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博库网首页 > 电子书专题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本问题 > 第51章

第一节 坚定文化自信

第一节 坚定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民族、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的大问题。坚定文化自信,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担当,凸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根基、文化价值和文化理想。

一、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习近平同志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1]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就是要坚定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之所以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就在于文化具有极强的渗透性、持久性,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能够以无形的意识、无形的观念,深刻影响有形的存在、有形的现实,深刻作用于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既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又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第一,从人类社会运行过程来看,文化是灵魂。人类社会是一个由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系统组成的多元复杂、相对独立、互生互补的有机体。对于各系统的不同功能以及相互关系,习近平同志曾经引用一位哲学家的比喻形象地指出:“政治是骨骼,经济是血肉,文化是灵魂。”[2]2005年8月12日,习近平同志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刊发的《文化是灵魂》一文中这样写道:“文化的力量,或者我们称之为构成综合竞争力的文化软实力,总是‘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力量、政治力量、社会力量之中,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导航灯’、社会和谐的‘黏合剂’。”[3]文化的核心功能,就是向全社会提供一系列价值观念,以此引领方向、凝聚人心、整合社会。同样的道理,在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四个自信”中,彰显价值理念的文化无疑是灵魂,道路、理论、制度则是文化的表达和价值的外化。历史反复证明,一个抛弃或者背叛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尤其像我们这样一个大的民族、这样一个大的国家、这样一个大的政党,如果在文化上处于被动状态、丧失独立性,那么制度、主权等方面的独立性就会被釜底抽薪。近代以来的悲惨境遇历历在目,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醒。

第二,从人类社会发展追求来看,文化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目标。文化作为社会发展方向的引领和历史文明的积淀,是人类的普遍需求和终极追求,解决的是人类“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等精神世界的根本问题。人们需要通过文化来启蒙心智、认识社会、获得思想上的教益,也需要通过文化愉悦身心、陶冶性情、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依归。特别是随着经济建设的推进、物质文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感到GDP的增长、物质财富的增加并不是社会发展的唯一目标,更不是最高目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提出,发展最终应以文化概念来定义,文化的繁荣是发展的最高目标。现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加速进行,人文关怀、心理疏导、精神抚慰的任务更加繁重。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更好地用文化温润心灵、舒缓压力、涵养人生,更好地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成为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方面。

第三,从中华民族自身历程来看,文化是民族复兴的重要支撑。自古以来,中华文化形成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和合共生、穷变通久等一系列核心价值,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使中华民族得以在危急关头一次次化险为夷、凤凰涅槃、浴火重生,也使中华文化在面对外来文明时能够兼容并蓄、海纳百川,不断自我丰富、自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正在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华民族迎来伟大复兴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文化的繁荣兴盛,文化愈益成为民族复兴的支撑性力量。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意味着中华文化不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智慧,而且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种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无疑是无比深厚、愈益强大的。

二、我们有足够的底气和充分的理由坚定文化自信

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实质上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4]其中蕴涵着文化自信的充足底气,彰显着文化自信的充分理由,既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根基,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定海神针”。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深厚基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不仅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也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独特贡献;不仅铸就了历史的辉煌,而且在今天仍然闪耀着时代的光芒。罗素曾经说过:“中国至高无上的伦理品质中的一些东西,现代世界极为需要。”[5]“若能够被全世界采纳,地球上肯定比现在有更多的欢乐祥和。”[6]无论是国内的“国学热”,还是国际上出现“中华文化热”“孔子热”,都生动表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今世界的重要现实意义。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熔铸于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形成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根本所在。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果,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指明了正确方向。中国共产党从一诞生就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并在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系列理论成果,成为指引中国文化前进的根本指针。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了奋发向上的革命文化和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些富有时代特征、民族特色、中国风格的宝贵财富,不断实现着中华文化的再生再造,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伟大创造精神的生动体现,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和共同思想基础。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不竭源泉。改革开放以来,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显示出强大生命力,中华民族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正在波澜壮阔地推进,为文化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也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只要我们立足中国实践,在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的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就一定能够创造出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的灿烂文化。

