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博库网首页 > 电子书专题 > 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科学指南:学习习近平同志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 > 第16章

第二节 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

第二节 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

习近平同志指出,“全社会都要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切实增强生态意识,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把我国建设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强调“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算大账、不能算小账,要算长远账、不能只算眼前账,要算整体账、不能只算局部账,要算综合账、不能只算单项账,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吃卯粮、急功近利”,并从环境治理、生态修复、空间管制、资源节约等多个方面,提出了实施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的科学路径与具体措施。

一、集中力量优先解决好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

习近平同志指出:“必须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一点大意不得。”要求采取有力措施,降低污染物排放总量,切实解决好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污染问题,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着力推进重点流域和区域水污染防治,着力推进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大气污染治理,着力推进颗粒物污染防治,着力推进重金属污染和土壤污染综合治理,集中力量优先解决好细微颗粒物(PM2.5)、饮用水、土壤、重金属、化学品等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

习近平同志十分关心空气污染问题,指出:“现在一些城市空气质量不好,我们要下决心解决这个问题,让人民群众呼吸新鲜的空气。”当前,我国空气污染主要体现为细微颗粒物严重超标,环境保护部发布的2014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和直辖市、省会城市及计划单列市共74个城市空气质量状况报告显示,2014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仍然是空气污染相对较重的区域,京津冀13个地级以上城市中有11个排在污染最重地区的前20位,区域内PM2.5年均浓度超过平均值1.6倍以上。复合型污染特征突出,传统的烟煤型污染、汽车尾气污染和二次污染相互叠加,部分城市不仅PM2.5 和PM10超标,臭氧(O3)也超标。全年全国发生两次持续时间长、污染程度重的大范围重污染天气过程,重污染天气频发的势头没有得到有效遏制。这些数据说明我国目前空气污染形势严峻。

习近平同志要求坚决遏制空气污染恶化的趋势,指出:“要加大大气污染治理力度,应对雾霾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首要任务是控制PM2.5,要从压减燃煤、严格控车、调整产业、强化管理、联防联控、依法治理等方面采取重大举措”,要求“全社会共同行动,聚焦燃煤、机动车、工业、扬尘四大重点领域,集中实施压减燃煤、控车减油、治污减排、清洁降尘措施”。环保部开展的公众对城市环境满意度电话入户调查结果显示,公众对空气质量的满意率仅为55.2%,是城市所有环境问题中满意度最低的。我国政府在2012—2014年连续三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将细微颗粒物的监测、治理作为国家的重点工作。只要措施对路、力度到位,空气污染是可治理的,关键是要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扎实推进减排工作,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确定大气环境承载能力红线,确立大气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健全空气质量监测的技术支撑体系和监管体系。

习近平同志还十分重视农产品生产中的污染问题,指出要治地治水,净化农产品产地环境,强调要减少化肥农药等农业化学投入品过量使用。土地是农产品生长的载体,只有土地洁净,才能生产出优质的农产品。一切污染的产生都有其源头,治理餐桌上的污染要从农业这个源头抓起。这体现了习近平同志源头治理的思想。解决损害人民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重在源头治理。农产品的生产环境一旦受到污染和破坏,必将影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必须严把生产环境安全观,整治土壤和水源,对受污染严重的耕地、水等要投入资金和技术进行整治,划定食用农产品生产区域,进行集中修复,控肥、控药、控添加剂,严格管制乱用、滥用农业投入品的现象。

二、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

习近平同志把生态修复工程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明确提出: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

1.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治理

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习近平同志“坚持开发和保护并重、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并举”的要求,全国各地实施了一系列生态修复工程。这些生态修复工程,围绕减少石漠化、荒漠化,增强水土保持能力,以扩大森林覆盖率为主要措施,增大湖泊和湿地面积,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抑制生态系统失衡的趋势,使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开始向逐步恢复的方向迈进,丰富了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提升了生态产品供给能力。

