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博库网首页 > 电子书专题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丛书(共12册) > 第97章

第一章 坚定文化自信 建设文化强国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宣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了强大的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从党的十八大开启的。对于过去五年思想文化建设的成就,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是这样总结的:“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党的理论创新全面推进,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更加鲜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弘扬,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文艺创作持续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互联网建设管理运用不断完善,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主旋律更加响亮,正能量更加强劲,文化自信得到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大幅提升,全党全社会思想上的团结统一更加巩固。”[1]

从党的十八大到党的十九大,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一主题,对提升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推进文化自强等重大问题作出全面、系统、深刻的论述。这一系列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标志着我们党对文化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及对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规律的把握提升到一个新境界,进入一个新阶段,为新时代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应该而且一定能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2]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也是中国共产党向世界作出的郑重宣示。

目前,学术界关于文化的定义有数百个之多。但是,无论作出怎样差异化的界定,人们对文化在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总是具有广泛而一贯的共识。中华民族对于文化地位和作用的重视是毋庸置疑的,而且在一定意义上说也是其他国家和民族难以企及的。中华文明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绵延5000多年而从未中断的文明形态,本身就是最强有力的佐证和说明。

一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血脉与灵魂

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既是人类繁衍赓续、创造财富的物质文明发展史,更是人类文化积累、文明传承的精神文明发展史。甚至可以说,整个人类历史就是一部文化史,就是人类在文化上不断积淀、发展、创造、升华的历史。数千年来中国和世界的历史表明,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的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无不留下文化发展的深刻烙印。对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文化都凝聚着本国本民族对世界和自身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展现着这个国家和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古往今来,文化始终滋养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影响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交往方式。“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孔府和孔子研究院参观考察时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3]

习近平总书记还将文运与国运、文脉与国脉相并列,彰显文化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突出文化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之间的血肉联系。他强调:“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4]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无论任何国家和民族,无论任何社会条件和历史时代,文化都像空气一样,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因此,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够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早在1940年,毛泽东同志就曾经指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5]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6]我们不赞成什么文化绝对论,也不认同什么文化决定论,但是应当承认,政治、经济、社会、生态等几乎所有领域发生的问题,都可以在文化中找到其根源或因子。

二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自立的精神支撑

纵观历史,大凡能够对人类文明进程产生重要影响、赢得世界普遍认可和尊重的国家或民族,往往不是因为其疆土广阔、人口众多,也不是因为其经济和军事实力多么强大,而是因为其绵长的文化传统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因为其卓尔不群的文化品格与文化魅力。而且,世界发展史一再证明,仅仅依靠军事等所谓“硬实力”兴起的国家或民族,往往最终难以摆脱衰亡的命运。数千年来,这方面的例子可以说不胜枚举。拿破仑曾经说过,世上有两种力量:利剑和思想;从长而论,利剑总是败在思想手下。或许,这是拿破仑从自己刻骨铭心的切身体验中得出的结论。

文化影响力和文化软实力,与经济、军事等硬实力总是相互依托、互相促进的。古往今来,中华民族之所以在世界上有地位、有影响,不是靠穷兵黩武,不是靠对外扩张,甚至不是靠数度位居世界前列的经济实力,而是靠中华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我们的先人早就认识到“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的道理。阐释中华民族禀赋、中华民族特点、中华民族精神,以德服人、以文化人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7]在几千年的历史流变中,中华民族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遇到了无数艰难困苦,但我们都挺过来、走过来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文化生命力和文化创造力。每到重大历史关头,文化都能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为亿万人民、为伟大祖国鼓与呼。中华文化既坚守本根又不断与时俱进,使中华民族保持了坚定的民族自信和强大的修复能力,培育了共同的情感和价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8]

