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博库网首页 > 电子书专题 > 习近平用典(第二辑) > 第91章

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

——《接受〈华尔街日报〉书面采访》等文中引用

解读

习近平引用的这句话充满了哲理:看待中美关系,要看大局,不能只盯着两国之间的分歧,正所谓“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的确,美国和中国都是“大块头”,两国经济总量占世界三分之一、人口占世界四分之一、贸易总量占世界五分之一。如果这两个“大块头”不合作,世界会怎样?

在中国文化的思维里,始终存有一种从大处着眼的意识,强调要把问题放到大局中去思考、定位、摆布。什么是大局?就是整个局面和整个形势以及由此带来的长远利益的走势。如果只看眼前、只论得失、只计自我、只较小道,最终的结果,是纠缠在具体的事务之中不得脱身,最终“因小失大”。相反,如果“抓大放小”,看到大势、大局和大道,看到事情的根本性、决定性和方向性,大胸襟、大眼界自然能包容小矛盾,所谓的“小”也就自然能处理好了。

原典

或问:“大衍之数,《易》之缊乎?学者莫不尽心焉。”曰:“大衍,《易》之末也,何必尽心焉也。……”“然则不足学乎?”曰:“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未有学其小而能至其大者也,知此然后知学《易》矣。……”

——〔北宋〕欧阳修《易或问》

释义

“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是欧阳修关于《易经》学习方法的见解。欧阳修认为易学有“大、小”之别,强调学习《易经》应从“大义”着手,而不能只局限于某一卦的小道理;学会了《易经》的大道理,才可以通达《易经》各卦的小道理。这句话阐述了“得大”与“兼小”的关系,启示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从大处着眼,只有掌握了根本的大道理,才可以兼及旁枝末节;反向行之,则是舍本逐末,只能陷于琐碎而难明大方向。

欧阳修是北宋古文运动领袖,对宋初以来靡丽险怪的文风很不满。他在《易经》学习中主张的“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与他在《诗经》研究中坚持的“得其本而通其末”异曲同工,共同构成了其尚简反繁的经学学风。这与他在文学创作领域提出的“明道”“致用”“纪大而略小”等主张一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