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博库网首页 > 电子书专题 > 少年中国说:我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 第3章

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

很荣幸能够参与到“名家领读经典”的课程中,整个课程历时3个多月,学生来自北京的8所高校。正如韩毓海教授在结课时所讲,我们所上的这个课并非社会上各种为谋求个人私利的辅导课程,而是北京市教工委所办,为中国谋未来的课程。它为我们打开了新的视野,让“学院路高校共同体”成为一个真正的共同体:不同学校的同学上同一门课,相互联系,相互交流,共同进步,真正成为“同学”。

我们知道,习主席一直关注当代大学生,关注思政课课程改革,关注思想文化建设,这给了我们巨大的学习动力,促使我们认真地完成每一次作业,投入地听完每一堂课。

在这门课程中,治国理政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北京大学中文系的杜晓勤教授所授的“统一与分裂——永贞革新与柳宗元的《封建论》”一课,即是从我国历史上的分封制与郡县制讲起。

杜教授强调,治国安邦,首在根据“势”选择“制”。无论是周代“不得已”选择的分封制、秦代选择的郡县制、汉初选择的郡国并行制,还是唐代的郡县制,都是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产物,也就是说,世界上没有一劳永逸、万古不变的制度。同时,正如习主席指出的那样,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不是一回事,有完善的治理体系,并不意味着有强大的治理能力,因此,对“制”与“政”的关系考量,是国家领导者治国方略的重要抉择之一,无论在什么时代都要把百姓拥戴与否、国家能否长治久安作为治理的关键。

“因势而行”的另一种解释就是顺应天道,即社会发展的客观历史必然性,而非主观意愿,故柳宗元说:“封建,非圣人意也。”治理所顺应的不是抽象的理念,而是世道人心。毛泽东主席所说的“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便是我国领导人对这个问题的深入思考。

当下,面对中国和世界发展的大趋势,习主席提出了独到的治国方略,并努力付诸实践。作为一名大学生,我想我们也应成为社会建设的积极参与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就像课程中提到的不仅要拥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精神,不可退却,逃避社会责任,而且要努力去拥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情怀,关心他人,乐于奉献。国家的未来掌握在我们手中,我们接受高等教育,学习专业知识,就是为了要在国家发展的过程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就我自身而言,作为一名法学二年级的本科生,通过学习,我深刻认识到:没有超越于人类共同体和国家之上的抽象的法律。如果像西方中世纪那样,使“上帝之法”与“人间之法”相对立、相冲突,那种中世纪的法律观念必将与现实社会、国家秩序相冲突,这样的法律只能存在于天国。正如今天某些“法律人”所鼓吹的完美法制,无非是用西方的制度来套中国那样,这些标榜“现代法制”的人的观念实际依然停留在中世纪。

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中,习主席指出:“司法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最近引起我的关注的是“两会”期间《民法总则》的审议通过,这是我们期盼的民法典时代到来的风向标。其中关于民事主体地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态保护原则等内容的加入,让其显示出适应现实发展、不断完善的特点,也彰显出更好保护民事主体合法权益的精神,更凸显了国家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法治进程的决心。在积极关注前沿热点信息的同时,深入了解和思考每一项法律条文制定的现实必要性和其本身对未来的预见性,以及其中涉及的纠纷解决机制的内在合理性,这就是注重法律的可操作性。对国家法治进程的信心,让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越发干劲十足,不断向更加文明进步的方向行进。

当然,我在聆听课程的同时也有对自身的反思。我们早在高中时代便学习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中国传统思想中人人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愿望,也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最高目标。在国家的发展和建设、党的精神的传承上亦如是。我们在赞美“曾经的、艰苦卓绝”的一代人的时候,也不能忘记了自己这一代人的责任与担当。正如潘维教授对我们所提的殷切希望那样,当代的我们与曾经的他们必然是一样的——一样的艰难成长,必然会有一样的荣光。曲折与荣光是双生花,我们不能总是把它们加之于前人,我们也要拥有这一代的荣光,并承担为此而会遭遇的曲折。

张载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我们这一代在国家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从严治党的道路上需要越走越远,顺势而为又要争取创新,同时也要在精神文明建设的步伐中调整好自己的价值观,努力成为红色的一代,绝不做那个可能的“失联党员”,努力扎根群众,做好党的基本工作,让老一辈人的期望不只是期望,让未来照亮前进的路。

北京林业大学 王赛

通过一学期“名家领读经典”课程的学习,我对我们国家的发展现状,我们深厚的民族文化与历史,我们未来的发展宏图都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通过学习习主席的著作《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我最大的体会就是,今天的中国人,必须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

我的听课体会是:没有任何事任何人可以摧毁中国人,他们是善于在苦难中生存的坚韧之人。我们国家在短短几十年时间走过了人家几百年发展的道路,我们的发展是“跨越式发展”。

我出生时,在我所在的城市里,汽车还是很稀罕的物件,而仅仅才20年,我们已经开始讨论汽车和温室气体变化的关系,开始讨论限制汽车尾气问题,开始讨论电动汽车,甚至开始研发自动驾驶汽车。

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刚刚初步完成工业体系的整体建设,而今便开始讨论气候变化的问题。可西方国家自工业革命开始,就享受着用自己的工厂污染全世界的“便利”。我们的工厂刚刚盖起来,就已经和那些工业传承了几代人的西方国家一起,讨论清洁生产,讨论环境影响评价,讨论排污许可证,讨论碳排放交易。在2015年12月结束的巴黎气候大会上,习主席和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坐在一起,中美两国被视为气候变化谈判中最有分量的角色。但在1950年,美国还在笑话中国连汽车都造不了呢。

当代中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各种矛盾,因为我们必须同时面对发展的问题和发展带来的问题,因为世界上没有任何其他国家在如此短暂的时期形成了如此规模的“跨越式发展”。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就一直珍惜一分一秒的时间,中国共产党从没有奢求过别人恩赐的所谓“公平”,而是一心一意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国求发展。如果说苦难的岁月让中国学到了什么,那就是在时间的河流中,不前进的结果只有一个,就是后退;在公平的天平上,能摆出来的砝码也只有一个,就是实力。

我坚信:看似今天中国还存在许多问题,但这些都会随着时间的洪流被冲刷而去,存留下来的,会是更加先进、更加强大的中国。

未来,中国将努力实现中国创造,中国其实已经在这条道路上出发了,半导体、高铁、航天、大飞机、生物医药、精密机械等产业,中国有的已经世界领先,有的已经小有成就。不说别的,现在美国硅谷搞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的创业公司,在硬件层面,只要初步设计出来,马上就能迅速制造样品,以最低的成本批量生产,这只有中国做得到。不要小看中国的这些小电子厂,也许以后将从中产生世界级的制造业巨头。

