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博库网首页 > 电子书专题 >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 第9章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党史学习教育中央宣讲团成员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原院务委员 陈晋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七一’重要讲话”),揭示了党的100年奋斗历程的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提出了新时代走向未来的根本要求和行动纲领,是激励全党和全国人民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政治宣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又一篇光辉文献。

一、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历史和未来自信的政治宣言

“七一”重要讲话洋溢着对我们党的历史、对中华民族未来的非凡自信,体现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深切期待和要求。

下面,我先从这篇讲话的框架内容角度,谈几点学习体会。

(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讲话一开头,就庄严宣告,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7000多字的讲话,一开始就宣告,我们是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历史性交接的节点上,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近代以来追求现代化的一个阶段性目标。毛泽东同志在1945年4月就提出一个口号:“为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而斗争。”(1)20世纪50年代中期,党中央相继提出“基本上实现国家工业化”“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的目标。后来,明确把新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确立为实现“四个现代化”。1978年,党中央提出:“20世纪内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这是一个深入人心、能把全国人民凝聚起来齐心协力搞经济建设的口号。邓小平同志1979年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2)

实现什么样的“四个现代化”、怎样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党在实践中对这一重大问题的规律性认识不断深入。

1978年,邓小平同志在日本考察时,对西方国家的现代化水平有了更深了解,提出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1979年12月,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邓小平同志进一步提出:“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3)后来,经过反复调查和测算,我国确定在20世纪末达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800美元。这就是我们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奔小康”的由来。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我们党认识到,只从经济上衡量的小康并不全面,现代化也不只是经济上的现代化。在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中,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努力奋斗中,我们党逐步加深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认识和理解。党的十八大明确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定位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五个方面。2015年,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小康,覆盖的领域要全面,是五位一体全面进步。全面小康社会要求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4)这样,中国要建成一个什么样的全面小康社会、怎样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就非常明确了。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逐步明确和设立的一个阶段性目标。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布局和途径不断完善拓展,既彰显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现代化道路的特征,也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了坚实基础,极大增强了我们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坚定信心。中国有理由自豪、自信。“七一”重要讲话的这个郑重宣告,表达的正是对历史和未来的高度自信。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中国共产党和历史的约定,也是中国共产党向人民的郑重承诺。过去一百年,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在实现第二个百年约定和承诺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依然不会辜负人民、不会辜负历史,因为中国共产党具有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历史自觉和历史自信。

(二)一个历史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共产党风雨兼程一百年,所为何来,所为何去?“七一”重要讲话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对党的历史的一种高度概括。这个概括,揭示了党一路走来的历史逻辑,为我们今天和将来学习、研究、宣传党的历史,提供了一个基本遵循。进一步说,两个相互衔接的百年奋斗目标,就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或者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本质上体现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递进实现的历史过程。

(三)“四个伟大成就”:对应党的四个历史时期

一百年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历史主题,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什么样的奋斗过程?不同历史时期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具有什么样的独特作用和贡献?“七一”重要讲话说得非常清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前面三个伟大成就,讲到社会条件、政治前提、制度体制、物质条件。在新时代以来的第四个伟大成就中,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了“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我们今天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要强起来,除了必备的“硬件”条件外,没有精神力量的强,是不可能的。精神力量的强,就是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高度的历史自觉和历史自信,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共同理想,在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上的高度自觉和自信。这是一种精神世界的主动性和坚定性,也是在实践中创新、创造的自觉和能力。在新时代“长征路”和“赶考路”上,前行的中国共产党人依然会面临许多方面的重大困难、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重大考验。要经得起风浪,保持不懈怠精神,做到百折不挠地前进,需要怀抱“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英雄气概、“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政治定力、“风景这边独好”的道路自信,才能走好未来的路。

这四个伟大成就相互之间不是孤立出现的,是一个接着一个,上一个为下一个创造条件、做各方面的准备、层层累积的过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一步步改变中国、改变世界,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艰难递进的过程,由此,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新时代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为什么说“不可逆转”?这个提法,同样体现了对历史和未来的高度自信,可以从三个角度来理解。

一是标示了新时代的历史地位、历史坐标、历史大势。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已经不可逆转,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脚步已经无法阻挡,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二是不能因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就松懈下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够实现的,虽然不可逆转,但是依然要靠我们的努力才能真正做到不可逆转。

