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博库网首页 > 电子书专题 > 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 > 第7章

第二章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重要论述的深刻体会 第一节 坚持把推动形成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作为主攻方向 第二节 坚持把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

第二章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重要论述的深刻体会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重要论述,必须准确把握其丰富内涵。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相互协同,核心就是要加快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型,更加注重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保护修复生态;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使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系统融合和改革创新,将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引领,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定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质量发展新路,为全球提供绿色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方案,推动建设清洁美丽世界。

习近平主席指出,我们要走绿色发展道路,让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成为主流的生产生活方式[1]。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要加快构建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经济体系,在全社会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一、把推进生产方式绿色化作为关键

绿色生产方式是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关键,是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

(一)推进生产方式绿色化,要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我国生产力水平,增加有效供给,从而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追根溯源,我国所面临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约束等问题是由于长期以来依靠资源消耗和规模扩张的粗放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造成的。要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淘汰落后供给、优化供给结构,实现经济由粗放式发展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转变,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和绿色化水平。

(二)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要加快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升级

目前,我国正处于新型工业化深化发展阶段,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促进产业的绿色转型,解决产业发展带来的资源环境问题。我国基础产业比重较大,制造业规模已居全球首位,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始终占据重要地位。但同时,我国以重化工业为主的经济结构和产业体系不仅消耗了大量的资源能源,而且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系统治理的难度大、周期长、成本高。因此,必须将传统产业的绿色转型作为生产方式绿色化的主要领域,提高传统产业的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实现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推动各类资源从低效企业、落后产能流向技术装备水平更高、资源环境绩效更优的企业。通过技术创新、设备改造、产业组织调整、商业模式创新等手段提升生产效率,推动传统行业生产更优质产品、提供更优质服务,提升产品附加值。以节能减排、清洁生产为重点,对生产流程、工艺、设备进行绿色化、循环化改造,有效降低资源消耗,减轻环境负荷。推行生态产品设计,提高再生原材料使用比例,减少有毒有害原材料的使用,生产环境友好、可循环利用的产品。落实企业环保责任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明确生产企业不仅对生产过程中的资源环境问题负有责任,而且应当将责任延伸到产品消费后的循环利用和安全处置环节,实现污染物集中处置、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污染治理设施正常运行并达标排放。

(三)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要大力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

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包括以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为目的的一系列技术研发、产品生产、工程施工、投资运营和信息服务等相关产业,以及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直接提供绿色产品和服务的产业,将绿色产业培育为新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优化金融等要素配置,完善节能环保产业的服务功能和价值链。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以风电、光伏、新能源汽车为重点,充分利用我国全产业链竞争优势,打造中国绿色制造新名片。将绿色产业与现代制造、信息化、智能化加快融合,激发智慧节能、智慧环保等新兴绿色产业发展空间,催生新的绿色增长动能。

同时,要把生态产业化作为“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重要途径,在保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降低的前提下,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方式发掘绿水青山经济价值,发展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等产业,推动生态要素向生产要素、生态财富向物质财富转变,将绿色资源变为绿色资本、绿色产品、绿色服务。

二、把推进生活方式绿色化作为重要突破口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同每个人息息相关,每个人都应该做践行者、推动者[2]。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是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与广大群众联系最紧密、最直接的领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直接体现。生活和消费也是产生资源环境问题的重要环节,要以绿色生活方式引领绿色新风尚,推动全社会绿色循环低碳发展。

(一)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要求牢固树立绿色消费意识

推动广大群众充分认识绿色生活的重要意义,内化为对人类生存价值和自然价值的重新定位,避免对现代物质需要的过度追求导致生态环境恶化。通过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使绿色自然成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持续增进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二)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要求在生活过程中积极践行

倡导社会大众自觉抵制落后习俗,限制攀比性、炫耀性、浪费性行为,减少资源严重浪费与过度消费现象,积极推广绿色出行、节约水电、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生活垃圾分类等,在消费领域更多选择节能节水、低碳环保等绿色产品,集合众人之力有效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三)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要求社会公众深度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需要公众积极参与、共同推动,促使政府的生态环境政策和决策更加符合民情民意,使美丽中国建设成果惠及普通百姓。同时,公众参与应作为政府监管的有力补充,对环境违法行为发挥预警作用。

