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博库网首页 > 电子书专题 > 推动脱贫攻坚和特殊类型地区振兴发展 > 第72章

三、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要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的关系

第二章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和特殊类型地区振兴发展重要论述的深刻体会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和特殊类型地区振兴发展的重要论述,对于我们坚持加强党对脱贫攻坚和特殊类型地区振兴发展工作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保证脱贫攻坚和特殊类型地区振兴发展的正确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坚持党对脱贫攻坚的组织领导,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性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每年在国家扶贫日期间出席重大活动或作出重要指示,每年听取脱贫攻坚成效考核汇报,6年召开7次专题座谈会作出重大部署,层层传导攻坚压力,层层压实脱贫责任,保证了脱贫攻坚的正确方向和质量成色。

一、健全“五级书记一起抓扶贫”的领导责任体制

2015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指出,越是进行脱贫攻坚战,越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坚定信心、勇于担当,把脱贫职责扛在肩上,把脱贫任务抓在手上。各级领导干部要保持顽强的工作作风和拼劲,满腔热情做好脱贫攻坚工作。这些明确要求,为各地区统筹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指明了方向,压紧压实了各级党政一把手第一责任人责任。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各级党委和政府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定不移做好脱贫攻坚工作。省级党委和政府一把手始终亲力亲为,贫困县党委和政府切实负起脱贫攻坚主体责任,贫困村基层党组织积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形成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抓扶贫、全党动员促攻坚”的局面。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党委和政府,始终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期间的“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动党中央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各项决策部署在各地落深落细落实。

二、健全“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脱贫攻坚管理体制

2015年以来,各有关方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部分省区市扶贫攻坚与“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决把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落到实处。中央负责制定脱贫攻坚的大政方针,出台重大政策举措,完善体制机制,规划重大工程项目,协调全局性重大问题和全国性共性问题,指导各地制定脱贫滚动规划和年度计划,有关部门按照工作职责,落实脱贫攻坚责任。省级党委和政府对本地区脱贫攻坚工作负总责,抓好目标确定、项目下达、资金投放、组织动员、监督考核等工作,确保责任层层落实。中西部22个省(区、市)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向中央签署脱贫攻坚责任书,立下军令状,每年定期向中央报告脱贫攻坚工作进展情况。市级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上下衔接、域内协调、督促检查工作,把精力集中在贫困县如期摘帽上。县级党委和政府承担主体责任,县委书记和县长作为第一责任人,全力做好进度安排、项目落地、资金使用、人力调配、推进实施等工作。通过合理安排各级党委政府在脱贫攻坚中的权责,形成了合理分工、各司其职、有序推进的工作局面。

三、健全新时代全党全国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帮扶体制

全党全国全社会的广泛参与是中国特色脱贫攻坚道路的鲜明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打好精准脱贫攻坚座谈会等会议上多次就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脱贫攻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相关文件,通过实化细化东西部扶贫协作、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工作,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定点扶贫以及社会各界合力攻坚,汇聚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有力促进了全社会帮扶责任的落实。比如,通过东西部扶贫协作机制,中央安排东部9省(市)、13个城市对口帮扶西部10个省(区、市),以及吉林延边、湖北恩施、湖南湘西和河北张家口、承德、保定。为了使帮扶工作更具实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了产业合作、劳务协作、人才支援、资金支持、社会参与等重点工作,压实了帮扶方和被帮扶方责任,确保各项政策部署落到实处。2016—2019年,东部9省(市)向扶贫协作地区累计投入财政援助资金近500亿元,接近过去20年投入总额的5倍。全社会合力攻坚的帮扶责任体制,有力拓展了脱贫攻坚的资源总量,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强的组织领导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我们将举全党全国之力,坚决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确保兑现我们的承诺。[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体现了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初心使命,也是对党的奋斗历程和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脱贫攻坚工作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根植人民,并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中去,最终落实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确保实现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从而进一步凝聚人民伟力、创造历史伟业。

一、深刻领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坚守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2]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自成立的那天起,就始终把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剥削和压迫,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团结和带领全国人民进行了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进行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守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攻坚克难,坚定不移开展脱贫攻坚战,推动9 000多万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同全国人民一道步入小康社会。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3]实现贫困人口如期脱贫,是中国共产党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不能打任何折扣。如期完成脱贫任务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刚性目标、底线目标,只有脱贫攻坚目标如期实现,解决好贫困人口生产生活问题,满足贫困人口追求幸福的基本要求,才能凸显全面小康社会成色,让人民群众满意、国际社会认可。坚守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全面实施脱贫攻坚,充分体现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体现了党始终对人民极端负责的态度,确保了脱贫攻坚成效真正获得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始终贯穿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做好脱贫攻坚工作的根本原则。我们要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上来,牢记初心使命,坚定信心决心,用心用情用力,确保扶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

(二)坚持脱贫攻坚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抓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工作,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4]要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让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在广大人民现实生活中更加充分地展示出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通过到村到户到人的精准帮扶,加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显著改善了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经过7年多的精准扶贫、4年多的脱贫攻坚战,截至2019年末,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末的9 899万人减少至551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6%。全国832个贫困县已摘帽780个,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得到解决。脱贫攻坚通过促进贫困地区加快发展,逐步缩小区域差距和城乡差距,充分体现了我们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的战略取向,体现了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取向。我们要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上来,进一步强化扶贫使命,压实扶贫责任,补齐短板弱项,不断提高贫困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让贫困群众与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二、深刻领会“全面小康一个都不能少”的重要理念,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一)实现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其中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困难群众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的牵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每年都到贫困地区考察调研,几乎走遍了全国最贫困的地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广大农民都过上幸福美满的好日子,一个都不能少,一户都不能落。[5]我们党员干部都要有这样一个意识,只要还有一家一户乃至一个人没有解决基本生活问题,我们就不能安之若素;只要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憧憬还没有变成现实,我们就要毫不懈怠团结带领群众一起奋斗。[6]“小康”讲的是发展水平,“全面”讲的是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从总量和速度上完成目标,不能代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了胜利,发展如果是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小康”就不“全面”。一个都不能少,使“共同富裕”的范围更加清晰,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指标更加具体。一是明确了脱贫时间表,到2020年绝对贫困人口数量降为零。二是明确了脱贫考核指标,“六个精准”实实在在抓住了问题的关键。2019年12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指出,2020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从决定性阶段到决胜阶段,再到收官之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倒计时状态中一步步推进,在部署中一项项落实。我们要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持续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实现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的目标。

