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博库网首页 > 电子书专题 >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 第11章

(二)深刻总结五千年中华文明史得出的重大成果

第一章 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发展重要论述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准确研判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提出要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理念,着力解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问题,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牢牢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势,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重大论断,对发展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学说作出重要贡献。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为科技创新指明了发展方向。深刻剖析创新驱动发展的历史经验和现实需求,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开创了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创新发展,是我们分析近代以来世界发展历程特别是总结改革开放成功实践得出的重大结论,是我们应对发展环境变化、增强发展动力、把握发展主动权,更好引领新常态的根本之策。[1]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深刻地阐明了树立创新发展理念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为我们理解和践行创新发展理念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树立创新发展理念是对国家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升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我们深刻认识到,发展是强国要务,创新是强国动力,人才是强国之基,树立创新发展理念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选择。

(一)深刻总结世界现代化历史规律得出的重大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16世纪以来,人类社会进入前所未有的创新活跃期,第一次科学革命标志着人类知识增长的重大转折;几百年里,人类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的创新成果超过过去几千年的总和;回顾近代以来世界发展历程,可以清楚看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创新能力,从根本上影响甚至决定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2]

回顾历史,1662年英国成立皇家学会,1687年牛顿的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首次出版,被誉为第一次科学革命的两个标志性事件。这次科学革命推动力学、热力学、光学、天文学、化学、数学迅猛发展,英国逐步形成了近代自然科学体系,为后来的蒸汽机、纺纱机等新技术发明和产业革命奠定了科学和人才基础。1733年凯伊发明“飞梭”,大大提高了织布速度。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揭开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序幕。1785年,瓦特制成改良蒸汽机,为纺织、采矿、冶金等工业提供了便利的动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开启了人类社会现代化历程。英国抓住第一次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机遇,发展壮大采矿、冶金、纺织、机械制造、交通运输等产业,大机器生产取代了传统手工生产,迅速崛起为世界头号强国,奠定了“日不落帝国”的世界地位。据统计,1850年英国金属制品、棉纺织品、钢铁、煤炭等工业品产量超过了全球一半,造船、铁路修筑里程位居世界首位,对外贸易占全球的40%左右。

19世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法拉第和麦克斯韦发现电磁可以相互转化,并将电、磁、光统一起来,推动了电磁学革命,被认为是19世纪物理学最光辉的科学成果。电磁学革命带来了一系列改变世界的伟大发明,西门子制成工业用发电机,贝尔发明电话,爱迪生发明有实用价值的电灯并在纽约建设发电厂,马可尼发明电报等,催生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同时,卡尔·本茨等人实现了内燃机创新和应用,成功地制造出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远洋轮船、飞机等交通工具,带动了石油和化学产业迅猛发展。德国、法国、美国等国家抓住这次工业革命机遇,一跃成为世界强国。据统计,1913年德国电气产品占全球的34%,居各国之首,涌现出西门子、奔驰为代表的一大批创新型企业。同时,德国还抓住化学工业兴起机遇,发展出拜耳、巴斯夫等全球领先企业,法兰克福、勒沃库森等成为世界著名的化学和制药工业城市。

爱因斯坦1905年提出狭义相对论、1916年提出广义相对论,20世纪30年代科学界建立完整的量子力学理论,被誉为第二次科学革命的标志性事件。量子论、相对论的诞生引发化学、生物学、天文学、地学等学科实现革命性突破,原子能、无线电、半导体、航天、生物工程等新技术纷纷涌现并被广泛应用,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1958年发明第一个集成电路,1971年发明第一个微处理器,1974年发明第一台个人电脑,1985年发明Windows操作系统,1991年第一个网站上线,让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美国抓住信息技术革命机遇,成长出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德州仪器、仙童半导体公司、IBM、惠普、苹果、微软等引领世界创新潮流的跨国企业,孕育出半导体、计算机、软件、互联网等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长期占据世界头号强国位置。美国对创新在国家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作用有深刻认识,2009年美国白宫在《美国国家创新战略》开篇写道:美国之所以领导20世纪全球经济,是因为美国领导了全球创新。

回顾世界强国崛起的道路,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科学革命是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先导和源泉,每一次科学革命都会引发众多颠覆性技术创新,产生一大批彪炳史册的重大科技成果,孕育出颠覆产业结构的新兴产业,深刻改变世界发展面貌和格局;抓住科技革命历史机遇的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就驶入了快车道,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迅速增强,甚至一跃成为世界强国。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处于实现重大突破的历史关口,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将会带来社会生产力的又一次重大飞跃,甚至深刻改变世界经济、科技、政治格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树立创新发展理念,是对国家富强历史规律的科学把握,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机遇的敏锐洞察,是对中国当今所处发展阶段的准确判断。

(二)深刻总结五千年中华文明史得出的重大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绵延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闻名于世的科技成果;近代以来,我国逐渐由领先变为落后,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错失了多次科技和产业革命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3]

中华民族是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民族。我国古代在天文历法、数学、农学、医学、地理学等众多科技领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改变了中国也改变了世界的面貌。16世纪以前世界上最重要的300项发明和发现中,我国占173项,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英国著名科技史学家李约瑟认为,中国在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技水平,现代西方世界所应用的许多发明都来自中国,中国是一个发明的国度。英国哲学家培根这样讲道: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3种发明曾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的面貌和状态,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教派和人物能比这3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专栏1-1

马克思评价中国古代发明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级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机械、自然力和科学的运用》

我国历史上的发展和辉煌,同当时我国科技发明和创新密切相关。中国古代科技水平长期居于世界领先位置,带来了经济繁荣,社会昌盛。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安格斯·麦迪森所著《世界经济千年史》统计数据表明,古代中国长期牢牢占据世界经济文化中心位置,直到18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例仍然高达32.9%,当时西欧国家经济总和只占全球的23.6%,美国和日本分别占1.8%和3%。汉代时,我国人口就超过6 000万人,垦地超过8亿亩。唐代长安城面积超过80平方公里,人口超过100万人,宫殿金碧辉煌,佛寺宝塔高耸,东西两市十分繁荣。诗人岑参就有“长安城中百万家”的诗句。北宋时,国家税收峰值达到1.6亿贯,是当时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那个时候,伦敦、巴黎、威尼斯、佛罗伦萨的人口都不足10万人,而我国拥有1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近50座。

明代之后,由于封建统治者闭关锁国、夜郎自大,中国同世界科技发展潮流渐行渐远,屡次错失富民强国的历史机遇。15世纪,在手工业生产和技术方面,中国与西欧国家还可以平分秋色、各有千秋,但科学、技术落后于西方的迹象已经显现。明朝后期,中国仍然通过传教士“西学东渐”,学习西方数学、哲学、天文、物理、化学、医学、生物学等知识,对中国的学术、思想、政治和社会都产生了一些影响。16世纪中叶到17世纪末,以牛顿等为代表的科学家,在天文学、物理学等领域带来了第一次科学革命,把中国科技远远甩在了后面。1724年,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前夕,清朝政府彻底切断与西欧的科学交往,中国错过了科技革命、工业革命的历史机遇。16世纪到17世纪初,中国在世界重大科技成果中,一直占54%以上,到19世纪骤降到0.4%。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西方国家用坚船利炮轰开中国大门,中国因科技和工业落后,在长达百年时间里积贫积弱、受人欺凌,一次次被经济总量、人口规模、领土幅员远远不如自己的国家打败。历史告诉我们一个真理:一个国家是否强大不能单就经济总量大小而定,一个民族是否强盛也不能单凭人口规模、领土幅员多寡而定。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树立创新发展理念,是对我国古代科技、经济发展历史的科学总结,是对近代中国科技、经济落后造成国家民族屈辱原因的深刻反思。

