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博库网首页 > 电子书专题 > 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 > 第7章

第二章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重要论述的深刻体会 第一节 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必须处理好国内和国际的关系,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第二章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重要论述的深刻体会

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要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系列论述,深刻领会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准确把握高质量发展新要求,科学推动扩大内需相关工作。

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尽管在不同时间阶段、不同发展背景下,政策有不同的着力点和侧重点,但最终目的都是努力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改革开放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外需快速增长,国际循环带动国内循环效果明显。近几年,经济全球化遭遇逆风,新冠肺炎疫情再度加剧逆全球化趋势,部分国家内顾倾向上升。在此背景下,必须不断扩大国内市场规模、持续释放内需潜力,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一、打通经济运行各环节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

坚持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堵点,实现良性循环。

(一)努力提升国内生产能力和水平,以高质量供给适应引领创造新需求

我国已经建成全世界最完整的工业门类,但不少关键部件或技术仍依赖国际市场。从未来一段时间全球产业链发展趋势看,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分工将发生深刻变化,重要生产供应环节更多趋向内部或周边实现。同时,国内生产能力大而不强的问题突出,传统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专精特新等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不健全,难以有效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因此,必须大力提升国内生产能力和水平,以高质量供给适应引领创造新需求,促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努力迈向全球产业链更高端。

(二)努力优化收入分配格局,以更合理的分配激活内需潜力

从国内分配看,2013年以来,初次分配格局呈现金融企业收入比重上升,非金融企业和住户收入比重有所波动的趋势特点;再分配格局则呈现住户收入增长较慢的特点。为此,要建立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促进国内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从国际分配看,我国在国际产业链分工中总体处于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低的“加工-组装”环节,在产品价值分配中占比较低。亚洲开发银行研究表明,一部苹果手机批发价格中,日本、德国、韩国分别占有34%、17%、13%的价值,而中国只占3.6%。为此,要进一步加大创新力度,提高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三)努力构建现代高效物流体系,提高国内流通效率

流通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纽带,现代流通更是提高国民经济运行速度、质量和效益的重要因素,在扩大内需、活跃市场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流通业网络布局不尽合理,城乡发展不均衡,信息化、标准化、国际化程度不高,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较为突出。因此,要构建国内现代高效物流体系,降低流通成本,提升流通效率,让生产和消费环节更好对接。

(四)努力打造国内专精特新产品,提升居民对国内产品满意度

由于我国消费品工业创新能力相对较弱,品牌和质量水平有待提高,再加上国内外价差明显,国内居民个性化、多样化消费需求释放受到一定制约。据估计,每年中国游客境外购物消费达到上万亿元人民币。因此,要在着力提升国内高品质商品和服务供给能力、打造中国品牌的基础上,拓宽国内供货渠道,完善税费体制,缩小国内外差价,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努力提升国内居民消费满意度。

二、促进周边区域经济循环畅通

我国是世界上邻国最多的国家,有14个陆上邻国和8个海上邻国。在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的基础上,我国与周边邻国关系总体稳定、产业和经贸往来基础较好,有条件加快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一)从现有基础看,周边区域经济融合发展的基础较好

中日韩板块地位明显提升。中日韩三国互为重要发展伙伴,国内生产总值之和占全球的1/5以上,三国经济互补性强,产业融合度高。中日韩合作早在1999年就开始谋划,迄今已形成以领导人会议为核心、21个部长级会议和70多个工作层机制为支撑的合作体系,并于2012年正式启动中日韩自贸区谈判。中日韩之间贸易额从1999年的1 300亿美元增长至2019年的7 200亿美元。

中俄经贸合作韧性凸显。中俄两国政治互信度高、经贸互补性强、市场密合度紧,经贸往来密切。2018年中俄贸易额首次突破1 000亿美元大关,即便在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国际交往受限、国际贸易和投资大幅萎缩的情况下,中俄双边贸易也总体保持稳定。在传统的能源矿产、机电和轻纺产品等领域基础上,中俄双方可以进一步拓展贸易广度和深度,加快开拓生物医药、信息通信、电子商务、云经济、大豆等领域贸易往来,为疫情过后两国经济复苏打造新的增长点。