(二)推动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党的十八大刚刚结束,习近平总书记赴河北阜平县看望慰问困难群众时就曾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没有老区的全面小康,特别是没有老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那是不完整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宏伟目标,吹响了脱贫攻坚战的号角。当前,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贫困地区,特别是在深度贫困地区。为确保贫困县在2020年前规范合理有序全部退出,从2016年起,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指导各地制定贫困退出滚动规划和年度计划,按照党中央关于脱贫攻坚实行最严格考核评估的要求,各地从严核查贫困县退出。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加快贫困地区发展,解决好这类地区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和基本医疗保障等问题,加快形成能够确保贫困群众如期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基本条件,实现脱贫摘帽。我们要一鼓作气、尽锐出战、精准施策,以更有力的行动、更扎实的工作,集中力量攻克贫困的难中之难、坚中之坚,特别是攻克“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的区域性整体贫困,确保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三)促进各民族团结携手共同迈进全面小康

中华民族是多元一体的伟大民族。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民族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了新的历史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十几次到民族地区调研,在雪域高原、天山南北,在祖国北疆、西南边陲,亲眼见证民族地区面貌日新月异、少数民族群众生活蒸蒸日上,同各族群众面对面交流。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不能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民族也不能少。在会见云南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干部群众代表时指出,中国共产党关心各民族的发展建设,全国各族人民要共同努力、共同奋斗,共同奔向全面小康。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看望贫困群众时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贫困地区,特别是在深度贫困地区,无论这块硬骨头有多硬都必须啃下,无论这场攻坚战有多难打都必须打赢,全面小康路上不能忘记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家庭。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没有民族地区的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和现代化。近年来,多个少数民族先后实现整族脱贫,这是脱贫攻坚工作取得的重要成果。我们要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精神,以时不我待的担当精神,创新工作思路,加大扶持力度,因地制宜,精准发力,确保如期啃下少数民族脱贫这块硬骨头,确保各族群众如期实现全面小康。要坚持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做好各项工作,把各族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攻坚克难、锐意进取,让全国各族人民过上全面小康的生活。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十八洞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理念。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召开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提出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的“六个精准”要求。2015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系统阐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推动中国共产党的扶贫工作理论不断总结提升,形成了全新的扶贫方略。党的十九大将精准脱贫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打好的三大攻坚战之一,作出了明确部署。

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开启了脱贫攻坚的新路径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明确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具体目标、科学理念和有效方法,是扶贫理论的重大创新,是扶贫模式的重大突破,也是治贫方式的重大转变。

(一)扶贫对象精准是前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7]要深刻认识精准识别贫困人口的重要性,把建档立卡工作做实做细,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如果对建档立卡户的户数、人数搞不准,对致贫原因和脱贫需求弄不清,就如同扣错了第一粒扣子,定位偏差、指向不明,后续的项目安排、资金使用、帮扶措施、人员选派等工作都会跟着出问题。只有做到精准识别扶贫对象,才能有的放矢、聚焦发力。要坚持统一政策尺子、统一规定标准,既不遗留一个贫困人口,也不把非贫困人口纳入扶贫对象。在建档立卡的基础上,全面掌握贫困人口规模、分布和居住条件、就业渠道、收入来源、致贫原因以及脱贫具体需求等情况。

(二)因村派人精准是先决条件

深刻认识选准选对扶贫干部的重要性,把最优秀的人派下去,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清晰、任务到人、考核到位、形成合力,解决好“谁来扶”的问题。因村选人一定要准确定位,根据贫困村的实际情况来选人派人,不能把选派的人只当作带着资金、带着项目下乡的载体,做到下派干部与贫困村合理匹配。通过有针对性地选派干部,让干部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优势,在转变群众观念、发展致富产业、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培育文明乡风、破解瓶颈制约等方面发挥好作用。

(三)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是核心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提高扶贫措施有效性,核心是因地制宜、因人因户因村施策;[8]开对了“药方子”,才能拔掉“穷根子”,要按照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要深刻认识到,每个贫困村、贫困户和贫困群众的致贫原因、贫困类型、脱贫需求都不一样,必须针对不同情况,探索多渠道、多元化扶贫路径,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落实扶贫政策要根据不同地方、不同贫困户、不同贫困群众的实际需求,采取不同的措施,共性问题用共性的方法,个性的问题用“点穴”的方法,不搞“拉郎配”,不搞“一刀切”。

(四)脱贫成效精准是目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结果必须真实,让脱贫成效真正获得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9]要深刻认识到,“六个精准”中,扶贫对象、项目安排、资金使用、措施到户、因村派人精准都是手段,最终目的是确保脱贫成效精准,就是通过制定科学的退出标准和评估办法,对扶贫对象动态跟踪监测、定期考核评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解决好“如何退”问题。脱贫成效精准到人,既看贫困群众的收入、住房等“硬条件”,也看吃穿用度、教育医疗等“软条件”,既看贫困群众现在过得怎么样,也考虑今后发展得怎么样,确实达到脱贫标准的及时退出销号,不具备脱贫条件的不能硬退强退。对退出的贫困群众也不能立刻鸣金收兵,还要扶上马送一程,在一定时间内保留支持政策和扶贫措施,确保贫困群众精准脱贫、稳定脱贫。

