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博库网首页 > 电子书专题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本问题 > 第52章

第二节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第二节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

一、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马克思主义是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最根本的是持续加强理论武装工作,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充分发挥党的科学理论在引领方向、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推动工作中的科学指南作用。

做好做强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工作,是高扬马克思主义旗帜、筑牢人们信仰信念的根本要求。“做好”,重在遵循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求,把宣传教育和满足人民群众理论需求统一起来,采用符合大众习惯的途径方式,实现理论话语与大众话语的有效融通,进行更具针对性、实效性的理论传播和思想启发,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更好地得到受众的内心认同、变为人们的行动遵循。“做强”,重在汇集各方面宣传教育资源,形成党内教育与社会教育、网上传播与线下传播、理论宣讲与实践养成相结合的全方位工作格局,始终保持宣传舆论的强势,充分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思想光芒。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在当代中国,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做好做强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工作,第一位的任务就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动工作。要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坚持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引导人们深入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不断增强对这一思想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更好地把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转化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力量,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落地生根。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稳定器。我国是一个有着14亿人口、56个民族的大国,确立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使全体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进,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幸福安康。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深入回答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党的十九大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抓住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质。因为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实现什么样的目标,人是决定性因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说到底取决于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要坚持以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为途径,立足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持续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强化教育引导。这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基础最有效的途径。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提升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贯穿于国民教育之中,融入教育教学、校风学风,引领师德建设。构建完善从小学到大学科学合理、衔接紧密的德育体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学校德育的中心环节来抓,使之成风化俗、形成习惯。坚持以文育人、以文化人,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弘扬新风正气,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环节,通过影视节目、新闻报道、专题节目等多种途径,潜移默化地增进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注重实践养成。习近平同志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必须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发挥精神文明创建的引领作用,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精神文明创建的根本任务,体现到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各个方面,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行动,使之与人们日常生产生活深度融合,成为全体人民日用而不觉的行为准则。要善于培育和发现社会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凡人善举,用“身边榜样”带动身边人影响身边人。广大党员、干部要带头学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和高尚人格感召群众、带动群众。在全社会普及志愿服务理念,广泛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培养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风气,做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行合一。

融入法治建设。习近平同志强调,要用法律来推动核心价值观建设,注重在日常管理中体现价值导向,使符合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得到鼓励、违背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受到制约。充分发挥法律和政策的保障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全过程,贯穿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方面。要以法律手段正确引导社会价值判断,既要保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又要严肃惩处恶意危害社会公德和社会诚信行为,为社会治理和道德规约提供有效法律保障。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对恶意违反社会公德、社会道德的行为依法惩处,努力使社会治理的过程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要制定促进公民文明行为方面的法律制度,引导和推动全民树立文明观念,推进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

三、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习近平同志深刻指出,“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2]。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意义重大。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历史和现实表明,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理论,迄今仍然有着强大生命力,依然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没有马克思主义指导,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首先要解决真懂真信问题,核心是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最终要落实到怎么运用上来。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自觉把马克思主义贯穿研究和教学全过程,转化为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科学的思维方法。要聚焦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进行学术创造,自觉把个人学术追求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在服务人民中推动学术进步,努力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研究成果,不断增强哲学社会科学的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生命力。要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增强问题意识,聆听时代声音,回应时代呼唤,认真研究我国发展和党执政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切实结合新的实践不断作出新的理论创造,努力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实践。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新时代赋予的重大任务。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着力构建符合时代要求、适应实践发展的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要体现继承性、民族性,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善于融通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精华;坚持从我国实际出发,着力提出立足中国立场、具有中国智慧、反映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要体现原创性、时代性,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从改革发展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要体现系统性、专业性,努力使基础学科健全扎实、重点学科优势突出、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创新发展、冷门学科代有传承、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辅相成、学术研究和成果应用相互促进;完善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积极推进具有中国风格、大众兼容、中外融通的话语体系建设,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增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国际影响力。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一手抓繁荣发展、一手抓引导管理。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重点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政策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立志做大学问、做真学问,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严肃对待学术研究的社会效果,以深厚的学识修养赢得尊重,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引领风气,做真善美的追求者和传播者。要进一步提高科研统筹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着实优化科研布局和合理配置资源,切实处理好投入和效益、数量和质量、规模和结构的关系,健全领导有方、组织有序、保障有力和评价科学、评奖公允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增强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活力。

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坚忍不拔的伟大精神,需要振奋人心的伟大作品。习近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3]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问题和原则问题。习近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4]人民需要文艺,文艺需要人民,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人民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就是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努力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

创作生产优秀作品是文艺工作的中心环节。要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加强现实题材创作,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要把创新精神贯穿文艺创作全过程,在提高原创力上下功夫,在拓展题材、内容、形式、手法上下功夫,让作品更加精彩纷呈、引人入胜,既见“高原”又见“高峰”。要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用生动的文学语言和光彩夺目的艺术形象,激发每一个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荣誉感,引导人民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要抒写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蓬勃实践,抒写多彩的中国、进步的中国、团结的中国,激励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要把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作为创作追求,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优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创作生产出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优秀作品,创造出丰富多样的中国故事、中国形象、中国旋律,让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为世界贡献特殊的声响和色彩、展现特殊的诗情和意境。

