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博库网首页 > 电子书专题 > 平“语”近人——习近平喜欢的典故(第二季) > 第19章

二、担当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二、担当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习近平:

无私才能无畏,无私才敢担当。“心底无私天地宽。”担当就是责任。好干部必须有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坚持党的原则第一、党的事业第一、人民利益第一,敢于旗帜鲜明,敢于较真碰硬,对工作任劳任怨、尽心竭力、善始善终、善作善成。“疾风识劲草,烈火见真金。”为了党和人民事业,我们的干部要敢想、敢做、敢当,做我们时代的劲草、真金。

picture
总书记原声11

经典释义人蒙曼:

刚才这段话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6月28日,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一段讲话。在这段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用了一个非常精彩的典故,叫作“疾风识劲草,烈火见真金”。这句话哪儿来的?“疾风识劲草”这个典故,最早出自汉朝的史书《东观汉记》中的《王霸传》,是东汉的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在他年轻的时候,对自己的手下大将王霸说的一段话。原文是这么说的:“颍川从我者皆逝,而子独留,始验疾风知劲草。”什么意思呢?就是在狂风之中,才知道哪根草是最坚韧的,在困难之中才知道谁是最可信任的。这样的一个比喻,非常恰当,所以后来就被反复引用,而且从一句话就变成两句诗了。这两句诗,是唐太宗李世民写的《赠萧瑀》。原文是说:“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这个“板”和“荡”又是什么呢?“板”“荡”都是《诗经·大雅》中的诗篇。这些诗都是描述社会动乱、老百姓生活困苦的。所以,后来就用“板”和“荡”代指乱世。所以,《赠萧瑀》里头“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就等于说“疾风知劲草,乱世显忠良”。

那为什么唐太宗李世民要用这两句话来夸这个萧瑀呢?我们也得看看萧瑀的所作所为。

唐高祖后期,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争夺皇位。争夺皇位的时候呢,唐高祖李渊的态度又很不明朗。可是呢,萧瑀不是这样的人,他很耿直,他就觉得李世民是一个真正的王者之才,旗帜鲜明地支持李世民。这在当时冒了巨大的政治风险,所以李世民当皇帝之后才会写下《赠萧瑀》,写这个“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这句话写得非常好,所以又广为流传,而且出现了一些新的版本。比方说“疾风知劲草,患难见真心”,或者是“疾风识劲草,烈火见真金”。习近平总书记引用的就是这个“疾风识劲草,烈火见真金”。

我们想王霸也罢,萧瑀也罢,他们最值得钦佩的地方在哪儿?其实就是困难的时候顶得上,危险的时候立得住。这是他们做人的人品,也是他们做官的担当。

思想解读人黄一兵:

刚才蒙曼老师讲得很精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做人一世,为官一任,要有担当精神。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这是检验每一个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共产党人先进性、纯洁性的重要方面。

现在我们谈第二个问题,担当精神的内涵是什么。担当精神最显著的本质特征就是敢于斗争。

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就面临着外国侵略的严重威胁。敢不敢斗争,敢不敢胜利,就是一个严峻的考验。1950年10月,毛泽东同志约见民主人士周世钊等人。谈话间,毛泽东同志将抗美援朝的消息告诉了与会者,一些人听后感到有些忧虑和担心。毛泽东同志完全理解周世钊等人的心情,并且表示,我们的确需要和平,如果要我写和平建设的理由,可以写出百条千条,但问题是有人不想让你获得和平。毛泽东同志说,现在帝国主义的矛头直指中国东北,要进行和平建设就很困难。我们抗美援朝就是不许它的如意算盘得逞。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针对担心刚刚建立新中国,钢铁及重工业基础尚未建设起来,恐怕不利于战争的顾虑,毛泽东同志幽默地说,要换一个角度看这个问题:敌人是“钢多气少”,而我们是“钢少气多”。毛泽东同志这里所说的“气”,就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豪迈之气。

担当精神最根本的实践要求就是要真抓实干。担当和实干是一对孪生兄弟。习近平总书记说,奋斗创造历史,实干成就未来。

在这里,我给大家讲一件上个世纪90年代发生在福建福州的事。

1991年1月14日,这一天的《福州晚报》上刊登了一则消息,标题叫作《我们也需要一本“市民办事指南”》。这则豆腐块大小的消息稿,刊登在报纸一个并不起眼的位置上。这个消息反映的就是群众对提高机关服务水平的一个呼声。我估计,当时写这个消息的记者,也只是想呼吁一下、提醒一下,至于什么时候能解决、怎么解决,他心里也没有底。但是随后发生的事情,我们可以用三个“想不到”来概括:第一个“想不到”,就是这个“豆腐块”引起了刚刚到任不久的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同志的高度重视。第二个“想不到”是,在习近平同志的亲自督办下,《市民办事指南》编出来了。第三个“想不到”,也是最最想不到的一件事,就是从1月14日“豆腐块”在报纸上刊登,到福州市民完整地看到《市民办事指南》,中间只用了50个小时。

这件事在福州产生了不小的震动,福州人感到:他们来了一位不一样的书记。

作为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当时福州不但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办事效率也难如人意。经过一番调研,习近平同志决定从软环境入手,把改变干部作风作为突破口。为此,他提出了一个十分接地气的工作要求,叫作“马上就办”。强调真抓实干,落实担当。直到今天,当地仍流传着许多关于“马上就办”的生动故事。

当年,习近平同志在接受采访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他说,我们不缺好办法,我们不缺好处方,而是没人动手解决,所以我提倡行动至上。

那么,新时代怎样才能做到担当呢?我们来看一个短片。(请扫下面二维码观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