中国与东盟经贸联系不断加强。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以及中国-东盟自贸区是世界上三大区域经济合作区,其中中国-东盟自贸区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最大自由贸易区,其贸易额占全球贸易总额的15%左右。未来一段时间,双方贸易领域可以进一步向服务贸易、金融和科技领域方向拓展。

“一带一路”合作活力持续凸显。截至2020年1月底,我国已与138个国家和30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朋友圈持续扩大,互联互通水平日益提升,经贸合作再上台阶,民意基础日益牢固。

(二)从区域周边看,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对区域经济的支撑作用凸显

在与周边国家具有较好合作基础的前提下,我国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有助于提升我国在区域经济中的带动作用。一方面,国内大循环基础较好,为区域循环打下较好基础。国内循环越顺畅,越有利于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越有利于形成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新优势。另一方面,无论什么范围的区域经济循环,都必须面向最终需求。区域经济循环最重要的环节是从商品到货币,即产出必须实现价值,这就决定了市场需求在区域经济循环中的决定性地位,也决定了我国在区域循环中的重要性。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和长期向好的增长前景,为周边国家提供了快速增长的市场机遇和持续的需求驱动力。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20年6月份的预测,2020年日本、德国、法国和英国的经济将分别萎缩5.8%、7.8%、12.5%和10.2%。全球经济衰退背景下,市场本身就是一种稀缺资源,我国巨大的市场需求将对其他国家产生更大的吸引力。

三、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推动世界经济合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坚持多边主义和国际关系民主化,以开放、合作、共赢胸怀谋划发展,坚定不移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1]

(一)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不是逆全球化的理由

历史一再证明,只有开放合作,道路才能越走越宽广,闭关锁国只能走进死胡同。尽管有的国家试图炒作经济“脱钩”、切断经济全球化,但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比如贫富差距扩大、地区发展不平衡等弊端,只能在发展中加以解决,逆全球化只会增加经济发展成本,进一步加剧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

(二)我国改革开放是自主选择,不会停滞更不会走回头路

回首来路,中国对外开放的道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在融入世界市场汪洋大海的过程中,我们呛过水,遇到过旋涡,遭遇过风浪,但最终还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尽管新冠肺炎疫情快速扩散蔓延给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全球贸易和对外投资都带来了巨大冲击,也给我国改革开放带来了严峻挑战,但我国经济潜力足、韧性强、回旋空间大、政策工具多等有利因素没有变,我们将以更加开放、合作、共赢的胸怀谋划发展。

(三)人类越来越成为命运共同体,只有团结合作才能共克时艰

新冠疫情仅在几个月就全球大流行的事实再次表明,全球面临的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问题越来越多,没有人能够独善其身,唯有奉行多边主义、团结合作,才是共克时艰的人间正道。只要各国做出正确选择,共同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世界就一定能够在战胜疫情后迎来更加光明的未来。

综合来看,新时代扩大内需要统筹处理好国内和国际的关系,既要以国内为基点,更要有全球眼光,要以畅通国内循环为基础,逐步带动区域经济循环和全球经济循环,为世界作出更多新贡献。

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必须正确处理质量和数量的关系,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一、扩大内需必须坚持创新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2]。新时代扩大内需,在更高水平上畅通经济循环,重点要从以下四方面加大创新力度。

(一)领域新,培育壮大新的内需增长点

投资领域,在传统“铁公机”的基础上,要往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拓展,特别是第五代移动通信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消费领域,在传统大宗商品消费的基础上,要往远程办公、在线问诊、线上课堂、通用航空等新领域拓展。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方面,要着力开拓都市圈等新的动力引擎。流通领域,要在传统业态的基础上,着力促进第三方物流加速触网,大力发展跨境电商、海外仓等新流通体系。