生态修复是进行生态环境治理的主要途径。荒漠化地区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环境非常脆弱,一旦破坏,极难恢复。因此,加快荒漠化治理尤为重要,这是我国进行生态环境修复治理的重点内容,对扭转环境退化趋势、提升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加强荒漠化治理,既是增强生态产品供给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改善人民生产生活环境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同志要求,“继续强化石漠化治理、草地湿地恢复保护等生态工程建设,打好重点领域节能减排和污染防治攻坚战”。相对于荒漠化,石漠化过程中的人为因素更加突出。从我国实际情况看,石漠化地区也是我国贫困人口集中的地区,由于人口增长较快,耕地较少,当地群众往往通过毁林毁草来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同时,由于经济贫困,当地群众科学耕种知识少,往往会造成粮食种植过程中其他植被进一步减少,导致土壤流失,加速石漠化的形成。

当前,我国实施荒漠化和石漠化生态修复工程的主要措施是加强植被绿化,其中加强森林保护是重点。习近平同志强调,“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重要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生态保障”,并指出“森林是我们从祖宗继承来的,要留传给子孙后代,上对得起祖宗,下对得起子孙”。习近平同志认为,在复杂的生态系统中,林业在维护国土安全和统筹山水林田湖综合治理中占有基础地位。他多次指出,林业建设是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森林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顶层,拯救地球首先从拯救森林开始。

保护森林生态系统是我国最早的生态环境建设行动。保护森林生态系统不仅仅是遏制生态系统退化的重要举措,更是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背景下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任务。习近平同志一贯关注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在福建工作期间就非常重视。在2014年4月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习近平同志又对党员干部和公民的植树义务和生态行动作出指示,“每一个公民都要自觉履行法定植树义务,各级领导干部更要身体力行,充分发挥全民绿化的制度优势,因地制宜,科学种植,加大人工造林力度,扩大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质量,增强生态功能,保护好每一寸绿色”。

2.对山水林田湖进行统一保护、统一修护

习近平同志指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并强调“如果破坏了山、砍光了林,也就破坏了水。山就成了秃山,水就成了洪水,泥沙俱下;地就变成了没有养分的不毛之地,水土流失、沟壑纵横”。从系统思维的角度,把自然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与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环境各要素之间进行的物质交换、能量和信息传递等看作一个相互联系、彼此制约、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如果破坏了其中的任何一个因子,整个系统都会受到影响甚至崩溃。

习近平同志关于山水林田湖统一保护的思想,对从整体上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过去,很多地方因为忽视了生态系统的整体性问题,有过不少教训。以治河来说,有的地方只重视治理水环境,却忽视山体保护、植被恢复,造成水土流失;有的地方只进行干流治理,支流却照常排污;有的地方只在下游治理,而上游却在开发破坏,导致边治理、边污染、边破坏的现象普遍存在。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不能割裂山水林田湖等生态环境要素,必须坚持系统规划、全程用力、整体推进。

习近平同志强调,“用途管制和生态修复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尽管我国已建立严格的耕地用途管制,但对国土范围内的一些水域、林地、海域、滩涂等生态空间还没有完全建立用途管制,一些地方用光占地指标后,就转向开发山地、林地、湿地、湖泊等。资源是有限的,生态环境可容纳的人口数量和人类对资源的开发利用强度也是有限的。只有科学地确定合理的人口容量、合适的资源利用方式和强度,才能保证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因此,我们要按照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原则,建立覆盖全部国土空间的用途管制制度,不仅对耕地要实行严格的用途管制,对天然草地、林地、河流、湖泊、湿地、海面、滩涂等生态空间也要实行用途管制,严格控制转为建设用地,确保全国生态空间面积不减少。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顺应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科学认识和自觉遵循自然生态系统运行的内在规律,使人类自身的行为不破坏生态系统的完整和统一。

3.保护生物多样性

习近平同志强调:努力使环境质量满足功能区的要求,生物多样性得到充分保护。保护好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据统计,随着人类活动的日益加剧和全球气候变化,目前地球上的生物种类正在快速消失;全球21%的哺乳动物、12%的鸟类、28%的爬行动物、30%的两栖动物、37%的淡水鱼类、35%的无脊椎动物,以及70%的植物处于濒危境地。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目的是保护自然生态系统,而加强生态涵养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作为《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缔约方之一,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近年来,我国已初步建立了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实施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退田还湖、天然林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外来有害入侵物种控制及自然保护区建设等重大生态工程,发布并实施了《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计划纲要》和《全国生物物种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纲要》,85%的陆地自然生态系统类型、47%的天然湿地、20%的天然林、绝大多数自然遗迹、65%的高等植物群落类型和绝大部分国家重点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得到有效保护。