二、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贯穿到脱贫攻坚全过程

提高脱贫攻坚质量和成效,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需要我们深入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精准扶贫方略,以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对路的政策、更加有力的举措,出实招、求实效,推动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一)必须把精准作为脱贫攻坚的生命线

过去,我国农村普遍贫困,实施以区域为对象的扶贫战略,采取一般性普惠措施,就能够带动大部分地区和群众受益,实现大规模减贫。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入推进,基础相对较好、扶贫难度较小的已经陆续脱贫,剩下的贫困人口大都文化水平低、劳动技能差,把握政策获取资源能力弱,传统扶贫政策效益不彰,脱贫边际效益越来越低,必须创新扶贫方式,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只有坚持精准,投入的人、财、物才能准确无误到达“病灶”,真正惠及那些“难中之难”“坚中之坚”;只有坚持精准,才能真正找到病根,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更好地发挥政策效果,从根本上解决致贫问题。因此,扶贫工作必须精准再精准。

(二)必须找准病因差别施策

贫有百样,困有千种。我国地域广阔,各地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经济基础千差万别,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致贫原因既有共同特点,比如基础设施滞后、社会文明程度低、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基础薄弱等;也有一些不同因素,有的是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有的是缺乏必要的技能、找不到就业的机会,有的是安于现状,存在等、靠、要思想,内生发展动力不足等。开展脱贫攻坚,不能大而化之,必须认真分析致贫原因,制定差异化帮扶措施,因村因户因人施策。应针对贫困实际,灵活运用产业扶贫、劳务输出、资产收益、易地搬迁、生态保护、发展教育、医疗保险和救助、低保兜底等手段,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体拔掉穷根、摆脱贫困。

(三)必须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

精准扶贫要做足“绣花”功夫,“刀耕火种”式的手工作业难以满足要求,应当注重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加强脱贫攻坚信息的统计和共享工作。在前期开展贫困识别、摸清贫困底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脱贫攻坚大数据平台,对贫困户情况实施跟踪和动态监测,确保新增贫困人口及时进入,已脱贫人口及时退出,做到扶贫信息准确、脱贫数据真实。同时,通过扶贫信息和数据应用,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可以提升精准扶贫效率,及时掌握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情况。

(四)必须实行扶贫绩效精准考核

脱贫攻坚已经层层签订责任书、立下军令状,关键是用好考核“指挥棒”,严格考核、真实评估、合理运用,较真碰硬,倒逼责任落实,确保脱贫攻坚方向不偏离、任务不落空。实行绩效精准考核,必须根据贫困地区实际,紧紧围绕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科学合理设置考核指标,精准评估脱贫成效,掀开“面子”看“里子”,更深一层、更严一分、多算细账,以贫困人口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作为衡量标准。同时,健全贫困退出机制,严格退出标准、落实退出责任,坚决杜绝“数字脱贫”“表格脱贫”“被脱贫”等现象。积极创新考核体制机制,加强考核结果运用,将精准扶贫实绩与地方、部门和干部考核挂钩,引导各项工作和各类资源向脱贫攻坚倾斜。

习近平总书记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在总结中国开发式扶贫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作出了关于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实现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准扶贫观,为正确处理外部帮扶和贫困群众自身努力关系、有效激发内生动力指明了路径和方向。

一、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是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的关键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强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激发贫困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励和引导他们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使脱贫具有可持续的内生动力。能否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激发内生动力是关键。由于历史等方面的原因,许多深度贫困地区长期封闭,同外界脱节,不少群众安于现状,脱贫内生动力严重不足。习近平总书记从尊重贫困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实现稳定脱贫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强调要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激发内生动力,调动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积极性,是克服脱贫内生动力不足问题的重要途径。

(一)激发内生动力是深化精准扶贫的必要基础

随着精准扶贫方略的实施,部分贫困人口逐渐实现了主动脱贫,有些贫困人口把希望完全寄托在救济和扶持上,或是缺乏自我脱贫能力等,精准扶贫的重点就是瞄准致贫的“病根”,对症下药,靶向治疗。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是根本、起主导作用,外因是条件、要通过内因起作用。脱贫攻坚,各方参与是外力、是保障,群众动力是内因、是基础,两股力量有机融合就能形成强大的合力。贫困群众的脱贫意志和迫切愿望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力量源泉,重视贫困人口的能力与作用,激发贫困人口的潜能,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与力量,既是脱贫持续性的坚强保障,又是加快推进精准扶贫战略、实现脱贫攻坚的有力保证。在精准扶贫的推进过程中,既要物质扶贫,更要精神脱贫,把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战胜贫困的自信心和意志力扶起来,才是贯彻精准扶贫的可靠保障。

(二)激发内生动力是脱贫攻坚工作的根本保障

穷固然可怕,但靠穷吃穷更可怕。没有脱贫志向,再多扶贫资金也只能管一时、不能管长久。实施脱贫攻坚战略的目的在于实现贫困地区和全国一道如期迈入小康社会,这是我们的长期目标,贫困地区要想脱贫、不返贫,不能只靠政府扶持和救济,必须要把发展内生动力放在突出位置,找到一条根本的可持续的脱贫道路。贫困群众的脱贫动力和能力,都直接影响着贫困户内生动力的发挥。扶志与扶智,一方面从精神上调动起贫困户与贫困做斗争的志气和信心,另一方面让贫困户掌握脱贫的本领和技能,外部的推动作用和内生动力互相促进,变“输血”为“造血”,才是彻底脱贫的保证。