(二)技术新,加快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一些重大颠覆性技术创新正在创造新产业新业态,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制造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广泛渗透,带动了以绿色、智能、泛在为特征的重大技术变革,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同人工智能相互融合步伐加快,科技创新链条更加灵巧,技术更新和成果转化更加快捷,产业更新换代不断加快。新时代扩大内需,就是要推动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推动线上线下经济加速融合,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产品新,努力增加高品质产品供给

加大对企业创新的人才支持力度和政策保障力度,鼓励企业深耕细分市场,以质量、标准、品牌为引领,着力提升中国制造数字化水平,大力发展柔性、智能、精细化生产的优质产品,增强中国制造外观设计能力,加快推进本土高端品牌建设,保护挖掘中华老字号品牌等传统文化资源价值,更好对接多层次、个性化消费需求。

(四)链条新,着力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在我国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同时,部分关键装备、核心技术、高端产品严重依赖进口。新冠肺炎疫情和一些国家出于特殊目的频繁实施的技术封锁,对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进一步敲响警钟。要着眼于更好保障经济安全,加大基础领域研发,着力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处在实现重大突破的历史关口,创新发展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社会化大生产的一大特点是供给侧一旦实现了颠覆性创新,市场就会涌现大量需求。因此,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理念,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以高质量供给创造新需求,为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二、扩大内需必须坚持协调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3]。国际经验表明,由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的阶段是各种矛盾集中爆发的时期,发展不协调、存在诸多短板是难免的。我国发展不协调突出表现在区域和城乡、经济和社会等关系上。新时代扩大内需,在协调发展方面要注重把握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要致力于补齐短板。扩大内需要致力于解决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的问题。区域发展不协调问题主要是由于区域内部发展动力、资源禀赋差距较大,导致东西部发展差距突出,东北地区增长速度持续在低位徘徊,南北分化仍在持续。扩大内需就是要通过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构建以城市群为主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格局,着力促进乡村振兴,释放内需增长的“势能”。扩大内需要致力于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协调的问题。尽管经过多年努力,社会事业发展已经取得长足进步,但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单位改革整体仍然较为滞后,社会保障体系有待完善,就业形势在疫情压力下更为凸显,经济发展这条腿长、社会发展这条腿短的情况没有根本改变。新时代扩大内需要加快社会领域改革和发展,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领域新动能释放。

另一方面,协调不是平均主义,而是要发挥比较优势各展所长。要注重实现平衡和不平衡的统一,实现发展短板和发展潜力的统一,强调协调发展,不是搞平均主义,不是搞“一刀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特定发展时期,既有发展优势,也存在制约因素。因此,在发展过程中,既要着力补齐短板,又要发挥既有优势,两者要相辅相成,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比如在区域发展中,要统筹实现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发挥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以及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从而实现各区域协调发展。

三、扩大内需必须坚持绿色发展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大自然的底色,更是美好生活的基础、人民群众的期盼。新时代扩大内需要改变传统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排放”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使资源、生产、消费等相匹配相适应,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这既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发展观念的一场深刻革命。

(一)扩大内需必须形成绿色价值导向

价值取向决定价值标准和价值选择。坚持绿色发展要求我们树立绿色价值取向,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从而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二)扩大内需必须推行绿色生产方式

产业体系是物质文明发展程度的集中反映,也是人与自然关系的集中体现。展望未来,以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为特征的产业体系,是全人类共同选择。我们要加快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同时将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优势,大幅提高经济绿色化程度,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扩大内需必须倡导绿色消费方式

绿色消费方式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每个人都应该做积极的践行者和推动者。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强化公民环境意识,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风尚。要倡导环境友好型消费,提倡绿色饮食、推广绿色服装、鼓励绿色居住、普及绿色出行、发展绿色旅游,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推动形成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四、扩大内需必须坚持开放发展

开放是内需潜力释放的重要依托,国际资源是国内市场发展壮大的重要要素来源,要在新时代实现更高质量的扩大内需,必须坚持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一)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拓展内需发展新空间