(三)深刻总结新中国发展历史得出的重大成果

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科技,从诞生起就大力倡导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早在延安时期,就建立了第一批科研机构和科学团体。新中国成立前夕,我国科技人员不超过5万人,专职研发人员只有500人,工业技术整体水平很低,现代科研几乎一片空白。在这样困难的情况下,1949年9月,中国共产党就把“努力发展自然科学,以服务于工业农业和国防的建设”写入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将在政务院之下设科学院写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将发展科技与国家命运、民族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1949年11月1日,党中央成立了中国科学院,以集中力量加快发展新中国科技事业。

1956年1月,毛泽东同志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1 300多名领导干部,在中南海怀仁堂听取中国科学院4位学部主任关于国内外科技发展的报告,向全党全国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要求“全党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同党外知识分子团结一致,为迅速赶上世界科学先进水平而奋斗”。这一年,成立国家科学规划委员会,组织全国600多位科学家和技术专家,制定出“十二年科技规划”,拟定57项重大任务。其后10余年,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国建立了学科齐全的科学研究体系、工业技术体系、国防科技体系、地方科技体系,取得了以“两弹一星”为标志的一批重大科技成果,为原子能、电子学、半导体、自动化、计算技术、航空和火箭等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促进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的诞生和发展。

1978年3月,中共中央召开全国科学大会,5 586名科学工作者汇聚北京。邓小平同志在大会上作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的重要论断,重申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极大地鼓舞了科技工作者,我国迎来“科学的春天”。[4]这次会议是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的总动员令,确立了正确的科学技术工作指导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随后,邓小平同志又作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

1995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科学技术大会,江泽民同志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指出实现中华民族在21世纪伟大复兴必须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和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养。[5]2006年1月,党中央、国务院再次召开全国科学技术大会,胡锦涛同志发表重要讲话,部署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动员全党全社会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

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在我国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要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这次会议吹响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动员全社会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加快各领域科技创新,掌握全球科技竞争先机。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科技事业密集发力、加速跨越,实现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一些前沿方向开始进入并行、领跑阶段,科技实力正处于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的重要时期,我国如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并朝着“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目标大步前进。

新中国科技发展走过的不平凡道路,反复印证了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这一真理。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就一定要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理念。

二、树立创新发展理念是立足全局、面向未来作出的战略选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突破自身发展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就在于创新;[6]要推广发展理念、体制机制、商业模式等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大创新,在推动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上来一个根本性转变。[7]树立创新发展理念,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开拓发展新境界的坚定决心与历史担当,契合我国发展的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

(一)遵循经济发展阶段规律作出的重大选择

按照经济学的观点,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阶段性,一般会经历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创新驱动、财富驱动等阶段。从产业发展阶段看,一个国家的主导产业普遍会经历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等阶段。当一个国家经济处于创新驱动阶段时,其主导产业一般进入到技术密集型阶段,经济发展不再主要依赖自然资源、劳动力和资本投入,经济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效益取决于国家创新能力以及知识(包括技术)、人才两个关键要素。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创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个国家经济高速增长持续时间最长的纪录,目前已经处于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型期。我国经济总量在世界上的排名,改革开放之初是第十一;2005年超过法国,居第五;2006年超过英国,居第四;2007年超过德国,居第三;2009年超过日本,居第二。2010年我国制造业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1995—2019年,我国研发投入经费从348.7亿元增至21 737亿元,于2016年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研发投入总量第二大国。我们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随着经济总量不断扩大,我们在发展中遇到了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经济发展面临速度换挡节点、结构调整节点、动力转换节点。

当前,我国经济的主要特点是:增长速度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益型,经济结构调整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要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树立创新发展理念,就是要引导全社会更加自觉地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推进经济发展方式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全面推进科技、管理、市场、商业模式创新,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发挥的高质量发展新路。

(二)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作出的重大选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8]创新发展也是发展,也必须始终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放在最高位置,通过创新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

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我国科技进步和创新有力地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为人民生活显著改善作出了重要贡献。我国科技进步贡献率从2005年的43.2%提高到2019年的59.5%,推动经济持续发展。我国已从低收入国家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正在向高收入国家迈进。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条件大幅度改善,人均预期寿命由1980年的67.9岁提高到2019年的77.3岁。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14亿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日益上升,提高社会发展水平、改善人民生活、增强人民健康素质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人民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疫情科研攻关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战胜疫病离不开科技支撑,要综合多学科力量加快科研攻关,力争早日取得突破,尽快拿出切实管用的研究成果。[9]创新为民,就是要聚焦重大疾病防控、食品药品安全、人口老龄化等重大民生问题,大幅增加公共科技供给,让人民享有更宜居的生活环境、更好的医疗卫生服务、更放心的食品药品。要依靠科技创新建设低成本、广覆盖、高质量的公共服务体系。要加强普惠和公共科技供给,发展低成本疾病防控和远程医疗技术,实现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普惠共享。要发展信息网络技术,消除不同收入人群、不同地区间的数字鸿沟,努力实现优质文化教育资源均等化。

创新要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树立创新发展理念,就是把人民的需要和呼唤作为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时代声音,引导广大创新者坚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为我国人民过上美好生活提供强大支撑。

(三)推动世界经济繁荣稳定作出的重大选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10]创新是从根本上打开增长之锁的钥匙;世界经济复苏缓慢,目前正处于新旧增长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上一轮产业革命的动能逐渐消退,新的增长动能正在孕育;只有建设创新型世界经济,才能让世界经济重获强劲增长动能。[11]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深层次影响持续显现,世界经济复苏艰难曲折,全球贸易增速连续多年低于世界经济增速,跨国投资尚未恢复到危机前水平,新的增长动力尚未形成,潜在增长率不升反降,不确定因素较多。在此期间,我国经济仍然保持高速或中高速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30%以上,为稳定世界经济作出了重大贡献,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复苏和向好发展的关键力量。随着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国际社会希望我国在引领带动全球经济增长、保持世界长期繁荣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我国积极参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共同行动,大力发展新能源,水电、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迅速跃居世界首位,为全球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形成了世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

我国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推动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有利于探索形成新的增长动力,为世界经济复苏和长期繁荣提供“中国方案”,作出更多“中国贡献”,让全球分享中国高质量发展的红利。

三、树立创新发展理念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应有之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实现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变革;中国实现了现代化,意味着比现在所有发达国家人口总和还要多的中国人民进入现代化行列。[12]中国现代化决不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决不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只能够向创新要资源、向创新要动力、向创新要空间、向创新要效益。

(一)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必然要求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推进国家现代化历程中,根据世情、国情和科学技术发展变化,因时而异地制定科技工作指导方针,强化科技创新对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支撑。1956年,确立“重点发展、迎头赶上”的指导方针,创造了“两弹一星”为标志的一批重大成果。1963年,在当时的国际环境下,迅速将指导方针调整为“自力更生、迎头赶上”。1982年,为将科技发展融入改革开放的历史大潮中,又将指导方针调整为“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1995年,确立科教兴国战略,2006年将科技工作指导方针调整为“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宏大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坚定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强调创新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通过创新培育发展新动力、塑造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做到人有我有、人有我强、人强我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强调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并对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进行了系统部署。

我国现代化建设始于创新,发展于创新,强盛于创新。树立创新发展理念,是我们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道路上一以贯之、与时俱进的重大战略抉择。

(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的成功实践昭示世人,通向现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条,只要找准正确方向、驰而不息,条条道路通罗马;[13]实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必须具有强大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14]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向世界表明中国要依靠创新实现现代化,走一条不一样的现代化之路。