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严重破坏了生态系统,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着巨大压力和严峻挑战。生物多样性减少的趋势短时间内难以扭转,一些重要物种栖息地受到威胁,生物遗传资源流失和丧失状况也不容乐观。这要求我们一方面必须更加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大力度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地区进行治理、修复和重建,恢复自然生态系统的原有功能;另一方面还要给自然留够充分的恢复空间,让自然生态系统充分发挥其自身能力,实现自我修复,提升生物多样性水平。

4.遏制海洋生态环境恶化趋势

海洋环境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是世界上海岸带生态系统退化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沿海滩涂湿地生态系统、河流水系和渔业资源破坏严重。恶化的海洋生态环境破坏了碧海蓝天的美丽海洋景观,沿海进行的石油化工冶炼、运输等人类活动造成了海产品污染、海洋生物种类和数量锐减等严重后果,对海洋生态系统的修复刻不容缓。

我国是世界上较早开展海岸带保护的国家之一,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展了多次大规模海岸带、滩涂和海岛资源综合调查,实施了伏季休渔制度,颁布了《海洋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在海岸带保护工作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为遏制海洋生态环境恶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由于海洋保护系统性不够,没有彻底解决陆地污染物的排放问题。对此,习近平同志突出强调了海洋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海洋与陆域的关系问题,指出,“要坚持海洋产业发展与海洋资源环境保护相统一,坚持海洋经济发展与陆域经济发展相协调”,“正确处理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的关系,加大海岸地区产业布局调整力度,广泛推行清洁生产,严格控制污染排放,实现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解决当前日益严重的海洋污染问题,关键是要把海洋和陆地作为一个整体,统筹经济发展,只有做到海洋与陆地协调发展,减少陆地对海洋的污染排放,海洋生态环境才有可能得到根本性改善。

习近平同志要求“把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海洋开发总布局”,“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维护海洋自然再生产能力”,遏制海洋生态环境恶化趋势,“要建立入海污染总量控制制度,从源头上有效控制陆源污染物入海排放。这就要完善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坚决把好环评关口,杜绝严重损害海洋环境的项目上马。尽快制定海岸线保护利用规划,从严控制围填海项目,保护滨海湿地,严肃查处边申请、边审批、边施工的‘三边工程’以及化整为零、越权审批的做法。加快建立海洋生态补偿和生态损害赔偿制度,开展海洋修复工程,推进海洋自然保护区建设,完善海洋环境突发事件应急反应机制”。既要做到海洋资源的有序开发,又要切实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努力做到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

三、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

习近平同志强调:“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要坚定不移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严格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主体功能定位,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这一论述,深化了国土空间开发的理念,探索了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途径。

1.坚定不移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

习近平同志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坚定不移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指出“主体功能区战略,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途径,必须坚定不移加快实施”。

主体功能区战略是科学推进我国国土空间开发的重大决策,早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就明确提出了主体功能区的战略构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了其基本方向和主要任务。党的十七大把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将主体功能区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2010年国务院制定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进一步对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任务进行了战略部署。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将有利于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差距;有利于引导人口分布、经济布局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的空间均衡;有利于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应对和减缓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习近平同志指出:“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整体谋划国土空间开发。”这一重要论述,体现的是一种空间管治思想,即根据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现有国土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科学确定空间的开发程度、时序和重点。习近平同志关于主体功能区战略的目标,是要依托资源禀赋结构不同、发展功能各异的空间,借助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服务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这既是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和条件变化的响应,也是对区域发展战略的丰富和深化。

