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博库网首页 > 电子书专题 > 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攻坚克难案例——文化建设 > 第8章

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进学生心田——上海高校一校一课开设“中国系列”思政选修课的创新与实践

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进学生心田——上海高校一校一课开设“中国系列”思政选修课的创新与实践

【引言】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摘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根本要在入脑入心上下功夫,必须破解三个难题:一是如何做到及时鲜活,不能止步于系统教,更要及时教;二是如何做到口服心服,既要讲得生动有亲和力,又要深刻有针对性;三是如何解决师资不足,既要有专业精干队伍,又要形成合力育人格局。

上海高校“中国系列”思政选修课,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使命,紧紧抓住讲什么、怎么讲、谁来讲、怎么保障等关键问题,每一门课程都聚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某一主题,着力讲深讲透;每一门课程都根植于本校的历史文化和优势学科,具有鲜明的学校特色;每一门课程都有一支多学科背景的名师团队,形成了稳定的集体备课、师资梯队培养制度;每一门课程所在高校党委书记都亲自上讲台授课,不仅是示范更是带动引领,形成了合力育人的机制。

“中国系列”思政选修课在上海高校遍地开花,焕发强大生命力,根本在于学生课堂有获得感,从中国最鲜活的实践中“读懂中国”;关键在于发挥教师示范作用,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关键在于牢固确立课程思政理念,在知识讲授中传播正确价值;关键在于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上海课程思政改革“中国系列”思政课

一、背景情况

上海市委、市政府长期以来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在思政课改革创新上具有较好基础和优良传统。在2005年,上海市制定出台了贯穿大中小各学段的《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和《生命教育指导纲要》。贯穿两个指导纲要的核心理念是“学科德育”,就是把德育的核心内容有机分解到每一门课程,充分体现每一门课程的育人功能、每一位教师的育人责任。2010年,上海承担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课程”,在两个指导纲要基础上,逐步探索形成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指向,以“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信和人格养成”四大板块为重点的德育顶层内容体系,探索形成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内容教育序列。2014年起,上海又率先开展“两校一市”教育综合改革,将思政课改革纳入教育综合改革重要项目,将思政课程拓展为课程思政。

然而,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必须要解决四个难题。一是如何在“系统教”的基础上实现“及时讲”。高校本科生思政课主要由四门必修课和一门“形势与政策”课构成,教材也由国家统编审定,承载系统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具有较好稳定规范性。但我们必须看到,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理论,迫切需要在已有课程体系中开设一门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思政选修课。二是如何在生动鲜活的基础上实现“深刻讲”。一方面,课堂教学要创新话语体系,抓住学生兴趣,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另一方面,课堂要有内涵,引导大学生学习从“是什么”到“为什么”的转化。三是如何在面向全体的基础上实现“精准讲”。不同类型高校大学生的理论学习需求重点和层次不一致,必须做到因校而异,结合不同类型学校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教。四是如何在现有师资力量基础上实现“有效讲”。现有思政课专职教师队伍面临数量不足、综合素质有待提升的现实状况,如何加快专职教师队伍成长,汇聚多学科、多领域优质师资支持思政课建设是办好思政课的现实难题。

为破解以上难题,上海市2014年起率先在上海大学探索推出“大国方略”课程,之后在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逐步推出“治国理政”“读懂中国”“中国道路”“中国智慧”等试点课程,目前已实现全市高校全覆盖,开设课程90门,每校至少开设一门,一校一特色。这些别具一格的课程共同组成了上海高校“中国系列”思政选修课(以下简称“中国系列”课程),为扎实有效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耳入脑入心走出一条创新改革之路。

二、主要做法

上海在思政课改革创新进程中,逐步构建起“4+1+X”思政课教学体系,“4”是四门本科思政必修课程,“1”是“形势与政策”课,“X”是“中国系列”课程。“中国系列”课程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使命,作为思政选修课,是对高校思政必修课的必要补充和有效拓展;课程强调规范管理,有完整的教学大纲、稳定的师资团队、合理的学时学分规定,并进入学校选课系统供大学生进行选修“抢课”;课程定位校级课程,由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导开设,教务处直接参与管理,依托学校优势学科专业,汇聚优秀师资团队,配置优质教学条件,确保高水平运行。

(一)每一门课都直面学生关切问题,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中国系列”课程,每门课程聚焦新思想的某一方面,集中体现新思想引领国家改革发展的伟大历程和取得的伟大成就,讲好中国故事,激发大学生家国情怀,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于多样化的教学之中。

