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博库网首页 > 电子书专题 > 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 > 第5章

第一章 充分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色循环低碳发展重要论述的重大意义 第一节 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节 是党领导人民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理论创新和实

第一章 充分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色循环低碳发展重要论述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提供了强大思想指引和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以深邃的视野纵观中华五千年文明历史,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经典论述,总结人类社会发展经验,反思传统工业文明弊端,阐明了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紧扣我国资源环境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特征,准确把握新时代我国人与自然关系的新形势新矛盾新特征,科学作出了重大形势判断;着眼民生福祉和民族未来,全面部署了方向性、全局性、根本性的目标任务,清晰描绘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以广阔的胸怀思考全人类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

一、凝聚了全党共识和人民意志

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牢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围绕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提供了强大思想指引和根本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既是对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人民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伟大实践的总结,更是习近平同志几十年来从河北到福建、从浙江到上海、从地方到中央每一个工作岗位上的深入思考和科学实践的总结。20世纪六七十年代,习近平同志在陕北梁家河插队任村党支部书记时,面对贫瘠的黄土地和恶劣的生态环境,带领群众改善生态,发展生产,利用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建成了陕西第一口沼气池;在河北正定任县委书记时,要求宁肯不要钱,也不要污染,严格防止污染搬家、污染下乡;在福建宁德任地委书记时,提出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明确了农业绿色发展的思路;担任福建省省长期间,极具前瞻性地提出了建设生态省的战略构想,强调任何形式的开发利用,都要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进行;担任浙江省委书记期间,推动实施“八八战略”,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担任上海市委书记期间,要求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把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放在各项工作的重要位置,下大力气解决一些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突出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总结人类文明发展规律,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中国绿色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中一位,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其中一条基本方略,在新发展理念中绿色发展是其中一大理念,在三大攻坚战中污染防治是其中一大攻坚战。这“四个一”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把握,体现了党中央对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部署和要求。党的十九大把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写入党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宪法,进一步提升了生态文明建设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地位,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已成为全党共识。

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特征。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严格实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指挥、亲自推动下,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查、目标考核、责任追究等一批重大制度建立完善,违背绿色发展理念、破坏生态环境的一批违法违规行为被严肃查处,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得到充分体现,为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强保障。

二、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是什么?是食品安不安全、暖气热不热、雾霾能不能少一点、河湖能不能清一点”[1]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顺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新期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生态环境保护就是为民造福的百年大计”[2]“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3]“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4]等重要论断,深刻阐述了生态环境与民生福祉的关系,丰富并拓展了党对民生内涵的认识,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以人民为中心的博大情怀。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要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民生工作,根据我国不同发展阶段主要矛盾特点,把满足物质和精神层面的不同需求作为保障民生重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生态环境问题,各类环境污染高发频发,一段时间内成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由过去的“盼温饱”变为现在的“盼环保”,由过去的“求生存”变为现在的“求生态”,热切期盼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要打赢蓝天保卫战,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还给老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全面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让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打造美丽乡村,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让群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让自然生态美景永驻人间。

三、夯实了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要根基

回顾人类历史,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历史地看,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5]。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生态环境变化直接影响文明兴衰演替。无数曾经发达的文明兴于生态,也衰于生态。古埃及文明发源于尼罗河下游地区,古印度文明主要发源于恒河流域,古巴比伦文明主要发源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地区,这些都曾是森林茂密、水草丰盛的地方,却都因为大量砍伐森林和侵占湿地,沃野变荒漠后衰落或转移。我国古代一些地区也有过惨痛教训,曾经灿烂一时的古楼兰、古大夏文明也已经随着生态衰竭变为黄沙漫天的遗迹,永沉大漠。唐代中叶以来,我国经济中心逐步向东向南转移,很大程度上同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变迁有关。河西走廊、黄土高原都曾经水丰草茂,由于自然变迁加之毁林开荒、乱砍滥伐,致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加剧了经济衰落。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6]。要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为可持续发展留出空间,为子孙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家园,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留下根基。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国生态环境矛盾有一个历史积累过程,不是一天变坏的,但不能在我们手里变得越来越坏,共产党人应该有这样的胸怀和意志[7]。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从腾格里沙漠污染治理到秦岭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整治,从弘扬塞罕坝精神到发扬右玉精神,从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无不饱含着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族、对未来的深邃思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抓好的这些事,都是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确保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全局之计、长远之计,都是真正的“国之大者”,体现了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真正对历史负责、对民族负责。

