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博库网首页 > 电子书专题 > 强化思想引领 谋篇“十四五”发展 > 第16章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始终坚持立足大局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第一章 充分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对做好发展改革工作的重大指导意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在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首次全面总结和系统阐述的。主要内容是新发展理念,主要内涵是“七个坚持”,即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保证我国经济沿着正确方向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到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中;坚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立足大局,把握规律;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坚决扫除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坚持适应我国经济发展主要矛盾变化完善宏观调控,相机抉择,开准药方,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经济工作的主线;坚持问题导向部署经济发展新战略,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变革产生深远影响;坚持正确工作策略和方法,稳中求进,保持战略定力、坚持底线思维,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迈进。新发展理念和“七个坚持”是有机融合、有机统一的整体,体现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战略和战术相一致、认识论和方法论相统一的鲜明特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开放体系,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不断地及时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这些最新论述都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鲜明、内涵丰富、思想深邃、博大精深,涵盖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总结我国经济发展的成功实践和宝贵经验,系统回答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时代背景、根本立场、政治保障、制度基础、主题主线、发展理念、实现路径、内外关系和工作方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科学指引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实践。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紧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提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阶段,明确中国经济该怎么看

社会主要矛盾决定党和国家中心任务。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围绕解决社会主要矛盾这一重大问题进行了艰辛探索,完成了两次跨越。第一次跨越开始于1956年党的八大,完成于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从党的十二大到党的十八大,一直坚持这一论断,并始终致力于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社会主要矛盾也相应发生了深刻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作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判断,实现了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第二次跨越。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是解决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出发点,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

适应把握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经济工作的大逻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创造性提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阶段,深入分析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增长速度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结构调整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等四大特点,强调经济工作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必然反映,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实。

不同历史方位有不同的发展重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创造性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强调要跨越两大关口,第一个关口是非常规的我国经济发展现阶段特有的关口,特别是要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第二个关口是常规性的长期性的关口,就是要大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是遵循经济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

实践证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关于“新时代”“新矛盾”“新常态”“新阶段”的重要论述,是关系全局、事关长远的历史性判断,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中国经济作出的科学阐释,进一步统一了全党全国的思想认识,坚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信心和决心。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明确中国经济该怎么办

思想是实践的引领,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发展思想和理念是否对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成效乃至成败。发展为了人民,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确立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明确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体现了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的唯物史观,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地位的内在要求和价值取向。

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面对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新机遇和新矛盾新挑战,必须确立新的发展理念,用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发展行动,要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五大发展理念是内在联系、相互促进、互相贯通的统一集合体,要统一贯彻,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互相替代。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是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是永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开放是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推动发展的根本目的。新发展理念是指挥棒和红绿灯,具有很强的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贯穿经济活动全过程。按照新发展理念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的总要求和大趋势。

实践证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牢牢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指明了战略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坚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明确中国经济该怎么干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和经济工作的主线。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全面阐述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科学内涵和理论实质,系统部署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顶层设计和任务举措。随着改革不断深入,重点任务从“三去一降一补”到“破”“立”“降”,再到“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和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完善。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对我国经济治理思路和政策工作着力点的重大调整,更是改善我国供给结构、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治本之策。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一篇大文章,既是一个重大理论命题,更是一个重大实践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涉及经济社会活动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只有一体谋划、一体建设、一体推进,才能有效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优化、增长动力转换,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焕发新活力、迈上新台阶。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我们认识真理、进行理论创新就永无止境。恩格斯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1]面对新的时代特点和实践要求,马克思主义也面临着进一步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继承和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传承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形成的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中国化成果,展现和彰显了独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真理光芒,是思想理论的集大成者。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成果

马克思主义是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修课。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习、研究与运用,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对发展我国经济提出了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理论等很多独创性观点。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同改革开放生动实践结合起来,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许多重要理论成果,有力指导了我国经济发展实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一脉相承,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真理性、实践性、人民性、时代性和开放性特征,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社会再生产理论、经济增长理论、政治经济学方法论等作出了原创性重大理论贡献。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主体性思想,坚持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把群众路线作为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持物质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的观点,指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强调增强系统思维、辩证思维和战略思维,强调与中国实际有机结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了科学思想方法。