五年来,我国取得了载人航天、超级杂交稻、高性能计算机等一大批科技成果,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取得众多突破,原始性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我国国际论文发表总量和发明专利申请量跃居世界前列,重大技术装备自主研发能力明显提高,高技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科学技术在调整经济结构、解决“三农”问题、促进社会发展、改善民生方面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

经过近年来的持续发展,中国债券市场从小到大,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市场体系日益完善,已经形成了以银行间场外交易市场为主,场内为辅的市场交易体系;短期融资券、中小企业集合票据、中期票据等创新产品不断涌现;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已发展成为亚洲第二大、全球第六大债券市场;市场主体不断丰富,从政府、大型国有企业拓展到外资企业;基础制度不断完善,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出台为维护市场秩序、保护各方权益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市场运行机制不断健全,债券发行管理方式不断优化。

当然应该看到,近几年农村面貌虽然有了较大变化,但农村发展滞后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尽快改变城乡发展失衡局面,协调推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必须处理好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通过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我深深认识到:必须以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全面现代化来破解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

让我们展望未来,展望中国。这也让我想起,中华民族用钢铁与烈火的交迸,铸就坚强不屈的脊梁,在经历了数次磨砺后,以其坚强不屈的脊梁高高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我自豪,我骄傲,我为有一个坚强的祖国而歌唱。

北京科技大学 杨枝

“名家领读经典”课程虽然结束了,但我在每每温习之时,仍能感受到与它初次相识时所带来的震撼。每一堂课都是精神上的饕餮盛宴,都值得我们在日后的学习中不断咀嚼。

在不断的成长过程中,我个人的思想与国家的联系渐渐变得清晰起来。深感惭愧,曾经年少懵懂的我,在没有意识到中国的百年沧桑是如何走过时,还谈不上真正理解我们的国家。而如今,作为“地大”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一名学子,每日阅读《中国国土资源报》已经成为日常生活、学习的一部分。“房地产调控”“耕地保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越来越多的专业名词进入到我的学习当中。相比于生活中的鸡毛蒜皮,国家大事更深入我心。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主席指出,教育强则国家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视。我们能理解习主席的一片苦心,也能感受到习主席对我们这一代新青年的殷切期望。因为我们这一代将参与全面实现小康的全过程,我们这代人的素质决定了今后全民族的素质。

21世纪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质量的提高归根结底靠教育。在我看来,教育的内容,不仅应该有与时代同步甚至超前的知识,更应该有“价值”,这个“价值”,就体现在回顾古代传统、打开世界视野、同时又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中,习主席指出:“我为什么要对青年讲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问题?是因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个字,并不是一套抽象的符号,而是有指向也有土壤的。我想,中国能在经历百年屈辱历史后重新站起来,正是因为我们追求的是社会主义和共同富裕,正是因为中国思想的先进性不止于小康,而是有大同的追求,这让我们在全球化的大潮中一直乘风破浪,砥砺前行。

中国的发展是迅速的,惊人的。改革开放近40年后的今天,我们的区域差距已经迅速缩小,医疗保障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正是因为我们有着社会主义的制度和信念。如果没有社会主义的制度和信念,我们就不可能克服发展道路上面对的艰难险阻。

我们要深刻理解什么是中国力量,什么是中国声音。因为,不仅教育工作要讲战略、讲政治,外交队伍也应提升政治素质和战略意识,因为外交工作也是文化工作,是门学问,我们要在世界舞台上讲好中国故事,在世界浪潮中唱响中国声音。只讲做生意,不讲思想文化交流不行;只讲传统文化,不讲现代中国发展道路更不行。因此,全国各行各业都有提高政治素质、政治信念的必要性。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这是李零教授引用龚自珍名言对当代教师与学子提出的殷切期望。“95后”是新的一代,这一代出生在国家经济起飞、社会重视教育的年代,成长中又赶上了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也是中国从“追赶”西方到“平视”西方的时代。所以说,我们是幸运的,但面临的形势也是严峻的,成为“又红又专的接班人”,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这是一个需要热血的时代,更是需要年轻人大有作为的时代。

孙中山先生曾说:“做人最大的事情是什么?就是要知道爱国。”《苦难辉煌》一书中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一句话是这样讲的:“物质不灭,宇宙不灭,唯一能与苍穹比阔的是精神。”2016年是纪念长征胜利八十周年,回顾长征的历史,我再次体会到了长征路上那段超越生死,探求真理的不朽传奇,也明白了“坚韧”这个词的深刻意义。

习主席在2017年新年贺词中说道:“上下同欲者胜。只要我们13亿多人民和衷共济,只要我们党永远同人民站在一起,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我们就一定能够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我坚信,我们会满怀信心和期待,在继续前行的路上,不忘初心,让全国人民的生活更加幸福美满!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秦凤蕾

经过了几个月“名家领读经典”课程的学习以及阅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我想浅谈一下对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思考。

中国古代社会是人治社会,故而历朝历代的后期,国家机器大多因为社会治理的不规范以及明君贤臣的缺失而无法正常运行。就以官员任用为例,尽管有科举制和其他选官制度的构建,但徇私舞弊、任人唯亲的现象依旧屡禁不止。所以在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更需重视推进法制化进程。在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就要建立和完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党的建设等多个领域的体制机制和法律法规,使得各个领域的治理都实现法律化、制度化。

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中,习主席说:“要坚持法制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广泛开展依法治理活动,提高社会管理法治化水平。”在中国这个人情社会历史悠久的国家里,裙带关系、宗族制度等传统社会习俗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似乎根深蒂固,因此,只有人人树立法制观念,懂得自觉维护法律运行,才能真正实现法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我认为,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对基层民众进行法律普及。要拓宽法律宣讲渠道,通过公益广告、微信推送、法律专家微博宣讲等形式,让法律在出台之初就能为大多数人所了解。最近全国人大表决通过《民法总则》的消息就在微信朋友圈传播很广,这显然有助于让学法懂法成为每个公民自然而然的想法,形成自觉守法的良好社会风气。我相信,我国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体系,会在这样的努力中逐渐完善起来。