三是任何外部势力曲解、抵制、阻碍、攻击和遏制中国的发展,都阻挡不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当今世界应该接受中国人民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现实,这也是对世界的宣告。

(四)一个伟大精神:建党精神

新时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其中就包括越来越自觉地概括和提炼党一路走来的各种精神,强调赓续红色血脉。“七一”重要讲话概括了32个字的建党精神,并指出它是党的“精神之源”,这是一个新的论断。这个论断把对中国共产党的精神气质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彰显了党百年奋斗的价值目标、人格力量等。

(五)“九个必须”: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这是“七一”重要讲话的重点内容。讲“九个必须”,是为了从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九个必须”,既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宝贵经验和发展规律的科学总结,也是新时代的实践要求和行动纲领。“九个必须”系统回答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领导核心、立场价值、理论指导、道路自信、战略支撑、外部环境、理论来源,根本上说来,是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九大“抓手”。

“九个必须”是从历史经验中得出来的。历史凭什么告诉未来?历史凭什么可以为鉴、可以开创未来?就凭它创造的伟大精神,就凭它积累的宝贵经验,就凭它沉淀的历史规律,就凭它揭示的历史大势。

以上是宏观介绍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的主要内容。下面着重从几个方面谈谈学习体会。

二、赓续红色血脉,弘扬伟大精神

在“七一”重要讲话前有关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活动当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赓续红色血脉。那么,什么是红色血脉?

“七一”重要讲话对建党精神做了32个字的概括,并定位于党的精神之源,还谈到了党的精神谱系。可以说,从建党精神到精神谱系,就是红色血脉。

(一)建党精神的具体内涵

1.关于“坚持真理、坚守理想”

真理和理想是什么?就是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就是社会主义理想、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100年前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是把握大势的结果。当时有四个大势: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使先进知识分子有可能依据一种新的科学理论来组织起一个政党;中国工人阶级作为崭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有可能产生一个完全新型的革命政党;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让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一种新的救国道路和新的希望;向西方寻求真理的人们,对一战后萧条的资本主义社会,特别是帝国列强在巴黎和会上的行径,大为失望。所以,“七一”重要讲话中说,我们党是应运而生。

建党群体的选择,不是盲目的,而是深思熟虑、反复比较才确立起自己的信仰。按毛泽东同志的说法,他们当时的选择不是摆着更好的道路故意“弃而不采”,而是山穷水尽、无路可走之后的一个变计。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先做到了理论上的清醒,然后上升为政治信仰上的坚定。

当然,认识真理和选择信仰是一回事,能不能坚持和坚守是另一回事。平常好像能做得到,最考验人的是危急关头、困难面前、严峻挑战时刻,能不能坚持和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中,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这一条最重要。它不仅是建党精神的第一层内容,在此后发展出来的党的其他精神坐标中,也是一项突出的思想内核,最能彰显共产党人精神所在。我们党早期的著名烈士大多留有绝命诗,比如夏明翰的那一首:“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这是坚守和坚持的真正含义。这是对“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最好诠释。这也是真理的力量转化为信仰的力量,转化为道德和人格力量的最生动证明。

2.关于“践行初心、担当使命”

“七一”重要讲话中说:“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5)这个话,深刻回答了100年前,我们党是为什么出发的。

比如,李大钊同志提出要让中国“复活”。毛泽东同志说要“改造中国与世界”,还说,“我敢说一怪话,他日中华民族的改革,将较任何民族为彻底。中华民族的社会,将较任何民族为光明”(6)。这些,都体现着对复兴中华民族的深切期待。毛泽东同志说:“要改造中国与世界”,“以谋我们种田人的种种利益。……以谋我们工人的种种利益”(7),求得学生、女子、小学教师、警察、人力车夫各色人等的解放和自由。这些,用今天的话来表达,就是为人民谋幸福。

中国共产党人一旦确立了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他们就不再是谋个人的出路,而是为改变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命运来出发、来奋斗、来追求、来奉献、来牺牲。在这个过程当中,体现了内心世界和价值观的自我革命。要践行和担当如此宏大的初心和使命,势必要抛弃一些传统的东西。比如张太雷是北洋大学毕业生,那个时代北洋大学读法律的毕业生出来以后,找工作或者说未来的前途,那是不得了的。但他放弃了那张毕业证,不要了。他的毕业证至今还保存在天津大学档案馆里。可见,早期共产党人确立初心和使命,并不那么容易,他们与传统的“出人头地”那种“初心使命”进行了告别和决裂。“七一”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8)

