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博库网首页 > 电子书专题 > 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攻坚克难案例——党的建设 > 第23章

“增人数”“得人心”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江苏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实践探索

“增人数”“得人心”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江苏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实践探索

【引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对加强各类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 “增人数”“得人心”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2018年7月,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突出强调“着力集聚爱国奉献的各方面优秀人才”, “努力建设一支矢志爱国奉献、勇于创新创造的优秀人才队伍”,明确要求“在知识分子和广大人才中大力弘扬爱国奉献精神,激励他们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要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做好各类人才教育培训、国情研修工作,增强他们的政治认同感和向心力,实现增人数和得人心有机统一”。

【摘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现代化新征程的大背景下,把各方面优秀人才团结凝聚到党和国家的事业中来,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和更加紧迫。

为有效破解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引导广大人才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江苏始终坚持党管人才这个根本原则,探索了“四个引领”新机制,着力推动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系统化具体化实效化。突出组织引领,重点解决“谁来引、引领谁、怎么引”的问题;突出价值引领,重点解决政治、思想、情感、价值“四个认同”问题;突出典型引领,重点解决“可看可知、可比可学”问题;突出行动引领,重点解决“以学促行、以行促效”问题,有力推动人才与党同心同德、同向同行,使之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强大脑”。

“四个引领”统分结合、关联递进、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彰显了“增人数”和“得人心”有机统一,赋予党管人才新的时代内涵;组织推动、社会联动和使命驱动有机统一,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时代要求;系统谋划和重点突破有机统一,探索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工作的实践路径;制度有形和执行有效有机统一,推动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工作常态化长效化。

【关键词】政治引领 政治吸纳 人才工作 四个引领

一、背景情况

201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的新命题。从世情的深刻变化看,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在人才队伍中有所抬头,对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产生负面影响;各国人才竞争加剧,核心机密和核心技术人才资源争夺日趋激烈,“卡脖子”技术和“高精尖缺”人才的集聚、流动和使用面临着风险挑战。从国情的深刻变化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征,主要矛盾、目标任务、社会环境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创新驱动成为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最大程度汇聚人才合力,最大限度激发人才活力,把千千万万优秀人才团结凝聚到党和国家的伟大事业中来,迫切需要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从党情的深刻变化看,我们党面临着“四大考验”“四种危险”,党管人才工作也面临着人才价值观念多元化、社会结构多极化、人才流动市场化、社会组织分散化等新形势新挑战。一些地方和单位做人才工作只抓业务不抓思想,甚至以物质刺激代替政治引导;有的虽然也做思想工作,但只是读读报纸、念念文件,没有什么实效。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人才在伟大事业中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与新时代赋予人才的新使命、新要求不相适应。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给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带来的新挑战、新使命、新难题,江苏和全国一样存在。而且,作为经济大省、人才大省、开放大省,江苏遇到的矛盾问题更早,很多没有现成经验可循,更加需要坚持探索性、创新性、引领性发展。只有在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上先行先试、取得实效,才能团结凝聚各方面优秀人才,激发创新创业创造活力,肩负起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提出的“为全国发展探路”的重任。

二、主要做法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实践是思想的真理。近年来,江苏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重要论述为指导,紧紧围绕实现“增人数”和“得人心”有机统一的总目标,突出组织、价值、典型、行动“四个引领”,着力在解决问题中实践创新,在实践创新中提炼升华,形成了以组织引领为关键、价值引领为核心、典型引领为路径、行动引领为平台的内在逻辑体系,努力探索一条推动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系统化具体化实效化的新路子。

(一)突出组织引领,提升政治领导力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着力构建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权责明确、务实管用、执行有力的组织架构,解决好“谁来引、引领谁、怎么引”的运行体系问题。

1.强化主体责任。一是一把手给力。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把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工作作为人才强省战略的重要内容,先后制定《关于建立健全“五坚持五提升”人才工作体系的实施意见》等10多个政策文件。坚持一把手抓、抓一把手,省委书记批示要求“认真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加强政治引领”,各级党委(党组)都把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作为“书记项目”,形成上下合力、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二是机构上布局。2018年机构改革时,江苏在“人才工作处”加挂“知识分子工作处”牌子,明确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职能职责。在人才较为集中的各类学校、医院、科研院所及其他企事业单位,成立党委人才(知识分子)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加强党委集中统一领导,切实把加强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工作等职责作为一项长期任务固化下来。三是用考核约束。把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作为党委书记党建述职、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专项述职评议的重要内容,将人才发展绩效和知识分子工作纳入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体系,述职情况和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评优、干部评价使用的重要依据。落实主管部门抓行业人才工作机制,推进“一行业领域一人才规划”,实现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的全覆盖。