(三)激发内生动力是实现脱贫致富的必由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贫困群众既是脱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10]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脱贫攻坚的动力源泉问题,揭示了好日子是干出来的、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辛勤劳动来实现的道理,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的发展思想。不少群众内生动力不足的根本原因,一方面是缺乏信心,得过且过,脱贫动力不足,另一方面是由于教育水平不高,劳动能力差,缺乏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在脱贫攻坚中必须把扶贫同扶志扶智结合起来,引导贫困群众增强主体意识,树立“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观念,激发勤劳致富、光荣脱贫的干劲和决心,同时授人以渔,培育贫困群众依靠自力更生实现脱贫致富意识,培养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和务工经商技能,组织、引导、支持贫困群众用自己辛勤劳动实现脱贫致富,用人民群众的内生动力支撑脱贫攻坚。

二、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要把握多元化推进的工作方式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和《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明确要求注重扶志扶智,引导贫困群众克服“等靠要”思想。

(一)扶贫必须在思想上扶志

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但能否实现“先飞”“先富”,首先要看我们头脑里有无这种意识,贫困地区完全可能依靠自身努力、政策、长处、优势在特定领域“先飞”,以弥补贫困带来的劣势。扶贫工作中既要“输血”,更要“造血”;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如果扶贫不扶志,扶贫的目的就难以达到,即使一度脱贫,也可能会再度返贫。脱贫致富贵在立志,只要有志气、有信心,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要把扶贫同扶志结合起来,着力激发贫困群众发展生产、脱贫致富的主动性,着力培育贫困群众自力更生的意识和观念。这就要求在脱贫攻坚中通过榜样示范带动营造勤劳致富、光荣脱贫氛围,让贫困群众树立对美好生活的信心,积极自发地为脱贫致富行动起来。

(二)扶贫必须在能力上扶智

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从现实情况看,很多贫困问题,表面上看是物质性问题,但深层次是缺乏改变贫困现状的知识、能力和手段。这就要求在脱贫攻坚中,必须转变思想观念,巧用方式方法,在转变贫困群众的观念、信心等方面加大扶持工作力度,增强贫困群众摆脱贫困的斗志和勇气的同时,把更多心思放在扶智上,通过实用有效的技术培训、指导,契合实际的产业帮扶、就业帮扶等措施,着力解决贫困群众智力短缺的问题,不断增强贫困户自我“造血”功能。在技能“传输”中,不能大水漫灌、大而化之,一定要因人而异、按需“下单”。

(三)扶贫必须在发展上扶持

党委和政府有责任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但不能大包大揽。要创造和维护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社会环境,让每个人通过努力都有成功机会。这就要求在脱贫攻坚中,要充分发挥贫困群众主体作用,激发其脱贫致富内生动力,根据他们的自身优势和发展需求,积极鼓励引导,提供必要支持,创造良好条件。要完善参与机制,把扶贫项目由政府“下单”转为群众“点菜”,大力实施以工代赈,扩大贫困群众在项目选择、工程实施等各环节的参与度,特别是在产业扶贫项目上综合考虑市场需求与贫困群众能力,提高项目安排的科学性和吸引力,让贫困群众在参与中提高获得感、激发内生动力。要完善服务机制,根据贫困群众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分层分类加强致富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指导,提供发展理念、扶持政策和实用技术,让贫困群众在产业发展实践中长见识、强本领。要完善激励机制,多采取以工代赈、生产奖补、劳务补助等方式,组织动员贫困群众参与帮扶项目实施,提倡多劳多得,教育和引导广大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实现脱贫致富。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是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典范,既是世界观、历史观,也是认识论、方法论,既讲是什么、为什么,又讲怎么看、怎么办,为推进脱贫攻坚提供了思想武器和方法论。我们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既要全面深刻领会其中的丰富内涵和工作要求,也要深刻把握其中的科学思想和工作方法,不断提高做好扶贫工作的能力。

一、坚持问题导向及时发现并解决脱贫攻坚工作的痛点难点堵点

问题是实践的起点、创新的起点。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直面问题是勇气,解决问题是水平。有问题不要遮掩,早发现,早解决,就早主动,就不至于拖下去影响脱贫攻坚大局。正确认识存在问题的客观必然性,勇于承认问题,敢于面对问题,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赢得工作主动权。现在脱贫攻坚已经到了最后阶段,攻坚难度越大,暴露的问题也越多。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面临自然条件差、生态环境脆弱、产业基础薄弱、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滞后,贫困群众思想观念落后等特殊困难和问题,是脱贫攻坚的“坚中之坚”。越是在困难面前越要振奋精神、勇敢往前,决不能畏缩不前,更不能打退堂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践证明,深度贫困并不可怕。只要高度重视、思路对头、措施得力、工作扎实,深度贫困是完全可以战胜的。[11]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蕴含着强烈的问题意识和鲜明的问题导向。我们必须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深刻认识把握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紧迫性,聚焦重点、对症下药,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建议,不断调整优化政策,增强帮扶工作的精准度和实效性。

二、坚持底线思维有效应对脱贫攻坚工作中的风险和挑战

坚持底线思维是做好工作的一个重要策略,凡事只有从最坏处准备,才能争取最好的结果。越是脱贫攻坚不断取得成就,到了胜利在望的时候,越是要有如履薄冰的谨慎、越是要增强忧患意识,把困难和挑战估计得充分一点,把各项工作做得更扎实一些。要坚持现行扶贫标准,既不能随意降低也不能吊高胃口。对各地自行设置的扶贫标准进行检查评估,属于擅自拔高要坚决予以纠正。筑牢社会保障“安全网”,兜住贫困地区民生底线。实施最严格的考核评估,确保脱贫攻坚进度和质量。在着力解决剩余贫困人口脱贫的同时,还要采取措施,有效防止返贫和产生新的贫困。

