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博库网首页 > 电子书专题 > 全面从严治党的行动指南——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党的建设论述 > 第19章

牢牢把握为民务实清廉主题 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大决策,是为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一次思想准备、作风准备。中央对这次教育实践活动高度重视,在深入调查研究、反复征求意见基础上,制定下发了  《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教育实践活动,提出要把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作为这次活动的目标任务,提出  “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 的十二字要求,提出要坚持领导带头、中央政治局率先开展活动等。2013年6月18日,中央召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对教育实践活动进行全面动员部署,为全党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提供了重要遵循、指明了正确方向。

结合自己学习中央文件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体会,我就教育实践活动的两个问题谈一些认识。

为民务实清廉,是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主题,也是我们党的一贯主张,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法宝,是共产党人的根本价值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这次教育实践活动一定要牢牢把握这个主题,广大党员干部要通过这次活动进一步坚定这个根本价值追求。

(一) 关于为民

为民,就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性质和宗旨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检验我们各项决策、工作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马克思、恩格斯在  《共产党宣言》中指出: “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 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本质所在。得民心者得天下,一个政权,其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党的前途和命运同样在人民。始终都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是我们党始终保持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始终牢记为民执政之旨,恪尽为民谋利之责,践行为民奉献之志。

坚持为民的根本宗旨,需要有坚实的思想基础,这个思想基础就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就是唯物史观。通俗地讲,唯物史观的三个要素就是  “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唯物史观告诉我们,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社会变革的推动者,人类文明进步的决定力量。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体,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体,领导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必须一切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一刻也不脱离人民,没有任何理由鄙视群众,没有任何理由对群众颐指气使。现在,一些人当了官、有了权,就搞不清  “我是谁”,就不知道天高地厚,就为所欲为。其实,对党员干部来说,在人民群众面前,我们就是公仆,就是学生。如果说我们是鱼,群众就是水;如果说我们是树,群众就是大地。鱼离开了水不行,树离开了大地不行。古人讲: “乘众人之智,则无不任也;用众人之力,则无不胜也。” 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创造新辉煌、谱写新篇章的不竭动力。领导干部只有以虚怀若谷、从谏如流的胸怀,眼睛向下、甘当小学生的决心,扑下身子,拜群众为师,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才能带领人民胜利实现党的十八大确立的宏伟目标,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时刻站稳人民立场,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帮助最大多数人追求最大幸福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坚持为民的根本要求。党员领导干部要把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无论做重大决策还是制定具体政策,都要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多听一听普通群众的愿望,多想一想老百姓的感受。只有始终如一、坚定不移站在人民的立场上说话办事,才不会出现大的偏差,才会对群众的事情上心用力。现在,一些领导干部对群众的难处疾苦十分冷漠。我看,这些同志不妨做个换位思考,假如有难处的是自己的父母,自己是不是要全力以赴?只有有了鲜明的牢不可破的人民立场,我们作决策、想问题、办事情才有了坐标:谋划发展,才能最大限度地让人民群众受益,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协调利益,才能兼顾不同群体的利益需求,在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整体利益、长远利益的同时关心每个群体、每个个人的合理利益诉求;化解矛盾,才能高扬公平的旗帜,让人们在定纷止争中感受到公平的阳光雨露,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这样,我们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如果一事当前,首先考虑的是个人利害得失,首先照顾的是与自己密切相关的少数人或小团体的利益,那一定会被群众所抛弃,迟早是要摔跟头的。

只有对人民群众怀抱真挚而深厚的感情,坚持为民才会有持久的动力。邓小平同志曾经深情地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 正因为他对人民群众怀抱真挚而深厚的感情,所以在三起三落之后复出时毅然选择了为人民  “做事” 而不是  “做官”。现在,为什么脱离群众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那么顽固地存在?为什么劳民伤财的  “政绩工程”、沽名钓誉的  “形象工程” 屡屡发生?为什么侵犯群众利益的行为经常出现?一个重要原因,是一些领导干部对人民群众没有感情。对人民群众缺乏感情,即使你经常下基层,也难以听到真实的群众呼声;即使你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心里也想不到一块儿去。因此,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不断培养群众感情、增进群众感情、保持群众感情。要善于从人民群众的角度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尤其是多听听群众的尖锐批评,从中获得真情况、真情绪、真忧苦,判断什么事应当办,什么事不能办,什么是当务之急,在群众企盼中把握工作重点,从群众意愿中权衡政策利弊,做到作决策不忽视民智,办实事不违背民意,做好事不超越民力。