三、必须实现绿色生产方式和绿色生活方式相互促进

绿色生产方式为绿色生活方式提供了基础条件和物质保障,包括供应更加清洁的能源、更加优质的绿色产品和服务、更加完善的污染治理体系;绿色生活方式为绿色生产方式提供了最终需求,并促进产业的绿色升级,推动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同时,一些领域的绿色化也需要生产端和生活端的共同协作才能完成,如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落实既需要生产者落实其回收处理责任,也需要消费者配合将废弃产品交给规范的回收企业。实现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相互依存,要科学把握绿色生产方式与绿色生活方式之间的内在关联,通过绿色生产扩大绿色消费,通过绿色消费推动绿色生产方式转型升级。此外,需要从系统的角度着手,以绿色产品和服务为媒介,促进绿色生产方式和绿色生活方式、绿色消费模式的匹配,绿色生产供给不能脱离现实需求,要提高绿色生产的市场导向性,紧紧围绕市场的多样化、多元化需求提高供给质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根本改善生态环境状况,必须改变过多依赖增加物质资源消耗、过多依赖规模粗放扩张、过多依赖高耗能高排放产业的发展模式[3]。要将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作为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坚决摒弃粗放利用资源、损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和做法。

一、以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为重要基础

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整体谋划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统筹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在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中强化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推进城镇绿色发展。

(一)必须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我国不同地区的开发现状、资源环境禀赋和发展潜力差异很大,应依据自身条件,以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为基准,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明确开发保护秩序,对国土空间实施分类管理的开发保护模式,使适宜发展的地区集聚更多的产业和人口,不适宜开发的地区加强自然生态保护,逐步减少产业和人口,维护生态功能。

(二)必须推动“多规合一”,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统筹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及各项专项规划,推动“多规合一”。结合主体功能区划分,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等重要控制线,明确居住区、工业区、城市建成区、基本农田以及生态空间的边界,建立统一规范、功能清晰、高效衔接的空间规划体系和治理体制。

(三)必须坚持集约发展的理念,高效利用国土空间

我国国土空间辽阔,但山地多、平原少,适宜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建设的面积有限,生态脆弱区域面积大,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城镇化开发只能集中在有限的国土空间内。必须走空间节约集约的发展道路,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提高城市容积率,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逐步减少农村人口和生态脆弱区的人口,实现土地的集约利用。

(四)必须优化生态安全格局,严守生态保护红线

落实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对具备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护、水土保持、防风固沙、海岸生态稳定等重要生态功能和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石漠化、盐渍化等生态极为敏感脆弱的区域实施严格保护,确保生态空间内生态服务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维持生态平衡,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以全面提升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为重要抓手

全面提升能源资源产出效率,综合采取措施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进节能、节水、矿产资源节约、土地资源节约等,提高资源能源产出率,减少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等排放,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经济发展。

(一)必须牢固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全面革新资源观念

全面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首先要转变传统的增加资源供给只能依靠开发原生资源的认识,要意识到通过提升利用效率可以有效增加资源供给,并从源头减少生态环境破坏。这就要求把节约能源资源、推动资源循环利用作为增加资源供给的重要渠道,把节约资源作为保护生态环境的首要之策,在转变资源利用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上下功夫。

(二)必须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快能源结构调整

近年来,我国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能耗和主要工业产品单耗显著下降,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仍然偏低,能源结构仍需进一步优化,能源过度开发、浪费和低效率配置的问题仍然突出,能源开采、生产、转换和使用等环节产生的污染仍是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目前,新一轮的能源革命正在全球蓬勃兴起,我国应顺应发展潮流,挖掘节能和提高能效的巨大潜力,将节能和提高能效作为最优先、最经济的“能源”,推动重点领域节能,促进全方位能效提升;同时,要加快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加大可再生能源替代传统化石能源尤其是煤炭的力度,加快能源开发利用方式的绿色转型。