三、坚持调查研究将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贯穿脱贫攻坚工作始终

习近平同志指出,调查研究不仅是一种工作方法,而且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得失成败的大问题。[12]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在脱贫攻坚调研方面,习近平总书记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50多次国内考察涉及扶贫,走遍了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在陕西延安、贵州贵阳、宁夏银川、山西太原、四川成都、重庆、北京,主持召开7次脱贫攻坚座谈会,多次听取脱贫攻坚工作汇报,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我们要积极开展调查研究,深入了解扶贫工作的新情况、新进展,深刻了解群众的需求和意愿,认真查找脱贫攻坚中存在的问题和短板,从体制机制、政策举措上提出解决的办法。

四、坚持真抓实干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决策部署落地落实

中国改革发展的一切成就,扶贫工作的一切成就,都是干出来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抓实、再抓实,不抓实,再好的蓝图只能是一纸空文,再近的目标只能是镜花水月。精准脱贫,功在不舍。现在脱贫攻坚已进入最紧要关头,我们必须干字当头,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拿出真办法、实措施,下大力气、硬功夫。我们要切实把党中央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决策部署和各项要求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决不能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指出,革命老区是党和人民军队的根,老区和老区人民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牺牲和贡献,我们要永远珍惜、永远铭记。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延安主持召开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强调,确保老区人民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2019年5月、8月、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赴江西、甘肃、河南等地考察时,均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为支持革命老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革命老区是红色基因传承的重要承载地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老区精神积淀着红色基因。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西柏坡考察时强调,每到井冈山、延安、西柏坡等革命圣地,都是一种精神上、思想上的洗礼,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强调,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是党和国家红色基因库。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我们必须深刻领会到,党和人民军队从老区走来、走向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从老区奠基、日益强大,瑞金中央苏区旧址、于都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古田会议旧址、延安杨家岭中共中央办公厅旧址等一批革命纪念地,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蕴含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必须从老区精神中深入挖掘红色基因的丰富内涵,不断汲取前行的动力,让革命事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

二、革命老区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的重点区域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福建代表团的审议时强调,要做好革命老区、中央苏区脱贫奔小康工作。赣闽粤、陕甘宁、大别山、左右江、川陕等革命老区作为多省交界地区、生态敏感地区和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与全国平均水平和所在省区平均水平比较还有不小差距,经济社会发展仍然相对落后。2018年,江西、广东两省苏区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9.42%、44.95%。多数老区交通相对不便,跨区域大通道建设仍有待加强,铁路基础设施还较为薄弱,铁路网密度和人均铁路网密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今年,脱贫攻坚已进入到最后冲刺阶段,我们必须饮水思源,更加坚定对老区和老区人民“高看一眼、厚爱三分”的使命担当,梳理排查、抓紧工作,支持革命老区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老区苏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一个都不掉队。

三、推动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是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完善区域经济布局的重要一环

2020年后,革命老区将与全国一样,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革命老区大多远离中心城市和城市群,但是资源禀赋优越,随着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未来开放合作发展空间广阔,是新时代完善区域经济布局的重要一环。让老区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必然要求,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务实举措,也将为全国其他贫困地区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作示范,为推动特殊类型地区高质量发展作标杆。我们要深刻领会、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重要论述,发挥比较优势,加快推动革命老区实现高质量发展。

四、推动革命老区振兴发展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继续加大对革命老区的支持,形成促进革命老区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13]2019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指出,井冈山精神和苏区精神,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铸就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革命精神。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是党的初心,也是党的恒心,无论走得多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当初为什么出发。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强调,我们绝不能忘记革命先烈,绝不能忘记老区人民,要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要做好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的工作,保障好老区群众生活。我们必须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加快老区苏区振兴发展,让老区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是践行党的初心和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必然要求,是始终保持奋斗精神和革命精神,增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本领的必然要求。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在各民族中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大限度团结依靠各族群众,使每个民族、每个公民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共享祖国繁荣发展的成果。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2017年10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正式写入党章,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遵循。

一、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由各民族共同铸就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一部中华民族史就是一部各民族团结凝聚、共同奋进的历史。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秦汉雄风、大唐气象、康乾盛世,都是各民族共同铸就的历史。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各族先民胼手胝足、披荆斩棘,共同开发了祖国的锦绣河山,今天富饶辽阔的国土,是各族先民留给我们的神圣故土,也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美丽家园。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国各民族创作了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伟大作品,建设了万里长城、都江堰、大运河、故宫、布达拉宫、坎儿井等伟大工程,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各族文化交相辉映,中华文化历久弥新。中华民族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在历史长河中,各族人民血流到了一起、心聚在了一起,共同熔铸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是各族人民共同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已深深融进了各族人民的血液和灵魂,成为推动中国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

二、中华民族崭新面貌由各民族共同缔造

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民族问题具体实际相结合,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确立了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把民族平等作为立国的根本原则之一,把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作为各民族最高利益,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新中国,在历史上第一次真正获得了平等的政治权利、共同当家做了主人,终结了旧中国民族压迫、纷争的痛苦历史,开辟了发展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的新纪元。新中国成立以来,各民族在分布上交错杂居、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少数民族群众生活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获得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进步,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的面貌、民族地区的面貌、民族关系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巨变。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这是新时代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生动写照,也开辟了一条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光明大道。

三、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

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各个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的关系。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一体包含多元,多元组成一体,一体离不开多元,多元也离不开一体,这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一笔重要财富,也是我们国家的重要优势。当前,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高举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新时代新征程,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坚定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最大限度团结依靠各族人民,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边境地区发展,提出治国必治边。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快边疆发展,确保边疆巩固、边境安全。习近平总书记先后给西藏隆子县玉麦乡守边牧民和云南贡山独龙族群众回信,指出希望他们继续传承爱国守边的精神,做神圣国土的守护者、幸福家园的建设者。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促进边疆巩固和边境地区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促进边境地区高质量发展有利于提高边民生产生活水平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新疆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全面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把南疆贫困地区作为脱贫攻坚主战场,要实施好农村安居和游牧民定居工作,要加强水、电、路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快推动边境地区发展,改善边境地区基本公共服务,确保边境居民安心生产生活。我国是世界上陆地边界最长、邻国最多的国家之一,陆地边境线总长约2.2万公里,涉及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广西、云南、西藏、甘肃、新疆9省(区),与俄罗斯、蒙古、印度、缅甸、越南等14国接壤。推进边境地区高质量发展,加强对边境地区脱贫攻坚的支持力度,提高边境贫困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水平,有利于加快边境地区脱贫奔小康步伐,改善一线边民生产生活条件,实现边民生活富裕,确保边民生活更好,增强他们戍边守疆的责任感和自信心。

