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博库网首页 > 电子书专题 >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 第5章

第一章 充分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城镇化重要论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 第一节 全面揭示新型城镇化的客观规律 第二节 深刻阐述新型城镇化的重大作用

第一章 充分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城镇化重要论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

党的十八大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2013年12月,改革开放后首次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鲜明指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科学判断我国城镇化所处阶段,全面擘画新型城镇化愿景蓝图。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首次系统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理念,开启了我国城镇化转型发展的新征程,为在新起点上推进新型城镇化指明了前进方向。2015年,第四次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明确了做好城市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对新时代城镇化发展作出重要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历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视察地方期间,多次对城镇化以及城乡融合发展问题作出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城镇化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确立了以促进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提高质量为导向的新型城镇化战略,立意高远、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全面回答了新型城镇化是什么、新型城镇化为了谁、新型城镇化怎么干等重大命题,是经济社会发展普遍规律与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实践相结合的生动范例,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具有重大理论意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出发,遵循规律,因势利导,使新型城镇化成为一个顺势而为、水到渠成的发展过程[1]。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深化对世界和中国城镇化规律的认识,作出系列重要论述,为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提供了科学视野和逻辑框架。

一、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党的十八大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2]159。工业革命以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史表明,一国要成功实现现代化,在工业化发展的同时,必须注重城镇化发展。当今中国,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是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彼此相辅相成。工业化处于主导地位,是发展的动力;农业现代化是重要基础,是发展的根基;信息化具有后发优势,为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城镇化是载体和平台,承载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空间,带动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融合作用。

二、城镇化是自然的历史过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镇化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是我国发展必然要遇到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3]160。从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趋势看,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发展,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在农业文明时代,城镇主要作为行政管理中心、军事要塞、市场交易中心等而存在,只有很小一部分人口能够生活在城镇。工业革命之后,机器大工业的发展对劳动力产生巨大需求,不断吸引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带动城镇规模迅速扩大。此后,城镇化与工业化相伴相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本动力。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大量农业劳动力向制造业和服务业部门转移,社会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社会物质财富快速积累,同时也显著提高了农村的人均产出水平,为农业农村发展开辟了空间。既然城镇化是自然历史过程和经济社会发展过程,新型城镇化的各项目标就不可能一蹴而就,新型城镇化实践就不能操之过急、盲目蛮干,只能稳扎稳打、坚持不懈推进。

三、城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在城镇化进程中,城市功能不断完善提升,吸引高端产业落地、各类人群定居,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同时,经济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将增加居民收入、扩大消费和投资,反过来促进城市发展。推进城镇化必须充分考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并与经济社会发展形成良性互动。一方面,不能超越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追求高城镇化率,更不能由政府大规模举债搞“造城运动”。另一方面,如果城镇化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将阻碍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镇就业和定居,抑制内需的增长和升级,抑制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加快发展。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应持续消除阻碍城镇化的体制机制弊端,不断提升城镇化水平,实现城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

四、城镇化受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制约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自然条件和环境承载能力千差万别,区域资源禀赋异质性强,国土空间开发利用面临适宜开发面积较少、保障粮食安全压力较大、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等挑战。城镇化受自然条件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制约,如果城市过度集中产业、过分拓展功能,就会占用过多农田和生态用地。如果生态空间和建设空间比例失调,环境容量就不可避免变少,污染就必然加重。当城镇化步入中后期,许多城市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始减弱,水土资源和能源不足、环境污染等问题凸显。如果任其发展下去,资源环境问题就会越来越突出,甚至酿成生态环境灾难。人类社会发展史告诉我们,城市规模要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通过人为强制、超越自然禀赋推动的社会进程,最终是要付出代价的。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要高度重视森林、湖泊、湿地等绿色生态空间保护,强化水资源管理,切实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不断改善环境质量,增强抵御和减缓自然灾害能力。