一方面,要积极有效利用外资,利用外资不是为国内市场简单引进资金,更重要的是引进外资搭载的先进经营理念和管理经验等,增强我国企业活力。另一方面,我国拥有强大的产能、实用的技术和较为充裕的外汇,要在提高“引进来”质量水平的同时,支持企业积极稳妥“走出去”,从而进一步提升全球化水平,助力国民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二)坚持优化对外开放布局,释放内需发展新潜力

我国内陆和沿边地区对外开放还有很大潜力可挖。比如西部地区拥有全国70%的国土面积、27%的人口、21%的经济总量,而货物进出口总额仅占全国的9%,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分别占7.6%和7.7%。新时代扩大内需中,要在继续深化沿海开放的同时,促进中西部地区和沿边地区逐步走向开放前沿,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三)坚持加大制造业和服务业开放力度,打造内需发展新动力

制造业是我国开放时间较早、程度较深的领域,服务业对外开放相对滞后。新时代扩大内需中,除极少数敏感领域外,其他制造业还要进一步开放,逐步放宽股权比例、业务范围等限制;要进一步大幅度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重点推进金融、教育、文化、医疗、养老等服务业领域有序开放,通过开放进一步夯实我国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基础。

五、扩大内需必须坚持共享发展

新时代扩大内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提高居民获得感和幸福感为目标,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实现共享:

(一)从全民共享的角度,要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致力于逐步解决相对贫困

要紧紧抓牢就业和产业这两个关键因素,扶贫要同扶智、扶志相结合,不断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积极推动解决相对贫困问题。当前我国已经迈入中高收入国家行列,但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对应人口为6.1亿人,年人均收入仅为11 485元,还有很多群众生活并不富足,相对贫困问题不容忽视。

(二)从全面共享的角度,要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国家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成果共享

发展的全面性和人的需求全面性,决定了扩大内需要体现全面共享,不能简单等同于共享经济发展成果,而要全面体现人民对精神文化、社会保障、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需求。这就要求我们把人民关注点变为扩大内需的着力点,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积极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解决住房、就业、孩子上学、食品安全、退休养老、医疗卫生、环境污染等重大现实问题上取得积极进展,不断提高人民获得感、满意度和幸福指数。

(三)从共建共享的角度,要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都有成就感的生动局面

人心齐,泰山移。扩大内需要调动政府、企业、居民各方面积极性,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在初次分配中就要充分调动劳动者积极性,充分激发企业创新动力,鼓励地方政府因地制宜探索制度创新。同时,要着力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和财产差距,完善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逐渐形成橄榄形收入分配格局,解决好收入差距问题。

(四)从渐进共享的角度,要充分尊重客观规律,做到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扩大内需要积极作为,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向往,特别是要加大对落后地区、低收入群体的投入支持力度,压茬推进乡村振兴。同时也要脚踏实地,充分考虑各种客观条件和可承受能力,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扎实有序推进各项工作,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

无论是供给侧着力还是需求侧着力,最终的目的都是畅通经济循环,推动总供给和总需求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动态平衡。因此,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与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互促共进、相辅相成的。

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最终目的都是畅通经济循环

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打破了此前发达国家提供需求、新兴经济体提供供给、资源富集国提供能源资源的“三角循环”,美欧国家去杠杆、去债务,居民储蓄率上升,全球经济增长动力转换乏力。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经济增速在2008年降至10%以下,2010年略反弹至10.6%后逐步下滑到2014年的7.4%,2015年跌至7%。这一时期我国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突出困难概括地讲就是“四降一升”,即:经济增长速度继续下降,工业品价格持续下降,实体企业盈利严重下降,财政收入增长下降,经济风险发生的概率上升。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供给结构不能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提出着力推进经济结构性改革,特别是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论述。从实践结果看,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稳定经济运行、优化经济结构、改善企业盈利等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全球经济疲软的情况下,2016—2018年我国经济增速稳定在6.7%~6.9%的中高速水平;2018年“三新”(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经济增加值达到14.8万亿元,2019年进一步提高到16.2万亿元。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逆风渐起,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发展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供给侧矛盾还没有完全化解的同时,短期需求侧矛盾进一步凸显。从全球看,全球陷入“二战”以来最大幅度衰退,特别是消费占比较高的发达国家经济降幅明显,我国外需增长将持续受到制约。从国内看,尽管我国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基础上率先推进复工复产,但由于疫情导致政府少收、企业减产、居民减收,从源头上抑制了内需增长。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