传统工业化道路对能源资源等自然要素高度依赖。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中叶,以英国为代表的国家率先实现工业化,带来了对殖民地国家资源和市场的掠夺,大量能源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20世纪以来,美国、日本等国家实现现代化,也都没有摆脱对能源资源的高度依赖。目前,全球现代化人口约13亿人,消耗了全球51.5%的石油、47.7%的天然气、29.5%的煤炭。

我国人口多、资源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弱,只能依靠创新走集约化、内涵式发展道路。我国人均耕地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石油、天然气、铁矿石、铜和铝土矿等重要矿产资源人均储量分别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4.5%、42%、18%和7.3%。我国森林覆盖率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2/3,人均森林面积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沙化土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近1/5,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3以上。近年来,水污染事件频发、雾霾天气增多,不少地区的环境容量已经逼近临界点。土地、资源和环境问题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硬约束,必须依靠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走出一条减少对自然资源严重依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创新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作了崭新概括,创造性地提出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这一重大论断,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类社会进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时代背景下,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实践相结合,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学说的传承和创新发展。

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扩大再生产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扩大再生产理论认为,扩大再生产分为外延式扩大再生产和内涵式扩大再生产两种类型。外延式扩大再生产是指通过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即增加资本、劳动量、生产资料投入来扩大生产规模。内涵式扩大再生产是指通过提高生产要素的效率,即通过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劳动生产率、生产资料效率来扩大生产规模。习近平总书记将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强调通过提高生产要素使用效率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经济发展,丰富和发展了内涵式扩大再生产的内容。

(一)将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指明了经济发展走内涵式扩大再生产道路的有效途径

马克思指出,随着大工业的发展,现实财富的创造较少地取决于劳动时间和已消费的劳动量,较多地取决于在劳动时间内所适用的动因的力量,而这种动因自身,取决于一般的科学水平和技术进步,或者说取决于科学在生产上的应用。[15]这就告诉我们,科学技术及其装备在生产中使用越多,或者说生产中创造并使用的科学技术知识越多,生产效率和财富创造效率也就越高。

内涵式扩大再生产本质上强调以创新为动力,以资源集约和节约为前提,以提升产出质量、效率和效益为目标。但过去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更多地走了一条依靠增加要素投入的外延式扩大再生产的路子,随着资源、能源、环境、土地等生产要素供给约束加剧,这种粗放式的发展方式已经变得越来越不可持续了。

创新走的是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做的是前人没有做过的事,难免荆棘丛生、困难重重。有观点认为,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是远水解不了近渴,这种想法和做法必须纠正;很多科研也许是明天的工作,但今天不开始干,需要时就真的成“远水”了。这就是说,创新是破解制约发展“命门”问题的钥匙,创新再困难,也是必须走的路,而且还要提前走。

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就是要求通过创新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劳动生产率、生产资料效率,促进资源要素高效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推动产业链再造和价值链提升,实现发展依靠创新、创新驱动发展的良性循环。

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将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强化了创新在提高生产要素使用效率方面的重要作用,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扩大再生产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二)把创新落实到创造新的增长点上,指明了科学技术提高生产要素使用效率的有效途径

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近代工业史的考察,发现科学技术对扩大再生产有重大贡献,但也发现当科学以一般知识形态存在,尚未并入生产过程时,它就是以知识形态存在的一般社会生产力;而当科学并入生产,即转化为劳动者的劳动技能,物化为具体的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通过管理在生产结构中发挥作用时,它就直接进入生产过程,成为社会劳动生产力,即直接生产力。换句话说,科学技术与生产可以结合,也可以不结合;不与生产活动相结合,就是间接生产力,不创造生产效益;与生产活动紧密结合,就是直接生产力,创造生产效益;结合与不结合,关键得看管理,当然也包括制度、政策等。

早在1708年,清朝政府组织传教士们绘制中国地图,后用十年时间绘制了科学水平空前的《皇舆全览图》,走在了世界前列。但这样一个重要成果长期被作为密件收藏内府,社会上根本看不见,没有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什么作用。反倒是参加测绘的传教士把资料带回整理发表,使西方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对我国地理的了解要超过中国人。这说明科学技术必须同社会发展相结合,学得再多,束之高阁,就不可能对现实社会产生作用。

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研发人员居全球之首,研发经费仅次于美国,国际科技论文、专利申请等指标全球领先,但科技进步贡献率远远低于许多国家。究其原因,主要是部分单位把论文、专利、奖励等“中间品”当成了追求目标,许多成果被“锁在柜子里”“装在抽屉里”,许多成果在社会生产生活中“英雄无用武之地”。这个问题解决不好,科研和经济始终是“两张皮”,科技创新效率就很难有一个大的提高。

创新不是发表论文、申请到专利就大功告成了,创新必须落实到创造新的增长点上,把创新成果变成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创新必须落实到创造新的增长点上,强调了发展是检验创新的标准,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科技要与生产相结合观点的继承和发展,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促进科学技术与劳动者、劳动对象和生产资料结合、物化,推动生产要素高级化,形成新的生产力。

(三)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指明了经济、科技深度融合实现内涵式扩大再生产的有效途径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产力发展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劳动的社会性质,社会内部分工,智力劳动特别是自然科学发展。[16]其中,科学技术在生产中运用,可以带来劳动生产率提高和生产成本下降,实现利润率提高、资本积累量增加。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就是要用科学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就是要依靠科学技术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两者相辅相成,可以更加有效地实现内涵式扩大再生产。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提高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是解决我国产业“大而不强”问题的关键。我国是全球唯一拥有全部41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的国家,钢铁、水泥、汽车、计算机、手机、电动汽车等220多种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但很多产业的创新链条不完整或水平不高,核心部件材料和技术短板突出,底层工业数据和技术工具匮乏,质量标准和检测体系不完善,导致产业价值链迟迟无法迈向中高端。从这个意义来讲,提升我国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必须补齐创新链这一课,发挥创新的革命性作用。

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培育壮大新动能、优化生产力布局,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全方位影响全球产业格局,数字经济、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等创新成果层出不穷,催生了大量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据测算,到2035年,人工智能、物联网将分别为全球经济增长贡献10万亿~15万亿美元,平均每年推动GDP增长约1%。同时,创新成果应用速度不断加快,让产业链“自然生长”已经不适应发展要求,必须强化政策引导、主动作为。比如,2019年我国颁发5G牌照,刚刚打响互联网新业态赛道的发令枪,大视频、云游戏、云电脑、虚拟现实直播、远程驾驶、远程手术等新业态就跃跃欲试,在众多产业展现出变革潜力,创新带来的经济社会影响远远超出了科技本身。因此围绕创新成果应用完善产业链,主动加强重大生产力规划布局,积极引导消费升级,才能适应创新发展的新形势。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本质上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更加有效实现内涵式扩大再生产的重要途径。

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要素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将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并将技术、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引入现实经济发展动力系统,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要素理论的深化和发展,为我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一)将创新排在发展动力的首位,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矛盾运行理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的有多种因素,依照这些因素作用的性质、范围和形式,可以把它们区分为根本动力、主要动力和次要动力等。[17]其中,生产方式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生产方式内部矛盾中,生产力决定着生产关系和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它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有自己的发展动力机制,那就是劳动者与生产工具的矛盾运行。