五、产业人口向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集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和人口向优势区域集中,形成以城市群为主要形态的增长动力源,进而带动经济总体效率提升,这是经济规律[4]。推进城镇化不仅增加城镇人口、促进社会分工、提高生产效率,而且显著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和设施服务规模效益,城镇逐渐成为生产要素汇集地和经济社会发展动力源,高密度的城镇区域进一步发展,形成城市、都市圈、城市群等多层次的空间形态。近年来,我国经济和人口向大城市及城市群集聚的趋势比较明显,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要按照客观经济规律,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增强创新发展动力,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

六、城镇化较快发展的中后期会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

从国内外一般规律看,城镇化进入较快发展中后期会有一些特点。比如,城镇化速度将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经历了一个起点低、速度快的发展过程。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城镇化速度也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城镇化发展方式由规模扩张转向以提升质量为主的转型发展新阶段。延续过去快速粗放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会带来产业升级缓慢、资源环境恶化、社会矛盾增多等诸多风险,可能落入“中等收入陷阱”,进而影响现代化进程。又比如,由于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水平、城市管理能力等不能适应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需求,各种“城市病”有可能集中暴发。纵观世界城市发展历程,不少国家在城市化过程中都出现过不同程度的城市病,有的甚至出现了严重社会危机。在城镇化快速发展中后期,应把工作重心转向提升城镇化质量,建立健全适应产业转型升级要求和居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城镇化体制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5]。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新型城镇化重大作用的认识,极大增添了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自信与自觉。

一、提升要素配置效率激发发展新动能

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所着力解决的人、地、钱等要素市场化改革问题,其核心是促进劳动力、土地、资本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优化配置,进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一)促进社会分工细化发挥人力资源新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1亿人在城镇落户意义重大,在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减少的情况下,对稳定劳动力供给和工资成本、培育现代产业工人队伍具有重要意义[6]。目前,我国全员劳动生产率远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水平,持续推进新型城镇化,既能够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从低生产率的农业部门转移到高生产率的非农部门,带动整体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又可以延长农民工在城市的劳动年龄时间、提升劳动参与率,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和分工细化,提高存量劳动力使用效率;还能够集中有效地为农业转移人口提供职业培训,确保随迁子女平等享有更好的教育,提升劳动力素质,稳定劳动力供给,培育形成现代产业工人队伍。

(二)促进土地资金等要素流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破除资源流动障碍,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促进各类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并向优势地区集中,提高资源配置效率[7]。推进新型城镇化将进一步提升单位面积建设用地综合承载能力和经济产出率,更好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通过构建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还将有利于加快盘活城乡存量建设用地,不断提高土地资源整体配置效率。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领域具有明显的规模经济效应,随着城市人口规模和密度的增加,新增人口所需增加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投入呈边际递减趋势。推动有意愿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集聚居住,有利于以更低成本提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高公共资金使用效率。

(三)促进创新要素集聚激发发展新动能

创新是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城市是各类要素资源和经济社会活动最集中的地方,是创新迸发、技术迭代、模式升级的“孵化器”。世界各国的创新高地基本都在城市地区,创新成果大多诞生于城市地区,我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全部在人口密集的城市。新型城镇化可以充分利用城市规模经济产生的专业化分工效应,降低交易成本,营造创新的制度环境、政策环境和文化氛围,为大量创新要素的高密度聚集和交流碰撞创造机会,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围绕需求结构变动开展创新创业的热情,形成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不竭动力。

二、扩大内需形成强大国内市场

2020年7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时强调,要以新型城镇化带动投资和消费需求。新型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会使更多农民通过转移就业提高收入,通过转为市民享受更好的公共服务,从而使城镇消费群体不断扩大、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消费潜力不断释放,也会带来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住宅建设等巨大投资需求,这将为经济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

(一)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释放居民消费潜力

城市比农村有更多的就业机会,有更好的公共服务供给,有更多的消费选择和消费机会。尽管目前已有两亿多农民进城就业,但由于他们在身份上无法转化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居民,在城市安家立业的障碍还很多,“候鸟迁徙”式的打工生活,使他们难以形成长期稳定的消费预期,其潜在的消费需求就不会转化为可拉动经济增长的现实需求。新型城镇化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定居,获得更好的就业和更高的收入,更好地享受城镇公共服务保障,有助于增加城镇消费人群并推进消费升级,进而充分释放庞大城镇人口的消费潜力。未来五年,在1.7亿外出农民工中,如能推动1亿人在城镇稳定居住或落户,将释放消费潜力近2万亿元;如再有6 000万新增农业转移人口进城工作生活,可以激发消费潜力近1.5万亿元[8]

