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博库网首页 > 电子书专题 > 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科学指南:学习习近平同志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 > 第33章

第二节 营造全社会的良好生态文化氛围

第二节 营造全社会的良好生态文化氛围

习近平同志强调,“生态文化的核心应该是一种行为准则、一种价值理念”,要求“营造一个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生态省建设的良好文化氛围”。构建生态文化,就要利用生态文化所确立的价值取向去看待自然、解释自然,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形成全社会良好的生态文化氛围。

一、必须弘扬民族优秀生态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习近平同志提出,“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构建生态文化进程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对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教育功能、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具有重大意义。

1.关于儒家优秀生态文化

习近平同志要求“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儒家先贤的生存智慧,是我们构建生态文化必须传承的优秀文化。

习近平同志十分赞赏“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天人合一”的核心是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性,人与天地和自然界的万物不仅是平等的,而且是相融合并合为一体的。荀子说“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讲的就是自然与人类的平等关系。儒家认为“天地万物一体之仁”,这里的“仁”就是儒家的道德本性。汉代王充认为,“一天一地,并生万物,万物之生,俱得一气”,自然万物和人类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要求在处理人类和自然界的关系上做到“仁”,也就是和谐统一的“泛爱万物,天地一体”。“天人合一”的另外一层含义是将人类放到自然之中来认识,而不是将人看作自然的主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的,是最终达到自然和人类的发展与共荣。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是古代人们生产、生活以及思想准则的源头。今天,我们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天人合一”所追求的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仍然具有重要价值。“天人合一”观念对中国文化影响至深,儒、道、佛各家均有类似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最能体现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生态思想。

儒家的另外一个重要思想是中庸,中庸之道强调适度、整体与权变。儒家创始人孔子把中庸作为德性的要求,本意为去其两端,取其中而用之,要求人们做事和看问题保持一种中和的平衡状态。儒家思想认为偏向任何一方都将造成这种平衡的破坏,也就不能保持事物的完美。因而,儒家的中庸反对走极端的行为。中庸思想体现在人与自然关系之中时,表现为对自然的适度利用和开发,体现了人们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孔子认为最大的规律是“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强调四时的出现和运行是不会随人类的意志而改变的。所以,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要注重以自然万物为友,把人类自身看作自然界的一部分,充分认识自然界本身存在的规律,保持中庸的态度,合理、适度地利用自然界,从而获取人类想要得到的一切物质利益,最终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的目标。

习近平同志指出:“这种‘贵和尚中、善解能容、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的宽容品格,是我们民族所追求的一种文化理念。自然与社会的和谐,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和谐,我们民族的理想正在于此,我们民族的凝聚力、创造力也正基于此。”这一论断对我国儒家“和”文化的生态思想作了准确的描述。孔子将“和”作为儒家学说的重要内容,强调“礼之用,和为贵”。历代儒学家都重视和合,汉代董仲舒认为:“顺天之道,节者天之制也,阳者天之宽也,阴者天之急也,中者天之用也,和者天之功也。举天地之道,而美于和,是故物生,皆贵气而迎养之。”儒家学者把“和”与“中庸”一样看作人类处世的重要道德要求,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要以“和”为主。在人与物的关系上,也主张和合,主张自然万物和谐相处,尊重自然和万物按照自己的规律来运行,反对以任何外力干扰这种规律。儒家提出的和合,强调人与自然和谐,是对自然规律朴素的认识,反映了人与自然平等的思想。儒家把和合与传统的五行学说结合,提出自然生态中相生相克的原理,同时也为后人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建设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2.关于道家优秀生态文化

道家追求自然生态的原始状态,特别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影响,对我们处理人与自然的矛盾有着重大的启发意义。习近平同志也注重道家生态思想给人们的启示。

老子指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认为世间万物都来自同一个个体——“道”。既然万物都来自同一个“道”,那么从产生源头看就是平等的。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强调万物平等,体现出朴素的平等观念。“冲气以为和”是万物的自然规律,通过客观规律的作用达到生态的平衡性和万物整体的协调性。由此可见,万物的发展都有其自身规律,人只有在尊重万物及其规律的情况下,才能与万物协调发展。在这种平等主义的生态观念之下,《道德经》第十六章指出,“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说明有了和谐的生存环境,才能万物兴旺繁荣,自然和谐循环,永无止境。

老子强调:“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他认为,自然界的最佳状态就是最初的原始状态,不要人为干预。道家思想认为“法自然”是一切事物运行的不变法则,如果不“法自然”,就是自掘坟墓,自取灭亡,这些思想体现了道家对自然的尊重和关爱。顺其自然的生态思想不但能够使人类认识到由于自身原因所造成的人类和自然界的矛盾,而且有助于人类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正确认识自然规律的基础上,从根本上扭转对自然界的态度,从征服和破坏自然转变到热爱和保护自然,向更加和谐的方向改善人类和自然界的关系。