从根本上说,文化上的信任才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够赢得的可持续的信任。换句话说,只有文化层面上的信任,才是真正的信任。经济融合、政治互信、贸易互信、战略互信等,是以文化互信为前提的。十几年前,法国前总理拉法兰在出席中国外交学院举办的外交论坛时曾经说,如果说中国在世界经济方面的重要性得到了肯定,那么,对21世纪世界思想的发展,中国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因为20世纪思想的主流是对抗的思想,认为只有对抗才能产生真正的活力,而21世纪的思想完全不同,它应该是一种和谐的思想。现在法国的很多学者都主张一种复杂性思维,他们认为在政治思想方面应当能够把反面的、对立的、冲突的东西都纳入进来。这种思维归结起来,其实就是超越的思维、和谐的思维。中国的古老文明为世界上和谐思想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拉法兰针对中国与法国彼此间的关系说,法国对中国的信任并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而更多的是文化和政治层面的,而正是因为这一点,法国对中国的信任才是一种可持续的信任。法国也非常希望加强与中国的经济合作,但完全可以超越这种简单的经济思维,因为法国对中国的信任是在文化层面的。[9]拉法兰还曾经强调,当今世界的和平,要依靠中国人民的智慧,世界的和平需要文化、需要哲学、需要对话,从这方面来说,中国的力量不可忽视。世界需要中国,因为中国是世界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但是,我们的世界也需要中国的文化与中国的文明。[10]

抗战胜利后,原先组成西南联合大学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分别回迁复校,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应邀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撰写碑文。其中有这样一句话:“盖并世列强,虽新而不古;希腊罗马,有古而无今。惟我国家,亘古亘今,亦新亦旧。”应当说,这是对中华文明和中华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真切写照。中华文明虽然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但是文化没有断过流、始终传承下来的只有中国。

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在对世界文明进行比较研究后,也得出了与冯友兰先生类似的结论。他说,在近6000年的人类历史上,出现过26个文明形态,只有中国的文化体系有古有今,长期延续而未中断过。中国人在漫长的历史中已经证明了,依靠文化和文明的力量,可以将亿万人民根据文化情感纽带的联系而组织在一个以天下主义和世界主义为文明基准的国家中。因此,汤因比充分肯定中华文明的世界价值,认为其世界主义(天下主义)精神和人文主义价值观等,将使中华文明担负起未来数百年引领世界大同的精神使命,成为世界文明的希望和未来所在。在晚年与池田大作关于人类文明的对话中,汤因比预告了中国在21世纪的崛起,并断言世界的未来在中国,人类的出路在于中国文明。[11]

三 文化繁荣兴盛是国家崛起和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

一个国家的崛起,一个民族的复兴,必然伴随着文化的繁荣和兴盛。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仅物质上不能贫困,而且精神上更不能贫困;只有物质上和精神上都富有,才能成为一个有强大生命力和凝聚力、有光明发展前景的国家和民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12]概而言之,一个国家的崛起或一个民族的复兴,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不仅要有经济这个“硬”指标,而且还要有文化这个“软”指标。如前所述,假如以“躯体”和“灵魂”作比喻,那么经济是“躯体”,文化则是“灵魂”。由此,文化这个所谓“软”指标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数千年来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充分证明,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没有持续的文化创新,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难以发展起来,也是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的。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需要物质文明的极大发展,也需要精神文明的极大发展。[13]早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同志就曾多次告诫全党,要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中华民族的新文化。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多年以来,不但为中国的政治革命和经济革命而奋斗,而且为中国的文化革命而奋斗;一切这些的目的,在于建设一个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在这个新社会和新国家中,不但有新政治、新经济,而且有新文化。这就是说,我们不但要把一个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的中国,变为一个政治上自由和经济上繁荣的中国,而且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一句话,我们要建立一个新中国。建立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这就是我们在文化领域中的目的。”[1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同志曾经预言:“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15]

中国共产党历来十分重视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问题。在毛泽东同志和几代中国共产党人那里,关于国家建设的一贯思想是: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与历史上其他社会制度和社会形态相比,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不仅要充分体现在经济政治上,体现在能够创造出高度的物质文明和制度文明上,而且要充分体现在思想文化上,体现在能够创造出高度的精神文明上。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如果不注意精神文明建设,就有很大危险。”[16]“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光靠物质条件,我们的革命和建设都不可能胜利。”[17]他还反复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生活空虚、社会风气败坏也不是社会主义。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8]