从人治到法治本来就是国家治理的一大进步,而从中国传统文化中获得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经验,则是现代化治理的又一进步之处。习主席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的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中国的政治制度是在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的土壤中生长起来的,是独特的。所以尽管“治理”与“现代化”这两个概念是舶来品,但是在中国的实践中要结合中国自己的国情,并且借鉴中国数千年的国家治理经验与教训,使其融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之中,为中国社会管理的进步再添一把火,让中华文化成为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价值支撑。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中国历史文化的滋养,这是中国所推进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与西方国家的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不同之处,也是“名家领读经典”课程的要义之一——让我们认识到中国历史文化对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我也会继续向习主席、向优秀的前辈们学习,积极思考和学习中华文明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例如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开拓精神,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顽强意志,海纳百川、虚怀若谷的博大胸怀,修齐治平、治国安民的政治理想,革故鼎新、自强不息的执着追求,等等,用实际行动扩大中华优秀文化的国际影响,在国际交流中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努力投身于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大潮中去。

鲁迅先生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借助“名家领读经典”课程,我们从一代代仁人志士的人生实践中,从中华民族传诵千古的诗文里,清楚地看到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和宝贵的思想财富。作为践行实事求是精神的中国当代大学生,我们会怀着崇高的理想,脚踏实地,不畏艰难,努力成为当代中国的脊梁。 

中国人民大学 王畅

有幸能够学习“名家领读经典”课程并阅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仅以此小文,记录下自己的所思所感。

在课程中,我感受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与无限的潜力。在课堂上,我们仿佛经历了一场“时空旅行”,见证了宋、明的雅士风流,走过了近代的烽火岁月,也领略了当代的风貌与未来的美好图景。每堂课都听得我心潮澎湃,浮想联翩。我似乎站在了宋太祖设计的那道弯弯曲曲的城墙上,又似乎和王阳明一起对着竹子发呆,又为军人们的冲锋陷阵而呐喊,在炮火隆隆中迎来崭新的中国……恍惚间,隆隆的炮火又变成了阵阵的掌声,自己坐在中国人民大学的教室中,迎来了学期的最后一堂课。

当前的时代是一个“快”而“新”的时代,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及其时空脱域的特点,使整个时代的生产、生活乃至思维方式都发生着剧烈的变革。以新闻为例,当前的新闻几乎做到了实时化,碎片化的新闻霸占着手机的通知栏,而通信技术的发达也让人觉得时时处于受注视之下,微信和新闻将整块的时间割得片片零落。伴随这种实时性而来的,是一种怕被时代抛下的恐慌,人人都在追求新鲜感,生怕成为“老古董”。但“古董”中蕴含的根基与底蕴,正是稳稳把牢时代的那根“风筝”线,譬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便是千年凝练的精髓之一。

细加品味,我认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能在宏观制度建设层面提供借鉴,而且还能在微观层面对个人的行为做出指导。

在制度建设层面,邓小南教授的“因循与创新:宋代文官制度再认识”一课中,“事为之防,曲为之制”的思想让我豁然开朗。所谓“事为之防,曲为之制”,指的是在制定政策的时候,要防微杜渐,起到“防弊”的作用。就像宋太祖修建的弯弯曲曲的城墙,尽管人们当时并不理解,但是当将城墙改直后才发现,弯曲的城墙更不容易攀爬,城池也就更不容易被攻破。这种思想运用在政策制定方面也是如此,宋太祖赵匡胤为制定规则法度,吸取了晚唐五代的经验教训,不光集中注意力解决当时的问题,也尽可能全面长远地考虑政策实施的效果。宋太祖时制定的政策,在真宗末年到仁宗初年被奉为“祖宗之法”沿用良久,也是有其深意的。

“全面长远”并不意味着墨守成规,古人也是很懂变通的。在真宗末年到仁宗初年这一时期,宋人会根据时势需要赋予“祖宗之法”新的解读,从而保证了北宋王朝正常的统治秩序。这种“防弊”与“变通”,正是宋代政治设计理念留给我们的瑰宝。时至今日,它依然适用于制度设计,启示着我们既要具有前瞻性,也要根据具体实践进行不断调整和改进。

“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在个人层面,党员的党性修养与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可以从传统文化中得到力量。

心学大师王阳明对着竹子“格物”虽没“致知”,但“格”出了一个道理——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与行不可分离。谢茂松老师说:“党性修养就是共产党员的心学。”结合如今,党性修养建设以及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只是“坐而论道”。除了必要的书本教育,还应该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的开放性和便利之处,让思想政治教育在“事中磨炼”。

千古月照今世人,会照得人心亮堂起来。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中,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我们砥砺前行。

作为新闻学院的学生,“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这是时时放在心里的一个滚烫的理想。这篇“文章”,“笔”虽不“妙”,“道义”兴许也没担起,但还是写出了自己的若干感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漫长,充满许多机遇和挑战,但我能够感受到中华崛起的图景就在前方,作为年轻的一代,也希望能够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中国人民大学 姜紫荆

机缘巧合下,我参加了由北京市教工委组织开设的“名家领读经典”课程,课堂上老师们分享了他们的研学经验,结课之际,老师又安排我们研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在此,我也有些自己的想法,想和大家分享。

孔子曾说,“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视野的重要性可见一斑。有人说,一个人现在的气质里,藏着他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和爱过的人。而我相信,一个人将走的路、将读的书和将爱的人,藏在他的视野与格局里。我们这一代人都要做跳出井底的青蛙,真真正正打开自己的视野,然后去提高自己,去抓住“风口”,去创造未来。

更高的视野,我认为在杜晓勤教授关于“统一与分裂——永贞革新与柳宗元的《封建论》”的专题讲座中,得到了很好的诠释。“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杜教授的讲解最终落脚到“势”上,却又不落窠臼,从历史大势落脚到现实生活中来反求诸己,以史为镜而知兴替。更高的视野,也是在看到更优秀的人之后,用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每次上课的时候,当我看到身边的伙伴们都在专心听讲,当我看到教授在讲台上逸兴遄飞地指点江山,心头便会升起奋斗的激情。因为我想向他们靠拢,变得更加优秀,以人为镜而明得失。

我的大学生活中最常有的感叹,是自己总在盲目地忙碌着。听讲座、参加竞赛、加入学生社团,看似相当忙碌,但是当偶尔停下来的时候,却只有一阵阵疲惫和难言的空虚。这不正是视野不够开阔造成的吗?我知道我的状态是千万大学生的缩影,我的困惑也绝不仅仅是个案。因此我真的希望多上一些这样的课程,多读一些这样具有大格局的著作,让我们从日常的琐事中挣脱出来,用更开阔的眼光审视现在的生活,这样不仅可以让我们活得更加轻盈,而且也能让我们成长得更加优秀。

用更高的视野看未来,需要我们有抓住“风口”的闯劲。成竹在胸,自然心中有沟壑;脉络清楚,自然未来大道平。这种脉络很抽象,它从杜晓勤教授洞察总结的历史中来,所谓“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它从李玲教授剖析讲解的现实中来,所谓见微知著。这门课让我懂得,其实我们当下的一举一动,都是那样深刻地影响着未来。

在这里我想提一件小事。作为一名信息管理专业的学生,互联网一直是我感兴趣的方向。在完成课程学习之后,结合几位老师对现在科技发展形势的分析以及习总书记书中提到的“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一篇,我推测国家一定会出台关于大数据产业的具体政策,并下决心继续钻研数据处理技术。一周后,我真的看到了关于工信部制订大数据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的报道。

世界的未来将是怎样?李玲教授在她的讲座中提到,“我们即将步入健康时代”。她横跨万里地讲了欧洲的医疗保障,也讲了美国的退役军人医疗保障,从社会到民生,又从政治跨越经济,以国民健康问题为支点,描绘了未来发展的蓝图。这是一种怎样的视野?这又是对未来何等自信的宣言?而这样的未来大势中,我们又该怎样抓住“风口”,实现自己的理想?