(二)提高城市建设水平显著带动有效投资

随着城镇化的稳步推进,未来城镇人口和城市数量将进一步增长,承载这些新增人口,需要改造提升已有的交通、物流、市政等基础设施,还要新增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作保障,这些方面均蕴藏着巨大投资潜力。随着城市产业升级和居民需求的多元化,新一代移动通信、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在城市有广阔的应用市场,绿色能源、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等方面投资需求日益增多,成为政府和社会投资的重要增长点。

三、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现代化进程中,城的比重上升,乡的比重下降,是客观规律,但在我国拥有近14亿人口的国情下,不论工业化、城镇化进展到哪一步,农业都要发展,乡村都不会消亡,城乡将长期共生并存,这也是客观规律。要把乡村振兴战略这篇大文章做好,必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我们一开始就没有提城市化,而是提城镇化,目的就是促进城乡融合[9]

(一)促进要素下乡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健全多元投入保障机制,增加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人才、土地、资本等要素在城乡间双向流动[10]。大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有利于促进工商资本下乡,引入现代化生产和管理,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有利于促进科技下乡服务“三农”,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重要支撑;有利于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促进人才返乡入乡创业,全面推广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城市现代文明。

(二)在城乡间合理配置公共资源提高农村吸引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建立健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制机制,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社会事业向农村覆盖[11]。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机制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极大改善,农村公共服务短板得以持续弥补、质量显著提高。人们对农村“山青、水碧、天蓝”的生态环境日益向往,好的田园风光、清新的空气将成为农村宝贵的财富,农村的独特价值将得到进一步彰显。

(三)增加非农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城镇化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大量农民转移到城市从事非农产业,提高了工资性收入水平,拓展了农民增收渠道。同时,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数量不断减少,留在乡村的劳动者拥有更多生产资料,进而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提高了乡村经济综合效益和农民收入。随着城镇化的持续推进,城乡收入的巨大鸿沟也将不断缩小。

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按照客观经济规律调整完善区域政策体系,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12]

(一)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提高空间利用效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对城镇化总体布局作了安排,提出了“两横三纵”的城镇化战略格局,这是全局、大局,要一张蓝图干到底,不要“翻烧饼”[13]。我国适宜开发的国土面积较少,约60%的陆地国土空间为山地和高原,适宜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面积仅有180余万平方公里。新型城镇化坚持城市化地区紧凑集约、高效绿色发展,通过推动人口和产业高效集聚,控制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和开发强度,促进城市紧凑发展,提高城镇空间利用效率,引导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合理配置,进一步保障重点生态功能区提供优质生态产品能力和农产品主产区保障粮食安全的能力,为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形成全国农业和生态安全战略格局提供了有效保障。

(二)发挥各地比较优势促进区域间协作互动

比较优势的发挥不是孤立的,而是通过促进不同等级、不同类型区域之间梯次联动和优势互补,在协作中进一步挖掘、激发、彰显和利用。新型城镇化坚持分类指导,通过明确不同类型城市功能定位和发展重点,彰显比较优势和地方特色,有利于推动各地探索适应自身条件的高质量发展路径,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新型城镇化以城市群为主要平台,建立完善跨区域城市发展协调机制,推动城市间产业分工、基础设施、环境治理等协调联动,有利于形成以中心城市和都市圈引领城市群发展、城市群引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模式,有利于形成统筹东中西、协调南北方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城镇化目标正确、方向对头,能走出一条新路,将有利于释放内需巨大潜力,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而且世界经济和生态环境也将从中受益[14]160。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既有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科学指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方向,为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把以人为本作为新型城镇化的本质属性,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15]164,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提高城镇人口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16]161。我国一些地区在城镇化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重物轻人、见物不见人的现象,由此产生一系列问题。不能把城镇化简单等同于城市建设,而是要围绕人的城镇化这一核心,实现产业结构、就业方式、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等一系列由乡土中国到城市中国的转变。