马克思曾指出,不同历史时期,生产力发展都有其特殊的生长点和主导因素,在工厂手工业中以劳动力为起点,在大工业中以劳动资料为起点。在创新高度活跃的今天,劳动者与生产工具矛盾运行呈现出重要的时代特征:一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并在生产中快速应用,使从事简单劳动的体力劳动者日益减少,从事产品开发、发明创造、信息服务、生产管理等复杂劳动的脑力劳动者日渐增多;二是社会生产向柔性生产、个性化定制发展,社会需求多样化、多元化,“生产→技术→科学”和“科学→技术→生产”两种创新模式并存,且交叉融合,劳动者需求在变,生产工具也不断在变;三是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高,生产工具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劳动者与生产工具矛盾运行复杂多变。在这种情况下,科学、技术、生产工具、劳动者等生产要素组合的可能性增多,产生新组合的速度不断加快,单纯强调某一个、几个生产要素的重要性与时代发展要求不相符。

创新是一种经济活动,本质特征是通过生产要素重新组合创造新产品、新服务、新市场、新模式、新组织等。由于科技是最活跃、最具革命性的生产要素,科技创新就成为了最重要的创新形式。将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将科技创新作为全面创新的核心,既符合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矛盾运行原理,又推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丰富发展,抓住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二)将技术和数据作为生产要素,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生产要素内涵

马克思、恩格斯将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作为“三大生产要素”。生产要素构成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土地、劳动力是农业时代重要的生产要素,资本是工业时代重要的生产要素,同时还催生出技术、管理等多种类型的生产要素。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与普及应用,知识总量、技术成果爆炸式增长,海量数据资源不断产生,技术、数据与各种传统生产要素在质量上结合、数量上结合、空间上结合、时间上结合,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并不断孕育和创造出新的经济增长点。

物质资源必然越用越少,而技术、数据资源却会越用越多。将技术、数据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有利于创造出可持续的增长点。比如,越来越多的个体、设备和传感器通过数字网络连接起来,目前有3 000多万联网传感器节点已经分布在交通、汽车、工业、公用事业和零售部门,且数量正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增长,产生、传送、分享和访问数据的能力不断提升。种类广泛、数量庞大、产生和更新速度加剧的大数据被形象地称作“新的石油”,蕴含着前所未有的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

同时,将技术、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可以突破“发展极限论”等绝对化观点。西方有一种观点认为,因为人类能利用的自然资源越来越少,所以人类社会发展终将停滞。这种观点虽然促使人类节约资源,但它静止地看待事物,会推导出因为全球资源难以支撑广大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达到发达国家生活水平,所以发展中国家不要发展了的谬论。事实上,在特定条件下人类可以利用的物质资源是有限的,但技术、数据却会越用越多,可以不断地突破资源限制,以一种不可逆转、不可抗拒的力量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知识、技术、数据作为生产要素,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生产要素理论。同时,明确要求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将极大地解放和扩大社会生产力,大大开辟了经济持续增长的新空间。

三、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才观

习近平总书记把马克思主义人才观与创新实践相结合,提出了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人才是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等重要论断,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才,要求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让经费为人的创造性活动服务、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等重大决策,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才观。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导向,提出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是对我国科技人员第一位的要求

马克思主义认为,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人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18]一方面,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导向作用,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影响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另一方面,价值观对人生道路选择具有导向作用,一个人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都是在一定的价值观指导下进行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是对我国科技人员第一位的要求。[19]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有祖国,广大科技人员要牢固树立创新科技、服务国家、造福人民的思想,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国家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把人生理想融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奋斗中。这些重要论述,在继承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导向理论的基础上,更加强调要把人才作用发挥与国家需要、社会需要、时代需要结合的重要性。

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是我国科技人员的优良传统,也是我国科技界一以贯之的价值观。新中国成立初期,钱学森、钱三强、华罗庚等一大批优秀科学家,毅然放弃国外优越的生活条件、工作条件,回到百废待兴的祖国,克服重重困难,为国家发展作出了彪炳史册的重大贡献。改革开放以来,在载人航天、海底深潜、北斗导航、高速铁路等重大科技工程实施过程中,又有无数科技人员创造了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

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是对我国科技人员第一位的要求。这个要求继承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导向,弘扬了我国科技界优良传统,充分彰显了我国人才发展观的时代特征。

(二)坚持在实践中成才的观点,提出要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

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20]实践是一切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认识的最终目的,还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这就是说,只有坚持在实践中成才,才能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

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21]要为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华提供更加广阔的天地,让他们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22]这就告诉我们,发现人才的关键是实践,要用创新实践中的“实绩”去考核人才,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让人才在创新竞争中脱颖而出。

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技术是人类的伟大创造性活动,一切科技创新活动都是人做出来的。人才是在肯干事、能干成事,特别是能干成难事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23]要为人才创造干事的机会,在实践中促进人才脱颖而出,放手使用优秀人才,让更多的青年人参与项目管理决策,牵头承担重大课题,获得经费支持,领衔攻关项目。这就是告诉我们,要为广大科技人员提供实践舞台,让人人都有参与到创新实践中去的平等机会,通过创新实践助推人才成长。

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人才投入,优化人才政策,营造有利创新创业的政策环境,构建有效的引才用才机制,形成天下英才聚神州,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创新局面。[24]一个国家对外开放,必须首先推进人的对外开放,特别是人才的对外开放;当今世界聚才、用才,应该包括国际国内两个方面的人才,也就是择天下英才而用之。这就告诉我们,我们应该坚持在全球70亿人范围内选才,为天下英才提供庞大的创新事业舞台,在众多的创新实践活动中吸引、凝聚和留住更多创新人才。

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才能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成才的理论,并根据中国创新实践的新形势,与时俱进地进行了丰富和发展。

(三)坚持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提出要充分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要求,也是我国人才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坚持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要在智力层面充分激发人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充分释放人的智力潜能;在精神层面充分尊重人的志趣追求,为实现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创造有利条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尊重科学研究灵感瞬间性、方式随意性、路径不确定性的特点,允许科学家自由畅想、大胆假设、认真求证;既要用事业激发其创新勇气和毅力,也要重视必要的物质激励,使他们“名利双收”。要在全社会营造鼓励大胆创新、勇于创新、包容创新的良好氛围,既要重视成功,更要宽容失败,最大限度支持和帮助科技人员创新创业。这就告诉我们,要激发人才的创新动力活力,需要树立正确的政策导向,引导和鼓励各类人才全面发展、大胆创新。[2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要以出成果的名义干涉科学家的研究,不要用死板的制度约束科学家的研究活动;要让领衔科技专家有职有权,有更大的技术路线决策权、更大的经费支配权、更大的资源调动权,防止瞎指挥、乱指挥;要坚决破除制约人才作用发挥的体制机制羁绊,形成“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万马奔腾局面。[26]这就告诉我们,充分激发人才的创造潜能,必须破除制约人全面发展的条条框框。

习近平总书记从“破”与“立”两个方面、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对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提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丰富和践行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2016年5月30日,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吹响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目标是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5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到本世纪中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27]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世界科技强国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题中之义,把创新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目标紧密结合起来,这符合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

一、从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机遇出发,回答了如何推动重要科技领域跻身世界领先行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那些抓住科技革命机遇走向现代化的国家,都是科学基础雄厚的国家;那些抓住科技革命机遇成为世界强国的国家,都是在重要科技领域处于领先行列的国家。[28]我们深刻认识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必须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厚植科学基础,在若干重要科技领域跻身全球领先行列。

(一)科学判断我国科技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为推动我国重要科技领域跻身世界领先行列提供现实依据

不断运动、变化、转变和发展是历史过程的主旋律。掌握历史规律,凝练出科学方法,才能够帮助我们改变世界、创造历史。科学研判我国科技创新所处的历史方位,分析当前我国科技发展的历史节点在整体历史过程中所处的地位、角色及其应发挥的作用,是我们推进重要科技领域跨越发展的基本前提。