 用更高的视野看未来,需要我们有创造未来的使命感。我可以很自信地说,在我心目中,未来的中国就是我们一直在说的充满梦幻的地方。我的自信来自我们的历史,从被称为“东亚病夫”、沦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现在可以提出“一带一路”的蓝图来推动区域乃至全球经济发展;我的自信来自我们的榜样,他们是敢于舍身炸碉堡的英雄,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是一心为民的公仆,他们是我们精神力量的源泉。

而我想说,我最深的自信来自自己,我相信我们这一代人可以创造出我们梦想中的国度。因为我不会忘记在每堂课上坐得笔直认真听课的那道道背影,我不会忘记志愿者队伍里忙到脚不沾地的那道道背影,我不会忘记深夜里挑灯夜读的那道道背影,那是千千万万具有相同情怀的人的背影。我们既然选择接过这支火把,就一定不会辜负这份荣耀,因为这是我们的使命。

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可以产生伟大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可以产生重要思想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奇迹而且一定可以产生惊人奇迹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英雄而且一定可以产生英雄的时代。生于这个时代的我们,自当以心向明月,自当以血荐轩辕。

我们这一代人都要做跳出井底的青蛙,真真正正打开自己的视野,然后去提高自己,去抓住“风口”,去创造未来。

写到这里的时候,浮现在我脑海的是一位位教授的身影,他们说过的话、走过的路、明悟的理念和赤诚的心,以及习总书记书中的一篇篇精辟的论述,正是召唤我们跳出井底的精神力量。前有明灯,心有所向,剩下的,便是摆脱困囿,迎接广阔的天地了。

北京科技大学 梁鑫

2016~2017学年秋季学期,我十分荣幸地选修了由北京市教工委主办的“名家领读经典”北京高校市级思想政治理论课。十多位名家学者,为我们带来了内容丰富、意义深远的一堂堂讲座,使我得以了解古代中国制度的思谋深远,近代中国社会的发愤图强,使我反躬自省,牢记做学问要接地气,要走出象牙塔,深入实践以求真知……这门课程也让我有机会阅读了习主席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有了一些感想,想在此写下来与大家分享。

在北大国关院读书两年,我所体悟到的是:爱国关天下,是每一个国关人的情怀。正是由于所学的专业,我对这本书中与外交有关的内容感触至深,对中国已经或正在构建的宏观外交格局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同时领略到未来中国走向世界的美好蓝图和宏伟构想,也展开了自己的一些思考。

百年前任人宰割的屈辱外交时代已经过去,如今的中国没有愧对时代和世界。我们注重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对中美关系、中俄关系都给予足够的重视,顺应时代前进的潮流,主持国际正义,维护世界和平;我们坚持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奋发有为地推进周边外交,为我国发展争取良好的周边环境,使中国的发展更多地惠及周边国家,实现共同发展;我们注重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做亚非拉国家可靠的朋友和真诚的伙伴,在发展振兴的道路上,相互支持,真诚合作,互惠互利,共同发展;我们积极参与多边事务,共同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

作为负责任的大国,我们积极参与不同层次的国际关系体系,努力实现互信、共荣的新型国际格局,在融入国际社会的同时,让世界更多地听到我们的声音。

外交活动是国家对外交往的重要手段,对任何国家而言都不可或缺。外交作为一种资源,运用得当,对于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若出了差错,哪怕一点礼仪上的微小过失就可能对国家间的关系造成重大影响,损害到国家利益。强国有强国的外交,不能因其强而称其有;弱国有弱国的外交,不能因其弱而谓之无。而合理利用各种形式的外交手段,也是国际交往中的重要内容。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首脑外交”“民间外交”等形式在国际交往的舞台上大放异彩,也启发我们积极开启外交事务的新思路,充分利用各种外交资源,巧妙用力,在树立国际形象的同时,也让这种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我深知,在外交活动中,在各种国际场合下,一名优秀的外交官就是国家的一面旗帜。尼克尔森在《外交学》中说,“这些就是我理想中的外交人员的品质:说真话、准确、沉着、耐心、好脾气、谦逊、忠实。它们也是理想的外交应具有的品德。”我明白,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外交官,大到信守外交规范、善于维护本国尊严,小到讲究外交礼仪、讲话注意分寸,等等,都要饱经历练,才能成功地完成国家使命,不负时代的重托。

所有的成功者都曾是大梦想家,人们因梦想而伟大。在冬夜的火堆旁,在荫翳的雨雾中……梦想与未来同在。而我的梦想,就是能够代表国家站在国际外交的舞台上,纵论天下,张弛自如,成为中国外交大格局的亲历者和建设者。

在我们为中国大外交的宏伟蓝图付诸实践的时候,也不能不提及那些为外交思想和外交策略提供智慧的默默耕耘者。从事外交学研究的学者,始终致力于站在外交学研究的最前沿,把握国际外交发展的新趋势,为国家外交部门源源不断地提供和输送着与时俱进的思想,助力国家的外交实践,使国家能够在未来的国际关系发展中把握方向。

习主席对我国外交工作的殷切期望,一直鼓舞着我以及关心我国外交事业的广大青年。我衷心地希望,政府能够对外交学研究领域给以资金、技术等多方面的支持,推动我国外交学研究的发展,为外交事业的繁荣兴盛积累财富和力量。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我们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一梦想始于一段屈辱的历史,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的期盼。周总理年少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如今的我们,更应该为中华民族之伟大复兴而读书,为实现中国梦而勤奋努力。我记得习主席曾说过,“纵使思忖千百度,不如亲手下地锄”。

作为中国梦的承载者,我定当刻苦学习、全面发展,把创新精神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把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结合起来,在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为青春中国贡献自己的青春、智慧和力量!