实践证明,把以人为本作为新型城镇化的本质属性,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顺应了民心、释放了内需、带动了改革。坚持以人为本,不仅要解决好已经转移到城镇就业的农业人口落户问题,还要提高农民工融入城镇的素质和能力,不断提高人口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不仅要提供服务保障,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还要培养人的现代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全面推动社会文明进步。

二、把优化布局作为新型城镇化的应有之义,以城市群为主体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群是人口大国城镇化的主要空间载体,像我们这样人多地少的国家,更要坚定不移,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进城镇化[17]166。我国城镇化布局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面临可持续发展的严峻挑战。我国耕地、水资源、能源资源等人均水平低、空间分布不均,生态环境总体脆弱,这对城镇化空间布局提出了更高要求。

实践证明,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依托综合交通网络和信息网络,科学规划布局城市群,推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有利于促进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承载力更加适应,有利于促进国土空间均衡开发。坚持优化布局,要做到全国“一盘棋”,科学规划建设城市群,推动城市群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生态共保环境共治、成本共担利益共享,合理控制城镇开发边界,优化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以城市群为主体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三、把生态文明作为新型城镇化的内在要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的干扰和损害,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能源等资源[18]。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追求,更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内在要求,成功的城镇化必然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城镇化。一些城市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导致大气、水、土壤等环境污染加剧,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推进城镇化不能造成水体污染、雾霾频发,而是要节能减排、绿色低碳,使城市成为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实践证明,只有坚持生态文明的城镇化,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解决好损害人民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才是可持续的城镇化,才是群众认可和向往的城镇化。要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城镇化进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四、把传承文化作为新型城镇化应有的品质风貌,强化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19];要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不能千城一面、万楼一貌[20]。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无比珍贵的财富,也是我国屹立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支撑。

实践证明,文化是城市的生命力所在,城市是文化融合的平台,只有尊重不同城市的自然历史文化禀赋差异,创造性地保护和传承好历史文化,保留多样化城市风貌,才能在城镇化过程中保存文化记忆、延续历史文脉、散发文化温度。坚持传承文化,要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与合理利用,打造历史底蕴厚重、时代特色鲜明的人文魅力空间,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历史文化禀赋,体现区域差异性,提倡形态多样性,以文化繁荣推动城镇化进程。

五、把更加注重安全健康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融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各环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人类健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要推动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把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各环节[21]。城市的发展给人类的生活、工作带来便利,然而高速发展的城市也容易面临社会、卫生、生态等诸多问题,正逐渐成为威胁人类安全健康的重要因素。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特别是在城市集中暴发,暴露出一些城市保障群众安全健康能力的不足,凸显了安全健康城市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

实践证明,城市是为人而存在的,让健康的人生活在健康的城市里,让生活在城市中的人都有安全感,是城市建设管理者的重要责任。坚持城市更加注重安全健康,要着力完善重大风险防控、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健全统一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和部门协同机制,提高应对重大风险和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定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始终把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繁荣城市产业增加城市就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要在城市落得住,关键是要根据城市资源禀赋,培育发展各具特色的城市产业体系,强化城市间专业化分工协作,增强中小城市产业承接能力,特别是要着力提高服务业比重,增强城市创新能力,营造良好就业和生活环境[22]。推进新型城镇化有助于繁荣城市产业、增加城市就业,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牢靠的物质保障。

(一)新型城镇化促进产业体系发展和产业链延伸、增加城市就业

新型城镇化着力改善各类市政基础设施,为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创造基础条件;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进入城镇就业,促进了劳动力从一产向二产、三产转移;随着人的集聚和消费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可以助力制造业转型升级,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发展,推动城市发展各具特色的产业体系;强化城市间专业化分工协作,增强中小城市产业承接能力,延长产业链、共享价值链,进而促进不同城市的产业特色化,繁荣各类城市产业发展,增加城市就业岗位。

