组织结构、社会生活方式、社会利益格局和社会思想观念都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这种深刻变化,总的来说是社会的巨大进步,是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一些新矛盾、新问题,对我们既有的社会治理方式方法形成挑战。如何处理好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市场与社会的关系,成为创新社会治理的一个核心议题。创新社会治理要以人民为中心,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安徽凤阳县小岗村调研时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优先方向。[48]要通过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为人民提供更好的社会生活环境。保一方平安历来是社会治理的最基本要求,也是最基本的要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平安是老百姓解决温饱后的第一需求,是极重要的民生,也是最基本的发展环境”[49]。要维护好社会治安秩序,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要善于用法治的方式解决好上访和群体性事件,处理好维权与维稳的关系;要加大食品药品监管力度,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和“医疗的安全”;要保护好生活的环境,让群众喝上清洁的水,呼吸到清新的空气;要依法治网,营造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的网络空间,不能允许虚假、诈骗、攻击、谩骂、恐怖、色情、暴力在网络空间泛滥。在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中,要形成政府、社会、市场的治理合力,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要特别注重发挥工青妇等人民团体、行业协会、城乡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和各种社会组织的作用,要善于团结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做好新社会阶层、新社会群体的工作,要关注舆情、倾听民意,使约8亿网民、近2亿信教民众都成为我们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好家园,共同投身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0、12页。

[2]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8年12月18日),《人民日报》2018年12月19日第2版。

[3]《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4页。

[4]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1页。

[5]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2页。

[6]根据国家统计局2012年至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测算所得。

[7]参见CEES研究团队《中国制造业企业如何应对劳动力成本上升?》,《宏观质量研究》2017年第2期。

[8]《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55页。

[9]参见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8年2月28日),《人民日报》2018年3月1日第10版。

[10]参见《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二○一五年十月二十九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载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792页。

[11]参见《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二○一五年十月二十九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载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792页。

[12]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历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计划执行结果的公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测算所得。

[13]参见《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二○一五年十月二十九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载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792页。

[1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393页。

[15]参见《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二○一五年十月二十九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载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792页。

[16]参见《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二○一五年十月二十九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载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792页。

[17]《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二〇一二年十一月十七日),载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76页。

[18]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2页。

[19]习近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二〇一二年十一月十五日),载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69页。

[20]《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二○一五年十月二十九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载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793页。

[21]参见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2016年1月18日),《人民日报》2016年5月10日第2版。

[22]参见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27—29页。

[23]中共中央宣传部编:《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213页。

[24]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23页。

[25]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5页。

[26]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9页。

[27]中共中央宣传部编:《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212页。

[28]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45页。

[29]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45页。

[30]中共中央宣传部编:《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216页。

[31]参见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45—46页。

[3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46页。

[33]参见中共中央宣传部编《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216页。

[34]参见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46页。

[35]《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64页。

[36]参见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46—47页。

[37]参见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47页。

[38]参见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47页。

[39]参见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48页。

[40]参见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47页。

[41]参见习近平《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第15页。

[42]习近平:《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第16页。

[43]习近平:《在云南考察工作时的讲话》(2015年1月19日),载人民日报社评论部编著《“四个全面”学习读本》,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57页。

[44]习近平:《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3页。

[45]中共中央宣传部编:《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221页。

[46]中共中央宣传部编:《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218页。

[47]中共中央宣传部编:《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112页。

[48]参见《习近平在农村改革座谈会上强调:加大推进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力度 促进农业基础稳固农民安居乐业》,《人民日报》2016年4月29日第1版。

[49]中共中央宣传部编:《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223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