北京大学 胡玉锦

我是一名来自马来西亚的留学生。还记得我到北京的第二天,正好赶上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即“9·3阅兵”。那天我在宿舍和同学一起看直播,听到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说:“‘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为之努力。”我也禁不住为中国发展的表现和决心感到兴奋和激动。

借着这次参加“名家领读经典”课程的机会,我想从一个外国学生的角度,谈一谈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的阅读心得。

我从书中读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居于引领地位的宏伟奋斗目标,也是13亿中国人的共同梦想。习近平主席执政以来的改革及实践,都是围绕着实现这个目标展开的。从书中我了解到,习主席所提出的“中国梦”构想,并不是一个空泛的概念,而是一个系统完整的科学体系,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有人说,现在的中国大学生不大关心中国的政治,都跑去研究欧洲和美国了。我也似乎感觉到,有些中国同学对美国的政治体系、制度,反而要比对中国的政治了解得多。相对而言,西方对中国了解得很少,因此就存在着不少偏见,这是一种知识交流的巨大不平衡。我希望通过学习来改变这种不平衡。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中国是近代以来真正捍卫独立自主的国家,没有像日本、韩国及许多东南亚国家那样追随美国。这种独特之处和强大的自信,却往往被视而不见,着实让人有些遗憾。有人抱怨中国有许多问题,但是却恰恰忽视了中国是当今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他们可能很少去想:中国要在极短的时间里,同时解决发展本身的问题及其所带来的其他问题,这样的处境是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未曾遇到过的,而尽管如此,今天的中国依然还是世界上社会问题和矛盾最少的国家之一,是世界上最安全最稳定的国家之一。中国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今天,全世界都在思考中国的道路,而作为中国人自己,这难道不值得关注,不值得自豪,不值得认真思考吗?

许多国家追随美国,仿效美国,但都不可能成为美国,最终也都会因为水土不服而问题重重。只有中国,自信地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而又又行之有效的发展道路,这也是许多像我这样的留学生来中国学习的原因。

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还能够看出,中国的对外关系理念是创造“新型国际关系”。这是一种以合作共赢为核心,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导向的国家间关系。我个人认为,这一理念非常具有感召力。习主席在2013年访问俄罗斯时发表演讲,提出要跟上时代前进步伐,就不能身体进入21世纪,而脑袋还停留在过去。从中我也可以看出中国对这种新型国际关系建设的负责与诚意。

中国在改革开放后的迅速发展令人瞩目,世界上有人对中国的发展感到不舒服,有些外国媒体甚至故意渲染“中国威胁论”,这并不奇怪。比如,尽管殖民扩张理念、冷战思维在今天已经过时,但仍然有些国家认为中国对非洲的援助是中国在非洲建设“后花园”,其目的是增强在亚非拉国家的话语权。又如在马来西亚,媒体几乎时时在报道中国在哪里援建高铁、对外给予哪些经济援助之类。有些国家则仿照美国的腔调,宣传中国在搞“小动作”,认为中国目前大力倡导的“一带一路”,就是在建立以中国为核心的世界体系。老实说,在我来北京念书之前,也对此抱着将信将疑的心态。

然而,到中国留学一年多,让我亲眼见到了中国的面貌,也彻底放下了心中的“包袱”。中国并不是外国人想象中那种专制、腐败、不正义的国家,相反,中国是以德治国、以法服众的文明国家。新中国成立不久,周恩来总理就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得到世界各国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中国也始终奉行着这一准则,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中国大力援助亚非拉国家,完全是出于发展中国家之间真心实意的相互帮助。举个最明显的例子,在非洲爆发“埃博拉病毒”时,一批又一批的中国人赶来救援,而西方人和美国人在哪里?他们都跑了。可见,“中国梦”与“美国梦”是不一样的。我理解的“中国梦”是带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夙愿,希望全世界人民与中国人民一起朝着伟大的事业前进。

事实上,我认为,如果西方媒体能更多地关注到中国对世界的贡献,而中国的媒体能够更加理直气壮为自己进行宣传,信息和知识交流的不对称、不平衡将会改变,这无论对于外国人还是中国人来说,都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最后,我衷心希望中国可以成为亚洲的领头羊,带领其他亚洲国家、其他发展中国家一起建设更美好的未来。我也希望马来西亚与中国的关系可以得到改进和加强,以合作、互利、平等的理念维系睦邻关系。

北京大学 【马来西亚】杨钪森

很荣幸获得机会参加“名家领读经典”课程的学习,并在结课之际分享自己的一些感想以及阅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这本书后得到的收获。

作为一名哲学专业的学生,我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更加精细地研读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一部分。正如习总书记所强调的,“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引下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基础,没有强有力的完整的理论体系构建,是无法解决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问题的。

长久以来,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成绩斐然,但也存在话语权被西方掌控的危险,西方人不断用带有偏见的西方思维来审视和评判中国,使一些国民对我们的体制产生了的怀疑。实际上,西方的哲学植根于西方土壤,只能解释西方道路,是不能套用来解释中国道路的,况且社会科学研究从来就不是价值中立的,而是包含明确的价值诉求的。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在当今世界,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有一些国家不顾自身的历史特点,生搬硬套美国制度或者被美国强行“改造”成美国式民主制度之后,其政治生态、社会秩序、经济发展、文化保存到底是怎样一种光景。

这就让我想起在“名家领读经典”课程中,邓小南教授提到的“路径依赖”问题。中国自古以来便是一个独立发展的国家,与西方国情不同,历史迥异,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过程,自然也会与西方有着不同的路径依赖。因此想要理解中国现象,解决中国问题,实现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就必须要从中国的历史、政治与文化中寻找积淀,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以此指导中国路径,从而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

西方有漫长的宗教传统,教权高于君权。长期的宗教迫害,残酷的宗教战争,使西方的发展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我们中华文明重人文,不立教,但我们古代便有“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更有“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这样的警句名言,因此实事求是地讲,中国传统中一直隐含着民主的精神。所以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有着自身可以挖掘的内在资源,完全可以也应该从文化传统切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

实现中国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就要实现治理理论现代化。实现治理理论现代化,就要促进独具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的现代化发展,就要辩证地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路径,并与马克思主义有机结合起来。我们讲中国道路,不能离开广阔的历史视野,而我们讲传统文化,更不能离开中国社会主义道路对传统文明的现代转化。

在这条新的长征路上,我作为一名哲学社会科学建设的接班人,在“中国共产党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课程的帮助下迈开了第一步。很感谢这一学期的课程给我提供了一个新奇而又充满智慧的平台,也很荣幸能够了解习总书记关于治国理政的思想,让自己站到一个更具战略眼光的高度,思考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和未来。