坚持为民,还必须善于与群众沟通、交流,也就是要善于做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不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愿、所盼,就做不好服务群众的工作,“为民” 就  “为” 不到点子上。现在,收集了解民意民情的渠道增多了,联系群众的手段先进了,上传下达的速度快捷了,这无疑是我们了解民情民意的有利条件,应当运用包括互联网在内的先进技术手段联系和服务群众。同时,我们党深入群众的许多好传统、好方法具有普遍价值,永远不会过时,一定要继承和发扬光大。无论情况发生怎样的变化,都不能取代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面对面、心贴心的直接接触,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要创新深入基层搞调研的方式方法,比如可以多做一些不打招呼的调研,多搞一些明察暗访、微服私访,那样往往能够获得最真实的民情民意。

(二) 关于务实

务实,就是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狠抓落实。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战国时赵括只会纸上谈兵终致兵败,西晋王衍只善夸夸其谈终致国亡,就是最好的例证。不务实,搞形式主义、花架子,工作部署就不能真正落实,各项任务就不能全面完成,最终事业受损、人民遭殃,这是治国兴邦之大忌。

务实的前提是求真,必须实事求是,自觉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离开实事求是谈务实,就如同盲人骑瞎马,自然会偏离方向。历史经验证明,坚持实事求是并不是简单的事,凡事官僚习气,闭门造车,拍脑袋决策,必然做不到实事求是;由于知识、能力的局限,不能对复杂事物作出准确判断,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也做不到实事求是;出于个人或小团体利益的考虑,或慑于某种权势,故意歪曲事实、掩盖真相,甚至篡改正确结论,同样做不到实事求是。因此,实事求是是作风、能力、党性的统一体,坚持实事求是必须在这三个方面同时努力。列宁说: “我们的力量在于说真话。” 周恩来同志说:“要大家讲真话,首先要领导上喜欢听真话,反对说假话。” 领导干部坚持实事求是,就必须带头讲真话、听真话,明是非、辨真伪,尊重实际、服从真理,自觉做坚持原则、不惧邪恶、捍卫真理的人。实事求是的最高境界在于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这就要求党员领导干部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和运用,自觉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指导实践,勤于观察分析,善于总结提炼,不断提高认识规律、把握规律、运用规律的能力。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对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决策,就要果断纠正。违背规律作决策、办事情,就不是实事求是,就是最大的不务实,务必努力避免和纠正。

务实的核心是实干,必须勤勉奋发,下决心治庸治懒。邓小平同志深刻指出:“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 实干的反面,就是不干、不勤干,就是假干、搞形式主义。贪图安逸,一味躺在前人的功劳簿上睡大觉,只是坐享前人创造的物质文化成果,或者搞假把式,做表面文章,都必须坚决反对。现在,一些党员干部身上存在一种庸懒散奢之气,缺乏实干精神。有的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绩和进步,得过且过,沾沾自喜;有的工作不在状态,出勤不出力,“清茶报纸二郎腿,闲聊旁观混光阴”,或者谈起思路头头是道,实际操作拖拖拉拉;有的拈轻怕重,投机取巧,不愿承担繁重任务,难以给领导留下印象的事情不做,形不成多大影响的事情不做,工作汇报或年终总结写不到纸上的事情不做;有的害怕困难,不愿深入艰苦地区,不愿帮助基层和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甚至不愿与基层和普通群众打交道,怕给自己添麻烦。这种风气,是实干之大敌,必须下决心加以整治。