2.实施重点突破。高校院所人才——“严管厚爱”。针对高校院所人才思想活跃、个性自由的特点,一手抓严格管理,建立新教师入职政治考察制度,健全落实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制度,严肃查处师德失范行为;一手抓关心爱护,落实领导干部联系教职工和党外人士制度,开展教书育人楷模和师德标兵评选等活动,引导青年教师向党组织靠拢,帮助他们校准思想之舵、摆正价值航标,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海归人才——“雪中送炭”。江苏海归人才面广量大,回国之初往往存在一定的“迷茫期”“适应期”。各地及时响应、主动对接,在思想上正确引导,补齐国情社情民情短板,提高他们对祖国的归属感;在生活上关心帮助,解决后顾之忧,提高他们对党组织的亲近感;在工作上搭平台给舞台摆擂台,提高他们创业就业的成就感,让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两新”组织人才——“走心宣教”。针对“两新”组织人才数量大、流动快、存在感安全感不强的情况,重点通过争取负责人支持带动,发挥党组织和群团组织作用,推动个人价值、单位发展、国家建设有机统一。全国优秀民营企业红豆集团通过“一融合双培养三引领”党建工作法,团结凝聚各类人才,找到了人才成长、企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最大公约数。

新生代企业家——“扶马上路”。江苏民营企业多,企业家正处于新老交替的高峰期。启动实施新生代企业家培养“新动力”计划,在全省遴选200名领军型、800名新锐型新生代企业家,通过理想信念教育、能力培训、导师帮带、行业协作、资本支持等措施,引导传承红色基因、树立报国之志、保持富而思进。

3.创新运行机制。一是坚持“大统筹”。把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与意识形态、统一战线工作等通盘考虑,与基层党建、干部工作等紧密结合。制定深入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的实施方案,按照中央要求作出江苏安排。制定高知识群体发展党员“一增三提”工作计划,提出坚持高知识群体发展党员计划单列。对申报省“双创计划”“333工程”等人才计划、工程项目的,严把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关。二是打造“大阵地”。把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纳入全省基层党组织工作重要内容,探索人才、党建“双轮协动”,构建人才双创党建联合体,促进党建工作与人才服务有机结合,引导广大人才争做爱党爱国的坚定者、党建共建的推动者、创新发展的引领者、爱岗敬业的示范者、核心价值的践行者。苏州市采取“1+2+N”的模式,即1个运行主体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中心,两大人才社团党群服务中心,首期130家党建联盟成员单位,不断丰富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的生动实践。省科协创新设立科技社团党委,建立146个学会党建工作小组、47个秘书处党支部,加强对46万多名人才会员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三是组织“大活动”。定期召开江苏发展大会,设计各类主题学习会、集中研讨会,组织人才服务基层专项行动等,让人才在短时间内集中起来,通过短的效率、精的内容、聚的气势、研的氛围,达到触及灵魂的好效果。分级分类分领域对全省高层次人才进行普遍轮训,2018年省级层面共组织举办人才培训班40多期,培训人才5000余名。深入挖掘江苏各个历史时期涌现出的人才典型、先进事迹,在省内主要媒体开设“爱国奋斗·人才奔腾”专栏,广泛宣传各条战线、各个领域的优秀专家和团队典型,唱响江苏人才爱国奋斗奉献最强音。

(二)突出价值引领,提升政治向心力

“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研究的方向”,这是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王泽山院士的肺腑之言。“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留在农民家”,体现了时代楷模赵亚夫的最高人生价值追求。“守岛就是守家,国安才能家安”,时代楷模王继才用一生书写了爱国奋斗的时代华章。在价值观多元化的今天,是何种信念让他们有这样的家国情怀、人生追求?是什么力量让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作出了卓越的成就?生动的实践作出了鲜明的回答:中国共产党崇高的价值引领。