习近平总书记历来重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早在福建宁德工作期间,他就曾明确提出,要正确认识脱贫致富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亦即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他认为:“人类生活需求有两个方面,即物质生活需要和精神生活需要。人类为自身的生活需要从两个方面开展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即物质生产活动和精神生产活动。因此,追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社会进步的内在驱动力。”他强调:“真正的社会主义不能仅仅理解为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还必须有高度发展的精神文明——一方面要让人民过上比较富足的生活,另一方面要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脱贫致富。”“脱贫致富的实践过程不但是我们改造客观世界、建设物质文明的过程,也是我们改造主观世界、建设精神文明的过程。”[19]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近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的经验教训,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系统阐述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及其相互关系问题。201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指出:“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不仅要在物质上强大起来,而且要在精神上强大起来。”[20]2013年5月,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一个没有精神力量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项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持续长久。”[21]同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更加鲜明地指出:“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22]作为有着5000多年辉煌灿烂文明史的古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不再仅仅是我们的先人所说的“仓廪实”和“衣食足”,更要“知礼节”和“知荣辱”。不仅要有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而且要有思想道德境界的极大跃升。这正是我们今天依然秉持并丰富发展的“和谐社会”和“小康社会”理念的本意。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顶层设计,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目标。中国人民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中国人自古以来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建成文化强国是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决不能仅仅以经济指标的跨越为标志,而必须以文化强国为灵魂,只有实现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等的同步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繁荣强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仅物质财富要极大丰富,精神财富也要极大丰富。2014年3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习近平总书记发表演讲时再次强调:“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的结果。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23]中华民族的先人们早就向往人民物质生活充实无忧、道德境界充分升华的大同世界。中华文明历来把人的精神生活纳入人生和社会理想之中。所以,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双飞的发展过程。只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符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本质要求。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华文明也必将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

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明确宣示:“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将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24]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民族的崛起或复兴,往往是以民族文化的复兴和民族精神的崛起为先导的。一个民族的衰落或覆灭,也往往以民族文化的颓废和民族精神的萎靡为先兆的。无论任何国家和民族,只有当文化显现出比物质和资本更强大的力量,才能实现更高水平、更快步伐的文明进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在经济发展中充分展现自身文化的品格和魅力,才能真正赢得其他国家和民族发自内心的认可和尊重。如果只有物质上的富裕或经济、军事上的强大,而没有繁荣发展的文化,或者在文化上出现堕落和倒退,那就如同一个财富可观却思想贫乏、毫无意趣的阔佬或土豪,是很难让人接受和亲近的,更没有什么魅力可言。

列宁曾经断言,在一个没有文化的国度里是建成不了共产主义的。毛泽东同志指出:“文化是不可少的,任何社会没有文化就建设不起来。”[25]一个国家或民族真正的进步,必定是物质财富和精神文化的共同进步,必定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协同发展。人类历史发展到今天,人们越来越深切地感到,GDP的增长和物质财富的增加,当然是一个国家崛起或一个民族复兴的重要条件,但并不是社会发展的唯一目标或终极目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要更加重视文化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文化创造力是人类进步的源泉;未来世界的竞争将是文化或文化生产力的竞争,文化将成为21世纪最核心的话题之一。“发展最终应以文化概念来定义,文化的繁荣是发展的最高目标。”[26]一个国家的崛起,一个民族的复兴,绝不仅仅是物质财富的增长,而且也应该是文化实力的强大和文化影响力的提升,其核心价值观应赢得本国人民及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广泛认同。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人民精神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

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5年的调整、发展、提高,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这是党的几代领导集体特别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和开拓进取的结果,同时也是无可抵挡的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数十年来,有越来越多的国外政要和知名学者对中国崛起的必然性作出肯定性预言。曾经有人说,国家与国家及民族与民族之间,10年比的是经济,50年比的是制度,而100年比的是文化,因为文化才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发展的内在动力。美国著名学者托夫勒在其《第三次浪潮》中断言:哪里有文化,哪里早晚就会出现经济繁荣,而哪里出现经济繁荣,文化就更快地向哪里转移。也就是说,当今时代,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已从经济竞争转向文化竞争,从争夺物质资源转向争夺文化资源。早在20年前,时任美国卡特政府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布热津斯基就说过:“中国可能不用太长的时间就会在全球事务中采取一种较为坚决而自信的姿态。”[27]还有不少如布热津斯基这样的政府智囊和知名学者认为,用中华文化武装起来的中国领导人,有一套自己的战略思想,是理想的也是务实的,是敏锐的也是有耐性的,是坚强的也是善于应对与自我调整的,是讲原则的也是足够灵活的,是善于保护自身又具有足够内存容量的。中国领导人之所以能够如此,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们依托的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今天,中国共产党人善于从世界发展大势和国家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把握文化发展的脉络和走向,更加注重从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和理论创新的思想养料,更加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决心和信心,为全球治理提供更多的中国思维、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彰显出一个位居世界舞台中央的大国大党应有的历史担当。这也许是对数十年来关于中国及中国共产党诸多积极或消极预言的最好的回应。

