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博库网首页 > 电子书专题 > 习近平用典(第二辑) > 第73章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携手追寻民族复兴之梦——在印度世界事务委员会的演讲》等文中引用

解读

孔子在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写下这句名言,把学习的精神融入一个悠久文明的血脉之中,使之成为中华民族的鲜明品格。习近平在国际场合引用这句话,向世界道出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而生生不息的奥秘,就是这种见贤思齐、海纳百川的学习精神;也向世界展示出现代中国昂首阔步的姿态,就是矢志不渝地做学习大国,谦虚谨慎、勤奋学习,不断走向新的境界。

学习是文明传承之途、人生成长之梯、政党巩固之基、国家兴盛之要。“党是整个社会的表率,党的各级领导同志又是全党的表率”,建设学习大国,首先就要建设学习大党。各级领导干部更应该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少一些烟酒味,多一些书卷气,在书本里含英咀华,在知识里沐浴阳光,才能“把全党变成一个大学校”,在全社会树立起爱学习、善学习的导向,进而让学习精神蔚然成风、融入人心。

原典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释义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是家喻户晓的一句话,古今训诂家们有多种解释。

朱熹《论语集注》称:“三人同行,其一我也。彼二人者,一善一恶,则我从其善,而改其恶焉。是二人者,皆我师也。”清人刘宝楠解为:“三人之行,本无贤愚,其有善有不善者,皆随事所见,择而从之改之,非谓一人善一人不善也。”杨伯峻《论语译注》释为:“孔子说,几个人一块走路,其中便一定有可以为我所取法的人。我选取那些优点而学习,看出那些缺点而改正。”

不论如何解释,孔子这段话对于指导我们处事待人、修身养性,都是十分有益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