由此可见,无论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是实施扩大内需战略,都是为了打通经济循环堵点,促进供需更好对接,在这一点上两者是相互贯通、相辅相成的。

二、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要传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精髓

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要进一步传承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精髓,不是单纯地依靠刺激性政策,也不再走简单扩大规模的老路。

(一)扩大内需中要继承五大政策支柱

宏观政策要稳,财政和金融政策都必须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产业政策要准,要一如既往地捕捉技术变革方向,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推动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微观政策要活,要在以往完善市场环境基础上,进一步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改善企业的市场预期,扩大消费政策要继续针对不同收入水平的消费群体量身定制更具有针对性的措施。改革政策要实,要继续加大力度推动重点领域改革落地,给内需潜力“松绑”。社会政策要托底,要守住民生底线,在“六稳”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六保”工作力度。

(二)扩大内需中要巩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果

坚持去产能。在疫情影响下,外需和内需持续受到制约,再加上经济转型升级要求进一步提升产业竞争力,因此必须进一步给落后产能、过剩产能做“手术”,推动资源要素集中到先进产能,稳定和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水平。坚持降成本,在需求持续受到制约的情况下,2020年上半年企业利润下降幅度很大,不少行业利润下降幅度在30%左右,必须帮助企业减轻成本负担,增强扩大再生产能力。坚持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为内需稳定增长提供保障。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更好满足群众多样化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坚持补短板,瞄准基础设施、公共卫生、应急储备等领域短板,加大投资力度。

(三)扩大内需中要坚持四个主要方向

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排除各种干扰一心一意谋发展。坚持社会主义市场化改革方向,促进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坚持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特别是注意调动企业家、创新人才、中等收入群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坚持防止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要在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基础上,持续提高居民收入。

三、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要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和延伸

在传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精髓的基础上,新时代扩大内需顺应“三大深刻变化”,实现“三个随之变化”:

(一)国内发展阶段发生深刻变化,扩大内需着力点应随之发生变化

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转方式、优结构、换动力的关键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和要素结构都在深刻变化,扩大内需不能再简单刺激投资和消费,而是要统筹考虑消费、投资和产业等重大比例关系,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促进供需在更高水平上实现良性循环和动态平衡。

(二)要素供给条件发生深刻变化,扩大内需方式方法应随之发生变化

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劳动力、土地、环境等要素趋紧;产业链供应链亟待优化稳定,关键技术、能源资源等进口保障压力有增无减;经济脱实向虚的问题依然严重,非金融企业杠杆率较高,财政收支压力有所显现,传统补贴式刺激式扩内需政策难以为继。新时代扩大内需要有新视野、新思路、新机制、新办法,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三)国内市场规模发生深刻变化,扩大内需目标定位应随之发生变化

大国经济优势是内部可循环。2001年我国GDP占全球GDP的4%,经过多年发展,到2019年这一比例已经提高到16.3%。目前我国正处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阶段,具有全球最完整的工业体系、强大的生产能力、完备的配套能力,拥有包括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在内的14亿人口所形成的超大规模内需市场。同时,我们还有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组织优势。新时代扩大内需,要坚定战略自信,把国内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形成以国内市场大循环为主、国际国内双循环互促共进的新发展格局。

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消费升级的方向是产业转型升级和优化投资结构的重要指引。要围绕消费市场的变化趋势进行投资、创新和生产,着力提高投资和创新效率、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和附加值,实现产业和消费“双升级”。

一、以消费升级为“锚”,推动产业、投资等经济结构升级

聚焦人民对更加美好生活的新期待,适应消费升级推动产业转型,坚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传统产业创新改造提升,加快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和内生动力,以高质量供给适应引领创造新需求。