三、在坚定文化自信中实现文化自强

坚定文化自信不能止步于坐而论道,必须体现在文化自强的行动上。作为文明大国、发展中大国、社会主义大国、负责任大国,中国要立足自己的实际,正确看待自己的文化,正确对待别人的文化,走自己的文化发展道路,建设具有强大吸引力影响力、强大活力创造力、强大实力竞争力的文化强国。在推动文化发展的实践中,最重要的是要做到“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7]

坚持不忘本来。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化,都有其既有的传统、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就会丧失文化的特质,文化自强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对于当今中国来说,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党和国家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党领导人民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是中华文化安身立命之“本来”,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与时俱进地弘扬,使其惠及当代、泽被后人。那些数典忘祖、蔑视传统、告别革命、躲避崇高、消解经典、搞历史虚无主义等做法,是十分有害的。当然,不忘本来决不是自我封闭、画地为牢,而是要立足新的实践、顺应时代潮流,推陈出新、守正出新,科学梳理、精心萃取、创新创造,不断发扬光大。坚持不忘本来,这是历史的结论,也是现实的必然。在新时代,我们只有不忘本来,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想文化中辨析主流和支流、区别先进与落后、分清积极与消极,有效引领各种社会思潮、抵御腐朽文化影响,不断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坚持吸收外来。任何一种文化都不可能与世隔绝,都需要从其他文化中汲取养分。毛泽东同志指出:“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8]。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外来文化,考验着一个国家的文化自信。越是自信,就越能够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外来文化,越能够在同外来文化的互动交流中得到丰富发展。广泛吸纳、融汇一切外来优秀文化成果,是推动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实现文化自强的必然要求。中华文化之所以生生不息、历久弥新,就在于它具有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传统。开放包容不是盲目崇外,兼收并蓄不是照单全收。要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不断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每一个国家的文化,都有其赖以生存的土壤,都有其发挥作用的条件。离开一定的历史条件、社会环境,文化的价值和作用也必然发生变化。同时,外来文化也是形形色色、五花八门、良莠不齐、优劣并存的。我们在对待外来文化上,一定要有分析、有比较、有鉴别,做到辩证取舍、择善而从。如果不加鉴别、好坏不分,甚至把糟粕和垃圾当作宝贝加以引进,就会贻害无穷。那种对西方文化“全面拒斥”或“照单全收”的态度,都是不可取的。吸收外来文化,贵在以我为主、为我所用,重在实现中国化、本土化,通过转化再造,使之在中国的土地上开花结果。

坚持面向未来。任何一种有生命力的文化都要接受未来的审视和检验。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登高望远,以前瞻的眼光和思维未雨绸缪、抢占先机。一方面,要洞察世界发展大势。伴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世界更加关注中国,也更加关注中国的文化发展趋势。更值得重视的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传播格局深刻变革,互联网成为文化发展的最大变量。谁掌握了互联网,谁就掌握了时代主动权;谁在网络文化的发展上抢得先机,谁就能占领文化的制高点。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到9亿多,居全球第一。这为我们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建设文化强国提供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文化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尤其是随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文化生产力进一步解放,文化事业、文化产业迅猛发展,文化市场之繁荣,文化产品数量之多、品种之丰富前所未有。这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资源和宝贵财富。我们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牢牢把握世界发展大势,顺应信息化时代潮流,进行新的文化创造,实现文化自强。

注释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349页。

[2]习近平:《之江新语》,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49页。

[3]习近平:《之江新语》,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49页。

[4]《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33页。

[5][英]罗素:《中国问题》,秦悦译,学林出版社1996年版,第167页。

[6][英]罗素:《中国问题》,秦悦译,学林出版社1996年版,第7页。

[7]《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9页。

[8]《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6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