(三)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产出率

我国很多种类资源消耗总量已居世界第一位,但人均资源消耗量仍低于全球平均水平,未来资源消耗仍将继续增长。要实现资源的稳定供应,一方面需要建立国内外资源保障体系,另一方面需要不断提高资源产出率和利用效率,从根本上节约资源,减少资源开采和加工利用过程中的污染排放。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企业间固废交换利用、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垃圾资源化利用。

三、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必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4]。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是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的必然选择。保护生态环境既是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只有加快构建绿色循环低碳的经济体系,才能从源头上解决污染排放和生态破坏问题。同时要通过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当前,要树立底线思维,任何经济发展、开发建设活动不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生产力布局、城镇化发展、项目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前提。

(一)充分认识良好的生态环境本身就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良好的生态本身蕴含着无穷的经济价值,能够源源不断发挥综合效益。保护生态环境和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从根本上讲是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的。要正确处理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的关系,积极发展生态环保、可持续的产业。推动自然资本大量增值,挖掘生态价值,推进生态产业化,不断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绿色经济优势,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让“绿水青山”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

(二)以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推动环境质量改善

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通过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实现生态环境改善。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把保护生态环境放在更加突出位置,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有效治理大气、水、土壤等污染。通过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加快补齐生态环境短板,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功能完备的环境基础设施网络,全面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功能,有效改善环境质量。

(三)以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加快生态保护与修复

当前,我国生态系统总体仍然脆弱,生态承载力和环境容量不足,部分地区经济开发与生态保护的矛盾仍然突出,生态保护与修复仍然面临较大的压力。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要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优先的方针,确保生产生活等活动不对自然生态造成破坏。聚焦国家公园、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红线范围等重点区域,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与修复,巩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扩大优质生态产品供给。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上,一定要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5]。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涉及多个领域、各类主体。要将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加快构建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经济体系,推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

一、必须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全覆盖

(一)实现生产、流通、消费领域的全覆盖

全面贯彻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要求,在生产领域、流通领域、消费领域中推动能源消耗降低、污染物排放减少、资源循环利用。

推动绿色生产,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导向,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增强绿色产业发展动力,厚植绿色技术新优势,创新绿色产业发展路径,拓展绿色发展新空间。

推动绿色流通,紧扣与生产和消费紧密联系的流通环节,在流通全过程中推广绿色循环低碳理念和模式,应用绿色技术,推动流通企业绿色转型,打造绿色商品供应链,建设绿色流通服务体系,促进形成“新商品-二手商品-废弃商品”绿色循环流通的新模式。

推行绿色消费,完善政府绿色采购制度,提高政府采购中绿色采购的比重,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引导企业提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产品和服务,引导全民形成绿色消费模式。聚焦人民群众日常衣、食、住、行、游等方面,引导购买节能低碳环保产品。

(二)实现农业、工业、服务业的全覆盖

大力推动农业生产领域资源节约化、产地清洁化、废物无害化与资源化利用,推动农业生产投入品减量化,促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普及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推进土壤污染治理,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推动有机农业、循环农业发展。加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重点推动秸秆、畜禽粪污等农业有机废弃物就近还田高值利用,推动废旧农膜回收再利用。

全面推行“源头减量、过程控制、纵向延伸、横向耦合、末端再生”的绿色生产方式,开展生态设计,推行清洁生产,推动重点行业节能、节水、节材,提高工业集约用地水平。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推动园区产业链接、循环耦合,促进生产废渣、废水、废气、余热的回收与资源化利用。

构建绿色服务业体系,大力发展金融、电商、文化、健康、养老等低消耗低污染服务业,聚焦商业、旅游、餐饮、交通运输等服务领域主体生态化、服务过程清洁化、消费模式绿色化。

(三)实现从“硬件”到“软件”的全覆盖

促进基础建设等“硬件”的绿色化。统筹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发展,打造集约高效、经济适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加强对传统基建的绿色化改造,同时要重视对新基建的绿色评价,如新基建中的信息通信业已成为我国的重点耗能领域,在稳步发展、进行新基建建设活动的同时,注重提升绿色建设、运营水平。

推动制度、文化等“软件”的绿色化。通过法律、法规、标准、政策等的绿色化,为促进绿色发展转型和绿色经济繁荣提供稳定保障。培育和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广泛传播绿色文化产品。

