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博库网首页 > 电子书专题 > 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 > 第27章

赶考——党面临的新考验与忧患意识

未知

六十多年过去了,我们取得了巨大进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富起来了,但我们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依然严峻复杂,应该说,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

——2013年7月11日至12日,习近平在河北省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的讲话

赶考,本是古代社会科举制度下的产物,指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以博取功名。在现代汉语里,主要用来比喻人们为完成某件事情而面临的考验。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毛泽东首次使用了“赶考”一词。1949年3月23日上午,中共中央机关由西柏坡迁往已获和平解放的北平(现北京)。在路上,毛泽东兴奋地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周恩来笑着回答:“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毛泽东用进京“赶考”作比喻,甚至提出不当李自成,意在告诫全党,在党的主要任务由武装夺取政权转向全面展开社会主义建设,党的中心工作由农村转向城市之际,党将面临新的严峻考验。

习近平在西柏坡作出“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的重要论断,旨在说明,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将面临新的挑战。

历史表明,保持“赶考”心态,保持革命年代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以及艰苦奋斗的作风,是中国共产党能够连续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的法宝之一。但成绩只能代表过去,考验没有止境,更何况我们在发展中还面临着诸多问题、困难和矛盾。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转型期,中国共产党面临着长期执政的考验、改革开放的考验、市场经济的考验和外部环境的考验,而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也更加尖锐地凸显出来。

面对严峻复杂的挑战,习近平以“赶考”来告诫全党,这既是对历史的深刻总结,更是对现实的清醒认识。一个“赶”字,道出了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艰巨而繁重,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任重而道远,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更加热切。这就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以“赶考”之心面对,才能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抓住一切机遇,迎难而上,才能不辱时代使命,不负人民重托。

“赶考”,就要在作风上下工夫,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是历史沉淀下来的优良传统,老祖宗不能丢。我们也欣喜地看到,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央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进行部署,坚决贯彻八项规定,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党风政风为之一变,人民群众备受鼓舞。

“赶考”,还要有接受评判、经受检验的自觉。考题,是时代和人民共同出给共产党人的,一场考试结束,答案是否正确,需要历史和实践加以判验。对了就坚持下去,错了就及时改正。执政党的“赶考”,考官是人民,“答卷”打多少分,人民群众说了算。只有在人民监督中不断提高“考试成绩”,才能交出人民满意的“答卷”。

古人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赶考”没有终点,只有进行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