道家明确主张“去甚,去奢,去泰”,也就是要求大家崇尚节俭,将自己的欲望控制在适当的范围,不要盲目去追求奢侈享受,更不能为了钱财和权力,不择手段地利用自然、破坏生态。这种思想强调的是适可而止,如果对自然索取无度,最终结果就是环境恶化,人类生存危机将无法化解。

3.关于佛家优秀生态文化

习近平同志指出:“佛教同中国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融合发展,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给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留下了深刻影响。”中国佛家的生态思想主要体现在“缘”、“因果报应”和“普度众生”等方面。

佛教讲求机缘,认为万物聚合是一种“缘”,是各种条件成熟的结果,因而要珍惜这种缘分。正因为机缘是随机而且不断变化的,所以“诸法因缘生”,人类要珍惜与万物的缘分。佛家认为万物皆有佛性,而佛性是一种只能感觉而无法触摸到的虚幻实在,所以“一切都无生,亦无因缘灭”,普罗大众与万物皆无边无际,无始无终。佛家的“无情有性,众生平等”的生命观与道家哲学中的“道生万物,周行不殆”的整体观、“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齐万物境界都有异曲同工之妙。也就是说,不管多么微小、多么庞大的事物都有佛性,自然万物是一个整体。按照佛家的说法,我们把人与自然看作一个整体,真正做到个体和整体的融合,达到“天地同根,万物一体,法界同融”的状态,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就达到了和谐统一。

中国佛家讲究“因果报应”,认为人的行为终究会有报应,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就是劝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多行善事,以便获得善报。佛教的业报思想,虽然主要聚焦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但也具有众生平等的思想,将人对自然万物的行为纳入报应范畴。佛家认为生命是一个轮回与业报,生命具有前世、今生和后世,如果不控制人的私欲,报应终会出现。因此,在今生就要仁爱万物、尊重生命,因为这些生命也许就是你的前世或后世。既然将生命都纳入人的生命体系之中,所以任何生物都具有强烈的生存愿望,其生存权就像人的生命权一样不可剥夺。与儒家和道家的万物平等一样,佛家也要求人类协调与自然的关系,反对人类中心主义。

中国佛家有“普度众生”的思想,要求帮助众人得道,脱离苦海。佛家普度众生的一个很重要方法是行一切善法,包括“食时”、“食素”、“戒杀生”、“清心寡欲”、“苦行”等要求。佛家普度众生思想认为“诸罪之中,杀罪最重;诸功德中,不杀尤要”,反对伤害任何生命。在佛家经典故事中有舍身喂虎的故事,正所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体现出佛家对生命平等的追求,这对于当今保护生态环境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华传统生态思想虽然历经几千年岁月,但依然闪耀着智慧光芒,对于我们建设生态文化具有积极意义。“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树立核心价值观,必须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去找我们的精气神。”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化,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营养。

二、强化公众的协调发展观、环境价值观和生态道德观

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伴的生态文化,必须将生态文明理念渗透到生产、生活各个层面和千家万户,增强全民的生态忧患意识、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树立全民的协调发展观、环境价值观、生态道德观,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1.强化协调发展观

习近平同志强调:“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的结果。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

人类社会的发展不止一次地证明了协调发展的重要性。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对古往今来的世界文明进行过系统研究,他认为,人类诞生以来世界各地的文明有26个,但能够一直延续至今的文明不过十多个。很多文明在人类历史上曾经有过辉煌的成就,但在历史的长河中湮灭,如古代巴比伦和楼兰古国等,忽视了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协调发展是最根本的一个原因,对生态过度索取造成了文明自身的消亡。

协调发展观是价值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习近平同志要求,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克服极端化、片面化。这就从方法论上指出了协调发展观的实质。人与自然协调的观念是生态文化建设中最大的辩证法。我国目前严峻的环境状况决定我们必须从生态、环境、资源承受能力的实际出发,树立协调发展观。

必须摒弃不惜代价的发展观,辩证地看待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之间的关系。我国人口多,底子薄,追求较快的发展速度是实现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但同时,我们需要有质量的发展,而不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快速发展,不能以资源的超常消耗追求一时的速度。必须树立整体的思维和全局观念,将人与自然看作一个整体,统筹好人与社会、自然发展的关系。决不能对自然过度索取,对自然的改造和利用要在自然承载力的范围内。在推进发展中,要树立协调发展的理念,纠正一切非科学的、危害国家和人民根本利益及长远利益的行为,充分顾及资源和环境的承受力,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未来发展的需要,既积极实现当前发展的目标,又为未来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实现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为子孙后代留下充足的发展条件和发展空间,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2.树立环境价值观