二、必须把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要求融入法规政策体系

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促进源头减量、清洁生产、资源循环、末端治理,使法律、法规、标准、政策体系与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相适应。

(一)融入法律法规体系

充分发挥法律法规管长远、管根本的作用,构建与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相适应的法律体系,为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提供长期稳定的引导、保障和规范。将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理念、原则和规范纳入现行法律体系,使“绿色”在法律法规中进一步得到体现和重视。进一步研究健全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和制度体系,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规体系,完善促进绿色设计、强化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严格污染治理、推动绿色产业发展、扩大绿色消费、环境信息公开等方面的法规制度。强化执法监督,加大违法行为查处力度、问责力度,加强行政管理机关、行政执法机关与监察机关、司法机关的工作衔接配合。

(二)融入政策体系

在各相关领域积极开展政策创新,有效发挥财税、价格、金融等政策工具的作用,理顺激励机制,增强政策稳定性和透明度,形成可预期的长效驱动机制。建立健全体现绿色发展理念的产业政策,提高产业的环境准入门槛。完善有利于绿色发展的财税政策,加大各级财政支持绿色发展的力度,大力推动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传统产业转型、绿色技术创新、绿色产业培育;加快构建绿色税制。建立健全绿色金融政策,完善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绿色保险等政策工具。运用价格手段促进绿色发展,加快资源环境成本内部化。

(三)融入标准体系

健全的标准体系有助于加快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增加绿色产品的有效供给。制定绿色技术标准,紧跟甚至引领国际绿色技术的发展;制定绿色消费方面的标准,倡导健康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完善政府绿色采购标准规范等。开展绿色标准体系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编制覆盖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消费、基础设施建设、绿色金融的标准体系框架,扩大标准覆盖范围,细化标准明细,健全更新制度,加快形成覆盖各领域的绿色标准体系。

三、必须强化各领域工作和政策措施协同

按照系统思维,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各项法规政策协调衔接,推动各项工作整体施策、多措并举、系统协同。

(一)各领域政策措施要协调衔接

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经济、社会、文化、科技发展的各方面,把节能减排降耗措施贯穿于生产、消费和生活的全过程。经济类、开发类规划和政策措施要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减少各类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环境领域的专项规划和政策措施也要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评估其对经济发展、民生领域的影响,减少超越发展阶段的环境政策对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冲击,努力探索发展与保护的平衡点,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多赢”。

(二)绿色产业链要统筹规划

产业政策制定要考虑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统筹兼顾产品的生产、消费、回收、处置,规划完整的绿色产业链。如发展新能源汽车要加强整车、电池技术、充电装置和电池回收处理的统筹规划;可再生能源电站建设要与电网、储能、稳定电源统筹布局。

(三)绿色发展工作机制要协调高效

加强统筹协调和部门联动,形成政策合力,提高监管效能。坚持各地区政府对本地的环境质量负责,在污染源控制、行政执法和政策落实等方面发挥作用,更加注重发挥地方在因地制宜探索绿色发展道路和体制机制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制度创新,强化制度执行[6]。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涉及一系列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工作方式的变革,以及绿色技术、产业应用的创新,必须加大改革创新力度。

一、必须深化制度改革

要通过制度的激励和约束作用,改变企业、居民、政府等各类主体的决策机制和行为模式,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排放。要从源头、过程、末端全方位,以及空间、生态、资源、环境全要素入手,构建系统完整的制度体系,释放绿色制度红利,充分发挥制度创新对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根本性、全局性和持久性作用。

(一)制度体系要系统完备

从源头、过程、末端全过程贯穿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要求,健全系统完备的制度和政策体系。

健全源头保护制度。从源头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预防环境污染。构建以空间规划为基础、以用途管制为主要手段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明确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将开发活动严格限定在一定范围内,着力解决因无序开发、过度开发、分散开发导致的优质耕地和生态空间占用过多、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构建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建立健全天然林、草原、湿地、沙化土地、海洋资源、矿产资源保护制度。

健全过程严管制度。对资源开发利用、生产活动进行全面监管,推动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减少生态破坏和污染物排放,主要包括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制度、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能源节约使用制度、资源循环利用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生态补偿制度等。

