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博库网首页 > 电子书专题 > 少年中国说:我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 第2章

特篇 黄土地感言

我是来自习总书记曾经插队的陕西省延川县的一名大学生。得益于“名家领读经典”课程和阅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我有机会对现实的政治问题进行思考探索。在家乡上小学、上中学时,我就经常听身边的长辈们讲习总书记当年插队的故事。

习近平同志15岁时从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北京,来到闭塞落后的陕北小村庄,和乡亲们同吃同住同劳动,一起生活了整整7年。当年,为改变村里贫穷落后的面貌,习近平同志带领乡亲们打坝淤地、建沼气池、办铁业社、办磨坊和缝纫社。春寒料峭的陕北,河里的冰水刺骨寒,他第一个脱掉鞋袜下到河里往外搬运坝基的冰碴儿。村里烧饭缺柴火,他亲自去四川学建沼气池的技术,回到村里既当技术员,又当壮劳力,建成了陕西第一口沼气池。在习近平同志和乡亲们的共同努力下,村里的生产和乡亲们的生活水平都有了很大的变化。老人们还说:习总书记当年在繁重的劳动之余,坚持读书,听说邻村的知青有一本《浮士德》,他就翻山越岭几十里去借。习近平同志当年在逆境中坚持追求崇高的理想,9次递交入团申请书、10次递交入党申请书,终于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的优秀品质和人格魅力,打动和感染着梁家河的乡亲们。后来,习近平同志要离开村子上大学了,全村的乡亲们含着难舍的泪水送了一程又一程。他同样也牵挂着乡亲们,在越来越繁忙的工作中,仍然时刻关注着梁家河一点一滴的变化,他先后两次回村、四次复信祝愿乡亲们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他还说过:“陕西是魂,延安是根,延川是我的第二故乡。”

作为一名延川人,我因习总书记而骄傲,在读他的书时,我倍感亲切。他曾在《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一文中说:“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我想,习总书记治国理政的许多理念,在那时候就已经孕育发芽了吧。

他还在文章中讲到:“我的成长进步始于陕北。最大的收获一是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二是培养了我的自信心。”我想,在这里“实际”与“自信心”不是两个简单的词,而是包含了丰富意蕴的人生态度与治国理念。

实际就是亲眼所见,亲手所为;实际就是从现实出发,全面客观看国情。初到陕北,就让习近平同志知道了农村真实面貌的一些侧面,7年的磨砺,更让习近平同志看清了中国广大农村地区的真实状况。这些经历,使他了解基层、了解群众,也更了解我们这个由传统农业大国向现代化强国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

吴小安老师说,“‘名家领读经典’读的是政治经典”,即要求我们分别从时间和空间维度上了解中国国情。读习总书记的著作,让我获悉更多国情,也让我懂得:国情不是冰冷的统计数据,而是有血有肉的真实生活,如果不是亲眼看到,我们谁能够通过丰富的数据勾勒出人民群众的真实生活呢?我们常说,信息是决策的基础。谈治国理政,了解国情当是第一步。但是,了解国情,不能光靠看材料,还要靠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哇!

习总书记曾多次指出:“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我们党始终得到人民拥护和爱戴的根本原因,对于充分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至关重要”,“我们任何时候都必须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早在梁家河插队期间,习近平同志就是这样践行着党的这一宗旨的。回忆起在梁家河的经历时,他说:“对于我们共产党人来说,老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必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党和政府的一切方针政策都要以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最高标准,要时刻牢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时刻将人民群众的衣食、冷暖放在心上,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想问题、干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像爱自己父母那样爱老百姓,为老百姓谋利益,带着老百姓奔好日子,绝不能高高在上,鱼肉老百姓,这是我们共产党与那些反动统治者的根本区别。封建社会的官吏还讲究‘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我们共产党人不干点对人民有益的事情,说的过去吗?”

是啊,我们的干部要像爱自己的父母那样爱老百姓。如果我们的干部都能像习总书记当年在梁家河一样,对人民群众怀着炽热的感情,一心想着群众的冷暖,一心想着群众的利益,那么不仅能赢得群众的拥护和爱戴,更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步伐迈得更快。

感情是实践和行动的基础,在梁家河——中国最基层的农村,习近平同志从实际生活中懂得了这样的道理:“心系群众鱼得水,背离群众树断根。”在他看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培养与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在《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中,他这样回忆:“古人郑板桥有首咏《竹石》的名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我想将之改几个字,作为我上山下乡的最深体会:‘深入基层不放松,立根原在群众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基层离群众最近,最能磨炼人。七年多上山下乡的经历使我获益匪浅,同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为成长进步打下了比较好的基础。”

因为习近平同志对群众有感情,所以就能团结群众。他说:“在团结方面我从小就受到家庭的影响。我父亲经常给我讲团结的道理,要求我们从小就要做讲团结和善于团结的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给人方便,自己方便’,用他的话讲,就是做每件事不要只考虑自己愿不愿意,还要考虑别人愿不愿意,因为你生活在人群中,什么事情都以自己为主,就是不行的。父亲讲的团结方面的道理,当我们后来生活在集体环境时,体会就很深刻了。无论是上寄宿学校,还是下乡和参加工作,我都深深感到:凡事团结处理得好,工作都能做得比较好;凡是团结处理不好,就都做不好。”

