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博库网首页 > 电子书专题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本问题 > 第18章

第四节 统揽“四个伟大”,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第四节 统揽“四个伟大”,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在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统揽“四个伟大”,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这是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总体性谋划,是党对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顶层设计。

一、“四个伟大”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

“四个伟大”作为一个整体提出来,是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明确了党在新时代治国理政的总方略、引领全局的总蓝图,体现了奋斗目标、实现路径、前进动力的高度统一,体现了历史传承、现实任务、未来方向的高度统一,体现了党的前途命运、国家的前途命运、民族的前途命运的高度统一,深刻回答了什么是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怎样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使党对自身肩负历史使命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习近平同志明确指出:“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1]这对于正确理解“四个伟大”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四个伟大”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伟大梦想指引正确方向,为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提供航向;伟大斗争昭示担当精神,为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提供牵引;伟大工程锻造领导力量,为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提供坚强保证;伟大事业宣示道路旗帜,为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梦想开辟前进路径。“四个伟大”集中体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凸显了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肩负的历史使命和宏伟奋斗目标,形成了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总体架构。党和国家的历史性变革,正是在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下,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所取得的,是由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保障的,是朝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方向前进的,是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感召下共同努力的。

伟大工程在“四个伟大”中起决定性作用。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这是中国共产党在自身建设上得出的深刻结论。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的必然要求,是确保党的全面领导的必然要求。伟大工程之所以起决定性作用,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是伟大事业、伟大斗争、伟大梦想的领导主体:推进伟大事业,离不开党这个坚强领导核心;进行伟大斗争,离不开党这个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实现伟大梦想,更离不开党这个永远走在时代前列的先锋队。打铁必须自身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只要党把自身建设好、建设强,就一定能够引领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梦想的航船行稳致远。

二、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涉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各个环节,贯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不断深化的重大成果。中国革命胜利之前毛泽东同志就提出,我们要建设的新国家、新社会,不但要有新政治、新经济,而且要有新文化。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团结带领人民展开了社会主义的全面建设,对社会主义建设布局、建设方式等进行了深入探索。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基础上,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社会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思想。根据邓小平同志这一重要思想,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概念,并初步确立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这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并且使这几个方面互相配合,互相促进。”[2]经济、政治、文化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五大、十六大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建设、全面发展的目标和要求,深化了对总体布局的认识。党的十六大以后,党又提出了社会建设的任务,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明确地由“三位一体”发展为“四位一体”。党的十七大又进一步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并把它作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党的十八大正式确立了“五位一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阐明了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目标方向和战略部署。

——在经济建设上,就是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新发展理念,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经济结构,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政治建设上,就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健全协商民主制度,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在文化建设上,就是坚定文化自信,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在社会建设上,就是保障和改善民生,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有效维护国家安全。

——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就是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在新时代的形成和深入推进,体现着中国共产党在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上的不断积累、认识上的不断升华,使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有了更加全面、更加深刻的认识。

三、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立足当代中国发展实际,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新要求,形成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是从我国发展现实需要中得出来的,从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中得出来的,也是为推动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3]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2014年10月,习近平同志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提出全面推进从严治党;2014年11月,习近平同志到福建考察调研时提出了“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的“三个全面”;2014年12月,习近平同志在江苏调研时将“三个全面”上升到了“四个全面”,即“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由此,“四个全面”的提法正式形成。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新视野。习近平同志指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既有战略目标,也有战略举措,每一个‘全面’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4]。“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目标与举措有机统一的战略布局,是战略与战术相互贯通的顶层设计,体现了党在战略思想上的继承与发展、坚持与创新有机统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发展目标,处于引领地位。在总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成就和经验的基础上,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包括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等。“实现这个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5]它代表着党的追求和人民的愿望,强化着党和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对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起着战略引领作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2020年如期实现以后,接续下来的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依然起着引领作用。

全面深化改革是根本动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根本最紧迫的任务仍然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全面深化改革,就是为了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等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同时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全面依法治国是重要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法治作可靠保障。当前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矛盾、风险和挑战,依法治国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关系我们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问题,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才能使国家和社会生活有序运行,实现社会和谐稳定,才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可靠保障。

全面从严治党是根本保证。坚持党的领导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本保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所处的环境和肩负的任务有了很大变化,党的思想、政治、组织和作风建设都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只有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使党的自身建设跟上时代要求,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不断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不断提高,驾驭全局、化解矛盾、应对风险能力不断提高,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才能得到巩固,党才能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牢牢把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习近平同志指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战略高度,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把握我国发展新特征确定的治国理政新方略,是新的时代条件下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抉择。”[6]“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每一个方面,都体现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同时也都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新的内涵,其着眼点和着力点都是为了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

注释

[1]《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4页。

[2]《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173—1174页。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24页。

[4]《习近平关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第17页。

[5]《习近平关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第37页。

[6]习近平:《关于〈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的说明》,《人民日报》2016年11月3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