(一)适应新需求,重点是让国内居民“买得到”

在一些优势领域,虽然我国企业具备相应标准生产能力,国外很多高质量产品都是我国生产的,但由于很多产品内销标准低于出口标准,导致内销产品质量相对较低。有的企业长期满足于贴牌生产,自身品牌建设滞后,难以获得消费者认可。因此,要针对已有消费需求升级的新变化,通过提升生产标准和供给质量,提高内销产品质量,解决相关产品在境内“买不到”的问题。

(二)引领新需求,重点是让国内居民“愿消费”

经营理念能否与时俱进是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尽管近年来不少企业开始在质量、设计、智能、精细化水平上下功夫,但仍有一些企业经营理念停留在“大干快上、重量轻质”的短缺时代,尚未建立以消费者、使用者为中心的理念,在产能总体充足的市场环境下,更多通过价格战抢占市场份额来打压竞争对手,而不是通过优化产品供给建立竞争优势。因此,要针对需求升级新动向,提升产业和服务质量水平,突出创意,提升居民在境内消费意愿。

(三)创造新需求,重点是让国内市场“有新意”

只有细分市场,才能让供需精准对接。在推动企业生产个性化、精细化产品,挖掘细分市场潜力,满足广大消费者高品质需求方面,我们还需加大力度。很多传统工艺、老字号品牌的挖掘仍不充分,专、精、特、新产品培育力度仍显不足,高水平技术工人严重不足,一些传统技艺失传,工艺水平高、质量好、附加值高、能满足个性化需求的中高端消费品供给能力不足。因此,要依托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推动生产端和消费端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实现供需动态平衡。

(四)畅通供需良性循环,重点是让国内市场“优环境”

尽管近年来我们不断完善消费市场环境和市场秩序,但在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和安心放心的消费环境等“软件”上,我国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差距较大,是需要尽快补齐的短板弱项。消费者权益保护力度不够的老问题长期存在,消费者维权困难。因此,要完善政策支持体系,通过支持企业创新、规范市场秩序、加大财政金融资金支持等,优化市场运行环境,为供需在更高水平上良性循环创造有利条件。

二、以分配体制为“核”,着力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提高居民收入

收入分配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项带有根本性、基础性的制度安排,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基石。因此,优化收入分配结构也是新时代扩大内需战略中的最重要政策目标之一。

要啃下硬骨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断推进,与基本国情、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收入分配制度基本建立。但同时,收入分配领域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主要是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收入分配秩序不规范,宏观收入分配格局有待优化。这些问题是发展中的矛盾、前进中的问题,必须通过促进发展、深化改革来逐步加以解决。同时,数据等新的要素将参与收入分配,如何统筹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也是我们需要解决的新课题。

要把握好分寸。“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努力把好事办好,才见真功夫。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是城乡居民在收入普遍增加、生活不断改善过程中的新要求和新期待,但同时也要看到,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动奶酪”,涉及方方面面利益调整,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从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出发,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克难攻坚、有序推进。在具体选择着力点的时候,应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突出的矛盾和问题,突出增量改革,带动存量调整,积极而为,量力而行,妥善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要打好整体仗。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是一项十分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一方面,要做到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调节并重,着力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体制环境,继续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数据等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初次分配机制,同时要加快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重点是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另一方面,要统筹好不同人群的收入调节工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在巩固脱贫成果的同时,要根据实际需要适时适度提高相对贫困群体生活水平;将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作为政策重点,千方百计支持更多普通劳动者通过自身努力进入中等收入群体。

三、以企业发展为“源”,致力于实现政府有税收、企业有利润、居民有收入

企业一头通过税收连着政府,一头通过就业连着居民,要实现政府有税收、居民有收入,最关键的就是企业有效益。因此,新时代扩大内需要进一步拓宽企业经营空间、增强企业盈利能力,促进生产和消费更好衔接。