习近平总书记综合研判国际国内科技发展形势,深刻指出:我国科技整体能力持续提升,一些重要领域方向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某些前沿方向开始进入并行、领跑阶段,正处于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的重要时期;从总体上看,我国在主要科技领域和方向上实现了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占有一席之地”的战略目标,正处在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29]

当前,国内外科技创新空前活跃,我国科技发展正处于实现历史性变革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指明我国科技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对于我们保持清醒头脑和战略定力至关重要,为全国上下研究制定科技发展战略、选准主攻方向、实施重大项目、推动重大改革、调整支持政策、优化资源配置等重要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二)准确把握我国科技发展主要矛盾,为推动我国重要科技领域跻身世界领先行列指明主攻方向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只有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才能够实事求是地对待问题,才能够找到引领时代进步的路标。

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体系内部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作出了一系列深刻分析,指出了其中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比如,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相比,我国发展还面临重大科技瓶颈,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这是我国这个经济大个头的“阿喀琉斯之踵”。[30]又如,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格局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底层基础技术、基础工艺能力不足,工业母机、高端芯片、基础软硬件、开发平台、基本算法、基础元器件、基础材料等瓶颈仍然突出。再如,科技基础仍然薄弱,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原创能力还有很大差距,企业对基础研究重视不够,重大原创性成果缺乏。

精准把脉当前我国科技体系内部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将创新能力不强作为主要矛盾,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作为矛盾的主要方面,为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科技管理工作者明晰了工作重点,指明了努力方向。

(三)系统分析科技跨越发展的方法路径,为推动我国重要科技领域跻身世界领先行列提供战略指导

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我国科技发展所处历史方位,深刻指明了推动重要科技领域跻身世界领先行列的方法路径。一是把握战略机遇,选准关系全局和长远发展的战略必争领域和优先方向,围绕重大科学问题原创性突破、重大颠覆性技术创新、新技术广泛渗透带来群体性重大技术变革、新一代信息技术同机器人和智能制造技术相互融合等新一轮科技革命典型特征,确定优先发展领域方向。二是掌握战略主动,增强紧迫感,及时确立发展战略,以更大决心和力度抓紧推动科技创新和进步,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三是坚定创新自信,坚定敢为天下先的志向,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勇于挑战最前沿的科学问题,提出更多原创理论,作出更多原创发现。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我们推动重要科技领域跻身世界领先行列提供方法论指导,为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科技管理工作者指明实现路径。

二、从支撑国家战略需求出发,回答了如何强化科技创新战略导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国家对战略科技支撑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迫切;科技创新的战略导向十分紧要,必须抓准,以此带动科技难题的突破;要强化战略导向,破解创新发展科技难题。[31]我们深刻认识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必须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突破事关国家长远发展的战略性问题。

(一)综合研判战略高技术方向,指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必争之地

科技发展战略制高点是国家竞争的战略必争之地,在国家发展中有前瞻性、综合性和全局性重要作用。科学技术渗透能力不断增强,抢占科技发展战略制高点,是引领未来发展、提高综合竞争力、保障国家安全的必由之路。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战略高技术正在向深空、深海、深地、深蓝拓进,不断开辟人类认识世界、利用资源的新疆域,正在深刻改变国家安全格局。超深水钻井平台、多功能水下机器人、深海空间站等海洋新技术迅猛发展,使深海油气资源、生物资源开发成为可能;地质勘探技术、深地钻探技术不断升级,使地球更加透明,页岩气开发改变了美国乃至全球的能源供需格局。战略高技术不断拓展人类认知和控制能力极限,使太空、深远海、互联网络等成为战略必争之地。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我们着力攻破关键核心技术,抢占事关长远和全局的科技战略制高点,提供了有力指导。

(二)部署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把握了大科学时代科技创新活动的基本规律

现代科技史表明,建制化的战略科技力量始终是推动国家科技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主体。自第一次科学革命以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内,科学研究主要以个人兴趣爱好为驱动,以个体研究为主。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国军事工业等需求,极大地促进了科学和技术发展,科学研究结构越来越复杂、速度越来越迅猛、规模越来越庞大、对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已经远远超出个人的能力范围。以20世纪40年代美国“曼哈顿计划”为标志,现代科学发展进入“大科学时代”,建制化成为发展科技的关键途径。

建制化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大科学时代科学研究的显著特征。目前,世界科技强国都拥有自己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用以承担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研究任务。比如,美国能源部、航空航天局、国防部下属的国家实验室,德国的亥姆霍兹联合会,法国的国家科研中心,日本的理化学研究所等,在提升基础科学研究能力、解决国家战略安全问题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立足新时代,为更好地组织国家使命导向重大科技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在重大创新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的重大决策部署,强调以国家实验室为抓手,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推动国家实验室同其他各类科研机构、大学、企业研发机构,形成功能互补、良性互动的协同创新新格局。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组建国家实验室既是发展任务,更是改革任务,有利于迅速提升我国科研体系的战斗力,对我国开拓科技创新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三)组织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充分彰显了推动重大创新领域跨越发展的战略决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把重要领域的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实施一批关系国家全局和长远的重大科技项目。[32]

2014年8月,党中央确定要抓紧实施已有的16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进一步聚焦目标、突出重点,攻克高端通用芯片、集成电路装备、宽带移动通信、高档数控机床、核电站、新药创制等关键核心技术,加快形成若干战略性技术和战略性产品,培育新兴产业。

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面向2030年,再选择一批体现国家战略意图的重大科技项目,力争有所突破。从更长远的战略需求出发,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在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机、智能制造和机器人、重点新材料、脑科学与类脑研究、健康保障等领域再部署一批体现国家战略意图的重大科技项目。

作出实施重大科技项目的战略部署,有利于我国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战略制高点,有利于开辟新的产业发展方向、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从服务经济社会主战场出发,回答了如何更有效发挥科技支撑引领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科学研究既要追求知识和真理,也要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33]我们深刻认识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必须面向经济社会主战场,扩大科技供给质量和效率,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一)着眼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将创新作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按照经典创新理论,创新就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把一种从来没有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进到生产体系中去,以获得潜在利润,即最大限度地获取超额利润。按此理论,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技术促进创新、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一是技术是众多生产要素中的一种,只有参与到“新组合”并引入社会生产之中,才能产生经济价值;二是技术是众多生产要素中最具革命性的,一旦将它引入“新组合”,就会产生更高质量的创新,获得更加丰厚的市场回报,推动经济更高质量地发展。

对于技术与经济之间的上述关系,历史已经充分证明。在冷战时期,苏联在与美国竞争过程中,始终把科技摆在突出位置,建成了世界第一座核电站,发射了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个将人类送上太空,在基础物理、数学、化学等方面创造了一大批世界级科技成果,科技实力有目共睹。但是,苏联科技与经济发展结合不够紧密,科技创新成果没有充分转化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最终在经济竞争中落败。反观美国,注重将科技与经济发展融为一体,不断地孕育出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在历次产业变革中始终占据有利位置。

习近平总书记在作党的十九大报告时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因此,将创新作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就是要坚持把满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求作为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着眼把握发展主动权需要,提出必须牢牢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重要论断

在众多技术中,关键核心技术开发难度大、成本高、周期长,一旦掌握且广泛地应用到生产之中,就具有极强的不可替代性。在工业化大生产中,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主体,在产业链供应链中拥有最强的话语权。