中国有句俗话:“田好一半谷。”说的是肥沃的土地可以减少农业人工、肥料等要素的投入,并能获得高产稳产。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对人类社会意义重大,通过微生物将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废弃物分解消化,人类才拥有洁净的生活环境。自然界的植物将能量转化为人类可吸收的食物,形成能量循环等。

物产丰富的地方,往往是人们居住的首选之地,这就是自然价值转化的过程,是把优美的环境转变为人类福利的过程。我国古代人们选择居住地时特别讲究“风水”,其实“风水”的主要内容就是考虑自然资源利用的便利性。在当代,对城市而言,良好的生态是一笔买不来、借不走的财富,它可以提升城市的品位,提高城市的价值。贵州省贵阳市之所以“爽”,是因为其独特的生态魅力,海南省之所以能吸引全国旅游者聚集于此,与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分不开,这些都是环境价值的体现。人类靠自然生活,只有尊重自然价值,顺应自然法则才能保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才能在自然价值基础上创造价值。

环境价值还体现在对人类精神生活的影响上。人类诞生以来,自然不断纳入“人化”的世界,对人类精神生活影响巨大。早期的宗教多来源于人类对自然现象和自然物的崇拜,并影响人们的精神生活和思维方式,如游牧部落的豪爽、水乡居民的温婉等。优美的环境能够启发人的灵感,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贺的“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俱都源于自然的启迪。自然界的风花雪月,往往成为人们感情的寄托,为人类的艺术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源泉。在我国,“小桥、流水、人家”、“世外桃源”,是知识分子追求怡然自得闲适生活的最高境界。自然生态系统能为人类提供旅游、休闲和保健服务,对于改善人们的生活和健康水平、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具有重要价值。

3.确立良好的生态道德

习近平同志十分重视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指出“道德问题是做人的首要的基本问题”。生态道德是生态文化的重要内容,一方面构成人们生态行为的基本动机和内在基础;另一方面支撑和决定着人对自然的态度与行为以及人对他人的态度与行为。在全社会形成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的精神信仰,必须依靠每一位社会成员生态道德水平的提高。

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伴的生态文化不应该只是出于人类的同情心,而应从根本上确认自然价值,将人与自然和谐相伴上升到道德要求,自觉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生态道德的基本要求是将人类社会的伦理扩大到自然生态系统,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上做到和谐、公平和责任。

和谐就是要求人与自然互促互补,共同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应以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促进生物多样性为前提,包括人与其他生命体、生命体与环境的适应,以及生命体之间的协调性,使众多的生命与其生存环境和谐相处。和谐的道德要求,就是要人类尊重其他生命,不要任意干扰和破坏自然环境,也不要随意改变其他生命体的生存环境。

生态道德所体现的公平包括人际公平、代际公平和国际公平。人际公平要求人们在利用生态资源时,体现人类的生态关怀,不要过度索取。如果部分人为了自己利益,肆意捕杀野生动物,任意污染环境,不把自然、生命和生命赖以生存的环境作为自身发展的目标,那么这部分人就会影响其他人的生存和发展。人际公平代表着人类整体的生存和发展需要,要求人们把自然界当成自觉关心和爱护的对象,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代际公平要求在满足当代人发展的同时,也要考虑后代人的发展。人类在从自然中获取所需时,必须遵从自然规律,以保证人类能够持续从自然中获得物质基础,促进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特别是要做到加快推进节能减排和污染防治,给子孙后代留下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国际公平要求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国际视野,不要使生态环境问题外溢,不要过度消耗自身所掌握的资源,要从人类的整体利益出发,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道德观。

生态道德最终要体现人对自然的责任,反映人与自然关系的伦理学认识。自然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人类认识的局限性,要求人们不能仅仅考虑个人自身的感受,而应理性而审慎地行动,考虑可能的后果并承担责任。当前,环境问题的出现,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引发的,要解决环境危机首先要改变人类行为,把对自然的责任纳入人的道德范畴。通过对自己力量的驾驭,阻止自然生态继续恶化,保护共同的家园。要从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子孙负责的高度,不再肆意掠取生态资源,重新定义我们的政治、法律和经济行为。

三、发挥生态文化的凝聚、润滑、整合作用

习近平同志强调,“要化解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各种矛盾,必须依靠文化的熏陶、教化、激励作用,发挥先进文化的凝聚、润滑、整合作用”。充分发挥生态文化的作用,可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1.发挥生态文化的凝聚作用

习近平同志指出:“文化即‘人化’,文化事业即养人心志、育人情操的事业。”生态文化是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伴的全新价值观念,是对人与自然的终极关怀,反映出社会的价值判断和价值理想,影响到社会中每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决定个人和社会的道德伦理。“人,本质上就是文化的人,而不是‘物化’的人;是能动的、全面的人,而不是僵化的、‘单向度’的人。”生态文化外在表现为集体的信念、向往、追求以及理想、道德、礼俗、情操等方面,对社会的发展起着肯定、支持、维护的作用。生态文化通过物质的或非物质的形态体现,形成社会文化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形成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观、审美观、是非观、善恶观等社会规范,起到凝聚人心的作用。