健全末端治理制度。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方式依然比较粗放,环境污染物排放量大且不同行业、地区控制力度不平衡,加强环境污染末端科学治理十分必要。要以改善环境质量为导向,建立和完善严格、科学监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分类施策完善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建立陆海统筹的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污染防治区域联动机制。

(二)制度要衔接协同

加强制度设计和执行中的衔接协同。对当前绿色循环低碳领域相关制度和政策进行系统梳理总结,在已有制度的基础上,加快推动制度集成,发挥制度的综合效应。从绿色循环低碳发展领域来看,在制度协同、政策配套方面尚有提升空间,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以解决关键性、瓶颈性以及量大面广的问题为导向,全面抓好已出台政策、制度和举措的落地,落实好税收优惠等相关政策,进一步激发有关市场主体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主动性、积极性。

二、必须加强科技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代表了当今科技和产业变革方向,是最有前途的发展领域[7]。要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打通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通道,让市场真正成为配置创新资源的力量,让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8]。要聚焦市场导向和产业发展重大需求,针对重点行业和技术领域特点及需求,加强绿色技术创新,充分发挥各类主体作用,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应用对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

(一)发挥政府在绿色技术创新方面的引导和服务作用

在重点领域组织开展产业前沿及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搭建起各类绿色技术研发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积极推进绿色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充分利用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国家实验室、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基础条件和已有优势,实现资源开放共享和人员深入交流。充分发挥国家科技重点专项作用,在国家的科研规划、科技项目中重点突出绿色技术的研发,全面提升绿色技术的基础研究能力。

(二)突出企业在绿色技术创新方面的主体作用

增强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和动力。不断增强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既要瞄准世界尖端领域的绿色发展技术,更要立足当前国内市场需求,在自主研发、产业化应用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推动绿色技术研发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建立企业绿色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加快培养绿色技术研发队伍。

(三)激发高校和科研院所绿色技术创新活力

高校和科研院所要把绿色技术的研究作为重点领域,成为绿色技术的重要基础研究力量。加快绿色技术人才培养,积极推动绿色技术创新成果转移转化和商业化应用。根据比较优势和重点领域,选择若干重点高校和科研院所,打造一批绿色技术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基地。

三、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9]。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就是要不断地创新市场化机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就是要通过制度供给、政策供给和服务供给,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建立和完善社会公众参与机制和舆论监督机制。

(一)政府管理机制

政府部门是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主体,应着力提供制度供给、加强政策制定、严格监督管理等。要从战略高度谋划绿色发展,开展顶层设计,制定绿色发展规划,明确绿色发展目标任务、机制、监督渠道,引导企业和公众参与到绿色发展中来。要完善绿色发展法规政策标准,加强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为推动绿色发展提供稳定的资金支持。要完善监管机制,加强生态环境监管,促进形成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模式。

(二)市场驱动机制

充分发挥市场作用,让各类市场主体在绿色发展过程中通过市场机制获得收益,激发各类主体内生动力。研究建立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和环境产权制度,明确政府对环境资源所有权、使用权和收益权的归属和分配,协调推进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生态补偿制度、排污权交易制度、水权交易制度、用能权交易制度、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打破地区、行业壁垒,公平对待不同所有制企业,平等对待绿色发展领域各类市场主体。积极推广合同能源管理、合同节水管理、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环境托管等服务模式,引导各类资本参与环境治理投资、建设、运行和管护。构建市场化多元绿色投融资机制,引导企业及各类社会资本广泛参与,推动投资主体多元化。

(三)公众参与机制

通过机制创新,有序扩大社会公众参与范围,规范参与程序,拓展参与渠道,激发公众投身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实践的积极性,并为公众参与环境监管创造有利条件。把事后监管与事前参与相结合,在建设项目立项、实施、后评价等环节,提高公众参与程度。充分发挥相关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建立完善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强化企业社会责任,倒逼其积极采取清洁生产、环境保护等措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关乎人类未来。国际社会应该携手同行,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10]。人类是命运共同体,生态环境保护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和共同责任。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始终把坚持绿色低碳、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必须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是新时代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遵循,也是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目的所在。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更加彰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意义。要保持推进绿色发展的战略定力,继续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一)把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转化为新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优势

