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博库网首页 > 电子书专题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本问题 > 第63章

第一节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第一节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习近平同志立足国家安全形势发展的新特点新趋势,在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安全与发展两件大事基础之上提出的,目的是更好地解决国家安全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刻揭示了中国国家安全的本质,科学回答了作为一个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如何既解决好发展进程中面临的安全共性问题,又处理好自身面临的特殊安全问题,实现了党在国家安全理论上的历史性飞跃,是中国国家安全理论的最新成果,为新时代更好维护国家安全提供了行动纲领和科学指南。

一、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

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发展的基本前提,是确保党永不变质、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不被滞缓或打断的根本保障。

新中国成立后,党始终高度重视国家安全问题,始终把维护国家安全作为党和国家一项基础性工作,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形成不同时期的国家安全思想,为维护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提供了坚强保障。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安全的主要特点是维护主权安全。毛泽东同志将保卫新生政权、确保国家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作为维护国家安全的首要任务,充分利用当时世界格局的特点和主要矛盾,有效维护和改善了国家安全环境。改革开放新时期,国家安全的主要特点是维护发展安全。邓小平同志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国家安全要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压倒一切的是稳定”,既要保证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方向,又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的国内外环境。江泽民同志针对复杂多变的地区环境,提出“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胡锦涛同志强调用更广阔视野审视国家安全问题,提出和平发展理念,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安全风险挑战前所未有。习近平同志指出:“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治党治国必须始终坚持的一个重大原则。我们党要巩固执政地位,要团结带领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证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1]

从外部环境看,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日益突出。大发展带来大变革,大变革促进大调整。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更加强劲,但世界变化中险滩、暗礁凸显,各类风险挑战加速积聚。一是复杂性突出。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日益严重,大国竞争日趋激烈,地区热点此起彼伏,恐怖主义、网络安全、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复杂严峻、持续蔓延,各种安全风险传导叠加、积聚升级。二是跨国性突出。任何一个国家的安全短板都会导致外部风险大量涌入,形成安全风险洼地。任何一个国家的安全风险积累到一定程度又会外溢成为区域性甚至全球性安全问题。三是多样性突出。老问题在新技术手段下翻陈出新,深海、极地、外空、互联网等新型领域安全威胁不断滋生。四是联动性突出。安全问题同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民族等问题紧密相连,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各种安全问题相互交织、相互作用,形成裂变效应。小风险演变为大风险,个别风险演变为综合风险,局部风险演变为系统性风险,经济风险演变为社会政治风险,国际风险演变为国内风险的概率明显上升。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的:“变革会催生新的机遇,但变革过程往往充满着风险挑战,人类又一次站在了十字路口。”[2]

从自身情况看,我国处于新的历史方位,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深刻变化。当前,中国正处在由大国向强国发展转化的关键时期。这既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又是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同步交织的相互激荡期;既是重要战略机遇期,又是重大安全风险凸显期;既是全球安全塑造期,又是提能力、补短板、强弱项的关键期。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3]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复兴进程曾多次被打断,给我们留下深刻警示。历史机遇稍纵即逝,风险挑战如影随形。前进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越是接近奋斗目标,前进阻力和风险压力就越大。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复杂敏感的周边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要求,要在深刻变化的时代中赢得主动,要在伟大斗争中赢得胜利,就要以更长远的战略眼光把握国家安全面临的新课题,不断开创国家安全新局面。

在这样的背景下,总体国家安全观应运而生。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家安全工作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体系逐步形成,国家安全战略不断完善,国家安全能力显著提升,根本就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在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战略指引。

二、深入把握总体国家安全观

2014年4月15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首次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重大战略思想,强调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还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写进党的十九大报告,写入修改后的《中国共产党章程》。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次将国家安全理论写进党代会报告,也是第一次把国家安全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重要内容。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既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要求。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哲学意蕴。总体是一种理念,强调的是国家安全的全面性和系统性。总体强调的是“大安全”,既包括政治、国土、军事等传统安全,也包括经济、文化、社会、网络、生态等非传统安全;既包括当下的安全领域,也包括太空、深海、极地、生物等新型领域;既包括物的安全,也包括人的安全。另外,总体强调的是全面而不是全部,绝不能把安全问题泛化,一定要把握好安全的边界。离开基本国情谈安全、离开国际环境谈安全、离开发展谈安全,都是行不通的。

总体是一种状态,强调的是国家安全的相对性和可持续性。安全是相对的,风险因素始终存在,没有绝对安全。总体安全强调的是保持一种相对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既要立足当下,又要着眼长远;既要立足对态势的动态感知和动态评估,又要着眼对中长期发展趋势的前瞻把握;既要有目标导向的总思路总框架总布局,又要善于根据新情况新问题新任务及时调整国家安全的战略战术。