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经典论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8]。这与马克思主义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经典理论一脉相承。马克思主义对人与自然关系十分关注,马克思指出,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9]。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曾写到,人类依靠空气、阳光、土壤、水流等自然因素来获取食物。自然先于人类而存在,在人类产生以前已经有了亿万年的演化史,人类只是一个后来的加入者[10]。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深刻剖析了人与自然矛盾的根源在于劳动实践,提出了正确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实行变革的思想。恩格斯指出,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一样,决不是像站在自然界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11]。恩格斯还指出,我们这个世界面临着两大变革,即实现人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同本身的和解[12]。但是,囿于时代的局限,这些论述还没有将人与自然的实践活动上升到与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并驾齐驱的生态文明的高度。

习近平总书记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进一步指出,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13]。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继承了人与自然互动作用关系的论述,发展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揭示了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本质,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价值观念,明确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方针,强调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人类必须遵循自然规律,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以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经典论述、自然辩证法作为其深厚的哲学理论基础,并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系统全面地提升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丰富和发展了对人类发展规律的认识,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在当代中国、21世纪世界的最新理论成果。

二、继承和弘扬了中国古典生态智慧

中华民族有着5 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文化,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在繁衍生息中孕育了丰富的生态文化和朴素思想。比如,《老子》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孟子》中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荀子》中说:“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朱子家训》中说:“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习近平总书记时常引用这些先贤哲人的思想智慧、治家格言,提醒我们要把天地人统一起来,把自然生态同人类文明联系起来,按照大自然规律活动,取之有时,用之有度。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设了许多值得珍视的制度,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长期延续、不断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内涵丰富、各具特色的制度为国家治理提供了保障。比如,设立专门掌管山林川泽的机构、制定政策法令加以管理保护的虞衡制度,自周朝以来一直延续到清代,对于保护森林资源发挥了积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对我国古代自然生态保护制度的研究和吸收,反复强调要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要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尽快把生态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建立起来,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体现了对中国传统生态观和生态保护制度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吸收了中华民族“道法自然”等古典生态智慧,蕴含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基因,既深刻理解吸收先人对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认识,又更具有系统性、现实性、指导性和操作性,在揭示人与自然关系本质、解决矛盾问题等方面,实现了更高层次的扬弃,让“天人合一”的中国智慧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

三、凝练和升华了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理论实践探索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作出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引领我们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化,从当年的“两个文明”到“三位一体”“四位一体”再到“五位一体”,推动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发生深刻转变。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一直存在着人口众多与环境压力、生态系统脆弱的矛盾。新中国成立之初,党和国家就提出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理念,要求“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既要开发利用资源,又要注重生态环境建设,要协调好、处理好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之间的关系。20世纪70年代,随着我国环境污染问题显现,逐步认识并提出“同资本主义国家一样,社会主义中国也有环境污染问题”。1973年,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制定了“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32字方针。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1983年,国务院将环境保护确立为基本国策;1994年,我国在全世界率先发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系统论述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生态环境间的关系;党的十五大将“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实施的重大战略;党的十六大将“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强调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目标。从提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到落实科学发展观,再到建设“两型”社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实现了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在探索解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中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问题过程中应运而生,既全面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实践,又紧扣我国资源环境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特征,作出了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重大战略抉择,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理论总结。

一、指明了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14]。要坚持和贯彻新发展理念,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增长模式,坚决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做法,把经济活动、人的行为限制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限度内,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

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我国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是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基础上形成的,也是在深刻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基础上形成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绿色发展首先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特别是不能把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割裂开来,更不能对立起来,要更加清晰地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蕴含的潜在需求,以及这些需求可能激发出来的供给、形成的新的增长点,更加深入地研究绿水青山转化成金山银山的路径方法。

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场全方位变革,目的是改变传统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排放”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使资源、环境、生产、消费等要素相匹配相适应,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关键就是要处理好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关系,这不仅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原则。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离开保护谈发展是竭泽而渔,离开发展谈保护是缘木求鱼,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二、指出了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是发展方式的重大转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资源环境约束看,过去,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空间相对较大,可以放开手脚大开发、快发展。现在,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难以承载高消耗、粗放型的发展了[15]。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时期,资源禀赋不足、发展方式粗放、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对经济发展的制约日益凸显,传统的规模速度型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大力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发展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加快建立循环型工业、农业、服务业体系,引领形成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推进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这对于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从根本上缓解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是当今时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最有前途的发展领域,我国在这方面的潜力相当大,可以形成很多新的经济增长点[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的重要领域。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的制造业基地,巨大的传统产业绿色升级改造需求和绿色消费需求,必将催生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绿色市场,无论是发展低能耗、低排放的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还是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等绿色产业,都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近年来,绿色产业在孕育新技术、催生新业态、创造新供给、形成新需求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必须抓住历史机遇,培育更多绿色市场主体,完善绿色政策体系,构建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形成更多绿色增长极。