习近平同志用实践证明:有了对群众的真感情,就能扑下身子埋头苦干;有了对群众的真感情,就能主动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在艰苦的环境中锤炼意志,砥砺品格;有了对群众的真感情,才能为民所想,分群众之忧,解群众之难。与群众心心相印、凝心聚力,才能更好地实现强国富民的理想。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陕北农村生活、生产条件之艰难是后人无法想象的,习近平同志不畏艰难,吃苦耐劳的品质至今深深地印在梁家河乡亲们的心里。梁家河村民石玉兴回忆说:“我现在还清楚地记得,习近平刚来时,头戴草帽,脚穿拖鞋,身着衬衣,十冬腊月也不怕寒。后来带领社员修土坝,泥糊子常常溅一身,什么地方最苦就在什么地方出现。虽说是城里来的年轻人,但适应农村快,生活不讲究,什么饭都能咽得下。早上队长一喊出工令,马上扛锄头担粪桶。”

老支书梁玉明也同样感慨地说:“我记得打坝时,习近平常常是赤脚片子,挥着老镢头挖土淤泥填坝梁。有时推着架子车,一个人一天跑80多回。早出晚归,不怕累,肯吃苦,实在不简单,确实是村里的好带头人。”

村民吕候生说:“1974年冬天,习近平当了村书记,就领导社员打坝,处理河渠积冰,现在腰腿都落下了病。当时工地寒冷刺骨,社员们都怕冷,习近平第一个下到冰水里往外搬冰碴儿,干了一会儿,社员很受感动,纷纷脱掉棉衣下到冰水里干起来。”

梁家河的老人经常说:“当年的知青说是来‘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可人家习近平教育了咱们,人家一个北京娃干在了前头,咱们还有什么说的!”

回忆起在梁家河的插队经历,习近平同志说:“常言说,刀在石上磨,人在难中练。艰难困苦能够磨炼一个人的意志。七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后来遇到什么困难,就想起那个时候在那样困难的条件下还可以干事,现在干嘛不干?你再难都没有难到那个程度。这个对人的作用很大。一个人要有一股气,遇到任何事情都有挑战的勇气,什么事都不信邪,就能处变不惊、知难而进。”

愚公移山,改造中国,靠的是感动上帝,而上帝不是别人,就是人民群众。从插队起初闯过“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的青年学生到挣10个工分的壮劳力,从知青到大队党支部书记,习近平同志用汗水和辛劳努力改变着梁家河贫穷落后的旧面貌。筑淤地坝、打井灌溉这些切合梁家河当年实际情况的发展思路,无不印证着他务实的作风和崇尚实干的精神。他对人民满怀热爱,正是这种爱感动了梁家河的群众。

原大队书记梁玉明说:“1973年我介绍习近平入党,是因为我看到他年轻有朝气,敢想敢为,脑子聪明,有魄力也有能力,我就让位当大队长,选拔习近平1974年当上大队书记。这一年他就到四川学习沼气技术,回来后就给村里搞成了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

衡量一个人有没有理想信念,不是靠说,而是靠做。邓小平同志说:“不干,就一点共产主义也没有。”有些人说得很好听,但临到做事,就拈轻怕重,做了一点事,就生怕别人不知道。而习近平同志在《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一文中说:“人生的道路要靠自己来选择,如何选择一条正确的道路,关键是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否则,环境再好照样会走错路。”理想是成就一切事业的基础,信仰是共产党人的源泉和动力,正是有着这样的理想和信仰,习近平同志在梁家河艰苦的环境中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关于共产党员的理想和信仰,习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又做了精辟的阐述:“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我们既要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也要胸怀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矢志不移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做好当前每一项工作。革命理想高于天。没有远大理想,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也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衡量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领导干部是否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有客观标准的,那就要看他能否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能否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能否勤奋工作、廉洁奉公,能否为理想而奋不顾身去拼搏、去奋斗、去献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

从梁家河的一名插队知青到党的总书记,习近平同志用远大的理想和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实践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他曾说过: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这不仅是个人的信念,更是一个国家的信念。

自信是敢为人先、勇于担当责任。一位村民说:“近平上任后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建沼气池。他到四川绵阳去考察学习建设沼气池的技术,回来以后结合我们延川当地的气候进行研究、施工。他在知青住的院子旁边挖了一个沼气坑,用水泥打成池子。虽经历了一些挫折,但沼气池最终建成了,解决了我们这个地方缺柴烧的问题。沼气普及以后,梁家河点燃了陕北第一盏沼气灯,我们做饭、照明都可以用沼气,沼气池里清出来的肥料,还可以给庄稼上肥,一举多得。”此外,习近平同志还办了村里第一个铁业社、第一个代销点,教村民们识字,给他们讲书上的知识和报纸上的新闻,并担任地方多项职务,他指出了中国农村发展的唯一出路,这就是“组织起来办大事”。是习近平同志把自信带给了梁家河,带给了农民,使他们认识到:农民是历史的主体,是国家的主人。

这一切,已经成为今天习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内涵:领导干部要有担当,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广大人民群众要有主人翁精神,共同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作为整体的中国要有担当,在国际舞台上树立起谋求和平与发展的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治国”,不论对谁来说都是一个宏大的主题,习总书记一定也从古代历史、传统文化、国际社会等方面吸取了许多经验,但是,他的着眼点一定还在于脚下的这块土地。我从习总书记的著作中领悟到,他的治国定力是从实际中来的,当然,这个实际不是仅指当年的梁家河,而是更大的地域,是全中国、全世界,是更复杂的实际情况、不断在变化的各种条件;梁家河是习总书记萌发治国理念的起点,时代在变、视野在变,但“树高千尺,根在人民”的信念不会变。我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华民族在实现复兴的路上阔步向前,中国梦一定会实现!

中国人民大学 张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