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奥妙所在。今天,时代变化和我国发展的广度和深度远远超出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当时的想象。同时,我国社会主义只有几十年实践,还处在初级阶段,事业越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就越多,也就越需要我们在实践上大胆探索、在理论上不断突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方法原理的同时,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崭新的时代主题,从全局思维和全球视野,审视我国和世界发展,形成了一套科学系统、逻辑严谨,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理论体系,创造性地回答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未曾涉足、前辈先人未曾预见、西方经济理论无法解决的许多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有效回应了时代发展的关切,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注入了新内涵、开辟了新境界,成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发展的新高地和新旗帜。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继承和发扬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形成的思想精华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党和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在总结不同时代特征和国内外现代化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对如何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行不懈追求和探索。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浴血奋斗,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制定了到21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积累了治党治国新的宝贵经验,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

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新的发展要求,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科学发展观,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审视国际国内新的形势,通过总结实践、展望未来,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对党和国家各方面工作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聚焦新的时代命题,凝聚新的思想精华,总结开创性独创性的实践经验,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等新论断、新命题、新理念,蕴含着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价值论层面的重大突破,既一脉相承又升华拓展,进一步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我国经济发展进程波澜壮阔、成就举世瞩目,体现了对发展中国家如何走向现代化道路的实践总结和理论创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引领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创造了世界发展史上的奇迹,探索出一条符合人民根本利益、适合本国基本国情、具有强大活力和生命力、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的现代化道路,打破了发展中国家对西方国家现代化的“路径依赖”,为那些既希望成功走向现代化、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

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也离不开中国。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经济面临深度衰退风险,发展鸿沟日益突出,民粹主义、保守主义不断抬头,地区冲突时有发生,全球面临着“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普遍困惑。在世界发展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习近平总书记以卓越政治家和战略家的恢弘视野、战略思维,秉持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人类共同价值,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发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推动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这些重要思想,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和热烈响应,为破解世界经济发展难题,引领全球化朝着正确方向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引领下,我们成功克服和战胜了一个个困难挑战,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成就,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发展奇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的良性互动中形成的智慧结晶,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在“实践—理论—实践”的过程中不断螺旋上升,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引领力。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对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深刻理论总结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重大理论总是在回答时代之问中创新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面对新时代新要求、新矛盾新任务,习近平总书记统揽全局、高瞻远瞩,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和经济发展实践,系统总结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和规律性认识,全面深刻地回答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时代之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形成,标志着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在直面并回答新时代重大经济理论和实践问题中形成的,也必将在我国经济发展新的伟大实践进程中不断创新和丰富发展。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经济思想旗帜

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力量,旗子立起来了,大家才有所指望、知所趋赴。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先后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指引我们夺取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今天,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拥有9 100多万名党员、在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长期执政的大党,作为一个立志于千秋伟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要带领全国人民步调一致前进,引领中国号巨轮行稳致远,就必须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面旗帜,具体到经济工作领域,就是要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这一思想全面系统地提出了新时代经济发展目标、发展动力、发展布局、发展着力点,对破解当今中国的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具有重大指导意义。有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科学指引,全党全国上下开展经济工作就有了正确的奋斗方向、鲜明的时代标识、统一的思想根基。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擘画了到21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孜孜不倦的追求,是近代以来无数中华儿女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根据时代特征和条件变化、具体国情和发展水平变化,根据人民意愿和事业发展需要,先后提出了“四个现代化”“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等符合客观实际、富有感召力的奋斗目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对新时代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顶层设计,提出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时代“两步走”的战略安排,把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时间比原设想提前了十五年,提出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更高目标,丰富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内涵,发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最强音。

