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博库网首页 > 电子书专题 > 习近平讲党史故事 > 第68章

义乌小商品走向世界

义乌小商品走向世界

故事原委

习近平同志在浙江、上海工作期间,曾多次到义乌考察工作,感慨义乌的发展简直是“莫名其妙”“无中生有”“点石成金”,称赞“义乌是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县域经济发展的典型”。义乌发展经验既有独到的地方,也有许多具有普遍借鉴意义的方面。

故事延展

伴随中国改革开放,浙江义乌从一个昔日贫困落后的农业县,变身“买全球,卖全球”的世界超市,书写了中国经济发展奇迹中的传奇故事。

“鸡毛换糖”闯世界——缝隙里长出小市场

“鸡毛鸭毛换糖喽……”在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发展历史陈列馆里,有一个硕大的拨浪鼓,牵动着无数义乌人的童年记忆。现在中年以上的义乌人,儿时最盼望听到的就是货郎担“咚咚”的拨浪鼓声。他们肩上挑的如同一个百宝箱,用鸡毛鸭毛就可以换取糖块、玩具等。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义乌经商历史悠久,可追溯到宋代,而以晚清尤盛。据《义乌县志》载:“早在清乾隆时,本县就有农民于每年冬春农闲季节,肩担‘糖担’,手摇拨浪鼓,用本县土产红糖熬制成糖饼去外地串村走巷,上门换取鸡鸭鹅毛、废铜烂铁,以取微利。”义乌民间行商习俗经过多年演变,渐成“敲糖帮”。新中国成立后,“敲糖帮”逐渐萎缩,但并未彻底绝迹。由于人多地少,每逢春节前后,仍有很多义乌农民挑担外出,风餐露宿,“鸡毛换糖”。

由“鸡毛换糖”起步,上个世纪70年代,不少义乌农民开始沿街摆摊。那时小商品交易还被视为“投机倒把”,遭到严打封堵。可在义乌,这些“资本主义尾巴”总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一场“争吵”无意间成就了历史

1979年,义乌个体经济开始有限度开放。1981年4月,为解决县前街交通堵塞问题,工商部门把自发的小百货市场迁往北门街北段,发放了一批临时营业许可证。几个月内摆摊的人员猛增近一倍,交易日趋兴旺,经常出现道路堵塞、地面脏乱等问题。工商部门一度采取“劝、堵、赶”的办法,社会上也议论纷纷,要求工商部门“予以取缔”。一时间,市场何去何从,成了干部群众谈论的焦点话题。

这时,发生了一个“提篮女”叫板县委书记的“传奇”故事,催生了义乌正式开放市场的重大决策。“提篮女”,真名冯爱倩。1979年,由于家庭困难,她开始摆摊谋生,但摆摊的地方一直在换。“天天抓,天天逃,抓到一次罚款1元,两三天的生意白做了。”

1982年5月,谢高华从浙江衢州调到义乌担任县委书记。一天,冯爱倩在弄堂口等到谢高华,情绪比较激动,叽里呱啦讲了一通。看到围观的人越来越多,谢高华说:“你不要吵,跟我到办公室去谈。”到了办公室,冯爱倩哭诉,“日子太苦了,我有妈妈和5个孩子要养。有一次家里没米了,我借了7户人家,也没借到。我要摆摊做生意,却被赶来赶去,还要受罚”。

谢高华说,没有许可证摆摊不允许。冯爱倩的情绪有些激动:“我靠自己劳动,有什么不对?”这场谈话持续了一个多小时。临走时,谢高华说:“你暂时去摆好了。”

其实,冯爱倩反映的问题,谢高华何尝不知道?可这个问题涉及政策红线,敏感、棘手而又复杂,谢高华决定先搞调查研究。通过调研,谢高华认为搞活市场符合中央精神,政府应顺应民意给地摊市场松绑。谢高华明确表态:“尊重群众首创,出了问题我负责!”

1982年9月5日,义乌县委做出了一个当时被认为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决定——开放位于义乌湖清门的小商品市场。这成为义乌第一代小商品市场的雏形。

小商品,大市场——五代市场进化史

就这样,义乌小商品市场如同从缝隙中艰难生长出来的小草,迎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不断生长进化,至今已经5轮迭代,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阶段,改革开放之初,义乌人敢为人先,无中生有办市场;第二阶段,上世纪80年代至本世纪初,义乌市场“买全国,卖全国”;第三阶段,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义乌市场升级为“买全球,卖全球”。

第一代小商品市场到1982年底,便有了30多个大类的2000多种小商品。义乌人发现,市场的承载力已到了极限,市场的物理空间亟须扩容。

时代给予了义乌更多的机会。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提出“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义乌县委、县政府当机立断,千方百计筹集57万元资金,于1984年12月建成占地35万平方米、固定摊位近2000个的新马路市场,摊位从露天搬进了棚子,这就是义乌第二代小商品市场。

符合时代潮流的新生事物,往往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义乌第二代小商品市场运行不到两年,进一步扩大规模的呼声日益高涨。1986年9月26日,城中路小商品市场开业了。到1990年底,这个市场占地达到7.7万平方米,摊位增加到10500余个,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

20世纪90年代初,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发展,站在了一个十字路口。一方面,是市场的快速繁荣,快速发展,声名日隆。另一方面,是管理滞后带来的市场秩序不规范、假冒伪劣横行、欺行霸市等问题,给市场声誉带来极其不好的影响。一件事情引起了管理者的关注。当时,有一批温州鞋类经营户要求进场摆摊,被集中安排到偏僻处,但令人想不到的是,竟然货多成市,生意兴旺。义乌市委、市政府作出重要决策,全力推行“划行归市”。所谓“划行归市”,就是按照商品品种,分门别类设置摊位,同类商品同一区块经营。顾客进场,很快便可找到自己所需商品的地段,并在同类商品的摊位前货比三家,让假冒伪劣、哄抬物价就此失去市场。

1991年2月,篁园市场一期工程竣工投入使用,这就是第四代义乌小商品市场。至1995年11月,已占地46万平方米、拥有摊位3.2万个,当时堪称全国最大的室内商品批发市场。

6年后,义乌国际商贸城一区市场正式投入使用,以后逐渐扩大为5个区。它与篁园服装市场、国际生产资料市场共同组成了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第五代小商品市场正式亮相。

故事启迪

义乌发展奇迹,源自何处?群众首创精神与党政干部有所作为理念的有机结合,市场活力与政府引导的相得益彰,是义乌始终充满活力的重要原因。义乌经验告诉我们,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只要我们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发挥好有形之手和无形之手的作用,一心一意做好自己该做又能做的事,在今后的日子里,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还会发生更多精彩的“义乌”故事,创造更多新的传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