1.因时而进,内容上紧跟时代,围绕某一主题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讲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逻辑严密的完整科学体系,不可能依靠一门课全面讲深讲透。为此,“中国系列”课程有机衔接思政必修课教学内容,区别“全面讲”的传统做法,立足“深刻讲”。每一门“中国系列”课程都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某一方面内容,结合学校历史文化和学科特色优势,进行深入的课程开发建设;一门门具体课程逐步汇聚起“中国系列”特色鲜明、内在统一的课程体系。

2019年上海高校“中国系列”思政选修课开课情况

(作者提供)

2.因事而化,教学上问题导向,解决学生现实生活中的关切问题。“中国系列”课程注重从问题切入,在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解析中加强思想引导。课程采取课前网络采集问题、课中现场提问、课后深度剖析的方式进行,全程以问题作为线索统领框架,按照问题的不同领域分类,依据问题的深入程度分层,讲授时层层剥笋,展现出曲径通幽、柳暗花明的教学魅力。同时,教学内容紧扣新时代主题,激发学生家国情怀。例如,复旦大学“治国理政”课程,主要讲授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历史、理论、经验、智慧,并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其中,回应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一系列新课题。

“中国系列”课程开在了党的一大会址

(作者提供)

3.因势而新,教学方法上常教常新,理论要融入故事,故事要讲清道理,以道理赢得认同。“中国系列”课程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开拓创新,在形散神聚中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课程以有机串联知识点的“项链模式”为主干,以讲故事为方法,融合课堂主讲、现场回答、网上互动、课堂反馈等多种教学方式,巧妙地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要义于多样化的课堂教学之中,在引人入胜、潜移默化中实现教育目标。例如,上海大学“开天辟地”课程,以“中国共产党从这里诞生、中国共产党人从这里出征、中国共产党历史从这里开启”的奋斗历程为线索,串联10个专题,使当代大学生能够深入认识和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基因、精神传统和历史根脉。

(二)每一门课都深深根植于本校的历史文化和优势学科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凡是不利于实现这个目标的做法都要坚决改过来。然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孤岛”现象,主要表现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未能有机融合,各门学科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没有得到充分挖掘,思政教育与专业学习“两张皮”现象未能有效改变。针对这种情况,“中国系列”课程牢固确立课程思政理念,与学校特色专业学科“强强联手”,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统一,在现实问题解析中加强思想引导,情理交融,引发学生共鸣。

1.立足于顶层设计,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中国系列”课程是上海课程思政改革的亮丽名片。上海基于多年来在基础教育阶段实践“学科德育”的理念,积极探索价值与知识、能力相结合的有效路径,把价值观塑造“基因式融入”所有课程,逐步构建起以思政课为核心、综合素养课为支撑、专业课为辐射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课程思政的实质不是增开一门课,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而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上海课程思政改革按照“统筹布局、分步实施、滚动发展”的节奏逐步推进,2014年起在部分高校和课程中进行试点,2017年实现全面推广铺开,要求所有高校在课程建设上实现三个100%,即所有高校全部开设“中国系列”课程,所有高校全部开展综合素养课程改革,所有高校全部开展专业课程育人改革,形成以思政必修课为核心、“中国系列”思政选修课为骨干、综合素养课为支撑、专业课为辐射的课程思政同心圆。

2.建立在学科高峰上,强强联合,汇聚世界一流学科力量支撑新时代思政课的发展。“中国系列”课程建设与学校品牌专业相结合,每一门课都深深根植于本校的历史文化和优势学科,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学科专业特色以及学生个人成长结合起来,让价值观的“盐”融入知识传授的“汤”里,实现在价值传播中凝聚知识底蕴,在知识传授中强调价值引领,对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例如,华东理工大学开设“绿色中国”,东华大学开设“锦绣中国”,华东政法大学开设“法治中国”,上海音乐学院开设“国之当歌”,上海海洋大学开设“大国海洋”等课程。上海市教委要求各高校在“双一流”建设中要将思想政治教育纳入必备内容,从评价导向上加以引导。上海目前共有4所“双一流”建设高校,10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共计57个学科进入一流学科建设,将逐步实现在每个一流学科基础上打造一门“中国系列”课程。