务实的关键是克难攻坚,必须敢于碰硬,认真解决矛盾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在解决矛盾中前进的。我国改革处于攻坚阶段,发展正值关键时期,各种问题纷至沓来,社会矛盾明显增多,迫切要求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增强问题意识,敢于碰硬、敢于担当,在解决矛盾问题上下一番真功夫、苦功夫。然而,有些领导干部面对矛盾问题不敢抓不敢管,退缩回避。有的奉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处世哲学,只要事不关己,就高高挂起,明哲保身,麻木不仁;有的讲面子不讲真理,讲关系不讲原则,看到问题睁只眼闭只眼,甚至遇到矛盾绕道走;有的听喜不听忧,报喜不报忧,发现问题不上心,解决问题不用劲,有了问题故意拖着、捂着,养痈遗患。这是我们许多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的重要原因。各级领导干部应勇于负责、敢于担当,以对党的事业、党的形象高度负责的精神,深入改革发展稳定第一线,及时发现、敢于反映并认真解决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努力使简单矛盾不拖成复杂矛盾,小问题不酿成大问题。

务实的要害是落实,必须注重实效,坚决反对形式主义。 “为政贵在行,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 抓落实、求实效,是我们一切工作的落脚点。一项工作没有最终取得实效,不管过程多么精彩,都谈不上真正的务实。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不仅要抓好工作的谋划、部署,更要在抓落实上下功夫,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务求实效。与抓落实、求实效相对立的,就是形式主义。形式主义确实顽固,当年延安整风时毛泽东同志就尖锐指出,形式主义  “实在是一种最低级、最幼稚、最庸俗的方法”,  “必须揭破它”,可时至今日它依然谬种流传,诸如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把想法当做法、把措施当成效等。在一些机关、一些党员干部身上,搞形式主义俨然成了“习惯”,见怪不怪、习以为常。形式主义误党误国、害人害己,是党的健康肌体上的毒瘤,必须揭破它,让其暴露在阳光下,使其无所遁形。对搞形式主义的人和事应进行严肃处理,轻者批评教育、责其改正,重者绳之以法、决不迁就。要树立注重实干、反对形式主义的用人导向,对那些搞形式主义成瘾、有形式主义恶习的人,应坚决亮红牌,不让他们得好处,从而堵死形式主义之路。

(三) 关于清廉

清廉,就是清正廉洁。这是党的性质和宗旨所要求的,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剥削阶级政党的显著标志,是我们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品格,也是我们党赖以生存、取得胜利的法宝。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时刻牢记: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才能赢得人心。领导干部一定要作风正派、洁身自好、情趣健康,堂堂正正做官、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永葆清正廉洁、甘于奉献的崇高品格。

坚持清廉,就必须树立马克思主义权力观,坚持权为民赋、权为民用,敬畏权力。权力具有  “两重性”,是一把  “双刃剑”:如果运用得当,用权为公,它可以为社会民众带来利益;如果运用不当,以权谋私,则会给社会民众带来灾难。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腐败现象,其基本特征就是公权私用、以权谋私。一些领导干部之所以堕入腐败深渊,根本原因就在于权力观出了问题,混淆了权力的性质与来源,把公权当成了  “私器”。古人云: “居官守职以公正为先,公则不为私所惑,正则不为邪所媚。” 是说出于公心才能正确用权,才不会为私利、奸邪所迷惑。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应该敬畏权力、敬畏法律、敬畏人民、敬畏组织,用权一定要考虑后果,要像周公那样  “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时刻反思用权是出于公心还是为了私利,如果是为民谋利就大胆使用,如果掺杂私心就赶快收手,真正把权力行使的过程变成为人民服务的过程、对人民负责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的过程。决不能从个人喜恶、主观愿望和小团体利益出发,把人民赋予的权力视作个人财产,决不能违反规定程序、违反法律用权。