实践反复告诉我们,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谁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就掌握了主导产业发展的话语权,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产业链内部的价值分配。从掌握具有可替代性的一般性技术,到掌握具有不可替代性的关键核心技术,需要经历艰辛的技术要素高级化过程,需要克服高风险、高投入、长周期等巨大压力,甚至可能还面临研发人员匮乏、仪器设备和数据资料短缺、技术储备能力不足等窘境。

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34]这些重要论述,为我们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提供了有力的指导。

(三)着眼构筑竞争新优势的需要,将企业作为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

科技成果转化是为提高生产力水平,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进行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新产业等社会活动。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风险较高,投资较大,应用前景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是摆在各国面前的一个重要难题。过去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我国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更加注重提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技术供给,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比如,授予职务发明人科技成果所有权、使用权、处置权,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专门的技术转移转化机构,建设技术交易市场等。这些政策措施,有力地促进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但是,我国科技成果转化难的顽疾没有根本破解,转化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企业是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应该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在这一重大决策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企业成为国家重大项目的牵头实施单位,既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一起攻克技术难关,又直接将科技成果运用到生产之中。越来越多的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由企业牵头组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产业上下游企业组成创新联合体,有力地支撑科技成果跨主体流动和系统集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能总是用别人的昨天来装扮自己的明天,不能总是指望依赖他人的科技成果来提高自己的科技水平,更不能做其他国家的技术附庸,永远跟在别人的后面亦步亦趋;我们没有别的选择,非走自主创新道路不可。[35]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地推进自主创新,带领全国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一、坚持把加强党对科技创新的全面领导作为根本政治保证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新时代继续走好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必须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党对科技创新的全面领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强化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关键作用,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提供科学指引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顺应时代发展,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命题,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内涵十分丰富,“创新”是重要内容。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创新”一词出现了50余次,既涵盖了创新发展理念、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内容,又涉及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为我们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

新时代孕育新思想,新思想指导新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使中国共产党对创新发展规律、科技管理规律、人才成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是我们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不可或缺的思想利器。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历史进程中,我们需要攀登一个又一个的科学高峰,突破一个又一个的关键核心技术,研制一个又一个的战略性产品和颠覆性技术,攻克一个又一个体制机制障碍,培养造就一批又一批优秀创新人才和团队,必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始终保持我国科技创新的正确方向。

(二)党对科技创新的领导,为我们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任何一项大的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都是有组织的活动,都需要一个领导核心。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在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每一个关键节点上,党始终都发挥着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关键作用,是推动我国科技创新不断前进的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在妥善处理人民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中制定大政方针,始终在统筹兼顾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中作出战略部署,始终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同时,党组织严密、纪律严明,具有强大的执行力,能够为自己确立的奋斗目标不懈努力,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党的一系列优秀特质决定了在党的领导下能够做到集中力量办大事,办难事,办成事。

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少数人的专利。只有人人崇尚创新,人人支持创新,人人参与创新,才能够实现创新驱动发展。要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强化党在抓重大、抓尖端、抓基础等方面的重要领导作用,为我国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要发挥党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把全社会的人力、物力、财力有效组织起来,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万众一心为实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总之,只有坚持和加强党对科技创新的全面领导,我国才能够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实现世界科技强国建设目标。

(三)党管人才工作的重要原则,为我们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供给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全部科技史都证明,谁拥有了一流创新人才、拥有了一流科学家,谁就能在科技创新中占据优势。当今世界,人才资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资源的特征和作用更加明显,人才竞争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随着我国人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人才规模不断扩大,人才队伍构成更加多元化,人才流动持续加快,对各类人才服务、支持和管理的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新形势新任务下,要进一步加强党管人才工作,加强和改进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把各类优秀人才团结凝聚在创新事业周围,促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更好实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宏伟目标顺利实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36]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作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决策,确立了党管人才原则。党管人才主要是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包括人才发展战略,制定并落实人才发展重大政策,协调各方面力量形成共同推动人才工作的整体合力,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实现价值提供良好服务等。党管人才是党的组织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才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保证。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有助于加快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人尽其才的使用机制、竞相成长各展其能的激励机制、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机制,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形成天下英才聚神州,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创新局面。

二、坚持把构建新型举国体制作为成就创新伟业的关键一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过去我们取得重大科技突破依靠这一法宝,今天我们推进科技创新跨越也要依靠这一法宝。[37]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新型举国体制,就是根据新形势新任务进一步强化这一制度优势的重要体现。

(一)构建新型举国体制,继承了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一贯主张和优良传统

举国体制是在特定领域实现国家意志的一项特殊制度安排,不是计划经济的产物,也不是某一个国家独有。发达国家在国防安全技术、事关国家发展全局和长远的战略高技术领域,也大量运用举国体制,如美国的曼哈顿计划、阿波罗计划、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等,日本的月光计划、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划,欧洲的尤里卡计划等。我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运用举国体制,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迅速建立起自己的科技体系、工业体系,并逐步发展成为世界科技大国和制造业中心。

新型举国体制的核心要义之一是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早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就提出了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思想。新中国成立初期,又提出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和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组织实施156项重大工程、694个大中型建设项目,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了比较完整、比较独立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组织动员全国优势科技力量,集中攻关,取得了“两弹一星”等重大科技成果,都是以国家利益为最高目标,举全国之力的结果。

用好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一“法宝”,既是对中国共产党优良传统的继承,也是对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发扬。

(二)构建新型举国体制,实现了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制度优势的与时俱进

在国家发展不同时期、科技发展不同阶段,举国体制会呈现不同的特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新型举国体制,是根据我国国情、国际环境变化作出的重大决策,更加注重将我国的制度优势、庞大市场优势和市场经济体制结合起来,使举国体制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运用环境“新”:新型举国体制使用以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为前提。传统举国体制主要依靠行政力量,通过指令、计划等方式实现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要素的调拨,由主管部门、牵头单位等把产学研力量组织在一起,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让科研活动直接服务生产需求。新型举国体制注重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采用市场经济手段配置创新资源,以共同目标、共同利益把产学研力量组织起来,共同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共同分享创新成果。

实施主体“新”:新型举国体制强调企业是创新主体。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科研和生产是分离的。科研力量主要集中在“五路大军”[38]手中,企业主要承担生产任务。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企业的研发力量逐步壮大起来,绝大多数研发人员在企业,绝大多数研发经费来自企业。运用新型举国体制组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通常选择有实力的企业牵头,高校、科研院所处于配合地位。

使用范围“新”:新型举国体制聚焦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使用。计划经济时期,举国体制使用比较普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产业技术开发活动必须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政府只是在极少数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领域组织科技计划、攻关行动。

习近平总书记推动构建的新型举国体制,充分发挥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同时注入了丰富的时代内涵,让“制度优势”焕发了新的生机活力。

(三)构建新型举国体制,推动了我国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点任务之一,强调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健全国家实验室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

构建新型举国体制,要坚持法治化原则。要采取市场经济手段,引导创新主体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不能再用简单的行政手段、财政补贴等调节创新主体的行为,必须更多地运用税收优惠、技术标准、政府采购、知识产权等普惠性政策,引导创新主体聚集人力、物力、财力,加强协同创新,解决关键核心技术问题。健全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科研规律的科技管理体制和政策体系,对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来说是“一场革命”,是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道路上的必修课。

构建新型举国体制,要坚持市场化原则。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组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计划经济时期,运用举国体制组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对产品市场竞争力、消费者接受度、投入产出效益等经济指标考虑不多,更多地考虑研发出什么样的技术能够服务产品生产,即主要解决技术“有没有”的问题。新型举国体制既注重技术价值,又注重经济价值,还注重市场表现,产生的关键核心技术不仅能解决生产问题,而且还要在市场上有竞争力,不仅要解决“有没有”的问题,还要解决“好不好”的问题。这对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