(二)新型城镇化发展创造新需求、新业态、新岗位

城市是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创新活动的主要策源地。近几年,一些城市抓住机遇,布局新兴技术产业,城市产业从低端走向高端,创造了大量新就业岗位。据统计,2018年数字经济领域的就业岗位为1.91亿个,占当年总就业人数的24.6%,数字经济领域成为吸纳劳动力的重要渠道。随着城市节奏变快和居民对品质生活要求增多,重品质和效率,更加丰富多元的消费需求不断催生,以网约车、共享单车、外卖、知识付费、在线教育、都市农业休闲等为代表的一系列新业态层出不穷,就业新模式快速涌现。

二、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更加注重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更加注重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23]

(一)促进城镇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推进新型城镇化,一方面,通过解决农业转移人口等非户籍人口在城镇的落户问题,使其享受到城镇的公共服务;另一方面,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未落户常住人口,在义务教育、就业服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方面为其提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2015年国务院颁布了《居住证暂行条例》,通过居住证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和办事便利常住人口全覆盖。各地逐步建立了以居住证为载体,与居住年限等条件相挂钩的城镇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很多城市居住证附着的公共服务和办事便利项目逐年增加,城镇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

(二)提升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当前,城乡间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仍然存在较大差距。2018年我国农村每千人口医师数为1.8人,仅为城市的45%。通过推动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推进公共就业服务网络向县以下延伸,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将稳步提高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水平。

(三)提高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特别是确保承担安全、生态功能区域的人口享受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注重中西部地区城镇化,加强中西部地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引导产业转移,探索构建城市间协同发展机制,推进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供给。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深入推进,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将加快缩小。

三、满足多元需求增强城镇居民幸福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无论是城市规划还是城市建设,无论是新城区建设还是老城区改造,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人民群众的需求,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走内涵式、集约式、绿色化的高质量发展路子,努力创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为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的美好生活[24]

(一)满足人们对美好人居环境的需求

推进新型城镇化从满足人的生存和发展需求出发,配置城市功能元素,打造优良宜居环境,让居民过上高质量的生活,提高幸福指数。新型城镇化突出让城市融入自然,融入现代元素,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近年来,我国通过绿色城市建设,把绿水青山保留给城市居民,尊重自然原貌,降低城市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增强了城市的宜居性。从世界城市发展经验来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生活宜居品质、塑造城市优美形态、增强城市核心功能的重要途径。城市实现绿色发展,能够更好地满足市民对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环境的需求。

(二)满足人们对公平包容社会的需求

城市市民是由各类人群组成的集合体,不同人群担当着不同的角色、贡献着不同的作用,构成完整而生机勃勃的城市图景。城市发展离不开这些人群,必须树立共建共享共治的理念,为各类人群提供良好的城市公共服务与治理体系,才能实现高效的城市运行与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新型城镇化要求城市坚持共享发展,增强包容性,更加注重统筹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提高各方推动城市发展的积极性。近年来,许多城市积极探索外来人口参与社会治理的新机制,增强了他们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许多城市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积极参与社区治理,为形成多元共治格局提供了有益经验。


[1]《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12月12日),《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160页。

[2]《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12月12日),《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

[3]《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12月12日),《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

[4]《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求是》2019年第24期。

[5]《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12月12日),《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159页。

[6]《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53页。

[7]《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求是》2019年第24期。

[8]根据《中国住户调查年鉴2019》中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消费差距,按照每人“十四五”期间平均进城消费时间3年计算。

[9]《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求是》2019年第11期。

[10]《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求是》2019年第11期。

[11]《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求是》2019年第11期。

[12]《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求是》2019年第24期。

[13]《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12月12日),《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166页。

[14]《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12月12日),《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

[15]《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12月12日),《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

[16]《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12月12日),《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

[17]《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12月12日),《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

[18]《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12月12日),《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161页。

[19]《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4年10月15日),《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135页。

[20]《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12月12日),《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161页。

[21]在专家学者座谈会上的讲话(2020年6月2日),《人民日报》2020年6月3日。

[22]《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12月12日),《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163页。

[23]对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作出的指示(2016年2月),《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197页。

[24]在上海考察时的讲话(2019年11月2-3日),《人民日报》2019年11月4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