坚持清廉,就必须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一个充斥骄奢淫逸之风的政党,是谈不上清廉的,也不可能兴旺发达。回望历史,在华侨领袖陈嘉庚分别接受了毛泽东和蒋介石天壤之别的宴请后,他得出了  “国民党蒋政府必败,延安共产党必胜” 的判断。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制胜法宝。现在,我国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当然不需要党员干部像战争年代那样受冻挨饿,不需要过苦行僧的生活,但也决不能贪图享乐,决不能骄奢淫逸。我们还有相当一部分群众没有摆脱穷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依然艰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需要长期的艰苦奋斗。我们共产党人始终都要大力倡导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始终都要身体力行地勤俭办一切事业。还要看到,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是腐败的温床和催化剂,只有艰苦奋斗才能扛住腐败的侵袭。

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盛行,必然导致腐败,最终会断送政权。古今中外的例子并不鲜见。古罗马帝国曾经盛极一时,疆土横贯欧、亚、非三大洲,但由于官员腐败,奢靡之风盛行,丧失了民心,成了一触即碎的风化物。其中最典型的暴君尼禄,生活荒淫,日日狂欢,夜夜宴饮,对国家大事从不过问。罗马城遭大火,烧了六天,他不想着救火,却在高楼上欣赏火景。火灾后,他用搜刮来的民脂民膏,造了一座豪华无比的  “金宫”,结果激起民变,落得个走投无路、自杀身亡的下场。大家都对  “殷实”、 “殷富”、 “商人” 这些词语耳熟能详,可以想见殷商王朝鼎盛时期的景象是多么的繁荣。但同时  “殷鉴不远” 也为大家所熟知,由于商纣王荒淫无道、酒池肉林、穷奢极欲,很快就被周朝所取代。隋炀帝志在无厌,唯好奢侈, “上之所好,下必有甚,竞为无限,遂至灭亡”。大家也都知道,20多年前发生过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近些年一些国家在颜色革命中改旗易帜。有些人将原因归结为西方在这些国家搞和平演变、颜色革命,这也没有错。问题是,西方搞和平演变、颜色革命为什么能在一些国家得手?原因恐怕还要从这些国家执政党自身去找。“苍蝇不叮无缝的蛋”,雷日科夫在总结苏联亡党亡国的历史教训时说过: “权力应当是一种责任,当它是责任时就会稳如泰山,而当权力变成一种乐趣时,那么一切也就完了。” 苏联一些当权者滥用权力,导致党群之间、干群之间  “离心离德”,这是苏联亡党亡国的根本原因之一。至于那些发生颜色革命的国家,示威民众喊得最响亮的口号就是反对当权者的贪腐。古人云:“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这是从无数历史事实中得出的一条铁律。

坚持清廉,就必须常修为政之德,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律。清廉对领导干部不仅是纪律要求,也是一项道德要求。修德是树廉之根。领导干部必须常修为政之德,以德养廉。常修为政之德,贵在一个  “常”字,就是要把修养政德当作一辈子的事,持之以恒,不懈追求,永不自满,经常打扫思想上的灰尘,勇于纠正实践中的错误。常修为政之德,重在一个 “修” 字,就是要能够自重、自省、自警、自律,弃谋私之念,去非分之想,培养良好的政治品格、从政道德、廉洁意识,在思想道德上牢固树立勤政为民的观念,守好拒腐防变的防线。坚持清廉,还必须管好亲属子女,管好身边工作人员。亲情是宝贵的,每个人都应该珍惜它,因为它能给人以鼓舞和力量,能催人奋进和勇往直前。但是,领导干部讲亲情必须有度,这个度就是严格把握公与私的界限,不能用公权来满足私情。现在,一些领导干部讲私情不讲原则,把人情凌驾于人民利益和党纪国法之上。有的对配偶、子女、亲友和身边工作人员提出的不合理要求,碍于情面,明知不对,却不拒绝,不批评教育;有的利用手中权力为他们谋取非法、不合理利益,或者对他们利用自己的地位和权力谋取非法、不合理利益熟视无睹,甚至放任庇护,最后连自己也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大量的案例说明,领导干部如果为亲情所累,利用手中的权力为亲人谋私大开方便之门,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最后定会被这种  “亲情”所葬送。领导干部应当严格要求家人和身边工作人员,培养他们独立自强、清正廉洁的品格,面对亲友和身边工作人员提出的过分要求,耳不软,心不动,切莫让  “公仆心” 输给  “儿女情”,切莫让  “公仆志” 输给  “亲友爱”。