作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理论创新进程特别是文化建设实践中提出的一个具有标识性的重要概念,“文化自信”有着其基本的内涵。而且,赋予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同等重要甚至更为重要的地位,对于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 文化自信的基本内涵

对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其文化发展就是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再到文化自强的过程。也就是说,谈文化自信,不能不首先提及另外两个相关的概念,即文化自觉和文化自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是三个有着密切联系的概念范畴。文化自觉是指一个民族、国家或政党在文化上或文化价值上的觉悟和觉醒,是对文化在历史发展进步中重要地位和作用的深刻认识和深度认同,是对文化发展规律的积极探索和正确把握,是对文化赓续传承、发展进步、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是对民族精神的自觉弘扬。文化自觉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是对文明进步的强烈向往和不懈追求,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和先决条件。历史和现实表明,一个国家或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上的觉醒,或者说是以文化上的觉醒为前提的;一个政党的力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自觉的程度。恩格斯说过:“最初的、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人,在一切本质方面是和动物本身一样不自由的;但是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28]可以说,是否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不仅关系到文化自身的振兴和繁荣,而且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的前途和命运。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是我国最早关注和提倡文化自觉的学者之一。在1997年北京大学举办的第一次社会学人类学高级研讨班上,费孝通先生提出,文化自觉的意义在于“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要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的趋向。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他用十六个字概括文化自觉的过程:“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费孝通先生还指出:“我们中国人有责任用现代科学的方法来完成我们‘文化自觉’的使命,继往开来地努力创造现代的中华文化,为全人类的明天做出贡献。”[29]

文化自觉是我们党的鲜明特征和显著优势。90多年曲折而辉煌的奋斗历程表明,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是一个具有高度文化自觉的政党,并因此成为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引领者和实践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倡导者和发展者。正是因为有了高度的文化自觉,中国共产党才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伟大历史性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正是有了高度的文化自觉,我们党才能够把握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保持着旺盛的生机与活力,团结带领各族人民走上伟大的民族复兴之路。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建设改革时期,每逢重要历史关头,我们党都紧密结合时代条件,从实现党的中心任务出发,高举起发展先进文化的旗帜,阐明自己的文化纲领和奋斗目标,提出切实有效的文化政策,在实现文化的历史进步中,有力地推动了党的事业顺利发展。[30]

当今时代的中国,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新的使命,迫切需要进一步提升文化自觉,即实现对文化地位和作用认识上的高度自觉,对文化发展和创新规律把握上的高度自觉,更加自觉地承担起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更加自觉地承担起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社会进步的责任,更加自觉地承担起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特别是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责任,更加自觉地承担起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责任。必须更加充分地认识到,文化既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又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目标;文化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又是衡量幸福指数的重要尺度和判定生活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文化既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和基础资源,又是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条件和关键所在。只有当文化表现出比物质和资本更强大力量的时候,当经济具有更多文化含量的时候,经济发展才能进入更高层次、更高水平,才能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只有文化与经济相融合产生的竞争力,才能成为一个国家最根本、最持久、最难以替代的竞争优势。[31]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创作出具有鲜明民族特点和个性的优秀作品,要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有深刻的理解,更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善于从中华文化宝库中萃取精华、汲取能量,保持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信心,保持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高度信心,使自己的作品成为激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不断前行的精神力量。”[32]

在习近平总书记以上重要论述中,有两句话值得我们特别注意,这就是:“保持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信心,保持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高度信心。”应该说,这两句话包含着有关文化自信的最重要的几个关键词,如“文化理想”“文化价值”“文化生命力”“文化创造力”“高度信心”等,实际上是对文化自信基本内涵作出的精辟的科学界定。

