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博库网首页 > 电子书专题 >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 > 第12章

四、扎实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

第二章 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突出政治优势,是我们党的一贯主张

1.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

产业工人是工人阶级的主体力量,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中坚力量,是创新驱动发展的骨干力量,是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有生力量。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点题、亲自部署、亲自指导的一项重大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全面提高产业工人素质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事关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大业,事关产业工人的根本利益和整体利益,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包括产业工人在内的工人阶级的高度重视和巨大关怀,释放了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方针的强烈信号。

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集中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突出强调产业工人的地位和作用,指出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始终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根本力量,产业工人是工人阶级的主体力量。二是明确提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目标任务,指出按照“政治上保证、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高、权益上维护”的总体思路,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的产业工人队伍。三是不断强化对产业工人的思想政治引领,指出要加强和改进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使广大职工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四是充分发挥劳动模范和工匠人才的示范带动作用,指出工会要协同各个方面为劳动模范、大国工匠发挥作用搭建平台、提供舞台,为劳模、工匠传承技能,传承精神创造条件,培养造就更多劳动模范、大国工匠。五是努力提升产业工人技术技能素质,指出要始终高度重视提高劳动者素质,引导广大产业工人勤于钻研技术,练就过硬本领,加快建设一支宏大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大军。六是着力加大对产业工人合法权益维护,指出要切实维护广大劳动群众合法权益,帮助广大劳动群众排忧解难,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要论述,涉及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义、目标、原则、方向和重点等方面,深刻回答了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中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重视和牵挂工人阶级的深厚情怀,指明了新的历史条件下产业工人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回应和解决了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振兴实体经济的形势下依靠谁、为了谁等重大问题,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产业工人队伍发展变化与特点规律的认识,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工人阶级理论和劳动学说,是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强大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回答了为什么要改革、如何改革、达到什么改革目标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加快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明确了“路线图”“时间表”,是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具有鲜明的实践意义。

2.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意义重大。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围绕提高产业工人队伍整体素质、发挥产业工人骨干作用、维护产业工人合法权益、保障产业工人主人翁地位等,作出重要制度安排,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取得新的进展。与此同时,产业工人队伍建设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产业工人整体素质不高、技能结构不合理、高技能人才匮乏,技能形成缺乏顶层设计,培养体系不完善,职业教育、普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之间协调衔接不够,职业发展通道不畅,收入水平较低,社保统筹、人力资本投入不足,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体制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等等,这都使得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已经成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是全面贯彻落实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方针的充分体现。产业工人是工人阶级中发挥支撑作用的主体力量,是最有组织性、纪律性的强大力量。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的新成就,都离不开工人阶级特别是产业工人的奋力拼搏和忠诚奉献。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有利于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群众基础,有利于贯彻落实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方针,有利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有利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是适应形势任务发展变化、更好发挥工人阶级作用的现实需求。目前,我国已建成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成为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我国有9亿劳动力,1.7亿受过高等教育或拥有专业技能,这支队伍是工人阶级作用最直观的展现,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础。当前,国内外环境异常复杂。从国内看,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经济发展前景向好,但也面临着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所带来的困难和挑战,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等瓶颈亟待突破,要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建设制造强国,需要尖端技术和先进设备,也需要有一大批能把蓝图变为现实的能工巧匠。从国际看,一方面,互联网产业化、工业智能化方兴未艾,出现生态化、智能化、数字化、平台化、国际化及多业态融合的趋势,如何把握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机遇,提高产业工人素质,应对新的挑战,成为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共同课题;另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扩散,对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产生深刻影响,世界经济出现深度衰退,国际贸易和投资大幅萎缩,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国际交往受限,经济全球化遭遇逆风和回头浪,一些国家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盛行,地缘政治风险上升,国际产业链供应链面临调整重组。维护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不仅迫切需要一支高素质的科研人才队伍,也迫切需要一大批高技能产业工人和大国工匠,这既关系到我国能否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也关系到我国能否在日益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筑牢防线、应对挑战,维护国家政治和经济安全。

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是提高工人阶级整体素质凝聚工人阶级力量的迫切需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基于互联网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大量涌现,我国产业工人队伍发生深刻变化。“80后”“90后”成为产业工人的主体,以高学历高职称高收入为特征的“三高”群体和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就业的“三新”群体并存,他们在收入分配、利益诉求、价值取向、思想观念等方面呈现日益多样化、差异化的新特征,更加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从追求生存权益向追求发展权益转变,从追求物质权益向追求民主权利、精神权益转变,从利益诉求一体化、同质化向差异化、多元化转变等。产业工人队伍状况的这些新情况新变化,对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团结凝聚工人阶级力量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同时,我国产业工人技能素质不高、总量不足等问题亟待解决。据统计,我国技术工人求人倍率超过1.5 ∶ 1,高技能工人高达2 ∶ 1,高端技术工人需求缺口一直居高不下;在全国7.7亿就业人员中,技术工人1.65亿,占就业人员约20%,其中高技能人才4700多万,只占就业人员约6%,两项比例都比较低。据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显示,无技术等级的比例达72.8%,没有专业技术职称的达61.3%,有高级职称的职工仅为4.5%;在非公企业、小微企业,技术工人更是严重匮乏,提高产业工人队伍整体素质,鼓励更多产业工人关注技能、学习技能、投身技能,走技能就业、技能成才之路迫在眉睫。