以上就是我对于这本书、这门课以及我所关心领域的浅见。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必将将我的所学,投入到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中去。

中国人民大学 李尉博

很感谢北京市教工委开设“名家领读经典”课程,回顾一学期的学习,结合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的学习,我在这里浅谈个人所悟,希望能和大家分享。

我家在陕西的汉中,那是夹在秦岭与巴山中间的小盆地。“要想富,先修路”,汉中人民觉得这是最最实在的一句话,因为交通发展真的给了我们太多,我们一家的求学路就是最好的证明。我的太爷爷走山路去西安交通大学求学,我的爷爷坐汽车绕道宝鸡去陕西师范大学求学,我的舅舅坐火车绕道安康去西北大学求学,而我则是走西汉高速直接去西安中学上学。从以前的三天到西安,到现在的三小时到西安,交通发展带给汉中的不仅是便利,还有数不清的财富。这背后,正是一代代投身于交通事业发展的人的辛勤付出。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我也报考了北京交通大学,愿为祖国的交通发展添一份力。

有人说,北京交通大学如果不搞好交通,那和北京大学有什么区别呢。这尽管是一个小玩笑,却道出了交大学子的心声。大到全国铁路系统的控制,小到铁轨下铺的石子,交大人全身心地投入交通事业的发展,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交通强国梦”。

我们的校训只有两个字:“知行”,同学们因此总调侃校训的意思其实就是“知道就行了”。但当我听了谢茂松教授讲述“知行”创始人王阳明的悟道之路后,才算真正对“知行”有了深刻的认识。致良知,知行合一,是王阳明思想的核心。先有致良知,而后有知行合一。只有把认识和实践结合到一起,才称得“上善”。这样的思想正是像我们这样的交大人需要学习的。

通过阅读习总书记的著作,我最大的顿悟就是明白了“道”与“路”的不同。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路,但只有把世界联系起来的商道才是大路,只有促进全球思想文化交流的路才是大道。世界上自古就有路,但近代中国所致力改变的,是治理之道,是以先进的治理理念去汇通中国与世界。基于此,詹天佑在中国交通发展最危难的时候站了出来。他在耶鲁大学学习了美国先进的交通技术和理念后回国效力,建成了唐山、京张等著名铁路,开启了中国轨道交通的新纪元。

缘于所学,交大人在听课时关注和思考更多的还是交通。潘维教授1996年在加州看到的是先进的物流配送,而那时物流的概念在中国只停留在学者的口中;金一南将军1997年在纽约看到的是灯火通明的康庄大道,而那时中国还有不少地区用电困难;张文木教授在印度半岛看到了交通不便带给印度人民的困惑;吴小安教授看到了华人华侨对交通发展的重视……不如别人,我们就学习;强于别人,也要居安思危。就像李零教授所言,只有以史为鉴,学在四夷,中国才能真正强大。

正是在一代代人的努力下,中国的交通发展由全球下游跃居世界领先水平。截至2015年年底,全国铁路营业总里程达12.1万公里,规模居世界第二;其中高速铁路1.9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全国公路通车总里程达457.73万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12.35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这是我们中国人的自豪。

眼前的成功当然让我们备感鼓舞,但交大人更关心的是中国交通发展目前面临的问题。中国目前有500多座机场,而美国有13000座以上,几乎是我们的27倍,这个差距不是一时能追上的。中国每年因交通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达数百亿元;全国车辆逐年递增,城市交通压力增大,共享经济模式问题频出,百姓出行难……这一个个问题深深地刺痛着交大学子的心。

读了总书记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我觉得“一带一路”就是以古今交通线路为出发点的建设构想,而打造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也需要以交通发展作为基石。

交大人感受到了肩上的压力与责任,我们定当不遗余力地去实现我们心中的梦——交全球各地,通万国九州!

北京交通大学 陈雨

2016年秋天,我有幸参加了“名家领读经典”这门由北京市教工委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这门课程,由来自清华、北大、人大等高校的十几名大家讲授,是一次很难得的体验。课程之余,老师同时布置我们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这篇文章就是我对课程学习和读书情况的一个小结。

西方国家一直没有放弃过通过内部和平演变的手法,瓦解人们对我国国家、制度的信仰,以实现颠覆我国政权的企图,这是事实。20世纪末,苏联这个巨人便是倒在了西方的和平演变之下。那么,我国会不会面临同样的危险呢?除了苏联自身犯下的数个错误我国几乎都得以避免之外,从课程中,教授们也使我有了“不会发生这种事”的信心。

这门课程,从中国共产党的过去和现在出发,结合中国由古到今的实际情况,向我们解释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带领中国走出近代积贫积弱的状态,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课程中既有教授们对理论的阐述,也有运用相关历史背景进行的解读,更有他们自身深刻的见解与体悟。

李零教授向我们讲述了他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他所理解的中国共产党与眼中的中国共产党人,也对现在的国学教育与大学教育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李零教授说,他年轻时不仅阅读过马列原著,而且对此从不后悔。他认为,马克思著作的价值,即在于用于批判资本主义,这些作品气势磅礴,很有味道。他为我们解读了马克思原著的部分内容,并且鼓励我们自己去阅读,重新了解我们现在使用的一些词语原本的意思。

李零教授同时提到,从他认识的共产党员来看,党员并非是大富大贵的人,而应是一支革命队伍。他对现在社会上一些共产党员一心想着挣钱,忘记党的目标的行为提出了批评。我们13亿多国人之中,只有8000多万共产党员,党员理应是人民群众中思想觉悟最高、最为突出的一批人。维护党的纯洁性,就要从从严治党、重拳反腐开始,将不合格党员清除出党的队伍。对于当今大学生,李零教授则鼓励我们要有风骨,有理想,有勇气,做真正的知识分子。他以“我劝天公重抖擞”作为讲座题目,正是期盼着中国能够继续向前发展,迎来“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新时代。

潘维教授则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角度,得出了类似的结论。他讲述了我党头30年对社会的曲折探索,也讲到近30年对社会生产力的解放。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实行了“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可以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其他地区、其他的人,逐步达到共同富裕”的政策,我国的经济得到了腾飞式的发展,全国人民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遗憾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一些抓住机遇、掘得第一桶金的人将其他人远远甩在了身后,出现了“后富”追不上“先富”的局面,从而引发了贫富差距较大、社会矛盾增加等问题。另外,30年来,社会上拜金之风渐起,一些人往往以经济利益为优先考量。我认为,追求经济利益固为人之常情,但我们也需要仰望星空,也需要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贡献一份力。教授倡导大家为了后世的平等社会,牺牲现世的物质享受。作为党员,这样的高度才能够将自我奉献到社会主义事业中,为小康社会乃至大同社会的建成而奋斗。