1.引导政治看齐。创新实施“爱国·奋斗·奉献”精神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细分理想信念与人才发展、创新时代与人才发展、世界大势与人才发展三个主题板块,推动政治教育具象化实践化,引导广大人才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用党的光辉历史说服人感染人,常态化组织人才赴井冈山、遵义、延安等红色教育基地学习,让广大人才在切身感受中提高对世情国情党情的认识,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聚人心、鼓舞人才,把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重要论述作为各地各部门人才培训的第一课目,做到“两必讲一必学”,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必讲、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和中国人才制度优势必讲,知识分子先进典型必学,引导广大人才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省委领导同志带头,通过党校集中宣讲、高校专题讲座等形式,为全省高层次人才作专题解读。用“爱国、奋斗、奉献”精神涵养情怀、砥砺志向,坚持凡学习必有研讨、凡活动必有互动,设计“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爱国奋斗·必须有我”“身边榜样·江苏力量”三个研讨主题,引导人才坚定理想信念。积极推动在高知识群体中发展党员,从2018年起,每年新发展高知识群体党员700名左右,计划到2022年发展数量在年度发展党员中翻一番。

2.带动思想靠拢。在学习活动中设置有针对性的环节,综合运用认知交流、观念激荡、情绪感染等手段,推动思想教育向内心细处延伸、向灵魂深处拓展。活动前“预热”,坚持“两个带动”。以多数带动少数,安排部分存有模糊思想认识的专家学者参加,通过发挥大多数的正能量,感动引导少部分,形成总体可控、整体向上的活动集体;以骨干带动整体,严格标准选择负责人、小组长,做好过程把控、氛围调动、正面引导。活动中“加热”,突出“两个感染”。组织党员人才重温入党誓词,以现场仪式感染党外人才;创建人才微信群,每天推送典型事迹、理论文章,组织线上线下研讨,以学习氛围感染人才。活动后“升温”,做好“四个一”。通过编一本画册、拍一部学习VR、写一篇感悟、印一本通讯录,加强活动对人才的长期感召。一些党外人才在学习结束后主动要求入党,还有民营企业家自费组织企业骨干重走长征路。

3.密切情感联系。感情亲近,思想才能贴近。建立健全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各级“四套班子”成员、部门党组(党委)书记分别结对联系2—3名专家人才;各类高校、医院、科研院所及其他企事业单位党委(党组),二级院系、分支机构、生产车间等党组织建立起常态联系制度,班子成员分别结对联系一批专家教授、名医大师、技术骨干,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机制。苏州大学统筹抓好人才思想引导、事业帮助、生活关怀,以“成长导师+学术导师”结对联系服务专家。该校党委书记、院党委书记和柴之芳院士共同联系的一对海归夫妻,实现了思想和业务水平双提高,主动要求加入党组织,带动了一批青年海归人才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国网江苏电力公司构筑“爱专家”平台,实施“引领服务、成果孵化、人才培育”三大系统工程,创建入职礼、拜师礼、成长礼、退休礼“尚德四礼”体系,探索国有企业党委联系服务专家新路径。各级党组织坚持“四必访两必到”,在重要节日、专家取得重大成就时、逢十生日、罹患重大疾病时领导干部必访,逢年过节、逢有喜事问候祝福短信必到。注重“关键小事”,以周到贴心的服务把专家人才团结凝聚起来。省人才办每年根据个性化需求,组织6000多名专家人才“菜单式”体检;连续10多年定期给专家人才发送慰问短信,让他们感受到组织的温暖。

(三)突出典型引领,提升政治感召力

一次先进事迹报告会,不知多少次被掌声打断,不知有多少人眼中噙满泪花,也不知有多少人以深切的感悟“点赞”。类似这样的报告会从哪里来,为何能产生如此之大的感召力,江苏典型引领的生动实践,作出了鲜明的回答。

