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博库网首页 > 电子书专题 > 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 > 第13章

一、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事业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立德树人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多次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这个根本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含糊。

1.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

“德者,本也。”德对于个人、对于社会,都有基础性意义,是整个国家、民族、社会向上向善的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师生明确提出“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要求。2014年5月,他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要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这是大德,养大德者方可成大业。同时,还得从做好小事、管好小节开始起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踏踏实实修好公德、私德。

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和价值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物质财富要极大丰富,精神财富也要极大丰富。”[1]德作为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具有规范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秩序、引领社会风尚的重要作用。只要全社会努力积善成德、明德惟馨,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精神境界,就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有力的道德支撑,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健康向上、永远充满希望。

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做人是做学问、干事业的前提。立德是一个人做人的基础。青年人没有崇高理想和良好品质,知识掌握再多也无法成为优秀人才。习近平同志早在浙江工作期间就提出:“人而无德,行之不远。没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思想修养,即使有丰富的知识、高深的学问,也难成大器。”[2]“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强调品德修养之于个人成人成才的重要意义,注重以德领才、以德蕴才、以德润才。不养德修身,难以成为有用人才,更难成为大家、大师。我们党的用人标准之所以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因为德是首要、是方向。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

2.学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

习语

人才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这是人才培养的辩证法。

——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学校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尽管经济社会发展赋予学校许多使命和功能,但最根本的还是培养人才。人才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要把青年人培养成优秀人才,不仅要抓好知识教育,更要抓好思想品德教育。2016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时指出,基础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事业。要旗帜鲜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同年12月,他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进一步强调,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

习近平总书记关心少年儿童成长

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关心少年儿童成长,要求把下一代教育好、培养好。图为2013年5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少年宫参加“快乐童年放飞希望”主题队日活动时同孩子们合影。

各级各类教育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办学的根本,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学校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要求,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凡是不利于实现这个目标的做法都要坚决改过来。学校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成效、更加开放、有利于学校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3.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

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指出,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学校要围绕这个根本任务、坚持这一根本标准,建立健全促进立德树人的教育体系。

学校要把立德树人成效这一根本标准落实到办学的体制机制上来。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建立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长效机制。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要注重把立德树人、规范管理的严格要求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灵活方式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各门课程中的德育内涵,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加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构建各级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及街道、社区、镇村、家庭共同育人的格局。

注释: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323页。

[2]习近平:《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版(2014年1月重印),第304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