当然,初心使命不能只停留在口号和文件上面,关键要去践行和担当。最能够彰显共产党人精神的方式,就是践行和担当。建党初期,有些曾经在建党过程中发挥作用的人,离开了党,原因之一,是他们把马克思主义,把社会主义,当作理论思潮来研究和推崇,一旦真的要去实干、要去实践,就犹豫起来。真正的共产党人不会是坐而论道,一路走来,中国共产党总是在奋斗实践中来展现初心,逐步去实现使命的。

3.关于“不怕牺牲、英勇斗争”

在实践中展现初心,实现使命,就是前行奋斗。要奋斗就会有牺牲,要斗争就必须英勇。为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国家,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28年间,几经曲折,经历了太多的腥风血雨。在这方面,共产党人总是冲在前面的。红军长征途中,一个团一年时间就换了四任政委,其中两个牺牲,一个重伤。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情况,从烈士数量上就可以获得一个整体印象。民政部门登记的1921年至1949年期间牺牲的革命者,就达370多万人。加上在前行途中倒下而没有留下姓名的烈士,就更多了。为了一个新国家的诞生,付出这么大的代价,人们怎么会不珍惜和尊重这来之不易的政权呢?

一般说来,进行革命和争取权力的斗争越持久、越激烈、越曲折,意识形态的信仰也就越深刻,政党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也就越深厚,自身与时俱进的品格和适应能力也就越杰出。这个规律启示我们,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的精神优势。“七一”重要讲话提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就是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传承和发扬党的这个精神优势。

4.关于“对党忠诚、不负人民”

对党忠诚,主要涉及党性问题,首先是对党的事业的忠诚,还有就是对党组织的忠诚,正确处理好个人与组织的关系。忠诚,必然延伸出凝聚力、战斗力。不负人民,主要是宗旨问题,处理好党和人民的关系。这方面的例子就更多了,如张思德、雷锋、焦裕禄、孔繁森等。

(二)从建党精神到精神谱系

历史从哪里开始,精神就从哪里产生。“七一”重要讲话提出,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表明它虽然是中国共产党在出发时刻奠定的精神坐标,但它的内涵实际上融入、延伸到中国共产党一百年来领导人民创造的许多精神坐标当中去了。

在100年的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人民创造积累了一个又一个精神坐标。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创造的第一个精神坐标。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最新的一个精神坐标就是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概括的脱贫攻坚精神。从建党精神到脱贫攻坚精神,跨越100年,中国共产党创造了多少精神坐标呢?据不完全统计,经过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谈到过、概括过、提倡过、肯定过的精神坐标不下50个。

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对党的精神的概括和提炼,他曾对20余种精神的内涵进行过阐释和说明。2021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就提到了12种精神。

党的精神坐标,在革命时期,有建党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照金精神、东北抗联精神、南泥湾精神、太行精神(吕梁精神)、大别山精神、沂蒙精神、老区精神、张思德精神等;在建设时期,有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红旗渠精神、北大荒精神、塞罕坝精神、“两路”精神、老西藏精神(孔繁森精神)、西迁精神、王杰精神等;改革开放后,有改革开放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青藏铁路精神、女排精神等;进入新时代,有脱贫攻坚精神、抗疫精神、“三牛”精神、科学家精神、企业家精神、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丝路精神等。

把这些精神坐标连接起来,就是中国共产党100年来领导人民构建起来的精神谱系。习近平总书记经常讲,要传承红色基因,要赓续红色血脉。什么是红色基因?什么是红色血脉?我的理解,主要就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积累、构建起来的精神谱系,这是中国共产党人源远流长的精神河流,它穿越时空、历久弥新,是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精神动力。

其中,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源”和“本”、“灵”和“魂”,是贯穿、贯通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一条红线。“七一”重要讲话指出,我们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

三、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

这是“九个必须”当中的第一个必须。讲这个“必须坚持”,事实上就是要认识清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就是要深刻领悟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历史必然性,坚定对党的领导的自信。

这当中,有两个重点需要理解:一是为什么说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即为什么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二是党的领导为什么是坚强的?下面从党史角度谈谈个人体会。