生态文化强调理解和尊重各种自然的、社会的、经济的客观规律,强调全人类、全球的整体利益和发展,是保证人类福利最大化的发展观念和发展策略。生态文化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从“人—物”对立的二元分立结构,转化为和谐统一的一体结构,凝聚着人类的共识,对人们的价值观念影响至深。生态文化所确立的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是当代人评价和规范社会经济发展的标准。习近平同志提出的实现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从而有效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等思想就是这个评价标准的具体化。我们有了这个评价标准,对自然界利用和改造时,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这种标准,将自己的行为限制在能够保持生态系统稳定平衡的限度以内。在满足自己的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同时,使资源和环境条件保持相对稳定,从而持续供给后代。这种评价标准和规范要求,具有统一思想、凝聚人心的作用。

2.发挥生态文化的润滑作用

习近平同志强调:“社会发展以人的发展为归宿,人的发展以精神文化为内核。”生态文化扩充了人类文化的内涵,对人类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对人们的生活情趣产生影响,并起到润滑人际关系的作用。

生态文化的普及,要求人们重视环境、勤俭节约、选择文明的生活方式,重视对身边环境的保护,这是对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安全、舒适、卫生的生态环境,能够减少疾病的发展和传播,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良好生态和优美环境,能够使人身心愉悦,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净化人们的心灵世界。脏乱差的生活环境,不仅会损害人们的身体,对人们的心理也会产生不利影响。生活环境被污染,人的心情会烦躁,工作热情会降低,所谓“三十年前要温饱,三十年后要环保”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当人们自觉地认识到良好的生态对于人类发展的意义,开始自觉爱护环境、保护资源时,自然也会珍爱人类。在生态文化的影响下,人们把破坏自然视为不道德,逐步改变高消费、过度消费和贪图物质享受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提倡既满足人的消费需求,又不危害生态环境的合理消费观。合理消费观的确立,将减少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攀比、炫富等现象,对过度紧张的社会关系起到缓和作用。

生态文化的润滑作用甚至可以超越阶级和民族的界限,促进人类的跨文化交流和发展。如西方近年来兴起的绿党,在促进世界各国加强生态保护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生态文化的传播,促进了人类之间的交流,并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融入世界各国文化之中。

生态文化涉及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伦理道德重构,生态文化构建的过程,也是人们生态素质提高的过程,同时也是人们伦理道德观念不断进化的过程。通过生态文化的普及充分发挥生态文化的润滑作用来减少生态破坏现象的发生,可以使文化构建和生态文明建设紧密结合,形成有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伦理道德氛围。

3.发挥生态文化的整合作用

习近平同志指出:“一定社会的文化环境,对生活其中的人们产生着同化作用,进而化作维系社会、民族的生生不息的巨大力量。”要化解人与自然的矛盾,必须发挥生态文化的整合作用,使人们对生态文化的认同变成内心的源泉动力,做到格物穷理、知行合一、经世致用。发挥生态文化的整合作用,就是对当前存在的各种价值取向进行整合,最大限度地让个体顺应主流的方向,共同迈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一般来说,人们的文化认同可分为自愿认同和强制认同两种。自愿认同是人们出于内心的判断自愿对某种价值所产生的认同,强制认同是人们在外在强制力作用下对某种价值体系所产生的非自愿认同。自愿认同是人们自我意识和自我需求的结果,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一旦人们自愿认同某种价值体系,就会形成强大的社会凝聚力,对社会稳定产生积极作用。强制认同是人们非自我意识的结果,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由于它是强制力作用的后果,即使人们产生了对某种价值体系的认同,也只是暂时的。发挥生态文化的整合作用,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加强制度建设,规定一定的界限,对一些越界的负面行为进行惩罚,强化人们对生态文化的认同;二是发挥生态文化的价值整合功能,使社会成员自己的价值追求与社会价值理想相一致,进而认同社会价值理想。

我们建设的生态文化,是在借鉴当今世界各国优秀生态文化基础上,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而形成的富有时代特色的新型生态文化,其本身就具有强大的整合力。生态文化作为一套关于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完整观念体系,反映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我国,生态文化正在成为社会稳定的主流意识形态和道德秩序。人们普遍意识到,没有生态环境的改善,社会的发展将难以为继,人类的心灵世界秩序就会失衡,就不可能有真正持久的、和谐的社会生活秩序。发挥生态文化的价值整合功能,能够把与主流文化相似的观念转化、整合起来,把一些错误的观点分化或消融,完善人们的生态观念和生态道德,使生态文化成为有聚合力、有统摄力的价值观,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向前发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