金一南教授的“百年沧桑”这一课,更多的是在讲述中国近几十年来是如何在各方面,尤其是军事方面站起来,成为世界强国的。作为清华大学的学生,军训期间有幸先听到金教授讲授相似内容。他当时讲述了许多美国的段子,广受学生欢迎。在看待美国的态度上,我认为,作为中国国际地位最重要的竞争对手,美国仍然是不容小觑的。美国相较于中国有一点非常重要的差异:同样作为全球化的受益者,美国关心的是自己,而不是世界。这一看法来自我的一个观察:在我国的许多城市,即使是旅游景点,见到外国友人时,人们往往会予以特别关注;而在美国,人们却很少专门关注身边来自其他国家的游客。

此外,以历史为基础授课的几位教授为我们在历史事件中牵线搭桥,探索其中能为我们所用的经验,也是这样一种对历史事件的再解读。中央领导地方、中央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制度上促进人才涌现并使不同机关形成合力,修养作为共产党人的党性以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中国,这些就是他们在讲述历史时,向我们传达的要义。

反观中国现在的发展道路,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中,专门有一节讲的是“走和平发展道路”。这一节中分别以“走出一条和衷共济、合作共赢的新路子”,“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人民对实现自身发展目标的自信和自觉”。这是何等的高远立意,我领悟的是中国的发展谋求的是人类和谐的发展,中国的利益也是人类发展的利益。

我的这些理解可能有些肤浅,希望能够得到专家的指点。

清华大学 邹潇潇

“名家领读经典”课程虽已结束,《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也已读完,但带给我们思想的冲击却没有停止。思想对于一个人来说,是极重要的,我们对事物的看法和做出的决定都源于它。人生好比一场马拉松,思想就是路标和方向。如果失去路标和方向,无论体力多好,耐力多强,我们终究会迷失在路上,无法到达终点。

物理学专业的我深知在探索科学的过程中需要时刻记住,没有任何观点仅仅因为出于某位名人之口就是绝对正确的。这个道理看似简单,贯彻起来其实很难——反观历史,我们犯过很多自以为是的错误: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前,所有人都认为地球是宇宙中心;达尔文酝酿进化论时,上帝造人的观点还不容置疑;而直到魏格纳去世30年后,他的“大陆漂移”理论才席卷全球。

“谎言重复千遍就成了真理。”一个观点,如果不断地被重复、被作为前提,一时又难以驳倒,我们就会默认它是对的,然后会不自觉地以同样的方式去影响别人。正因如此,很多老师都告诫我们,做科研要不断反思自己用来作为依据的那个前提,科学研究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尽量避免受到一些成见的影响。

这也让我明白,有一些判断,往往不是我们自己通过理性的对比分析之后做出的,而是受到了环境的影响而产生的。我联想到身边最突出的一个例子,就是有些同学在学习思想政治课程的时候,还没有开始上课,就主观地认为与思想政治有关的东西都很陈腐无趣,不过是洗脑而已。

我们往往在对课程内容并不了解的情况下,就已经有了一些先入为主的看法,于是上课时心猿意马,或者是心安理得地做着其他事情,并且觉得这样的表现无可厚非。

“名家领读经典”这门课程让我觉得,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也是有着科学的态度。《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书中谈到的“经济增长必须是实实在在和没有水分的增长”“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要用好,实则也是在阐明尊重科学的道理。

科学不是洗脑术,它不会通过断言和暗示进行全盘否定或肯定。科学要把一句话中哪些是对的,哪些是不对的都指出来。这才是科学的精神。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如果能真正秉承这样的精神,就会散发出无尽的魅力。

所以,无论是只盯着问题看,把社会描述成一个很差的社会,还是只盯着优越之处看,把社会描述成一个很好的社会,都是比较片面的教学思想,无法让人信服。要让人信服,进行适当的对比不失为一种易于接受和理解的方式。多一些中国与西方在社会表象及背后制度上的对比,能让我们对西方的政治体制也就不再盲目认可,对中国的政治体制的理解也能更加深刻。此外,思想政治课的内容其实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授课内容如果是从日常生活事物着眼,帮助我们了解和分析它们的内涵,也更能够让人产生共鸣。

在这门课程中,众多名家与我们分享了他们的亲身经历和见解。

潘维老师为我们分析了中国近代以来的奋斗发展,同时也分析了中国改革开放近40年所经历的重大变化。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绩,逐渐开始扭转外国人眼中贫穷落后的形象。形象地打趣一句,以前中国人在国外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中国人,现在不仅可以理直气壮地亮明身份,而且有些别的国家的人常常开始自称是“中国人”了。

潘维老师和李玲老师也都讲到了同一个例子:几十年前出国时,看到国外的高速公路,感觉很羡慕——那个时候中国国内的高速公路还很罕见,而如今中国的高速公路里程早已远超国外。回过头看,中国的高速发展着实让人欣喜和自豪。

金一南将军以回顾历史为主线,掷地有声地讲述了近代中国的抗争与求索。近代以来,尽管国难深重,但中国人民却自始至终拥有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是翻译,还是用创作寻找中国意义?”“是在海外住别墅,还是回国做导弹之父?”“是投降,还是比敌人更强?”众多爱国人士的抉择令人印象深刻。而正是中国共产党结束了民众的无组织状态,汇聚起最广泛的民众的反抗精神,众志成城,最终使中国重新走向崛起和振兴之路。

“上医治国,中医治人,下医治病。”——李玲老师的讲座以此言开头,高屋建瓴地指出,国民医疗与健康问题不是个人的问题,而是整个国家与社会的问题。以马克思主义原理来分析,国民的健康水平就是生产力;如果以经济学的理论来看,国民的健康水平就是国家的财富。所以,治国无小事,医疗问题实际上也是国家宏观战略规划的一部分,民生所系,事关重大。李玲老师在讲座中还特别提到了我的家乡福建三明的医疗改革,视其为全国医疗改革的典范。身为三明人,家乡医疗的变化让我深切体会到医疗改革带来的好处和其中的重大意义。

这一系列形象的对比和剖析,让我油然而生“过尽千帆皆不是”的感叹,使我深切体会到我国的政治制度与西方的不同及优越所在,加深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理论和文化“四个自信”的理解。这就是我参与本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些感想。

北京大学 池昱霖

十分荣幸能作为一名思想政治教育双学位的学生参加“名家领读经典”课程的学习。这门课程中陪伴我们的有教授,有将军,还有专注于某一领域的顶尖专家。因为这门课,我读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看时政,学知识,收获颇丰。因为这门课,我想谈谈自己对于现阶段接触到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看法。

我申请双学位时,许多人得知我选择“思想政治教育”,他们都会说一句:“你怎么会选这个?你果然是又红又专的团支书!”因为金融、英语和法律这些专业才是大家普遍倾向于选择的第二学位,而每年选择思政的仅有十多个学生。其实,从一开始我就在思考这个问题:为什么我要选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呢?

