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博库网首页 > 电子书专题 >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 > 第29章

三、把竭诚为职工群众服务作为工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六章 认真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的基本职责——坚持高举维护职工群众合法权益旗帜,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的重点,是工会组织安身立命之本

1.强化服务职工意识。

始终坚持群众立场,坚持职工利益无小事的理念,高度重视广大职工的多样化需求,坚持从职工需要出发开展工作,做到精准服务、供需对路。把注意力更多放在困难职工身上,多做雪中送炭的事情,在城市困难职工、农民工等群体上下功夫,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在做好物质服务、生活服务的同时提供更高水平的精神和文化服务,让他们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广大职工群众心坎上,以服务职工的实效打动人心、温暖人心、影响人心、赢得人心。只有平时对职工群众关心关爱,把工作做在日常,功夫下在平时,大处着眼、小事做起,春风化雨、日积月累、润物无声,使工会组织在职工群众中看得见身影、听得到声音、发挥出作用,关键时刻才能一呼百应,把职工群众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

2.健全服务职工体系。

坚持职工需求导向,构建以精准帮扶为重点的工会服务职工体系,提升困难职工帮扶中心(职工服务中心)综合服务职工功能,做实各类职工维权帮扶、保障服务项目。以“四个一”(一片心、一叠卡、一张网、一个家)为抓手,推进“会、站、家”一体化建设[1],进一步做好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建设工作。开展“提升职工生活质量”行动,结合各地实际积极完善常态化送温暖机制,推动送温暖、金秋助学、阳光就业、职工医疗互助、工会法律援助等工作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做优做强工会资产,进一步增强公益性、服务性,更好发挥工人疗休养院、工人文化宫、职工互助保障组织等服务职工的作用,面向职工群众提供权益维护、帮扶救助、休闲娱乐、志愿服务、科普教育等综合服务。在服务内容上互相融合、形式上优势互补、工作上形成合力,构建联系职工、服务职工的长效机制和载体。

3.探索推进“互联网+”工会普惠性服务新模式。

通过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以资源信息共享和工作互联互通为保障,以基层工会和职工信息完整真实为基础,迅速、准确、动态了解职工群众多样化需求。以工会会员实名制为基础,建设联系职工新平台,推动各级工会、工会各部门相关信息互联互通。整合全国工会系统信息资源,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以工会会员服务卡为载体,打通服务职工新途径,整合工会系统网站、微博、微信、App客户端等网络平台,建设工会服务职工的工作枢纽平台,使工会服务更加直接、更加深入、更加贴近职工群众。加强区域合作、共享资源优势,逐步实现工会会员服务卡跨地区乃至省际通用,使服务卡成为广大职工看得见、用得着、值得信赖的“连心卡”。以完善和发展网上入会为突破,拓展组织职工新形式,形成服务促进入会、入会即享服务的良好局面,让广大职工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影响和带动更多职工加入到工会组织中来。

4.加强困难职工帮扶和脱贫攻坚工作。

进一步加强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开展“解困脱困集中攻坚”行动,针对发展中的不确定性因素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给城镇困难职工的数量和类型等带来的影响与变化,会同有关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及时给予必要支持帮助,全力做好解困脱困工作,确保困难职工同步迈入小康社会,全力以赴完成城镇困难职工解困脱困目标任务。组织力量对已脱困职工开展“回头看”,认真落实全总《关于加强工会组织与民政部门困难职工家庭数据比对和信息共享工作的通知》精神,建立评估指标和督导机制,探索实行第三方评估,完善困难职工退出机制,确保困难职工进得来、能退出。建立健全工会预防相对困难职工返贫常态化帮扶工作机制,完善多层次梯度帮扶格局,推进困难职工帮扶与政府救助、公益慈善力量有机结合,推动建立低保与扶贫有序衔接机制,实现帮扶送温暖常态化、经常化、日常化。对于因残疾、重病丧失劳动能力的深度贫困职工,推动政府纳入救助制度兜底,建立工会常态化帮扶机制,切实当好困难职工的第一知情人、第一报告人、第一帮助人。把脱贫攻坚摆上工会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在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项目、民生工程建设中,组织动员职工开展重大工程劳动和技能竞赛活动,组织对贫困地区的技术指导和技术帮扶,解决贫困地区企业发展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推动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破除发展瓶颈制约。加强贫困地区基层工会建设,组织符合条件的贫困群众加入工会组织,通过帮扶救助和各类服务,帮助贫困人口稳定脱贫。把工会工作资源手段向贫困地区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倾斜,推进工会系统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加强工会对口援疆援藏工作。

注释:

[1].即把组建工会、创办职工帮扶服务中心、建设“职工之家”统一起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