为民务实清廉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为民是根本,务实是勤政要求,清廉是廉政要求,三者共同构成共产党人的根本价值追求,统一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中。90多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为民务实清廉,保持着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是我们不断夺取革命、建设、改革新胜利的根本保证。现在,我们党面临一系列考验和风险,其中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能否成功化解这个风险是对我们党的最大考验。脱离群众的危险,究其根本则在于一些党员干部背离为民务实清廉的根本价值追求。只有教育、督促全党同志始终坚持为民务实清廉,才能化解脱离群众的危险。党的十八大之所以把为民务实清廉作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题,道理就在这里。

中央下发的《意见》,明确提出了教育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和方法步骤。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强调指出,要牢牢把握活动目标任务,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要贯穿  “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 的总要求;要以整风精神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开门搞活动,务求实效;要重点抓好县处级以上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领导带头,以身示范;要注重建立长效机制,把制度建设贯穿始终。2013年7月上中旬,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到各自联系点调研指导时强调,要把学习教育摆在突出位置,要紧密结合实际开展活动,要聚焦解决  “四风” 问题,要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要保证作风建设常态长效。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要调动领导干部和广大群众两个积极性,打牢学习教育和查摆问题两个基础,抓住整改落实和建章立制两个关键。对这些重要精神,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切实抓好落实,确保活动健康有序开展。

我觉得,贯彻落实中央文件和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正确处理以下五个关系。

第一,既要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又要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坚持正面教育为主,是总结历次党内集中教育活动成败得失得出的重要经验,也是教育实践活动必须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打仗要有武器。

“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首先必须搞好理论武装,掌握治病的思想武器。要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党章和党的十八大报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党的光辉历史和优良传统,开展理想信念、党性党风党纪和道德品行教育,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开展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党的群众路线专题讨论,引导党员、干部牢固确立唯物史观,弄清楚  “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 等基本问题,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公仆意识。有了思想武器,不能当摆设,要运用到  “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 的实践中,用以解决问题。教育实践活动能否见到实效,关键要看有没有切实解决突出问题。不能淡化矛盾、回避问题,要在解决问题下功夫,着重查找、解决好  “四风” 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说,要把正面教育和解决问题紧密结合、有机统一起来,通过加强正面教育推动解决突出问题,通过解决突出问题巩固正面教育成果,使人民群众看到党员干部工作作风上的实实在在的变化,以解决问题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第二,既要立足自我教育,又要贯彻整风精神,开展严肃认真的批评和自我批评。我们党是一个善于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党,是一个能够依靠自身力量发现和解决党内矛盾、纠正自身失误和问题的党。这次教育实践活动,是党内的一次集中教育活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是活动的主体,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确保活动成功的根本。要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主体作用,立足于自己教育自己、自己查找和解决问题。同时要看到,自我教育与贯彻整风精神是相辅相成的。贯彻整风精神,最主要的就是严肃认真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这既是自我教育的重要方法,也是帮助同志的重要方法。“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都离不开批评武器。要引导党员、干部拿起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开展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敢于揭短亮丑,坚持真理,改正缺点,修正错误。近年来,在我们的队伍中,批评和自我批评开展不起来,有的把  “批评和自我批评” 变成了  “表扬和自我表扬”,有的貌似批评实则表扬,这导致了党内生活庸俗化,好人主义盛行。这种现象,严重背离了党性原则,败坏了党风,这次教育实践活动务必下决心改变。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要带头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带头接受批评。批评和自我批评要触及思想、触及矛盾、触及问题,不痛不痒不行,不解决问题不行。要扩大群众参与程度,虚心听取群众意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主动请群众评判,引导群众帮助党员、干部查摆问题,监督党员、干部实施整改,促使党员、干部认认真真  “洗洗澡、治治病”。