一方面,企业经营效益的根本在市场需求,要让企业有效益,首先是准确识别需求所在。当前,我国企业发展面临的经营困难、效益下降等问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市场需求的问题,这里既有传统产业产能过剩、需求不足的情况,也有一些细分市场上设计理念、生产能力、服务水平无法匹配有效需求的情况。这就要求企业在提高产品质量前提下,通过为细分市场提供多样化产品和特色化服务,更好满足市场有效需求。只有符合市场需求并能创造市场需求的产品和经营模式,才能得到消费者青睐,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为企业带来稳定甚至丰厚的经营效益和利润回报。

另一方面,企业经营空间的扩大有赖于政府帮扶,要想政府有税收,前提是有效涵养税源。税收收入取决于税率和税基两个因素,适当降低税率、释放需求,有助于促进企业发展、居民增收,进而扩大税基,实现减税降费与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最终形成政府有税收、企业有盈利、居民有收入、国家实力不断提升的共赢局面。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减税降费的一揽子政策,这些都有助于帮助企业纾困、扩大有效需求、释放经济活力。未来一段时期,在财政可承受范围之内,要继续为企业减轻负担,让企业“转”起来,让生产“火”起来,让市场“旺”起来,让收入“涨”起来。

四、以缩小级差聚“势”,着力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特别是城乡区域之间不平衡不充分矛盾较为突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说的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不能仅仅看作是缩小国内生产总值总量和增长速度的差距,而应该是缩小居民收入水平、基础设施通达水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的差距。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既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在要求,也是扩大内需的重要着力点。

一方面,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能够带动各地区发挥比较优势。要进一步优化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与布局,调整完善区域政策体系,通过实施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等,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要着力优化生产力布局,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促进不同类型区间优势互补、动力协同,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粮则粮、宜农则农,宜水则水、宜山则山,引导各地因地制宜走各具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促进欠发达地区形成现代化产业布局,带动农村地区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增强欠发达地区和农村地区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只有产业发展旺、人才需求旺、增收渠道旺,消费能力才能越来越旺。

另一方面,能够有效补齐欠发达地区短板,提升整体经济发展效率。新时期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构建更加协调的高质量发展格局,要求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基础设施投入,提升基础保障服务的均等化水平;加大有效投资力度,优化产业布局,增强欠发达地区自主发展能力;促进各地区协调发展和共享发展,提高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充分挖掘内需潜力。同时,建立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统筹联动机制,实现整体性区域最优与不同发展特色之间的协同联动,比如东西部协作扶贫以及抗疫过程中的对口帮扶等机制,在实践中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也是影响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效果的重大问题。要致力于充分发挥好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作用,为扩大内需提供良好的制度基础。

一、充分运用好政府和市场“两只手”

扩大内需既要发挥好市场作用,也要发挥好政府作用。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要进一步打造有为政府,让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

一方面,发挥好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理论和实践都反复证明,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必须遵循这个经济规律。但实践中一些束缚市场主体活力、阻碍市场和价值规律充分发挥作用的问题仍然存在,制约了经济活力和内需潜力的释放。因此,在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过程中,要进一步强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以更大力度推进市场化改革,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把市场机制能够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都交给市场,为扩大内需营造更优的市场环境。

另一方面,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注重发挥市场作用的同时,也要注重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但在实践中,政府职能错位、越位、缺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仍存在。比如,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在养老、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中存在“缺位”,同时又在一些非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中存在“越位”。因此,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就要把该管的事情切实管好、管到位,把该放的权放足、放到位。要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推进简政放权,健全宏观调控体系,明确政府的责任和底线,加强市场活动监管,维护市场秩序,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更好满足人民群众需求,为扩大内需提供公平、稳定、安全的制度环境。

二、充分调动好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处理好中央和地方关系是进一步发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在扩大内需中要充分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推动央地目标统一、分工明确,鼓励地方因地制宜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推动扩大内需的强大合力。