现如今,许多人会认为只有在中国,只有我们才存在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其实,“思想政治教育”是普遍存在的,它并不是哪一个国家的“专利”,而是人类社会中普遍的实践活动。即便其他国家不一定有“思想政治教育”之名,但是绝对有“思想政治教育”之实,或许它们被冠以公民教育、道德教育、宗教教育等名称,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和目的却是相同的。在我看来,包括青年学生在内的每一位中国公民都应该认识到的一点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在现代的每个国家都有,并不是只有社会主义国家才有,更不是只有中国才有。

在信息混杂、全球化趋势不断推进以及受“大数据”浪潮影响的今天,我拿起手机就能够知道外面世界发生的事情,而一些网络上传播的错误价值观念等各种负面信息可以说很容易就影响到我。我们大学生是新时代的青年,是人们描述的国家、民族未来发展繁荣的新鲜血液,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让我感受到总书记对我们当代大学生的殷切期望。

其实,我认为对我们自身来说,思政课的意义或许更加重要。2016年7月,依附于海牙国际仲裁法庭下的某个非正式机构对“南海仲裁案”的“裁决”,引发了全体中国人对南海问题的极大关注,当时我的朋友圈中基本都在关注这条新闻。团中央学校部也发出了微信文章《青年学生:我们不接受南海仲裁结果》,并且在我的朋友圈中得到大量转发。但真正使我明确了认识的,是我通过学习,对海牙国际仲裁法庭有了切实了解。这个由联合国设立于荷兰海牙的机构,由于管理疏漏,未能有效制止某些营利性组织打着法庭的旗号,进行非法牟利活动,而这本身就是对联合国的亵渎。举个形象的例子,这正如某些营利性组织打着北大、清华的旗号非法办班一样,对于这些骗子,学校应加强管理,而民众根本不值得小题大做。了解了这一切,我身边的人都能够十分理性地对待南海问题,并没有采取过激的方式来展现他们的爱国之情。思想政治教育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能够明辨是非,能够有正确的人生观,都离不开从小到大的思想政治教育。我想,这正是我选择“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第二学位的重要原因。

 既然思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我觉得高校就要想办法让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地让我们学生愿意接受。在“名家领读经典”的课堂上,每一位老师都绝不仅仅是单纯地讲授理论知识。卢周来教授的博学、金一南将军的广见及所有老师所具有的独特的人格魅力和授课风格,让我发现原来思政课也可以上得十分有趣。几百人的大教室座无虚席,大家都能全神贯注跟着老师,这样的思政课才是我们所喜爱的。同时,学校也应该注重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寓教于乐,让我们大学生能够真正地对思政课产生兴趣。

在新的时代,新的世界舞台上,我国的国际地位已经不同于往日,通过国家陆陆续续出台的相关政策,我能够清楚地看到习总书记在治国理政方面的独特风格。不管是治党还是治军,从反腐倡廉到现在“老虎苍蝇一起打”,无论方式如何,我认为治国的初心永远不会改变,人民当家作主这一根本不会改变。治国理政的体系方针是我们中华儿女凭借自强自立、逐渐改变,走向富强中国、和谐社会的基本途径。

非常感谢“名家领读经典”这个平台让我们能够有机会接触到名师大家,有机会学习习总书记治国理政的理念,书中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建设法治中国”等篇章,让我们当代大学生信心十足,方向更明。今后,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会不断开拓自己的视野,努力成为新时代有信念有梦想的年轻人,不会辜负总书记,不辜负国家对我们这一代人的期望,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自己的贡献!

北京科技大学 边璟

很荣幸获得一个这样的机会,可以让我通过阅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认真学习习总书记在治国理政方面的系统化理论和重要观点,同时也可以让我能够提出一些自己关于祖国建设和发展的粗浅看法。

首先我要感谢中共北京市教工委,开设了这门“名家领读经典”北京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这门课通过名家领读和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使我们能够深入学习社会主义思想政治的基本内容和核心本质。

在本课的最后环节,我有幸拜读了习总书记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了解了总书记关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国家如何发展这一问题的新思想、新方法、新认识。读后,我心潮澎湃,收获很多,在此不能一一详述,仅就党群关系、党内外监督等问题简单谈谈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中国共产党,作为当今我国的执政党,快要走过百年的历史了。从1921年嘉兴南湖的游船,到抗日战争时期延安的土窑洞,再到1949年天安门城楼上的伟大时刻,党克服了无数的困难,从一个仅有五十余人的小党成长为新中国的执政党。而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同样充满了坎坷和挑战,但共产党仍然在不断发展和创新,将积贫积弱、百废待兴的中国发展成为今天举足轻重的世界大国。

党的成绩这么大,我们应该骄傲和自豪,但能够因此而沾沾自喜吗?显然不能。要知道,一切历史是人民创造的,党的发展和成就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正如习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所讲,“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离开了人民,党还能够建立吗?离开了人民,党还能够发展吗?离开了人民,党还能够延续吗?显然都不可能。因此,群众路线始终是我党的生命线。

古希腊的一个神话中说,有一个无敌战神安泰,只要他踩在大地母亲的身上,就会获得无穷的能量,没有人是他的敌手。然而敌人发现了他力量的源泉,趁其不备将他举离大地,打败了他。共产党就如同战神,广大的人民群众就是大地母亲,只要党和人民群众在一起,党就是战无不胜的。

然而,如果党脱离了群众,那么它终究是要失败和灭亡的。我常常会想:为什么拥有千万党员的苏联会解体?答案有很多,僵化的政治体制、不平衡的经济发展、过度的军备竞赛、国外的和平演变等,但有一个答案尤其值得我们深思,苏联在其发展后期,由于官员的严重腐败和国内民生问题,失去了广大人民的信任,最终走向解体。

在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之前,毛主席曾与民主人士黄炎培探讨过历史周期律的问题,毛主席提到,“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律。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只有人民参政、议政、监督,才能够让党和人民真正在一起,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

“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而如何去监督权力,这就需要制度的安排。习总书记在治国理政的理论中也提到过很多关于反腐的制度化安排,党中央也印发了《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党内外监督必须要在制度体系的安排下进行,同时也必须严格按照制度要求去落实实施。

以上就是我对于党群问题和监督问题的一些粗浅的理解和想法,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并有机会得到专家们的指正。

清华大学 周浩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