构建新型举国体制,要坚持国际化导向。要依靠市场主体和规则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按照国际规则利用国际创新资源。计划经济时期,外部环境比较封闭,依靠行政力量,自力更生解决了关键核心技术从无到有的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高度开放,科技和产业竞争极为激烈,必须按照国际规则,运用市场机制激励企业开发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的关键核心技术,这对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坚持把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作为强大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领域是最需要不断改革的领域,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闯难关,破除一切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要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牵引,在实践载体、制度安排、政策保障、环境营造上下功夫,在创新主体、创新基础、创新资源、创新环境等方面持续用力。[39]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把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统筹了起来,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统一的高度,对深化创新体制机制改革作出系统部署和安排。

(一)坚持抓主要矛盾,明确要紧紧围绕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推进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化科技改革这篇文章怎么做?改革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要进一步打通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通道。[40]这就告诉我们,目前的主要矛盾是科技与经济结合不够紧密。推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是推动科技体制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从实验室技术到商业化应用,一般要经过小试、中试等步骤才能实现量产,需要解决一系列复杂的工程技术问题,具有较高的失败风险,学者们将这一阶段称为“死亡之谷”。科研成果跨越“死亡之谷”是一个全球性的难题,在我国表现得尤为突出。因此,要牢牢抓住这一主要矛盾,取消一系列影响创新链条顺畅运转的体制机制“关卡”,坚持把企业作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广泛调动科技人员、高校、科研院所等积极性,动员多方面力量,着力打通科技与经济结合通道的“最后一公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围绕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坚决革新知识产权保护的体制机制,破解侵权易、维权难的突出难题。在激励科技人员方面,启动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允许管理人员和科研人员持有股份,激发创新主体转化成果的内生动力。在金融支持方面,推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积极推动投贷联动金融服务模式创新,积极破解科技成果转化的融资难问题。

(二)坚持系统思维方法,切实把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统筹协同起来

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相互交织、相互支撑,改革只在一个环节或几个环节搞是不够的,必须全面部署,坚定不移推进。破解制约创新的体制机制难题,要运用系统思维方法,考虑创新的经济因素,同时考虑制度、组织、社会、政治等因素,做好改革的顶层设计,保持战略定力,发扬钉钉子精神,才能从根本上塑造有利于创新的制度环境。

改革开放40余年来,我国建立起了一套有利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的制度政策环境,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向创新驱动转变,需要对整个制度体系进行一次系统性的改革调整,涉及方方面面的改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体制改革必须与其他方面改革协同推进,加强和完善科技创新管理,促进创新链、产业链、市场需求有机衔接。我们深刻认识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用系统思维方法,突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全面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其他方面的改革,才能够取得实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分析影响创新驱动发展的体制机制因素,在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特别是放宽市场准入、破除垄断和市场分割、建设协同创新平台、加大创新型小微企业支持力度、完善风险投资机制、加大财税金融支持、促进人才培养和流动、推动科研院所改革等方面,研究推出了一系列管长远的改革方案,加强科技体制改革与经济、教育、金融等体制改革的衔接,从市场环境、科技管理、创新人才等方面,破除了一系列制约创新的体制机制改革障碍。

(三)坚持试点试验先行,强调要通过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探索可复制推广的好经验好做法

试点是重要改革任务,更是重要改革方法。随着改革不断深入,其艰巨性、复杂性、系统性愈加凸显,啃下改革硬骨头,就需要发挥好试点对改革全局的示范、突破和带动作用,通过试点探索改革的实现路径和形式,为面上改革提供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做法。近年来,党中央聚焦重大改革任务,深耕细作改革“试验田”,为推进全国面上改革积累了丰富经验。实践证明,试点能否迈开步子、趟出路子,直接关系改革成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遵循区域创新高度集聚的规律,研究在一些省区市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授权这些地区在知识产权、科研院所、高等教育、人才流动、国际合作等多方面改革,形成几个具有创新示范和带动作用的区域性创新平台。[41]2015年9月7日,《关于在部分区域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总体方案》正式公布,京津冀、上海、广东、安徽、四川、武汉、西安、沈阳等被确定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域。

经过四年多的改革试验,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取得了重要成效,突破了一批制约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形成了若干可复制推广的改革成果。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域研发投入持续增长,创新活力不断迸发,科技与经济改革发展更加协同,率先向创新驱动转型迈出实质性步伐。

四、坚持把深化开放合作作为推进自主创新的应有之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自主创新是开放环境下的创新,绝不能关起门来搞,而是要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要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贡献中国智慧,着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就告诉我们,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绝不是自我搞封闭,而是在扩大开放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创新发展注入强大动力。[42]

(一)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为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供思想指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科技创新推动可持续发展成为破解各国关心的一些重要全球性问题的必由之路。[43]要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贡献中国智慧,着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努力构建合作共赢的伙伴关系,共同应对未来发展、粮食安全、能源安全、人类健康、气候变化等人类共同挑战,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惠及其他更多国家和人民,推动全球范围平衡发展。我们深刻认识到,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既是我国广泛吸纳全球力量提高我国创新水平的需要,也是携手全球应对共同挑战的需要。

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必须持续推进扩大开放、兼容并蓄,在开放创新中提升自己、实现更高层次的自主创新。科学技术是全世界科学家们相互学习、彼此互鉴、接力传递、共同创造的成果。不拒众流,方为江海。特别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创新资源在世界范围内加快流动,各国经济科技联系更加紧密,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仅仅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所有创新难题。回顾我国科技创新事业发展历程,我们是开放合作的受益者,也是开放合作的大力推动者。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持续深化国际科技合作,不断推进科技创新水平跃上新台阶。

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在深化国际合作中实现互利共赢。科学是人类共同的事业,科学技术是世界性的、时代性的,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创新资源在世界范围内加速流动,决定了科技创新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合作。近年来,中国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国际科技合作新格局,科技创新水平不断跃上新高度。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度演进,我国尤需进一步以全球视野谋划创新未来,积极融入和主动布局全球创新网络,为全球科技创新治理贡献更大力量。

(二)携手全球应对人类共同挑战,为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粮食不足、资源短缺、能源紧张、环境污染、气候异常、人口膨胀、贫困、疾病流行、经济危机等诸多全球性难题,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严峻挑战;[44]发展科学技术是人类应对全球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45]世界发展离不开中国,中国发展也离不开世界,我国在应对人类共同挑战中作出更大贡献、发挥更大作用,既是负责任大国的时代担当,也是解决自身发展问题的需要。

中国已经成长为世界科技大国,能够为人类应对共同挑战作出与国力相匹配的更大贡献。在我国解决粮食安全问题中,袁隆平院士团队发明了杂交水稻,促进粮食亩产提升到800公斤以上,不仅为我国解决14亿人口吃饭问题作出了突出贡献,而且推广到印度、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埃及、马达加斯加、利比里亚等众多国家,使那些地方的水稻产量提高15%~20%,为人类保障粮食安全、减少贫困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拥有4 200多万人的工程科技人员队伍,规模在全球首屈一指,这是中国开创未来最宝贵的资源,也是为人类应对共同挑战的有生力量,可以为人类共创美好未来作出应有贡献。

以科技创新应对人类共同挑战,是促进全球长期繁荣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开展广泛的科技合作和人员交流。我国参与了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计划、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人类基因组计划等一大批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工程。比如,我国通过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计划,建成了全球第一个全超导非圆截面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创造了1亿摄氏度等离子体放电近10秒的世界纪录,为国际受控核聚变研究领域作出应有贡献。