在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上,习近平同志强调:“要一张蓝图干到底,不要‘翻烧饼’。各地区要坚定不移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推动发展和推进城镇化。承载能力减弱的区域要实行优化开发,重点开发区域要集约高效开发,限制开发区域要做好点状开发、面上保护,禁止开发区域要令行禁止、停止一切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开发活动。”“一张蓝图干到底”的论述,对我们坚持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根据不同主体功能来确定不同地区的开发强度和开发模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为各地区城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2.优化国土空间布局

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就是要求对于任何一个区域,必须保证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有一个合适的比例,生产空间应该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应该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应该山清水秀,任何一个区域的发展均不能以牺牲生活和生态空间为代价,不能盲目扩张生产空间,这对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高速发展阶段的我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针对一个地区来讲,习近平同志指出:各地区要结合实际,减少工业用地,适当增加生活用地特别是居住用地,切实保护耕地、园地、菜地等农业空间。伴随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无限增长的环境需求与有限空间供给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城镇与农村、工业与农业、生产与生活的空间需求矛盾日益加剧,不科学的国土开发激化了各类空间利用间的矛盾,导致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效率低下,损耗严重。

习近平同志认为,“在有限的空间内,建设空间大了,绿色空间就少了,自然系统自我循环和净化能力就会下降,区域生态环境和城市人居环境就会变差”。从城市规划建设角度来讲,城市规划建设必须顺应自然,给自然留下更多的修复空间,不能打破自然系统。城市规划建设的每个细节都要考虑对自然的影响,更不要打破自然系统。为什么这么多城市缺水?一个重要原因是水泥地太多,把能够涵养水源的林地、草地、湖泊、湿地给占用了,切断了自然的水循环,雨水来了,只能当作污水排走,地下水越抽越少。解决城市缺水问题,必须顺应自然。比如,在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许多城市提出生态城市口号,但思路却是大树进城、开山造地、人造景观、填湖填海等。这不是建设生态文明,而是破坏自然生态。因此,“要学习借鉴成熟经验,根据区域自然条件,科学设置开发强度,尽快把每一个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开发边界划定,把城市放在大自然中,把绿水青山保留给城市居民”。

习近平同志针对当前城镇化过程中的空间布局问题严肃地指出:“如果每一个城市都‘摊大饼’式地扩张下去,农田、菜地、绿地一环又一环被水泥所吞噬,城市建设区越摊越大,就会摊出不可治愈的城市病,甚至将来会出现一些‘空城’、‘鬼城’。”优化空间布局,是解决“城市病”的重要措施,要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在发展布局中,必须注重“三生空间”的合理统筹和科学布局,将资源环境红线作为空间开发的红线,这既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满足人民生态需求的必然选择。

四、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

习近平同志强调:“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在保护生态环境问题上尤其要确立这个观点。”这一论述对我们正确认识自然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原因大部分是来自对资源的过度开发、粗放型使用。如果竭泽而渔,最后必然是什么鱼也没有了。因此,必须从资源使用这个源头抓起。

自然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之本,节约集约利用自然资源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快速发展,我国人口多、人均资源占有量低的矛盾将更加尖锐。面对这一基本国情,节约资源就变得极其重要,这是缓解生态恶化的根本出路,是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针对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节约优先”的方针,“使日益减少的珍贵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并发挥出最大效能”,“制定和实施土地、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规划,探索有利于集约使用资源要素的机制,创建资源节约型社会”。落实习近平同志关于节约集约利用自然资源的要求,就是要把节约集约使用资源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路径,大力推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各个环节全面落实最严格的节约制度,充分挖掘我国资源潜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支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贯彻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不仅要从使用源头抓资源节约,还要注重转变资源的利用方式。按照习近平同志的要求把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节能降耗作为资源节约集约使用的主要途径和国家能源安全的保障。

节约集约利用资源要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和自觉行动。除需要“强化全社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外,习近平同志还要求“综合运用经济、法律、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形成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促进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这需要广泛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政府及部门、行业、社会各界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健全节约集约目标责任体系,加快建立节约集约用地共同责任机制,积土成山,积水成渊。习近平同志“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的思想,就是让我们时刻警醒:资源有限,必须倍加珍惜;资源节约,才能实现永续发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