近年来,关于什么是文化自信,以及怎样做到文化自信,学术理论界从不同视角和维度作出了解读和阐释。我们认为,遵循上面所引证的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可以概括地说:文化自信就是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信心,就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文化创造力的高度信心。如果稍作展开,我们可以作出这样的界定:文化自信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信心,对自身文化生命力、文化创造力的坚定信念,对自身文化发展方向和发展道路的执着坚守,对在世界文化激荡交融中保持自身精神独立性的强大定力。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只有对本民族优秀文化具有坚定信念和强大定力,才能最终获得推进文化繁荣发展的强大动力,鼓起奋发进取的巨大勇气,汇聚创新创造的不竭源泉。

当今时代的中国,坚定文化自信,关键是不忘本来、吸收外来、着眼将来。既包括对绵延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也包括对党和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更重要的是对于动员全民族力量不断丰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自信。坚定文化自信,就是既要坚守自己的优秀文化,又要通过交流和交融,吸收包容借鉴外来优秀文化;既要正确对待自己的文化,又要正确对待别人的文化。如果说文化自觉是一种意识、责任和担当,文化自信就是一种信念、信心和定力。

文化自强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塑造和凝练自身核心价值观、繁荣发展自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增强自身文化创造力、凝聚力、竞争力、吸引力的积极努力,以及对建设文化强国、实现文化复兴理想的不懈追求和勠力践行。当今时代的中国,所谓文化自强,就是努力构建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中华文化的创造力、凝聚力、竞争力、影响力、感召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以崭新的文化面貌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上的觉醒;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崛起,必然伴随着文化上的兴盛或复兴。只有文化自觉,才能文化自信;只有文化自信,才能文化自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是实现文化自强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保证,文化自强则是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最终目的和必然归宿。当然,文化自信不是空喊,不是挂在嘴边的一句口号。从根本上讲,只有真正实现了文化自强,成为文化强国,文化自信才真正具有扎实的根基和充足的底气。

二 坚定文化自信的理论意义

中华民族素有文化自信的气度,正是始终抱持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才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保持自己、吸纳外来、面向未来,形成了独具特色、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而且绵延5000多年从未中断。我们的文化自信来自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悠久文明历史,来自社会主义500年的价值追求,来自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不懈奋斗,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近70年、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实践,来自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美好期待。

习近平总书记之所以如此重视和强调文化自信,是有现实针对性的。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还有不少人,包括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在文化上还不自信或不够自信,甚至自卑自弃。不仅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自信,而且对党和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也不自信。更为严重的是,缺乏文化自信造成一些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党员意识淡化、宗旨观念不强。绝大多数党员领导干部的腐化变质,往往是以理想信念的缺失、对本民族文化缺乏自信为发源的,进而影响到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导致其工作作风、生活作风败坏,最终走上触犯党纪国法的道路。

数千年来,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无比文化自信的民族。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至少在16世纪以前,中国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一直走在世界各国的前列,是众所周知的经济强国和文化强国,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作出了卓越贡献。但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经历了刻骨铭心的惨痛历史,经历了从文化碰撞、文化冲突、文化迷茫到文化反省、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曲折道路。我们的文化自信发生动摇,受到贬损和伤害,导致一些人走向文化自卑、文化自弃,至少有两个时间段是具有典型意义的。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在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方面曾经远远落在中华帝国后面,但在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推动下实现赶超的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长期封闭着的大门,由此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在侵略者枪炮的掩护之下,伴随着掠夺者的强买强卖,西方文化大举进入中国,对绵延数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造成巨大冲击。国人于文化羞辱、文化失落、文化焦虑和文化危机之中开始反思,为何泱泱天朝常常不齿的“蛮夷”或卑躬屈膝臣服于中华帝国的“蕞尔”,竟会如此强大而且远渡重洋到我们的土地上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林则徐、魏源、严复等中国的有识之士开始痛定思痛,重新认识西方,也重新认识自己,寻求摆脱国家和民族危难的出路。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中体西用”,从洋务运动到新文化运动,在中国的土地上开始了一系列救亡图存的尝试。应当说,向“蛮夷”乃至“蕞尔”学习,向西方列强学习,为中华民族自强和复兴所必须。但是,国力的衰微和入侵者的强大,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国人文化上的自惭形秽。换句话说,与近代中国的衰落相伴随的,是国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逐渐丧失。在追赶世界潮流的急行军中,有的国人为西方文化的肆意入侵而慨叹,感觉中华文化即将遭遇灭顶之灾;有的国人包括一些国学功底深厚的知识分子,则对自己的文化产生了怀疑,丧失了原本抱持的自信心,甚至提出中华民族要强大起来则要“全盘西化”的错误主张。