三、明确了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路线图时间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17]。这一重大论断,指明了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所处的历史方位,也为明确下一步工作目标和方向奠定了基础。关键期的判断,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角度出发,辩证看待我们的工作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形势,综合分析挑战压力矛盾,对我们当前所处的历史阶段作出了科学定位,坚定了负重前行、迎难而上的信念信心。攻坚期的判断,有针对性地指出了我国生态环境形势仍不容乐观,污染排放量依然处于高位,资源化利用水平依然偏低等突出问题,强调要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窗口期的判断,在全面总结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积累的坚实基础上,指明了不欠新账多还旧账,争取早日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努力方向,让子孙后代既能享有丰富的物质财富,又能遥望星空、看见青山、闻到花香。

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作出了战略部署,明确了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两步走”的战略安排,把美丽中国写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目标,提出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整体目标。对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两步走”目标,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路线图时间表也已基本勾勒。

从2020年到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这一阶段,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基本建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和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经济体系基本建立,生态文明制度更加健全。绿色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基本形成,能源、水等资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大气、水、土壤等环境状况明显改观,生产空间安全高效、生活空间舒适宜居、生态空间山青水碧的国土开发格局形成,森林、河湖、湿地、草原、海洋等自然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明显改善,生态安全屏障体系基本建立。

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生态文明全面提升,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阶段,我国将拥有高度的生态文明,天蓝、地绿、水清的优美生态环境成为普遍常态,生态系统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形成具有强大竞争力的绿色经济体系,绿色生活成为全社会自觉行动,开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境界,建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模式。

一、充分汲取了西方国家工业化进程中的经验教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解决好工业文明带来的矛盾,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实现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18]。从历史上看,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以来,科技水平大幅提高,传统工业化迅猛发展,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加速了对自然资源的攫取,带来了沉重的资源环境代价。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一些西方国家相继发生多起环境公害事件,损失巨大,震惊世界,人们把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伦敦烟雾事件以及日本的水俣病事件、四日市哮喘病事件、爱知米糠油事件、富山骨痛病事件并称为“20世纪世界八大环境公害事件”。先行工业化国家普遍经历了曲折道路,多数发达国家从遭受严重污染到开始痛下决心治理,再到治理初见成效,通常需要几十年乃至更长时间。

不断爆发的资源环境问题,逐渐引发了人们对传统发展模式的反思,人类不得不重新审视和反思传统的发展路径,努力寻求一条既能保证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又能维护生态良性循环的全新发展道路。1962年出版的《寂静的春天》和1972年发表的《增长的极限》是体现环保运动的重要代表作。随后的几十年间,联合国先后召开了5次世界性环境与发展大会。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世界各国开始共同研究解决环境问题。1992年联合国召开环境与发展大会,可持续发展成为共识,第一次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问题结合起来统筹研究加以解决。2002年,世界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提出,经济增长、社会进步、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必须同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相协调。201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发起可持续发展目标大讨论,提出绿色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2015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通过《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出了17项169个可持续发展目标。

改革开放以来,发达国家一二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并逐步解决的资源环境问题在我国快速发展的四十多年时间里集中显现,问题矛盾复杂叠加。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力不强的基本国情,更加决定了我国不能走高投入、高消费的美欧发展老路,必须把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资源得到高效循环利用、生态环境受到严格保护的基础上。

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工业化进程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也产生了难以弥补的生态创伤。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发展方式走到了尽头,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昭示着未来。我们决不能走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是要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协同推进,发展与保护双赢的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和最小的环境代价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二、广泛汇聚了全球绿色发展的理念共识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关注绿色发展国际新动向,在出席重要国际会议及与有关国家首脑会晤中,倡导全球践行绿色发展理念。2017年1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演讲时指出,我们要倡导绿色、循环、低碳、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平衡推进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19]。2017年5月,习近平主席在出席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发表主旨演讲时强调,要抓住新一轮能源结构调整和能源技术变革趋势,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实现绿色低碳发展[20]