1.让“爱国·奋斗·奉献”精神绽放时代光芒。集中举办全省高层次人才“爱国·奋斗·奉献”精神主题学习会,邀请“两弹一星”精神、西安交通大学“西迁精神”、原国家测绘局第一大队以及王泽山院士等中央宣讲团“原班人马”作报告,组织观看《时代楷模王继才—“孤岛英雄”先进事迹》宣传片。开场时院士、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入选者等千名人才集体起立唱国歌,结束时集体起立奏唱《歌唱祖国》。为高层次人才颁发证书、授予奖牌,增强荣誉感成就感。会后,制作推广主题学习会视频,放大典型示范效应。与会专家人才普遍反映,报告会规格高、规模大、仪式感强,思想得到了涤荡,灵魂得到了洗礼,价值得到了升华。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入选者、南京大学教授闫超感言:“报告很吸引人,听哭了好几次,老一辈科学家的感人事迹,让我们今天的海归人才感到汗颜,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搞好科研、报效祖国。”无锡市人民医院主任医师方向明讲:“报告会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就是一个个鲜活的教材,听了报告如有醍醐灌顶之感。”

2.让新“四千四万”精神凝聚奋进力量。实践与日俱新,精神与时俱进。江苏坚持把新“四千四万”精神和“建功立业新时代”这一主题紧密结合,深入挖掘历史文化、红色教育资源和创新创业精神,依托井冈山、遵义、延安等全国各地传统革命教育基地,恩来干部学院、雨花台干部学院等一批具有江苏特色的爱国奋斗教育基地,昆山、张家港等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开展“比学赶帮超”实践教育活动。引导广大人才读懂时代精神、看到前进方向,激励他们积极适应时代的“千变万化”,主动经受创新的“千锤万炼”,在发展的前沿展现“千姿万态”,在新的征程上奔腾“千军万马”,做好新时代的“答卷人”。

3.让身边的榜样星火燎原。典型是最好的教科书,榜样是鲜活的价值观。开展“身边的榜样—江苏知识分子群像群塑”活动,分层、分级、分类别,以所在单位为主体,由身边人选身边人、身边人学身边人、身边人带身边人,做到知识分子集中的单位每家至少一个、全省各行业领域拥有一批、省市县各级拥有一群可看可知、可比可学的先进典型。南瑞集团举办四届“身边的榜样”选树活动,推动“1人做贡献”到“1+1群做贡献”,形成了40多人的“劳模创新示范群”,展现了“科技报国、产业报国”的使命和情怀。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师徐川探索了“由我信带着大家信、由我讲带着大家讲、由我写带着大家写、由我做带着大家做”思政工作法。全省组织多名作家、记者,采写《人才的力量》,推出百位创新创业人才典型,把爱国奋斗精神人格化、形象化、具体化。苏州《赤子之心》用50位海归人才动人的科技报国故事,展现了海外赤子舍弃国外优惠待遇、回国肩负创新使命的家国情怀。

(四)突出行动引领,提升政治带动力

把时空聚焦到2018年10月19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一场情系边疆的生命救援在新疆克州人民医院紧张地展开,由江苏24名专家接续组成的医疗团队,挽救了正当花季的女大学生。是什么让他们心有方向、行有力量?是什么使他们在最需要的地方释放最有效能量?江苏以行动引领的生动实践作出了回答。

1.倡导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积极响应“一带一路”、西部大开发、脱贫攻坚等国家战略和重点工作,动员人才开展对口帮扶、对口支援、对口协作。仅2018年,全省就选派各类干部人才3109名,柔性派出干部人才1499名,做到“力度最大、资金最足、人员最多”,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群众生活水平提高作出了积极贡献。依托中央组织部博士服务团计划,选派经济金融、医疗卫生等领域博士教授16批140余人次,到新疆、西藏、宁夏、青海、江西等西部地区、革命老区服务锻炼,让人才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青春、追逐梦想。自2016年起,探索实施“组团式”医疗援疆模式,分两批选派40多名三甲医院医疗骨干组团援助克州,打造符合当地需求的新科室、重点科室,带团队带骨干带徒弟,不断填补医疗技术空白,留下一支“永远带不走”的医疗队。

2.推动投身高质量发展主战场。围绕推动关键技术突破,解决“卡脖子”技术问题,从遴选标准、资助重点、考核激励等方面,优化调整省“双创计划”“333工程”等省级人才工程,着力培养集聚“高精尖缺”人才,累计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16万多名、培养本土高层次人才30多万名。围绕产学研合作,从全国520多家高校院所选派“科技镇长团”11批次6200多人到县乡服务创新发展;选聘高校教授到企业担任“科技副总”6批次2600多人、选聘科技型企业家到高校担任“产业教授”6批次1700多人,打通校企合作的“旋转门”。围绕区域均衡发展,实施“苏北计划”,引导“急需紧缺”大学生向经济薄弱地区流动。围绕乡村振兴,探索乡土人才“三带”行动计划,让掌握特殊技能技艺的“土专家”“田秀才”,在生产一线带领技艺传承、带强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