(一)坚持党的领导的历史必然性

20世纪初期,中国有两次建党高潮。第一次是辛亥革命后民国初年,第二次是五四运动前后。当时,基本具备近代政党性质的政治组织和新兴社团有300多个。也就是说,有300多个政治组织从事政治活动,有自己的政治主张,也想为改变中国甚至拯救中国干点事,也希望把事情干成。但是,100年过去了,经过历史的淘汰,唯独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干成了事,从成立时的50多个人,发展成为拥有9500多万名党员、领导着14亿多人口大国、具有重大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这告诉我们:要办好中国的事情,确实是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办成事?关键是中国共产党能够团结带领人民群众一道干事,进而像“七一”重要讲话中说的那样,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这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原因。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团结带领人民去干成一件又一件大事,创造“最恢宏的史诗”呢?1945年,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七大的时候,毛泽东同志在预备会上充满感情地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24年中,“尝尽了艰难困苦,轰轰烈烈,英勇奋斗”,“从古以来,中国没有一个集团,像共产党一样,不惜牺牲一切,牺牲多少人,干这样的大事”。(9)在党的七大闭幕会上,毛泽东同志还讲了一个著名的寓言故事,我们大家都知道,就叫《愚公移山》,这是《列子·汤问》记载的一个故事:一位叫愚公的老人,由于家门口被两座大山挡住了去路,进出很不方便,他就每天带着自己的孩子们去挖这两座大山,别人看了觉得可笑,说你怎么能够把山挖平呢?愚公说,我这一代挖不平还有儿子,儿子不在了还有孙子,孙子不在了还有他的后代,子子孙孙无穷尽,而山挖一点少一点,早晚能够把它挖平。愚公每天挖山不止,这件事感动了上帝,上帝就派两个神仙下凡,把两座大山给背走了。

那么,“愚公”比喻的是谁?显然,那就是中国共产党人。“上帝”比喻的是谁?那就是人民大众,“愚公”挖山不止的壮举和精神感动了人民,使人民心甘情愿和中国共产党人一起奋斗。两座“大山”比喻的是谁?实际上就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解放战争中还包括了官僚资本主义。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大众要挖的就是这“三座大山”。毛泽东同志用这个寓言说明中国共产党人为什么能够团结带领人民去干成事情。人多力量大,有了人民大众跟你在一起,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有什么事情不能够办成呢?

愚公移山这个故事,传达的是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的历史本质,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拥有感染力、引领力。感动“上帝”,被历史和人民选择,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提倡的人格力量,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中国共产党奋斗不止的牺牲和奉献。

被历史和人民选择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恢宏历史,就是挖掉“三座大山”,创建了新中国。今天,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又挖掉了一座大山,就是绝对贫困的大山,意味着我们挖掉了穷根,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迈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步。“七一”重要讲话中说,“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0)。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历史必然性,就包含在这个论断当中。

新中国成立前夕,1949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成立28周年之际,各民主党派联合给中国共产党发了一封贺电,表示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在全国政协一届一次会议上,有的代表可能对别的问题有不同的意见,但是唯独在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这个问题上,所有代表没有任何异议。

(二)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坚强的

接下来,我们就要回答,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坚强的?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所以坚强,根本上是由其性质决定的。它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先锋,就意味着开路、找路,引导、引领。要做好这样的角色,就必须始终把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结合起来,通过不断的自我革命来推动伟大的社会革命。所谓自我革命,很重要的途径,就是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因此,中国共产党把党的建设,比喻为“伟大工程”,在不同的时代条件下,不断地来推进,以增强党的领导力和引领力。这是其他非马克思主义政党、非先锋队性质的政党很难做到的。

中国共产党能够成为民族复兴大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事实上也经历了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1989年,邓小平同志说:“在历史上,遵义会议以前,我们的党没有形成过一个成熟的党中央。”(11)中国共产党从大革命和土地革命两次高潮,先后陷入两次低潮,就与不成熟有关。为什么不成熟?