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大国博弈日益激烈,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代表的非传统安全事件频发,这些都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的冲击。从国内看,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长期积累的矛盾与新问题新挑战交织叠加,经济平稳健康发展面临的困难有所增多。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复杂敏感的周边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高度,科学分析发展形势,就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解决重大困难问题作出全面部署,为做好各项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始终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确保经济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能够充分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能够保证人民根本利益,能够有效应对复杂局面和化解重大风险。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加强党领导经济工作制度化建设,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法治化水平,增强党领导经济工作专业化能力,及时制定重大方针、重大战略,作出重大决策,部署重大工作,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保证我国经济沿着正确方向发展,推动中国经济在瞬息万变的国际国内形势中乘风破浪、行稳致远。实践充分证明,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确保经济发展正确方向的要害所在、根本所在、命脉所在。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始终坚持立足大局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经济工作有自身不可违背的客观规律。只有自觉认识和更好遵循经济发展规律,才能不断提高推进改革开放、领导经济社会发展、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效益的能力和水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认识当前形势,准确研判未来走势,牢牢把握发展大势,不断深化对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强调必须从长期大势认识当前形势,认清我国长期向好发展前景;必须科学稳健把握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主动预调微调、强化政策协同,增强微观主体活力,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贯穿于宏观调控全过程;必须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有针对性主动引导市场预期;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形成全局工作强大合力;必须从系统论出发优化经济治理方式,加强全局观念,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必须善于通过改革破除发展面临的体制机制障碍,激活蛰伏的发展潜能,让各类市场主体在科技创新和国内国际市场竞争的第一线奋勇拼搏。实践充分证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精准把握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立足大局、善观大势,对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指导意义。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始终坚持以改革开放促稳定促发展,通过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战胜各种风险挑战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改革开放旗帜,坚持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一系列重要论断,作出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啃下了不少硬骨头,闯过了不少急流险滩,改革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蹄疾步稳、纵深推进的局面。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推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全方位高水平开放,不断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间,成为世界经济稳定增长的动力源。实践充分证明,以改革开放破除制约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各种束缚和障碍,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通过发展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挑战,才能从根本上战胜各种困难挑战。

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始终坚持底线思维,有效防范和化解经济领域的重大风险和挑战

底线思维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思维方法,只有强化风险意识,主动出手防范化解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才能更好推动中国经济行稳致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始终坚持要一以贯之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始终坚持凡事从最坏处着眼、向最好处努力,打有准备、有把握之仗,主动出手,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能源粮食等领域潜在风险,有力应对中美经贸摩擦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始终坚持辩证看待危与机,指出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机,要学会利用危机,在应对危机的过程中创造机遇,变外部压力为加快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实践充分证明,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是战胜风险挑战、赢得伟大胜利的重要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展现出强大的真理力量、独特的思想魅力、巨大的实践伟力。发展改革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宏观管理和经济综合协调部门职责,认真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决策部署,不断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着力分析大趋势、研究大战略、协调大政策、推进大项目,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当前,面对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世界经济发展面临新转型、世界科技发展酝酿新突破的发展格局,特别是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的国内外复杂形势,发展改革工作面临的挑战更多、肩负的责任更重、承担的使命更大,必须更加自觉地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面向未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科学引领下,我们必将不断从胜利走向更大胜利,从辉煌走向更大辉煌。编制“十四五”规划和做好发展改革工作,必须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指导,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系统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不断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科学研判国内外发展形势,精心谋划重大战略规划、重大政策举措、重大工程项目,努力编制一部符合人民意愿、富有时代特征、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五年规划,推动发展改革各项工作不断跃上新台阶。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28页。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始终坚持立足大局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经济工作有自身不可违背的客观规律。只有自觉认识和更好遵循经济发展规律,才能不断提高推进改革开放、领导经济社会发展、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效益的能力和水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认识当前形势,准确研判未来走势,牢牢把握发展大势,不断深化对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强调必须从长期大势认识当前形势,认清我国长期向好发展前景;必须科学稳健把握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主动预调微调、强化政策协同,增强微观主体活力,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贯穿于宏观调控全过程;必须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有针对性主动引导市场预期;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形成全局工作强大合力;必须从系统论出发优化经济治理方式,加强全局观念,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必须善于通过改革破除发展面临的体制机制障碍,激活蛰伏的发展潜能,让各类市场主体在科技创新和国内国际市场竞争的第一线奋勇拼搏。实践充分证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精准把握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立足大局、善观大势,对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指导意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