二、促进边境地区高质量发展有利于深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强调,加强边疆治理,推进兴边富民。受地理、历史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上还相对滞后,基础设施比较薄弱,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开发开放层次较低,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城市集聚辐射能力不强。边境地区已成为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短板,与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与此同时,也要看到,边境地区拥有丰富的矿产和农牧业资源、壮丽的自然景观、灿烂的民族文化、独特的开放区位优势,蕴含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推进边境地区高质量发展,有利于发挥边境地区比较优势,加快形成新的发展动能,打造内引外联的新增长带,构筑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三、促进边境地区高质量发展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给西藏隆子县玉麦乡牧民卓嘎、央宗姐妹回信时指出,有国才能有家,没有国境的安宁,就没有万家的平安。我国陆地边境线的86.4%在少数民族地区,107个边境县有民族自治区域,边境地区常住少数民族人口占边境总人口的近一半。推进边境地区高质量发展,有利于把边境地区打造成为践行新时代党的民族政策的先行区,促进民族团结、共同进步。

四、促进边境地区高质量发展有利于打造“一带一路”建设前沿窗口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发挥国家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作用,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和生产力空间布局,走集中集聚集约发展的路子,形成有竞争力的增长极。边境地区远离国内中心市场和主要消费群体,是信息、技术、人才、资金等经济要素流动的末梢。但与此同时,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大力推进,边境地区成为连接内外的重要节点,已经从对外开放的“大后方”转变为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最前沿”。推进边境地区高质量发展,有利于充分发挥边境地区拥有的国家级口岸、沿边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边境旅游试验区等开发开放平台作用,在更大范围内促进资源和要素流动,激发边境地区发展活力和动力,打造“一带一路”建设前沿窗口。

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并回答学生们提出的问题时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旗帜鲜明地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立足我国国情,把握未来趋势,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实质,强调人只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才能更好地让自然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服务。深刻阐释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为加快推动绿色发展提供了方法论指导和路径化对策。

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要求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14]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古今中外,这方面的事例众多。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深刻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而成为不毛之地。我国自然环境脆弱、生态承载力低、环境容量不足,历史上黄土高原、渭河流域、太行山脉由于毁林开荒、滥砍乱伐,生态环境一度遭到严重破坏。这些问题产生的实质就是向自然生态系统的过度索取导致人与自然关系严重失衡,使得绿水青山品质严重下降,甚至变成穷山恶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用质朴的语言阐明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指出了破坏生态环境需要付出的巨大代价,是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推动生态退化地区做好生态保护工作的根本遵循。

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要求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之间关系认识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不考虑或者很少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一味索取资源;第二阶段是既要金山银山,但也要保住绿水青山,这时候经济发展和资源匮乏、环境恶化之间的矛盾开始凸显出来;第三阶段是认识到绿水青山可以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三个阶段认识的发展,反映了发展理念的重大变化,实现了从经济优先,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并重,再到生态优先的变化。环顾世界,许多国家,包括一些发达国家,都经历了“先污染后治理”的过程,在发展中把生态环境破坏了,搞了一堆没有价值甚至是破坏性的东西,再补回去,成本比当初创造的财富还要多。能源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不强,是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发达国家一两百年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几十年的快速发展中集中显现,呈现明显的结构型、压缩型、复合型特点,老的环境问题尚未解决,新的环境问题接踵而至。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写入党章,就是要求探索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要求绝不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要求在保护绿水青山的基础上实现金山银山,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发展道路。

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要求统筹推进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既不可割裂,又不能相互替代。一方面,不能拿绿水青山换金山银山,不顾生态环境的代价走粗放式发展的道路,一味索取资源、破坏环境,最终得不偿失,既破坏了生态环境,又丧失了发展的机会;另一方面,不能只计当前得失,缺乏长远眼光,对保住绿水青山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没有认识到只有保住绿水青山,才能够换来金山银山,才是实现当地长远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2005年8月,习近平同志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发表短论《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明确提出,如果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优势,那么绿水青山也就变成了金山银山。我国生态保护重点地区大部分是经济发展落后地区,产业结构不合理,城镇化率低,贫困和生态环境问题交织。解决这类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不是简单地停止发展,而是要结合区域自身生态功能定位,因地制宜加快发展特色生态产业,调整产业结构,努力将生态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实现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做好生态退化地区振兴发展工作,就是要深刻认识和把握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关系,在全面保护生态治理环境、提升绿水青山品质基础上,既要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又要通过经济发展使水更绿、山更青,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

我国是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的国家。做好灾区恢复重建工作,直接关系灾区群众的生产生活和切身利益,关系受灾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体现党治国理政的能力和水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指示,强调要在国家层面研究出台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指导性政策法规,探索出一条中央统筹指导、地方作为主体、灾区群众广泛参与恢复重建的新路子。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开启了我国重大自然灾害恢复重建由中央直接安排部署向地方负责制转变的新探索,充分激发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做好灾后重建的根本遵循。