一是组织上不独立。中国共产党作为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要接受共产国际的领导。大革命失败后,才逐渐找到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二是理论上不自觉。党的幼年时期,有路径依赖,以为按照苏联革命经验来搞中国革命,就可以成功。因此过于重视马列书本的教导,这就使教条主义在土地革命前期在中央占据统治地位。哪怕毛泽东等同志在开创中国革命道路过程中,已经创造出了一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和实践,但仍然得不到中央的认可。所以,在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同志受到排挤。

三是能力上不适应。早期党的领导层忠诚、勇敢、热情,懂理论,但政治经验、领导能力需要在实践中锻炼提升,需要从群众的创造中汲取经验。提升领导能力,进而形成党内的领导核心。邓小平同志在1989年还讲,“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12)。由于各种原因,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层,没有形成坚强、成熟的领导核心。“靠不住”,就会出问题。

在危急关头召开的遵义会议,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改变原来中央领导层的军事路线。从此开始,在上面三个不成熟的问题上,中国共产党觉醒了,逐步走向成熟。中国革命的进程,焕然一新,再经过延安整风,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飞跃,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形成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力、引领力空前强大起来,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弄清楚党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人们就更容易理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强在何处。第一,坚强在它独立自主领导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它不是照搬别人的经验来治国理政的,完全是靠自己在实践当中,逐步走出了一条能够让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道路。第二,坚强在它拥有与时俱进驾驭时局、领导民族复兴大业的能力。第三,坚强在它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政党,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和创造。第四,坚强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历史昭示我们,确立和维护自己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成熟的重要标志。全党有核心,党中央才有权威,党才有力量。因此,坚持党的坚强领导,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是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最根本的政治保证。

四、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

这是“七一”重要讲话提出的“九个必须”当中的第二个必须,讲的是党的宗旨,就是党和人民的关系,涉及党的立场和价值观。它和第一个必须即坚持党的坚强领导,是联系在一起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后,如果不能够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那么,党的领导就会打折扣。对这个问题,我谈三点学习体会。

(一)中国共产党根基、血脉、力量在人民

在7000多字的“七一”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到“人民”两个字达86次。过去,中国共产党人打江山靠的就是人民这个“上帝”。毛泽东同志说过,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习近平总书记还举过一个例子,他说,淮海战役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这背后是什么样的历史事实?淮海战役,60万人民解放军战胜了80万国民党军队。60万凭什么能胜80万?而且是在国民党军装备、交通、运输条件都比我军更好的情况下。据统计,仅是被动员起来支援前线的民工就有543万人,平均下来,每个人民解放军官兵后面有9个人帮助送弹药、送粮食,负责抬担架。正可谓,“兵民是胜利之本”,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的主体;又可谓,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

不光打江山靠人民,推进建设、改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须臾离不开人民群众支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须臾离不开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力,体现在善于集中、总结、提升和推广人民群众的创造发明。

(二)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2021年2月20日,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明确提出这个论断,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再次重申。怎样理解“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江山是国家,是政权。看一个国家的性质和特点,关键看两条,一看它的国体,二看它的政体。

什么是国体?国体就是各阶级在国家当中的地位。我们的宪法明确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13)所以,我们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什么是政体,就是国家的权力属于谁。我们的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14)

从一些我们司空见惯的称谓和名称,也可以体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点。你看,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革命胜利纪念碑叫人民英雄纪念碑;毛泽东同志1949年10月1日在开国大典上喊的口号是“人民万岁”;我们国家的名称叫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权力机关所在地叫人民大会堂;各级政权一直到县、乡都叫人民政府;最大的统一战线组织叫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国家机器叫人民公安、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军队叫人民解放军;经济社会公共部门叫人民铁道、人民邮政、人民银行,很多城市都有人民公园或者叫人民路的街道,县级以上都有人民医院;学校的老师叫人民教师,作家创作的作品叫人民文学;我们今天的发展思想,是以人民为中心;连我们使用的货币也叫人民币;等等。

这些耳熟能详的概念、名称,实际上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建新中国的初心所在,概括起来就是三句话:这是为人民建立的国家,这是靠人民建立的国家,这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这些,就是“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真实含义。

(三)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

今天的“守江山”,就是巩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把江山守住,关键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团结带领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这才能够守住人民的心,守住江山。理解这句话,要注意到“七一”重要讲话中的三个重要论断。

1.中国共产党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

过去经常讲两句话,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它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现在,增加了一句话,进一步明确不代表什么方面的利益,即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做到这第三句话,才能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更好做到前面两句话,才能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守住人民的心。什么是新的时代条件,比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里,特别需要公平正义,需要政商关系的“亲”和“清”。