1978年,中国共产党在总结自己和他人过往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已经发生重大变化的时代特征和世界大势作出了更加清醒的分析和更加准确的判断,对中国发展道路问题进行了更加深刻的回望与反思,毅然决然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实现了党和国家的一次重大历史转折——应当说,这也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次重大历史转折。改革开放初期,在综合国力特别是经济实力方面,在科技和教育水平方面,中国与西方的差距是如此悬殊,使国人在思想观念上受到较大震撼,一些人的文化自信心和判断力也受到相当大的影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对外交往的日益增多,一些国外文化思潮特别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思潮相继传入中国并产生较大影响。在学习借鉴西方先进经验的过程中,一些人对西方文化和理论盲目崇拜,“言必称希腊”,言必称西方,人云亦云甚至舍己芸人成为普遍现象或主要倾向。一些人脱离中国实际,不加分析和辨别地搬用西方理论体系、话语体系分析和解读中国问题,用西方价值体系强制阐释中国实践,用西方评价标准丈量中国发展。一些人在如何对待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和文化问题上,打着自我反思、自我批判的旗号,热衷于自我怀疑、自我作践、自我颠覆、自我否定。一些人对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存在模糊认识和片面性,奉行文化复古主义,甚至主张用儒学取代马克思主义,儒化中国社会和中国共产党,等等。一些人否定和贬低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消解红色经典,抹黑英雄人物,亵渎革命传统;一些人攻击当代中国制度文化,漠视中国非凡发展成就,否定中国文化的发展繁荣,言必称儒释道、言必称“民国”、言必称“改良”成为一种时髦。文化上的不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不自信或不够自信的深层原因。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如果我们用西方资本主义价值体系来剪裁我们的实践,用西方资本主义评价体系来衡量我国发展,符合西方标准就行,不符合西方标准就是落后的陈旧的,就要批判、攻击,那后果不堪设想!最后要么就是跟在人家后面亦步亦趋,要么就是只有挨骂的份。”[33]欲信人者,必先自信。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用中国理论、中国话语、中国概念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道路和中国经验,依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要付出更加艰苦的努力。

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之际提出的一个新的重大课题,一项新的战略任务。它的提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不断推进的必然结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巩固和完善的必然结果,是我们党的文化理念不断升华的必然结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文化自信既是在社会实践中取得巨大进步的现实反映,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文化自信的提出,深刻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最大凝聚力,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党推进理论创新的需要,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定文化自信,进一步拓展了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自信”的谱系,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彰显了我们党鲜明的文化立场,强化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为全体中华儿女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了巨大的精神力量。而且,它进一步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根基、文化本质和文化理想,把我们党对文化作用和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因此,必须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坚定文化自信的重大意义,高举我们的文化旗帜、坚守我们的文化理想,以文化自信支撑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三 坚定文化自信的底气和骨气

中华民族的文化生命力是如此强大,创造的文化成就是如此辉煌,中华民族素有文化自信的气度,我们应该为此感到无比自豪,也应该为此感到无比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有了‘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勇气,我们就能毫无畏惧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就能坚定不移开辟新天地、创造新奇迹。”[34]

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中外记者时强调: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勤劳、勇敢、智慧,开创了民族和睦共处的美好家园,培育了历久弥新的优秀文化。应当说,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是有充分根据和充足理由的,关键就在于我们深厚的文化根脉和独特的文化优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发展、饱受挫折又不断浴火重生,都离不开中华文化的有力支撑。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3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根基和母体,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三者共同铸就了中华民族持久而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滋养着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是应当很好坚守的精神高地,而且构成当今时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坚定文化自信的深厚基础。因此,“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