一、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要准确把握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重大自然灾害的发生,给灾区人民群众造成重大人员和财产损失。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我们国家有社会主义制度决策高效、组织有力、集中力量办大事、办急事、办难事的巨大优越性,这些政治和制度优势,是战胜自然灾害和一切艰难险阻的重要保障。芦山、鲁甸灾后恢复重建的实践证明,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统筹指导下,落实省委、省政府对灾后恢复重建的主体责任,由受灾市、县(区)两级地方政府负责组织实施,是能够确保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成效的。从我国国情出发,根据灾害等级、规模和范围,合理界定中央与地方的职责,做到权责统一、投入与责任匹配,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中央支持、地方为主的重建机制,是科学有序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重要制度保障。

二、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要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两种力量

从长期建设和国际比较的角度来看,市场和民间力量的有序引入,有利于推动灾后恢复重建形成基于市场自发运行的内生机制。制定合适的原则和措施,将灾后恢复重建中的政府和市场两种力量充分融合和发挥,是推动灾区恢复重建的重要遵循。在重建初期,政府资金是灾后重建资金的重要供给主体,要依靠中央统筹、地方负责的机制,支持灾区尽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同时,要充分认识到灾后恢复重建是一个系统工程,积极引入民间和市场力量,探索创建多元投入、共建共治的模式,将政府与市场各类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加快灾后恢复重建进度,确保灾后恢复重建的质量和效益。

三、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要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的关系

特别重大自然灾害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中,从规划编制到规划实施都会面临当前救灾和长远发展的问题。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民生设施重建摆在灾后恢复重建的首要位置,把事关群众利益的事情落到实处,第一时间推进城乡住房和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以最快速度恢复灾区生活秩序、以最大限度集中资源建设民生项目、以最大力度改善灾区生活条件。在此基础上,切实将灾后恢复重建与转变当地发展方式、优化区域经济布局、改善发展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在重建的同时积极调整和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大力提升基础设施保障能力,科学有序地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有利于推动灾区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加快实现灾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摆在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一重要部署的第一位。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必然选择,是应对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矛盾和困难的有效良策,也是老工业地区和资源型地区振兴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吉林代表团审议时指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发展,不能再唱“工业一柱擎天,结构单一”的“二人转”,要做好“加减乘除”。既要做好投资拉动扩大总量的“加法”,更要做好淘汰落后产能的“减法”、创新驱动的“乘法”、简政放权提高市场效率的“除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资源枯竭型城市在转型发展中首先要解决好民生问题、保障好困难群众生活。[15]实现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形成产业多元支撑的结构格局,是需要深入思考和突破的重大课题。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论述为老工业地区和资源型地区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转型升级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优化产业结构是老工业地区振兴发展的主攻方向

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做好老工业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的“减法”。老工业基地传统产业优势日趋减弱,新兴产业竞争力尚未形成,服务业发展仍然滞后,结构性问题仍是制约振兴发展的主要因素。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提升制造业竞争力为着力点,下决心化解过剩产能特别是淘汰落后产能,坚决杜绝低水平重复建设,整合生产要素,提高产业集中度,有利于更好地为优质企业腾退出发展空间。改造升级“老字号”,巩固壮大传统优势产业,用信息化、绿色化、服务化改造传统产业,培育创新商业模式,有利于化旧存量为新增量,促进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深度开发“原字号”,推动传统优势产业链条向下游延伸,有利于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攻坚战。培育壮大“新字号”,发展新产业新产品,有利于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制造业并驾齐驱、现代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相互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做好老工业城市创新驱动发展的“乘法”。老工业城市老工业企业多,普遍存在工艺技术水平落后、研发能力弱、产品档次低、经济效益差等问题。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倒逼老工业城市以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加强创新体系、创新平台、创新能力建设,集聚创新人才,发挥科研院所和高校科技创新基础作用,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加快集成创新综合体、企业技术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促进技术同市场融合,创新同产业对接,推动科技成果加快向生产力转化,有利于创造良好的创新政策环境,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

二、拓展城市功能是老工业地区振兴发展的有力支撑

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做好老工业城市优化发展环境的“除法”。受历史和现实因素制约,老工业城市普遍存在体制机制不活、资源配置效率偏低、要素集聚能力较差等问题。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发政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更大力度优化营商环境,有利于进一步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更好地从放活市场中找办法、找台阶、找出路;推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企业治理模式和经营机制,真正确立企业市场主体地位,有利于进一步增强企业的内在活力、市场竞争力、发展引领力;不断改善民营企业经营环境,打破限制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有利于鼓励民营企业加快成长为推动老工业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

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做好老工业城市保民生补短板的“加法”。老工业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相对薄弱,居民收入水平偏低,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布局不合理,居住条件较差,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为切入点,积极扩大弥补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短板、支持创造新供给和满足新需求的有效投资,有利于培育一批既影响当前、又引领长远,既有利发展、又关乎民生的优质投资项目。在保障基本公共服务有效供给基础上,引导满足群众对居家服务、养老服务、健康服务、文体服务、休闲服务等方面社会需求,支持相关服务行业加快发展,有利于培育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有效对接、相得益彰。

三、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是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的首要任务

历史遗留问题是制约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的首要问题。历史上,资源型地区多因矿而兴、因矿设城,发展初期政府职能与企业职能混同,企业办社会现象比较普遍,特别是在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旧有发展模式和“先生产、后生活”的思想影响下,资源型地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民生需求,并付出了高昂的发展成本,大量居民生活在破旧的棚户区中,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公共服务缺失,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尤其是在采煤集中的地区,由于长时间大规模无序开采,造成了地表沉陷,出现了大面积的采煤沉陷区。部分矿区位置偏远,对外交通联系不便,大量的独立工矿区成为远离城区的“飞地”,当地群众就医、上学等日常生活需要难以得到满足。由于资源开采引发的地质灾害不断发生,当地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巨大威胁,严重影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突出的历史遗留问题,严重制约了资源型地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资源型地区化解历史遗留问题的有效举措。一是能够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通过加强公路、铁路、物流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强化资源型地区基础体系支撑,全面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进一步发挥基础设施对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二是能够加快补齐公共服务短板。通过加快补齐科技人才、教育医疗等突出短板,进一步完善科技、教育、医疗等城市功能,促进资源型城市实现由功能型城市向复合型城市转变,更好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教育、医疗等问题,更好地满足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要,充分调动和保护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三是能够加快补齐生态环境短板。通过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行绿色生产、绿色生活方式,加快解决生态破坏、环境污染问题,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