当前,全球正处在新一轮产业技术革命和能源革命浪潮之中,全球产业链面临绿色重构。许多国家都把绿色发展作为重要发展战略,我们应积极顺应全球绿色化发展浪潮,遵循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规律,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把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发展绿色经济作为抢抓未来发展新机遇的重要手段,促进发展模式从低成本要素投入、高生态环境代价的粗放模式向创新发展和绿色发展双轮驱动模式转变,把绿色发展转化为新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优势,为全球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国与国之间形成了息息相关的命运共同体,我们应深刻洞察和精准把握全球生态安全形势,承担应尽的国际义务,把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作为展现我国良好国际形象的发力点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同世界各国携手共建生态良好的地球美好家园。

(二)打造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国际示范样本

中国正在创新人类发展史上的绿色现代化,不同于建立在“高消费、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基础上的不可持续发展模式。当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得到广泛实践,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长期以来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态势得以扭转,持续向好的态势基本确立,我国初步走上了一条绿色循环低碳的发展道路。中国的实践证明,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是可以兼容的,关键是要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按照中国初步探索的绿色循环低碳发展道路,经济和环境是融合在一起的,发展的同时也实现了环境质量不断改善。要依托国内绿色发展经验和绿色治理能力,加强对外宣传,分享保护与发展协调的经验,向世界呈现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不同于“先污染、后治理”方式的绿色发展路径。

二、形成对外合作开放绿色新优势

2018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中非合作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指出,要将“一带一路”建成绿色之路,这是中国绿色发展理念在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上的延伸,是人类绿色命运共同体建设的中国探索和中国方案。绿色发展方式是以效率优先、保护优先、可持续为目标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式,已成为全球发展的重要趋势和潮流。在当前全球经济科技合作遭遇“回头浪”的背景下,我们要把绿色发展对外合作作为拓展国际空间、寻求合作共识的有力抓手,形成对外开放合作新优势。

(一)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全方位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

中国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妥善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彰显了巨大的国家意志和行动力量,中国的绿色发展决心、模式、经验获得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同。倡导绿色发展,既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永续发展目标的客观要求,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含之义。要在全方位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中,与相关国家、国际组织分享我国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理念与实践,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增进各国政府、机构和公众的相互理解和支持,增进绿色发展的国际共识,共同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

(二)以建设绿色“一带一路”推动发展模式共享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多为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普遍面临工业化和城镇化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等多重挑战,发展需求和条件与我国有相似之处,在发展路径的选择上容易达成共识。与相关国家和地区共同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是顺应和引领绿色发展国际潮流的必然选择,是增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动力的有效途径,是“中国理念、世界共享”的实践。应把我国绿色发展理念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提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绿色化水平,在具体交流、项目运作、工程建设等领域增加绿色元素,以实际行动落实绿色发展理念。进一步总结中国绿色发展的实践经验,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色发展模式,推动我国绿色产品、技术、标准、模式走出去,进一步扩大中国在“一带一路”国家绿色发展中的影响力。

三、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

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环境相关议题仍然是我国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窗口。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所扮演的角色已经从参与者转变为贡献者和引领者。我国认真履行2030年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承诺,主张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下,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共同引领和参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推动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变革,倡导各国积极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推动和引导建立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我们应通过相关全球环境治理机制,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为世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发出中国声音、贡献中国方案。


[1]在同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的中外企业家代表座谈时的讲话(2015年3月29日),《人民日报》2015年3月30日。

[2]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7年5月27日),《人民日报》2017年5月28日。

[3]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7年5月27日),《人民日报》2017年5月28日。

[4]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2018年5月19日),《人民日报》2018年5月20日。

[5]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2016年3月10日),《人民日报》2016年3月11日。

[6]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2018年5月19日),《人民日报》2018年5月20日。

[7]《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2016年5月30日),人民出版社单行本。

[8]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3年9月30日),《人民日报》2013年10月2日。

[9]《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2013年11月12日),《求是》2014年第1期。

[10]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的讲话(2015年9月28日),《人民日报》2015年9月29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