正是因为拥有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奋发向上的革命文化和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我们才有文化自信的充分理由,才有文化自信的底气和骨气。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36]

对自己的文化是否自信以及自信的程度,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在风云激荡、思想交锋的当今世界具有多么强大的文化定力和多么持久的文化耐力。党的十八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并首次提出全党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也就是说,一直到党的十八大,党的正式文件中讲的都是三个自信。而提出文化自信并将其置于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同样重要甚至更加重要的地位,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基于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从历史与现实、国际与国内等多个视角,对文化问题特别是文化发展战略问题进行深入思考的重要思想成果,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一个重大理论创新。

一 文化自信的彰显

从党的十八大到党的十九大,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和深刻阐述文化自信问题,从而确立了文化自信应有的重要地位,彰显出坚定文化自信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2014年2月24日,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37]从理论逻辑上讲,文化自信包括价值观自信,而价值观自信则是文化自信的核心。从公开发表的文献看,这是在原来讲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三个自信”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正式提出增强文化自信问题。

2014年3月7日,在参加全国“两会”贵州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最高层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这事关一个民族精气神的凝聚。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中华民族历来对自己的文化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只是到了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时,文化自信、国民自信受到极大损伤。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制度,走上了改革开放的正确道路,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时期,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只要把我们的优秀文化传承好,核心价值观建设好,就一定能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强国。这里,习近平总书记不仅提出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而且明确指出文化自信是最根本的自信,突出文化自信相对于其他三个自信的重要地位。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38]习近平总书记还特别强调,如果“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东施效颦,热衷于“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历史化”“去中国化” “去主流化”那一套,绝对是没有前途的!因此,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必须“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高度,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39]。这里,习近平总书记不仅强调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之间四位一体的内在联系,而且点出了若干文化不自信的现象。此外,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高度,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从而凸显出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对于推进文化自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性。

2014年1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和澳门大学学生座谈时指出,要建立制度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还有文化自信,其中文化自信是基础。2015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会见第二届“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外方代表时强调:“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走向何方?中国到了今天,我无时无刻不提醒自己,要有这样一种历史感。伫立在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有一组浮雕,表现的是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国革命胜利的全景图。我们一方面缅怀先烈,一方面沿着先烈的足迹向前走。我们提出了中国梦,它的最大公约数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40]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在讲话中强调:“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41]这里,习近平总书记用三个“更”,即“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来描述文化自信的重要性。

2016年6月28日,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三十三次集体学习。在主持这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将党的十八大以来他反复强调的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列,明确要求“要固本培元,把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引导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增强党的意识、党员意识、宗旨意识,坚守真理、坚守正道、坚守原则、坚守规矩,做到以信念、人格、实干立身”[42]

两天后,2016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在对党和国家来说如此庄严而光荣的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了坚定文化自信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有两个关键词备受瞩目,一是“不忘初心”,二是“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全党:“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43]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此次“七一”讲话中,用了另外三个“更”字,即“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来突出文化自信在“四个自信”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我们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44]

从公开发布的信息看,这实际上是在一个半月的时间里,习近平总书记至少第三次论及和阐述文化自信问题,而且还把“四个自信”作为全党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根本遵循和重要基础,足以证明“文化自信”这四个字在他心中的分量。

2016年11月30日,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创作出具有鲜明民族特点和个性的优秀作品,要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有深刻的理解,更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45]而且,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没有文化自信,不可能写出有骨气、有个性、有神采的作品。”[46]

从我们上面引证的文字可以看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他关于文化自信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作了全面概括和总结。尤其是总书记把原来分别提出的三个“更”集合在一起阐述,即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并且指出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此外,他还就一个民族抛弃或背叛自己的历史文化可能导致历史悲剧上演再一次作出明确警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47]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48]

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49]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50]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51]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极大地拓展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广度和深度,彰显出文化自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重要位置。

二 “四个自信”的内在联系

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共同构成支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以文化自信为基础,或者说文化自信支撑着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引导文化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规定着文化自信的核心内涵和本质属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制度是根本保障,文化是精神支撑,四者相互关联、相互渗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鲜明特色。