总体是一种方法,强调的是对国家安全的科学统筹。总体谋求的是构建集各领域安全为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妥善应对错综复杂的各类安全挑战。谋求总体国家安全,既要整体推进,又要突出重点;既要讲原则,又要讲策略;既要讲需求,又要重能力;既要讲维护,又要重塑造。特别是,要始终把国家安全置于党和国家全局中来把握,充分调动各领域各方面积极性,既各司其职又通力合作,从而凝聚强大合力。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涵和外延。总体国家安全观对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的概括,可以归结为五大要素和五对关系。

五大要素,就是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以人民安全为宗旨,就是始终把人民安全放在最高位置,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坚持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夯实国家安全的群众基础。以政治安全为根本,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把制度安全、政权安全放在首要位置,为国家安全提供政治保证。以经济安全为基础,就是确保国家经济发展不受侵害,促进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提高国家经济实力,为国家安全提供物质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就是注意这些领域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遵循不同领域的安全规律,建立固本强基、化险为夷的对策措施,为维护国家安全提供硬实力和软实力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就是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在注重维护本国利益的同时,注重维护共同安全,打造命运共同体。这五个方面共同撑起了国家安全体系的整体架构,决定了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的基本取向。

五对关系,就是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强调外部安全与内部安全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强调国土安全与国民安全的有机统一;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强调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可能相互转化;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强调发展和安全是一体两面,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安全是发展的条件,富国才能强兵,强兵才能卫国;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强调全球化大环境下中国和世界的安全已经密不可分。

总而言之,国家安全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安全体系,每一要素各有侧重,各个要素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五大要素和五对关系,准确反映了我国国家安全的内在逻辑,准确反映了辩证、全面、系统的国家安全理念,深刻揭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原则要求和丰富内涵。总体国家安全观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在国家安全领域的集中运用和最新体现,既是认识论、又是方法论,体现了人民安全、政治安全、国家利益至上的高度统一,体现了历史思维、世界视野、时代精神的高度统一,体现了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的高度统一。

三、维护和塑造中国特色国家安全

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既要维护更要塑造,塑造是更高层次、更具前瞻性的维护。要加强对国家安全形势的跟踪研判,力求在变局中把握规律,在乱象中趋利避害,在斗争中争取主动。要加强战略谋划,坚持以全球思维谋篇布局,塑造总体有利的国家安全战略态势。

坚持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绝对领导。这是做好国家安全工作的根本原则,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的根本保证。“绝对”就是无条件无死角,就是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坚决维护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部署。发挥好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统筹国家安全事务的作用,抓好国家安全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完善国家安全工作机制,着力在提高党把握全局、谋划发展的战略能力上下功夫。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安全责任制,是加强党对国家安全工作领导的重要机制保障。各级党委(党组)是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主体,要按照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决策部署,管理好本地区本部门涉国家安全事务,依法行使国家安全法律法规赋予的职权,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健全完善国家安全体系。要完善国家安全战略和国家安全政策,健全国家安全保障体制机制,加强国家安全工作组织协调,建立健全跨部门跨地区联合工作机制。完善国家安全制度体系,提高国家安全法治化水平,充分运用法律手段维护国家安全。在贯彻落实《国家安全法》,颁布实施《反间谍法》《反恐怖主义法》《境外非政府组织境内活动管理法》《网络安全法》《核安全法》等国家安全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加快形成一套立足基本国情、体现时代特点、适应战略安全环境,内容协调、程序严密、配套完备、运行有效的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体系。

维护重点领域国家安全。重点领域是维护国家安全的主阵地主战场。要突出抓好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国土安全、社会安全、网络安全、生物安全、海外利益安全等各方面安全工作。坚持以确保政治安全为首要,牢牢守住政治安全这个魂,时刻绷紧政治安全这根弦,以政治安全统领推进各重点领域国家安全工作;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严密防范抵御“颜色革命”,确保党执政安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不动摇,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夯实经济安全的基础;加强边防、海防、空防建设,深入打击“三股势力”,坚决防范“疆独”“藏独”,坚决挫败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图谋,维护香港、澳门繁荣稳定,筑牢国土安全铜墙铁壁;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暴恐势力,妥善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大力推进平安中国建设;切实维护网络空间主权安全,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不断增强网络安全防御能力和威慑能力;把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系统规划国家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国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坚持和平发展,走共同安全道路,形成强有力的海外利益安全保障体系,切实维护海外利益安全。

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坚持我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基本判断,增强风险防控意识,坚持底线思维,与时俱进地认识和把握各种现实的和潜在的重大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颠覆性风险的底线,从最坏处着眼,争取最好的结果。坚持既立足于防,又有效处置风险,牢牢掌握全局主动;既要高度警惕“黑天鹅”事件,也要防范“灰犀牛”事件;既要有防范风险的先手,也要有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也要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提高风险防控能力,完善风险防控机制,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严防风险传导叠加升级,善于解决复杂问题、处理复杂矛盾、驾驭复杂局面。全面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国家安全意识,推动全社会形成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合力。

注释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200页。

[2]习近平:《同舟共济创造美好未来——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演讲》,《人民日报》2018年11月18日。

[3]《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献汇编》,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2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