四、发展接续替代产业是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的动力源泉

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是推进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长期以来,资源型地区经济发展主要依赖资源型产业。随着资源储量衰减、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和生态环境保护要求愈发严格,不少资源型地区面临着经济增速放缓、产业支撑下降、转型发展滞后等问题。相较全国其他地方,资源型地区受计划经济模式的持续影响程度更深、范围更广,普遍存在国有企业比重高,干部职工市场经济观念淡薄,民营企业活力不强、竞争力偏弱等问题。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资源型地区优化产业结构的现实选择。一是加快推进去产能能够有效释放发展空间。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宝贵的资源要素从产能相对过剩、增长空间有限的产业和“僵尸企业”中释放出来,优化产业结构,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有效供给能力,创造新的生产力,重铸发展新优势,实现经济转型。二是加快推进降成本能够有效激发市场活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综合施策降低各类交易成本特别是制度性交易成本,深化“放管服”改革,有效厘清市场与政府的边界,提高资源型地区政府服务水平,科学配置行政资源和市场要素,营造包容、审慎监管的营商环境,提高供给效率,扩大优质增量供给,释放市场活力。三是加快推进发展动能转换能够有效增强内生动力。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投入支持力度,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推动形成新的发展动能,实现发展方式转变、增长动力转换,不断提升经济转型发展的质量,有力支持资源型地区可持续发展。


[1]《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强调 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 中国人民生活一定会一年更比一年好》,《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6日。

[2]《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7月2日。

[3]《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更好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人民日报》2017年2月23日。

[4]《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强调 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 中国人民生活一定会一年更比一年好》,《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6日。

[5]《习近平在江苏调研时强调 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人民日报》2014年12月15日。

[6]《习近平春节前夕赴内蒙古调研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人民日报》2014年1月30日。

[7]《习近平在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强调 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 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人民日报》2015年6月20日。

[8]《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更好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人民日报》2017年2月23日。

[9]《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更好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人民日报》2017年2月23日。

[10]《习近平在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上强调 提高脱贫质量聚焦深贫地区 扎扎实实把脱贫攻坚战推向前进》,《人民日报》2018年2月15日。

[11]《习近平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 强化支撑体系加大政策倾斜 聚焦精准发力攻克坚中之坚》,《人民日报》2017年6月25日。

[12]《习近平在中央党校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强调 领导干部要读点历史》,《人民日报》2011年9月2日。

[13]《习近平在山东考察时强调 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汇聚起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正能量》,《人民日报》2013年11月29日。

[14]《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聚焦发力贯彻五中全会精神 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日报》2016年1月19日。

[15]《习近平在东北三省考察并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时强调 解放思想锐意进取深化改革破解矛盾 以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推进东北振兴》,《人民日报》2018年9月29日。

三、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要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的关系

特别重大自然灾害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中,从规划编制到规划实施都会面临当前救灾和长远发展的问题。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民生设施重建摆在灾后恢复重建的首要位置,把事关群众利益的事情落到实处,第一时间推进城乡住房和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以最快速度恢复灾区生活秩序、以最大限度集中资源建设民生项目、以最大力度改善灾区生活条件。在此基础上,切实将灾后恢复重建与转变当地发展方式、优化区域经济布局、改善发展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在重建的同时积极调整和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大力提升基础设施保障能力,科学有序地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有利于推动灾区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加快实现灾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摆在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一重要部署的第一位。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必然选择,是应对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矛盾和困难的有效良策,也是老工业地区和资源型地区振兴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吉林代表团审议时指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发展,不能再唱“工业一柱擎天,结构单一”的“二人转”,要做好“加减乘除”。既要做好投资拉动扩大总量的“加法”,更要做好淘汰落后产能的“减法”、创新驱动的“乘法”、简政放权提高市场效率的“除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资源枯竭型城市在转型发展中首先要解决好民生问题、保障好困难群众生活。[15]实现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形成产业多元支撑的结构格局,是需要深入思考和突破的重大课题。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论述为老工业地区和资源型地区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转型升级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优化产业结构是老工业地区振兴发展的主攻方向

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做好老工业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的“减法”。老工业基地传统产业优势日趋减弱,新兴产业竞争力尚未形成,服务业发展仍然滞后,结构性问题仍是制约振兴发展的主要因素。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提升制造业竞争力为着力点,下决心化解过剩产能特别是淘汰落后产能,坚决杜绝低水平重复建设,整合生产要素,提高产业集中度,有利于更好地为优质企业腾退出发展空间。改造升级“老字号”,巩固壮大传统优势产业,用信息化、绿色化、服务化改造传统产业,培育创新商业模式,有利于化旧存量为新增量,促进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深度开发“原字号”,推动传统优势产业链条向下游延伸,有利于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攻坚战。培育壮大“新字号”,发展新产业新产品,有利于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制造业并驾齐驱、现代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相互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做好老工业城市创新驱动发展的“乘法”。老工业城市老工业企业多,普遍存在工艺技术水平落后、研发能力弱、产品档次低、经济效益差等问题。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倒逼老工业城市以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加强创新体系、创新平台、创新能力建设,集聚创新人才,发挥科研院所和高校科技创新基础作用,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加快集成创新综合体、企业技术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促进技术同市场融合,创新同产业对接,推动科技成果加快向生产力转化,有利于创造良好的创新政策环境,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