(三)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为各国实现合作共赢搭建起新的平台

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目的是聚焦互联互通,深化务实合作,携手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风险挑战,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经过各方共同努力,共建“一带一路”蓝图初步绘就,成果逐渐呈现,为沿线国家创新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一带一路”建设是伟大的事业,搞好“一带一路”建设要向创新要动力,将“一带一路”建成创新之路。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深化创新合作,丰富了中国自主创新道路的内涵,为中国向全球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中国方案”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我国于2015年3月发布《推动数字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和行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同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机遇,共同探索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共同加强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纳米技术、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合作,探寻新的增长动能和发展路径,建设数字丝绸之路、创新丝绸之路。2017年5月,我国启动“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同各方一道开展科技人文交流、共建联合实验室、科技园区合作、技术转移4项行动,在5年内安排2 500人次青年科学家来华从事短期科研工作,培训5 000人次科学技术和管理人员,投入运行50家联合实验室。

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创新合作,为各国通向共同繁荣创造了机遇之路,为全球经济持续健康增长注入了中国动力。


[1]《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聚焦发力贯彻五中全会精神 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日报》2016年1月19日。

[2]《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聚焦发力贯彻五中全会精神 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日报》2016年1月19日。

[3]《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召开》,《人民日报》2016年5月31日。

[4]《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78年3月22日。

[5]《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95年6月5日。

[6]《习近平在参加上海代表团的审议时强调 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 加大创新驱动发展力度》,《人民日报》2013年3月6日。

[7]《习近平出席2016年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中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 二十国集团要推动建设创新、开放、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人民日报》2016年9月4日。

[8]《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在京举行 中央政治局主持会议 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作重要讲话》,《人民日报》2015年10月30日。

[9]《习近平在北京考察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工作时强调 协同推进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 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科技支撑》,《人民日报》2020年3月3日。

[10]《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在京隆重举行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人民日报》2018年12月19日。

[11]《习近平出席2016年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中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 二十国集团要推动建设创新、开放、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人民日报》2016年9月4日。

[12]《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召开》,《人民日报》2016年5月31日。

[13]《习近平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强调顺应时代潮流 坚持开放共赢 宣布中国扩大开放新的重大举措》,《人民日报》2018年4月11日。

[14]《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开幕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引领科技发展方向 抢占先机迎难而上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人民日报》2018年5月29日。

[15]卡尔.马克思.资本论[M].郭大力,王亚男,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

[16]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17]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18]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19]《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考察时强调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增强科技创新活力 真正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到实处》,《人民日报》2013年7月18日。

[20]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1]《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 建设一支宏大高素质干部队伍 确保党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人民日报》2013年6月30日。

[22]《按“三个牢牢把握”塑造引领型发展——学习〈习近平关于创新论述摘编〉》,《人民日报》2016年3月3日。

[23]《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召开》,《人民日报》2016年5月31日。

[24]《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开幕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引领科技发展方向 抢占先机迎难而上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人民日报》2018年5月29日。

[25]《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召开》,《人民日报》2016年5月31日。

[26]《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召开》,《人民日报》2016年5月31日。

[27]《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召开》,《人民日报》2016年5月31日。

[28]《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召开》,《人民日报》2016年5月31日。

[29]《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召开》,《人民日报》2016年5月31日。

[30]《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在京举行 中央政治局主持会议 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作重要讲话》,《人民日报》2015年10月30日。

[31]《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召开》,《人民日报》2016年5月31日。

[32]《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召开》,《人民日报》2016年5月31日。

[33]《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召开》,《人民日报》2016年5月31日。

[34]《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开幕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引领科技发展方向 抢占先机迎难而上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人民日报》2018年5月29日。

[35]《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开幕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坚定不移创新创新再创新 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人民日报》2014年6月10日。

[36]《习近平在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 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探索新路》,《人民日报》2015年3月6日。

[37]《习近平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人民日报》2014年9月6日。

[38]“五路大军”指中国科学院、高等院校、中央部委所属科研机构、地方科研机构、国防科研机构。

[39]《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开幕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引领科技发展方向 抢占先机迎难而上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人民日报》2018年5月29日。

[40]《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敏锐把握世界科技创新发展趋势切实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好》,《人民日报》2013年10月2日。

[41]《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时强调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人民日报》2014年8月19日。

[42]《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开幕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引领科技发展方向 抢占先机迎难而上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人民日报》2018年5月29日。

[43]《习近平向首届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致贺信》,《人民日报》2019年10月17日。

[44]《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十九大”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而奋斗》,《人民日报》2017年7月28日。

[45]《习近平出席2014年国际工程科技大会并发表主旨演讲》,《人民日报》2014年6月4日。

(二)深刻总结五千年中华文明史得出的重大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绵延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闻名于世的科技成果;近代以来,我国逐渐由领先变为落后,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错失了多次科技和产业革命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3]

中华民族是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民族。我国古代在天文历法、数学、农学、医学、地理学等众多科技领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改变了中国也改变了世界的面貌。16世纪以前世界上最重要的300项发明和发现中,我国占173项,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英国著名科技史学家李约瑟认为,中国在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技水平,现代西方世界所应用的许多发明都来自中国,中国是一个发明的国度。英国哲学家培根这样讲道: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3种发明曾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的面貌和状态,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教派和人物能比这3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专栏1-1

马克思评价中国古代发明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级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机械、自然力和科学的运用》

我国历史上的发展和辉煌,同当时我国科技发明和创新密切相关。中国古代科技水平长期居于世界领先位置,带来了经济繁荣,社会昌盛。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安格斯·麦迪森所著《世界经济千年史》统计数据表明,古代中国长期牢牢占据世界经济文化中心位置,直到18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例仍然高达32.9%,当时西欧国家经济总和只占全球的23.6%,美国和日本分别占1.8%和3%。汉代时,我国人口就超过6 000万人,垦地超过8亿亩。唐代长安城面积超过80平方公里,人口超过100万人,宫殿金碧辉煌,佛寺宝塔高耸,东西两市十分繁荣。诗人岑参就有“长安城中百万家”的诗句。北宋时,国家税收峰值达到1.6亿贯,是当时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那个时候,伦敦、巴黎、威尼斯、佛罗伦萨的人口都不足10万人,而我国拥有1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近50座。

明代之后,由于封建统治者闭关锁国、夜郎自大,中国同世界科技发展潮流渐行渐远,屡次错失富民强国的历史机遇。15世纪,在手工业生产和技术方面,中国与西欧国家还可以平分秋色、各有千秋,但科学、技术落后于西方的迹象已经显现。明朝后期,中国仍然通过传教士“西学东渐”,学习西方数学、哲学、天文、物理、化学、医学、生物学等知识,对中国的学术、思想、政治和社会都产生了一些影响。16世纪中叶到17世纪末,以牛顿等为代表的科学家,在天文学、物理学等领域带来了第一次科学革命,把中国科技远远甩在了后面。1724年,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前夕,清朝政府彻底切断与西欧的科学交往,中国错过了科技革命、工业革命的历史机遇。16世纪到17世纪初,中国在世界重大科技成果中,一直占54%以上,到19世纪骤降到0.4%。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西方国家用坚船利炮轰开中国大门,中国因科技和工业落后,在长达百年时间里积贫积弱、受人欺凌,一次次被经济总量、人口规模、领土幅员远远不如自己的国家打败。历史告诉我们一个真理:一个国家是否强大不能单就经济总量大小而定,一个民族是否强盛也不能单凭人口规模、领土幅员多寡而定。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树立创新发展理念,是对我国古代科技、经济发展历史的科学总结,是对近代中国科技、经济落后造成国家民族屈辱原因的深刻反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