(一)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独特优势,是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含糊和动摇的重大原则。在国家治理体系的大棋局中,党中央是坐镇中军帐的“帅”,车马炮各展其长,一盘棋大局分明。在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过程中,必须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加强党中央对扩大内需的统筹规划和组织领导,明确扩大内需的总体目标、重点任务、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明确中央部门与地方政府的各自职责,形成上下联动的工作推进机制,切实增强扩大内需的领导力和凝聚力。

(二)注重调动地方积极性

由于各地实际情况不同,发展水平不一,中央部门制定的全国性、总体性的规划、政策等难以兼顾每个地方的具体特点和实际需要。因此在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前提下,要科学合理地赋予地方自主权,注重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支持地方创造性开展工作,尊重基层首创精神。因此,在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过程中,既要强化结果导向,加强中央对地方工作的指导和督促,确保各地认真、全面、准确落实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同时也要支持地方围绕中央顶层设计进行合理探索,鼓励地方担当作为,注重及时把地方成功的改革经验和体制机制成果在面上推广。

(三)促进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

为更好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还要特别注重建立完善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在扩大内需战略实施过程中,要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部分社会保障、跨区域重大项目建设维护等作为中央和地方共同事权,要逐步理顺事权关系;对于跨区域且对其他地区影响较大的公共服务,中央通过转移支付承担一部分支出责任;减少中央和地方职责交叉、共同管理的事项,加快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

三、充分处理好全国统一市场与区域市场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4]。全国统一市场是指能够消除地区封锁和部门分割、促进商品和要素在全国范围内自由流动,把全国各地经济融合为一体的全国性统一市场。区域市场是相对于统一市场而言的,是指商品和要素交换关系以区域为活动空间的市场,区域市场在空间范围上小于国内统一市场。区域市场与统一市场并不矛盾,前者是后者的有机组成部分。新时代扩大内需要统筹处理好全国统一市场与区域市场的关系。

(一)从实现路径看,促进区域市场加速融合是建设全国统一市场的重要阶段性目标

我国地域广阔,各地条件差异很大,经济发展不平衡,客观上存在着东、中、西等几大经济区域,市场发育程度也呈现明显级差。从近年实践来看,东中部地区市场经济发展程度较高,在优势互补的基础上,已经初步形成了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区域市场。而广大的西部内陆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相对较低,区域市场整合程度较弱。我们既要认识到不同区域间的客观差异,又要看到区域内部协同发展带来的巨大潜力。未来一段时间,要不断完善区域市场,推动东中部区域市场加速融合,推动西部区域市场加快建设,并且不断推进区域市场的融合,推动全国统一市场更加健全。

(二)从夯实基础看,建章立制对于全国统一市场和区域市场同样重要

无论是全国统一市场还是区域市场,都要致力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要着力推进“放管服”改革,着力清除市场壁垒,破除地方、部门、城乡分割,打破垄断,完善有利于提高资源要素配置效率和公平性的基础性制度。同时,要提供发达便捷的市场流通基础设施条件,保证商品和要素在更大空间范围内的顺畅流动。要看到,只有在全国统一市场和区域市场都建立健全相应的市场运行基础制度,才能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

(三)从监管层面看,按照统筹谋划和分级管理的原则明晰市场监管责任,确保市场运转灵活有效

中央政府的统筹谋划主要体现在统筹指挥、统筹协调和统筹调度。比如在建立统一市场基础性制度,确保市场交易的规范化、市场运行的有序化、市场竞争的公平化方面,应由中央政府统筹指挥;在打破区域间市场分割、打破垄断、平衡地区间差异、平衡各方利益等方面,应由中央政府统筹协调;在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管理应急物资和战略性物资的应急使用等方面,应由中央政府统筹调度。在此基础上,地方政府落实分级管理责任,做好本行政区域的市场监管工作,做到责任清晰,同时,要鼓励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合理创新,根据当地市场运行情况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激发市场内生活力。


[1]在看望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经济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的讲话(2020年5月23日),《人民日报》2020年5月24日。

[2]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2016年1月18日),《人民日报》2016年1月19日。

[3]《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节选)》(2015年10月19日),《求是》2016年第1期。

[4]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4年5月26日),《人民日报》2014年5月28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