3.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战略高度,明确要求就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提出总体思路和系统方案。2017年2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十八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改革方案》),明确提出要把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作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和基础保障,纳入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的产业工人队伍。2017年4月14日,党中央、国务院印发《改革方案》,4月30日,中办、国办印发贯彻落实《改革方案》的责任分工方案,至此,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大幕正式拉开。

《改革方案》明确了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并从加强和改进产业工人队伍思想政治建设、构建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运用互联网促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创新产业工人发展制度、强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支撑保障等5个方面,提出25条具体改革举措。《改革方案》有许多特色和亮点,比如,提出着重强化产业工人的思想引领,把加强和改进产业工人队伍思想政治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提出注重加强产业工人的技能提升,创造性提出“构建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这一重要举措,在国家层面首次使用“技能形成体系”概念;提出着力拓展产业工人的发展通道,直指问题的关键和要害;提出充分发挥“互联网+”的重要作用,则体现了浓郁的时代气息和特点。

《改革方案》对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顶层设计和总体部署,贯穿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要论述,厘清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为什么改、怎么改、通过什么途径、达到什么目标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对产业工人把握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这一工运时代主题的政治动员,也是对全社会乃至全世界的一种政治宣示,政治分量很重、改革考量很深、制度安排很全。

4.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向纵深发展。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3年多来,起步稳、进展快,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制度建设得到加强,出台相关制度文件40多个,涉及产业工人队伍思想政治建设、支撑保障和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发展制度等多个方面;重点任务取得积极进展,产业工人队伍思想政治引领得到加强,建功立业活动广泛深入持久开展,产业工人队伍逐步壮大,素质不断提升,地位有所提高;了解关心支持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社会氛围逐步形成,改革得到社会和职工群众的广泛关注;等等。开局成绩来之不易,深化拓展要求更高。要进一步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开展“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深化年”行动,聚焦产业工人思想引领、建功立业、素质提升、地位提高、队伍壮大等重点任务,总结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以来取得的经验,在补短板、强弱项,谋长远、抓持久上下功夫,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取得更大成效。

完善制度机制。针对制度缺项和政策短板,进一步研究制定相关制度文件,重点在职业教育、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等级设置、技能等级评价制度、技术工人创新成果参与分配、技术工人表彰奖励、国家资历框架、规范劳务派遣工、强化企业培养产业工人主体责任、完善公司治理和企业民主管理等方面,加大研究探索力度,建立健全相关制度。

抓好重点突破。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创新方式方法,做好非公经济组织等重点领域和青年职工、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工作,在加强对产业工人思想政治引领、团结引导广大产业工人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方面取得突破;实施“凝心聚力决胜小康”行动,广泛深入持久开展“当好主人翁、建功新时代”主题劳动和技能竞赛,丰富内容、创新形式、拓宽领域、完善机制,在组织动员广大产业工人建功立业方面取得突破;加强面向市场的产业工人技能培训,加快建立健全劳动技能培训服务体系,在全面提升产业工人素质方面取得突破;加快形成技能导向的激励机制,畅通技术工人成长成才通道,在提升产业工人地位方面取得突破;加强工会组建、会员发展工作,公平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建设高技能人才数据库,在促进产业工人队伍壮大方面取得突破。

发挥试点作用。试点是改革破局开路的重要一招。2020年1月,中华全国总工会印发《关于开展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在全国层面选择6个全面试点单位、7个项目试点单位,在地方层面由各地选择一些地方和企业开展试点。要进一步完善试点工作举措,聚焦重点环节、落实工作责任,切实提高试点工作的针对性、操作性、前瞻性。强化对试点工作中存在困难和问题的跟踪了解,及时研提解决办法,对一些地方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有益做法,加强鼓励引导、及时总结提炼,在进一步规范的基础上,积极推广应用。

形成推进合力。加强相关部门的统筹协调和沟通力度,推动各地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重点任务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目标考核体系。加大对改革的宣传力度,对改革的相关举措进行权威解读、对改革取得的成效进行深入报道,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开展改革情况绩效评估,探索实行第三方评估,确保改革举措落地见效。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把美好蓝图变成生动实践,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任务,更是工人阶级的庄严使命。这一使命,既为工人阶级更好地发挥主力军作用提供了广阔舞台,也对工人阶级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国工人阶级将团结一心、砥砺前行,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