当前,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技术成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要结合点,在世界科技变革和产业调整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了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许多国家实施绿色新政,把发展绿色经济作为新的增长引擎,对现有产业进行改造。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启动了“全球绿色新政及绿色经济计划”,倡导各国政府建立低能耗、环境友好、可持续的“绿色经济”增长模式。美国推出绿色经济复兴计划,大力投资绿色能源和基础设施,建立了比较先进的绿色金融体系。日本通过了《21世纪环境立国战略》《绿色经济与社会变革》等政策法案。韩国出台了《低碳绿色增长战略》《低碳绿色增长基本法》,定期制定国家绿色增长计划,并在农业、工业、服务业、能源、建筑业等各领域出台了配套法律规章或实施计划。2019年以来,欧盟陆续发布了《欧洲绿色协议》《循环经济行动计划》《欧洲气候法(草案)》等,以“2050年实现碳中和”为战略目标,致力于2050年实现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脱钩,促进经济向可持续发展转型。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推动凝聚全球绿色发展的理念共识,引导世界各国在绿色发展领域聚同化异、相向而行。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气候变化是全球性挑战,任何一国都无法置身事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造成气候变化的历史责任不同,发展需求和能力也存在差异。就像一场赛车一样,有的车已经跑了很远,有的车刚刚出发,这个时候用统一尺度来限制车速是不适当的,也是不公平的[21]。这些论述形象地指明了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公平、各自能力等重要原则,也旗帜鲜明地指出了各国绿色发展合作的前提基础。

三、积极贡献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

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指出,建设绿色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22]。人类是命运共同体,地球是人类的共同生命家园,大气、海洋、河流都是循环相通的,一个国家的生态问题不仅对本国有影响,对周边国家甚至全球生态都有影响。国际社会应该携手同行,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近年来,从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到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从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到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从上合组织元首峰会到“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习近平主席多次阐述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主张加快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呼吁世界各国共同呵护好地球家园,共建清洁美丽世界,同筑生态文明之基,同走绿色发展之路,在国际社会引起了热烈反响和广泛共鸣。我国积极参与协商解决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推动《巴黎协定》签署实施,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开展南南合作,为维护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在全球环境治理体系中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中发出中国声音、发挥中国作用,树立起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人类200多年的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工业化的国家不超过30个、人口不超过10亿。在我们这个13亿多人口的最大发展中国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其影响将是世界性的[23]。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不仅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有指导意义,对于解决全球生态环境问题也具有重大意义,为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中国智慧、贡献了中国方案。放眼全球,揭示生态文明之本质、丰富其内涵,把其作为执政理念、国家战略、发展目标,并在全社会加以推行,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创举,也是对人类文明的又一次重大贡献,赢得了全世界的广泛赞许。2013年,联合国通过了推广中国生态文明理念的决定草案;2016年,联合国发布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国生态文明战略与行动》报告。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我国已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1]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上的讲话(2016年12月21日),《人民日报》2016年12月22日。

[2]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2020年5月22日),《人民日报》2020年5月23日。

[3]在海南考察时的讲话(2013年4月8—10日),《人民日报》2013年4月11日。

[4]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西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2015年3月6日),《人民日报》2015年3月7日。

[5]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3年5月24日),《人民日报》2013年5月25日。

[6]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3年5月24日),《人民日报》2013年5月25日。

[7]《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上的讲话》(2014年3月14日),《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8页。

[8]在陕西考察时的讲话(2020年4月20-23日),《人民日报》2020年4月24日。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3]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3年5月24日),《人民日报》2013年5月25日。

[14]在山西考察工作时的讲话(2017年6月21-23日),《人民日报》2017年6月24日。

[15]《经济工作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2014年12月9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1月版。

[16]《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发展,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2015年10月29日),《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826页。

[17]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2018年5月19日),《人民日报》2018年5月20日。

[18]在出席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的讲话(2015年9月28日),《人民日报》2015年9月29日。

[19]《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2017年1月18日),《人民日报》2017年1月20日。

[20]《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在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2017年5月14日),人民出版社单行本。

[21]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的答问(2015年10月18日),《人民日报》2015年10月19日。

[22]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的讲话(2016年4月6日),《人民日报》2016年4月6日。

[23]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2018年5月19日),《人民日报》2018年5月20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