第三,既要改进工作作风,又要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能力。这次教育实践活动,聚焦作风问题,要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切入点,大力改进党员、干部的作风,引导党员、干部接地气、通下情,真正和老百姓坐在一条板凳上,把党的好传统、好作风坚持好、发展好。深入群众不仅要  “身下”,还必须  “心下”,要与群众有心灵的沟通。这既需要有深厚的群众感情,又需要有群众工作能力。活动中,要引导党员、干部深入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掌握和运用群众工作的方法和手段,不断提高调查研究、掌握实情的能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能力,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能力,宣传群众、组织群众的能力,以共产党人应有的作风和过硬的本领,多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赢得群众的信任。要注意防止用兴办民生实事代替解决党员干部作风问题、只注重解决提出问题而忽视提高党员干部做群众工作能力等现象。

第四,既要抓好县处级以上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这个重点,又要坚持分类指导整体推进。县以上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执掌着重要权力,地位高、影响大,为民务实清廉的职责更重,脱离群众的危险也更大。这就决定了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重点在县以上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抓住了这个重点就抓住了开展活动的  “龙头”,抓住了解决问题的关键。同时要看到,这次活动是全党的活动,在坚持群众路线、坚持为民务实清廉方面,不同类型单位、党员都有各自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有各自的重点对象,比如县以下基层单位就要重点抓好直接联系服务群众的基层党员干部和窗口单位服务行业。活动中,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把全体党员都组织到活动中来,实现让党员人人受教育、个个有提高的基本初衷。应从不同单位的特点和党员领导干部、一般党员干部、无职党员等不同类型党员的实际出发,在遵循基本原则和方法的基础上,对活动时间、步骤、解决问题的重点等提出差异化要求,不搞  “一锅煮”、“一刀切”。比如,与领导机关不同,基层单位的教育实践活动要把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作为工作重点,努力提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能力。总之,整个教育实践活动既要做到重点对象重点督导、重点问题重点解决,又要做到全面覆盖、整体推进。

第五,既要着力解决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又要注重建立长效机制。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是这次教育实践活动必须取得的成效。虽然这次教育实践活动时间有限,不可能解决脱离群众方面的所有问题,但具体到一个单位,找准、抓住群众反映强烈的一两个突出问题,下大力气加以解决,是必须做到的,也是通过努力能够做到的。同时要看到,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一个永恒课题,不能一阵风,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必须建立长效机制。如果不从机制上解决问题,活动搞完后不久又会回到过去,已经解决的问题容易出现反弹。因此,教育实践活动既要立足当前,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  “四风” 问题,又要着眼长远,建立健全促进党员干部坚持为民务实清廉、密切联系群众的长效机制。一方面,对已有相关制度进行梳理,经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群众认可的就继续坚持、抓好落实,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就修改完善或予以废止。另一方面,总结提炼新的实践经验,建立新的制度。中央文件着眼于推动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常态化长效化,对在活动中需要建立健全的相关制度提出了明确要求,要紧密结合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最后,我想强调一点,就是各联系点要努力成为教育实践活动的示范点。习近平同志在担任中央党的建设领导小组组长时强调,联系点要成为示范点。搞好教育实践活动是今明两年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对我们10个联系点的党建工作而言,当前最主要的就是要成为教育实践活动的示范点。中央关于教育实践活动的部署,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既有明确要求,又给各地区各单位留有很大的探索空间。比如,这次活动不分阶段,强调抓好三个环节的工作。如何把这三个环节的工作抓好抓实,如何既把三个环节贯彻活动始终,又在不同时段突出重点,都需要深入探索。希望各联系点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要求和部署,努力做到  “规定动作” 做到位、“自选动作” 有特色,扎扎实实搞好教育实践活动,探索积累加强作风建设的新鲜经验,真正成为教育实践活动的示范点。

(本文系作者2013年8月3日在中央党建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联系点工作暨课题研究成果交流座谈会开始时的讲话的主要部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