加强文艺队伍建设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保障。“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文艺工作者要把崇德尚艺作为一生的功课,把为人、做事、从艺统一起来,成为先进文化的践行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在为祖国、为人民立德立言中成就自我、实现价值。要加强文艺队伍建设,造就一大批德艺双馨名家大师,培育一大批高水平创作人才。要尊重和遵循文艺规律,尊重文艺工作者的创作个性和创造性劳动。要切实加强文艺评论工作,倡导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

五、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保证人民文化权益的必然要求,也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推动文化繁荣兴盛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并对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作出重大部署。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于实现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对于提高文化引导力、创造力、竞争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构成国家文化工作的一体两翼。文化事业具有公益性、公共性,文化事业部门生产公共文化产品为主,以国家需要为转移,侧重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文化产业部门生产文化商品为主,以市场需要为转移,侧重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多样性文化需求。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都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文化事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这是其性质与任务决定的。同样,文化产业也必须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始终把社会效益置于优先位置,决不允许以牺牲社会效益为代价来满足经济效益。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都应当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唱响主旋律。国家根据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区别实施差异化管理和调控,对文化事业单位可以进行直接调控,要求它生产什么样的文化产品,为大众提供什么样的文化服务;对文化企业单位,一般来说主要是通过法律、税收政策、价格杠杆等间接调控,来引导文化产业的发展。

统筹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不可偏废,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推进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全面繁荣文化事业的同时,不断发展壮大文化产业,共同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来看待,统筹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与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统筹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与多样化文化需求,统筹兼顾公益性与市场性的要求,统筹考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平衡,把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一体谋划、协同推进。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构建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协同发展机制。党的十八大以来,作为全面深化改革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化体制改革蹄疾步稳、压茬拓展,文化领域重要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确立,重点难点改革任务取得实质性突破,文化政策法规体系不断完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活力显著增强。文化体制改革永远在路上,要坚持正确改革方向,完善改革思路,抓住重点难点,创新改革举措,坚定不移把文化体制改革引向深入。应当进一步认识到,文化体制改革既涉及经济基础又涉及上层建筑,既要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又要遵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律。因此,要正确处理改革一般性要求和特殊性要求,在积极借鉴其他领域改革经验、与各方面改革相衔接的同时,注意体现文化例外要求,着力加强制度创新,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加快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

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新时代的文化使命。习近平同志强调,要秉持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客观,就是要认识到传统文化中精华与糟粕混杂、积极与消极并存,不复古泥古,不照搬复制,不简单否定,坚持全面地、历史地、辩证地看待传统文化,科学辨析精华糟粕,区别优劣得失,既要看历史作用又要从当下需要分析,弄清楚哪些应当保留传承,哪些必须改造调整甚至抛弃。科学,就是要尊重文化发展规律,结合新的时代和实践要求进行正确取舍,推动传统文化扬弃继承、转化创新、丰富再造,借鉴吸收有益文化成分,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更好地为今人所取、为发展所用。礼敬,就是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敬重和珍视先人创造的优秀精神文化财富,挖掘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坚决抵制无视历史文化传统的虚无主义和唯传统至尊的复古主义等极端思潮,坚决维护中华文化的民族性和独特性。这样才能更好地传承中华文化基因,才能有所创新、有所发展、有所突破,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往开来、发扬光大。

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必须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融相通,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在当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完整、独立的思想文化体系,在几千年的兴衰变迁中形成了独特风格。如果与现代社会不能很好地交融相通,就不可能有旺盛的生命力。要加强研究阐释工作,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创作更多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优秀作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适应新媒体、新技术发展趋势,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与新媒体、新技术融合,使之成为现代“活水”,不断融入到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在新时代的土壤中绽放出更加炫丽的姿彩。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弘扬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精神,在不断汲取各种文明养分中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并不是要搞自我封闭甚至唯我独尊。一种文化如果不与外来文化进行相互交流借鉴,就容易失去活力,容易脱离世界文化发展潮流。中华民族是一个秉持“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理念,不断创造创新的民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呈现新活力,需要以宽阔胸怀借鉴外来文化包括西方文化中的有益成分。要把优秀的外来文化同我国的传统文化结合起来,融入中国文化的元素,打上中华文化的烙印;同中国的现实需要结合起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服务中国人民的生产生活实践;同中国人民的接受习惯结合起来,创造适合中国人民思维方式、审美情趣的表现形式,为中国人民喜闻乐见。同时,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深刻揭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要注重展示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当代中国人的精彩生活,推动反映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价值理念、文艺精品、文化成果走向海外,进一步提升文化软实力。

注释

[1]《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08页。

[2]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5月19日。

[3]《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35页。

[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314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