3.促进扎根本职岗位建功立业。引导人才既保持仰望星空、紧跟时代的格局与胸襟,更坚定脚踏实地、奋斗当前的耐力与定力,在平凡中成就非凡。南京理工大学教授王泽山院士,60多年如一日,专注火炸药研究,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时代楷模”赵亚夫50多年扎根茅山革命老区,把农民培养成专家,把专家培养成劳模,先后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250多万亩,带动16万农民创造200多亿元直接收益。如今又创建“亚夫团队”,凝聚30多名专家,带动1200多名乡土人才,引领3万多名农户致富。伟大源于平凡。组织推动各层级各行业各单位开展岗位创新、岗位建功、岗位奉献等创先争优活动。省测绘局开展“奉献在岗位、建功‘十三五’之星”创建活动,无锡市开展“岗位建功·技术攻坚”行动,徐工集团创设金摇篮、金凤凰、金引擎、金奖章、金纽带“五金工程”等。

三、经验启示

江苏“四个引领”的生动实践表明,组织引领是关键,重点解决“谁来引、引领谁、怎么引”的运行体系问题;价值引领是核心,重点解决“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价值认同”同心同德的问题;典型引领是路径,重点解决“可看可知、可比可学”同心同向的问题;行动引领是平台,重点解决“以学促行、以行促效”同心同行的问题。“四个引领”统分结合、关联递进、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体现了时代性与创新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的有机结合,探索了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系统化具体化实效化的新路子。

(一)必须坚持“增人数”和“得人心”有机统一,赋予党管人才新的时代内涵

江苏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增人数”和“得人心”的重要指示贯穿于人才工作全过程,在增人数中扩规模、打基础,在得人心中聚人气、汇才智。前者是基础,后者是目标。没有增人数这个基础,得人心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得人心这个目标,增人数也就失去了方向、失去了动力,两者是相互依存、互为促进、辩证统一的逻辑关系。这不仅丰富了党管人才的新内涵,而且探索出人才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范式。

(二)必须坚持组织推动、社会联动和使命驱动有机统一,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时代要求

人才事业是一项宏大的事业。一方面,坚持把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作为一把手工程,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用人单位发挥主体作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另一方面,充分尊重人才主体地位,增强人才的责任感、使命感,把理想追求和奋斗青春融入到波澜壮阔的伟大事业中来,在学习教育中提高境界,在开阔眼界中提高创新能力,在改造世界中大显身手,让“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成为自觉行动。

(三)必须坚持系统谋划和重点突破有机统一,探索政治引领政治吸纳的实践路径

江苏在实践中,既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围绕阶段性突出问题,抓好集中攻坚,又坚持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加强长远规划和系统部署,步步为营、久久为功;既注重形式生动活泼,加强案例教学、菜单选学、网上自学和现场活学,又注重内容鲜活、打动人心、触及灵魂,做到入细入微入真情、入脑入心入行动;既旗帜鲜明讲政治,在重大问题上毫不含糊敢于斗争,又分类施策、讲究策略,学会同人才打交道。

(四)必须坚持制度有形和执行有效有机统一,推动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工作常态化长效化

坚持制度为先,从制度设计入手,在人才管理上坚持政治导向,在教育培训上突出政治主题,在项目评价上把握政治标准,形成科学合理、严谨规范的制度体系。坚持执行为要,把最终成效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既提高站位、讲大道理,又落细落小、做优服务,提高对人才的向心力凝聚力感召力,逐步实现从震撼一瞬间、激动一阵子,到铭记一辈子、影响一辈子的转化;从感动一个人、激励一个人,到带动一班人、影响一群人的升华。

【思考题】

1.为什么说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和更加紧迫?

2.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提出,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引领,要实现增人数和得人心的有机统一。请你结合江苏“四个引领”实践,谈谈“增人数”和“得人心”的辩证关系。

3.请你结合本案例和自身工作实际,谈谈组织引领、价值引领、典型引领、行动引领的内在逻辑关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