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放到心中最高位置,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在革命年代,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的这种特殊关系,国民党也想学,但它始终学不来、学不到、学不成。原因在哪里?根本原因在于国民党是一个有自己利益的政党,而且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等利益集团、权势团体、特权阶层的利益。比如,孙中山提出要平均地权,后来国民党曾经考虑过搞土地改革,在蒋介石的家乡浙江还搞过试点,但最终却不了了之。为什么?因为土地改革会动摇国民党的阶级基础和社会基础,他们是有自己特殊利益的。国民党到台湾搞成了土改,因为它带去的干部和队伍,和当地没有什么很深的瓜葛。

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权势团体和特权阶层的利益,与西方选举性政党的区别就更明显了。西方政党都有自己的利益,并且代表相应群体的利益。它治国理政的政策,往往是投机的产物,对自己国家的发展很难有长远战略,西方执政党做事情的利益出发点被绑定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为了能够下一届当选,这是其最大政治利益;再一个就是代表那些选举他们上台、资助他们当选的团体和个人的利益。

2.要在政治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对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理论的重大创新。西方对中国的民主,歪曲攻击得很厉害。实际上,西方政党在选举时看起来是有民主的,一上台执政,往往把民主抛到脑后,就没有了民主,而且一意孤行,执政党的决策常常是小圈子推动的结果。

我们追求的是全过程民主,而且是领域广泛的民主,本质上就叫人民民主。什么是人民民主?新中国成立时,一位叫费孝通的大学教授发表文章说:“我很早就听见过这民主两个字……但是究竟怎样才算是一个民主的社会呢?我不明白。”他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各界代表会议,一进会场,看到的是,“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一位带瓜帽的——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大家聚集在一起发表政治意见。费孝通由衷感到:“最近这6天,我上了一课民主课,所得到的多过于过去的5年,甚至30多年。”

人民民主,不仅是广泛参与的民主,而且是全过程民主,就是除了票决民主,还有协商民主;除了民主决策,还有民主监督;等等。

比如,从重大决策过程来看,2020年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经历了很复杂的制定过程。正式起草前,包括国家高端智库的60多家单位,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的38个专题,形成了200多份研究报告。各地区各部门还提交了109份有关新的“十四五”规划的意见和建议。中央领导人还多次到基层,问计于民。比如,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南长沙,同来自基层的村党支部书记、乡村教师、扶贫干部、农民工、种粮大户、货车司机、快递小哥、餐馆店主、法律工作者,座谈了两个多小时。同时还在网上征求意见,网民在网上留言有100多万条,《建议》起草组从中整理出1000多条具体建议。有了《建议》初稿后,习近平总书记还主持召开了7场座谈会,分别邀请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企业家、经济社会学家、科学家、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基层代表等参加,当面听取意见。最后才把《建议》稿拿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审议修改,最后得以通过。一个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五年规划,经过很多人的讨论,采纳了很多意见,这是个重大决策。这充分体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

3.要让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团结带领人民为创造美好生活而奋斗,最重要的是要走共同富裕道路。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毛泽东同志早在1955年就说过,让人民群众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得到人民群众拥护的原因,而且,“这种共同富裕,是有把握的,不是什么今天不晓得明天的事”(15)今天,小康社会在中华大地上的全面建成,彰显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走共同富裕道路的显著优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目标实现以后,势必要让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这才能守住人民的心。由此需要在深化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去探索相应的措施和途径。前不久,中央批准浙江成为共同富裕的示范区和试验地,就是这方面探索的重要举措。当然,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是分阶段的;共同富裕也不是同等富裕、去搞平均主义,主要是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笃志而行,虽远必达。展望未来,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全国各族人民的紧密团结,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


(1)《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81页。
(2)《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3页。
(3)《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37页。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13页。
(5)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21年7月1日),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3页。
(6)毛泽东:《民众的大联合》(三),《湘江评论》1919年第4号。
(7)毛泽东:《民众的大联合》(二),《湘江评论》1919年第3号。
(8)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21年7月1日),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19页。
(9)《毛泽东文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92页。
(10)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21年7月1日),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10—11页。
(1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09页。
(12)《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10页。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7—8页。
(1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8页。
(15)《毛泽东文集》第六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9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