3.落脚到人才培养上,擦亮底色,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同频共振。“中国系列”课程注重与本校学生的人才培养目标紧密结合,让每位大学生都从课堂中体会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强大人生指导价值。同一门“中国系列”思政选修课,研究型大学通过宣讲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成就,使学生树立“中国行、我也行”的自信,着眼于实现领军人才培养目标;应用型高校则通过中国国情教育,使学生树立服务基层、扎根一线改变中国面貌的志向,实现服务一线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例如,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的“中国智造”课,着眼于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发挥学校机械和轨道交通学科优势,宣讲中国盾构、高铁技术迅猛发展、领先全球的历程,引导学生树立“四个自信”。

(三)每一门课都有一支多学科背景的金牌教师团队

思政课教学内容涵盖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涵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成果,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一系列重大现实问题,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课程需要汇聚多学科的资源,以问题为专注点开展教学,凭借教师个人之力往往无法胜任。针对这一情况,每一门课都有一支金牌教师团队,不仅让校内党委书记、校长、院士、专家走上讲台,还邀请政府官员、企事业单位专家和社会名人等来校授课,通过组建多元化的师资团队,健全集体备课机制,实施课程思政骨干教师培养“种子计划”,为课程提供师资保障。

1.创新机制,合力育人,探索形成了跨越学科、专业的“特聘专家制度”。“中国系列”课程注重团队组合,每一门课背后都组建跨学科、跨院校、跨行业的教研一体化团队。例如,上海大学“大国方略”课程,邀请校内外多学科、多领域专家(A角)和思政课教师(B角)共同负责教学和辅导,将传统单线教学模式变为打组合拳,将教师单兵作战变为团队作战。“中国系列”课程中院士科学家、知名学者、奥运冠军、全国劳模等各行业精英的身影频现。随着“中国系列”课程声誉日益提升,越来越多的优秀专家学者尤其是中青年骨干教师、主动甚至不计报酬加入“中国系列”课程授课团队。

2.同向同行,同心同德,探索形成了所有授课教师集体备课、不断备课、常讲常新的集中备课制度。“中国系列”课程,每一门课由不同专题内容组成,环环相扣,同一堂课甚至由多位教师联袂登台,必须建立行之有效的集体备课制度才能确保所有授课主题都围绕教学大纲开展。一般来说,每一门“中国系列”课程设置一位首席专家和一位课堂主持。首席专家负责召集备课,通过集中研讨提问题、集中备课提质量、集中培训提素质,以研讨磨课的形式加强课程设计。课堂主持一般由思政课教师担任,围绕课程逻辑架构,负责现场串联不同专家授课。通过集体备课,也搭建了思政课教师与学校党政领导、名师大家携手合作的立交桥,加速了思政课教师的成长。

上海大学两位教授共同主讲“大国方略”课程

(作者提供)

3.注重培训,梯队培养,探索形成了结对传帮带、新人辈出的人才培养机制。“中国系列”课程建设探索形成了课程开发建设与课程思政骨干队伍培养有机联动的培养模式,实现开好一门课程,培养一批骨干。这批专家教授回到所在学院专业,会自觉将这种课程思政理念、“中国系列”课程建设方法传递给团队成员尤其是青年教师,从而发挥“中国系列”课程对全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牵引作用。同时,实施课程思政骨干教师培训“种子计划”,从市级层面重点对全市所有高校二级学院正职院长、教学副院长、学科带头人开展轮训,“中国系列”课程建设是培训必备内容,这为“中国系列”课程乃至课程思政深入推广打下坚实基础。

(四)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

“中国系列”课程建设关键在于加强组织领导,将思政课建设置于学校立德树人的大图景中,形成思政课与各类课程在育人中的“交响合奏”,形成各方联动、协同配合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大格局,实现合力育人。

1.学校党委重视,书记带头,汇聚各方资源打造“中国系列”思政选修“金课”。加强思政课建设,高校党委书记、校长是第一责任人,特别是要落实党委书记带头抓、带头讲的底线要求。然而,很多学校党委书记的学科背景并不是思想政治教育,讲思政必修课确实存在困难。“中国系列”课程立足学校特色专业和人才培养要求,为校领导上思政课提供了恰当又合适的空间。“中国系列”课程已成为上海高校领导走上讲台的主要平台。学校主要领导亲自参与课程建设,不仅是示范,更是带动牵引,有助于协调教务处、宣传处等相关部门为课程建设提供人、财、物保障,解决单独依靠马克思主义学院解决不了的系列难题。同时,通过高校课程思政改革,高校党委对课堂教学管理有了具体抓手,既抓住了教师这一关键,把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落到实处;又更好地围绕学生这一主体,把立德树人中心环节落到实处。