第一,道路自信是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实践基础,为其他三个自信提供基本前提。道路自信有力地促进了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它们的生成、丰富和发展提供了实践基础和基本前提。离开对道路的高度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就无从谈起,就会失去现实依据,因而根本不可能形成和发展。

第二,理论自信是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思想引领,能更加有效引导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正确方向,为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提供思想基础,为道路自信的合理性、制度自信的规范性、文化自信的自觉性提供科学论证。离开对理论的高度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就会失去思想基础,就会迷失前进方向。

第三,制度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的具体展现,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没有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就缺少有效依托,就会失去可靠的保障。

第四,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内在要求和精神支撑。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使道路自信更有动力、理论自信更有理性、制度自信更有保障,为道路自信提供扎根与发展的深厚土壤,为理论自信提供与时俱进的思想文化资源,为制度自信注入创新创造的活力。可以说,离开了文化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就会失去精神滋养,就没有生长的根基,更难以持久。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4—5页。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44页。

[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40—41页。

[4]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2016年11月30日),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5页。

[5]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1月),《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63—664页。

[6]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2014年9月24日),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9页。

[7]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4年10月15日),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3页。

[8]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4年10月15日),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5页。

[9]孙奕整理:《中国的利益就是世界的利益——法国前总理拉法兰外交学院演讲摘录》,《视野》2006年第7期。

[10]《我是中法中间那个破折号——专访法国前总理拉法兰》,《南方人物周刊》2010年第5期。

[11]刘涛:《汤因比的预言:中国文明将照亮21世纪》,《社会观察》2013年第3期。

[12]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4年10月15日),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5页。

[13]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2016年11月30日),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3页。

[14]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1月),《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63页。

[15]毛泽东:《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1949年9月21日),《毛泽东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45页。

[16]邓小平:《1982年4月7日会见缅甸共产党中央代表团时的谈话》,《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813—814页。

[17]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1985年9月23日),《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4页。

[18]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1979年10月30日),《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08页。

[19]习近平:《建设好贫困地区的精神文明》(1989年12月),《摆脱贫困》,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53—58页。

[20]习近平:《实干才能梦想成真》(2013年4月28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46页。

[21]习近平:《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2013年5月4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52页。

[22]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103页。

[23]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2014年3月27日),《出席第三届核安全峰会并访问欧洲四国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欧盟总部时的演讲》,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16—17页。

[24]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2014年3月27日),《出席第三届核安全峰会并访问欧洲四国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欧盟总部时的演讲》,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17页。

[25]毛泽东:《关于陕甘宁边区的文化教育问题》(1944年3月22日),《毛泽东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10页。

[26]参见云杉《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 文化自强》,《红旗文稿》2010年第15期。

[27]参见王蒙《文化自信的历史经验与责任》,《光明日报》2016年9月22日第11版。

[28][德]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56页。

[29]费孝通:《完成“文化自觉”使命,创造现代中华文化》,《论文化与文化自觉》,群言出版社2005年版,第256页。

[30]参见云杉《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 文化自强》,《红旗文稿》2010年第15—17期。

[31]参见云杉《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 文化自强》,《红旗文稿》2010年第15—17期。

[32]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2016年11月30日),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6页。

[33]习近平:《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5年12月11日),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9页。

[34]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6年7月1日),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2—13页。

[35]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2016年11月30日),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4—5页。

[36]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2013年12月26日),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20—21页。

[37]习近平:《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4年2月24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164页。

[38]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4年10月15日),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25页。

[39]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4年10月15日),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28页。

[40]参见陈振凯、雷龚鸣、何美桦整理《习近平谈文化自信》,《人民日报》(海外版)2016年7月13日第12版。

[41]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6年5月17日),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7页。

[42]参见陈振凯、雷龚鸣、何美桦整理《习近平谈文化自信》,《人民日报》(海外版)2016年7月13日第12版。

[43]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6年7月1日),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2页。

[44]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6年7月1日),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3页。

[45]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2016年11月30日),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6页。

[46]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2016年11月30日),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6页。

[47]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0页。

[48]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5页。

[49]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6—17页。

[50]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23页。

[5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41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