2.教育主管部门统筹协调,齐抓共管,深入推进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中国系列”课程是上海课程思政改革的重要成果。为完善工作机制,上海按照“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部门协同配合、以行政渠道为主组织落实”的思路,建立健全高校课程思政改革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全市所有高校成立了课程思政改革领导小组,所有高校设立了具体工作办公室,明确了牵头责任部门,所有高校成立课程思政专家委员会。课程思政有了明确的工作载体和抓手。为加强经费保障,上海市研究出台《上海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建设专项计划》,确立12所高校为整体改革校、12所高校为重点改革校、其余所有高校为一般改革校,并全部给予一定经费支持。“中国系列”课程是所有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的重点内容。为加强专家指导,成立“上海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协作组”,主要任务就是推广、指导“中国系列”课程建设。

3.上海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改革创新,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工作机制。2018年,上海市入选教育部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区。上海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多次研究部署综合改革方案,确立构建“三圈三全十育人”工作体系,即聚焦“内圈”推进内容供给改革,着力深化高校以思政课为核心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和中小学学科德育教育教学改革;聚焦“中圈”推进主体供给改革,健全高校“十育人”(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心理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资助育人、组织育人)机制和中小学“六育人”(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机制;聚焦“外圈”推进资源供给改革,形成全社会共同支持思政工作的“开门办思政”格局。在这个体系中,课堂是主渠道,思政课是关键,“中国系列”课程是重点,有效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

“中国系列”课程以“思路攻坚”统一认识,强化显性思政,细化隐性思政,充分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以“师资攻坚”壮大力量,既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力量,又构建校外专家、校内团队、专职教师的育人立交桥,牢牢掌握提高思政课质量和水平的主动权;以“内容攻坚”丰富供给,让大学生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中学习党的理论创新最新成果,有效解决“最先一公里”的转化和进入问题;以“教法攻坚”改善课堂,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入耳入脑入心;以“机制攻坚”形成长效,提炼可推广可复制的思政课改革创新模式。通过系列举措,为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探索出一条有效路径。下一步,要从示范引领、资源共享、评价督导等方面持续推进。一是加强示范引领。在精品中选优秀,开展“中国系列”课程评优工作,发挥“三好生”的示范效应。二是加强资源共享。通过评审遴选出的“中国系列”示范课程,要在上海区域内实现资源共享,不仅高校可以跨校选修、学分互认,高校所在区域的高中也能够进入大学课堂进行学习听课。三是加强评价,在评价中促长效。将“中国系列”课程建设成效与高校党政领导班子考核、学校办学质量挂钩,建立学生评价、专家评价、督导评价“三位一体”的课程思政教育综合评估机制。

三、经验启示

“中国系列”思政课选修课在上海高校遍地开花,焕发强大生命力,主要原因在于立足学生需求,植根学校特色,汇聚多元团队,加强组织领导,对于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较好的启发借鉴意义。

1.大学生有获得感是“中国系列”课程有实效性的根本原因。“中国系列”课程建设全部“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学生头脑”为终极目标,帮助大学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实践证明,“中国系列”课程深受欢迎,正是在于能够满足大学生对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的渴求,大学生课堂上有收获,愿意学,学得进。

2.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是“中国系列”课程成功的关键要素。“中国系列”课程成功的背后有一支金牌师资队伍。实践证明,办好思政课,关键在于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中国系列”课程在现有师资力量基础上,通过“师资攻坚”,探索形成了跨越专业、学科交叉的“特聘教授”制度,汇聚一支多元化优秀师资团队,多位专家围绕一个话题,从多个角度讲解,形成精彩生动的课堂景象。

3.思想政治教育与各类课程同向协同是“中国系列”课程的理念基础。“中国系列”课程牢固确立课程思政理念,将价值引领、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有机融为一体,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实践证明,“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中国系列”课程不仅具有丰富的知识含量,而且彰显着鲜明的政治导向,凸显了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鲜明主题,是“别开生面的思政课”“直击人心的思政课”。

4.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效果是检验各级党委思想政治工作能力的试金石。“中国系列”课程深入推进,关键在于上海各级党委把思政课建设摆上重要议程,充分发挥党委的主体责任,加强组织领导,在工作格局、队伍建设、支持保障等方面采取了切实有效措施。上海市委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统筹协调和组织领导,建立市领导联系高校制度,要求高校从战略高度认识开设“中国系列”课程的重要意义,将课程建设作为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的重要抓手,将课程建设成效作为检验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指标。

【思考题】

1.结合自身行业和工作特点,谈谈“中国系列”课程建设对于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哪些启示?

2.新时代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工作着力点应该在哪些方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